威尼斯画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出现的画派,代表意大利新兴城市的崛起和发展。由于佛罗伦萨城的衰弱,很多佛罗伦萨艺术家来到威尼斯,促使威尼斯的绘画艺术很快繁荣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点。
这个临海并因商业繁荣而特别富庶的城市,不仅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厚的经济条件,而且使人们在思想上更解放、更开朗,但也更强调追求享乐。人文主义的思潮包括多种因素(积极的和消极的),向古典文化学习也常是各取作需,威尼斯的文艺家似乎更偏爱希腊后期和"希腊化"时期那种强调感观享受的因素。异教题材和女性裸体是画家们喜爱的。这些裸体不像波提切利的那么空灵,更不像米开朗基罗的那么雄伟,而更多的偏重肉感的表现。虽然他们的作品没有脱离宗教,但带有更大的世俗性,画中的人物有着丰润的肌肤和温暖的人间人情。他们的作品注重色彩的绚丽和造型的生动,背景与前景人物的情趣气氛能灵巧配合。
其代表艺术家有提香、乔尔乔内、委罗内斯与丁托列托。
提香·韦切利奥(Tiziano Vecellio1478-1576年),出生在威尼斯北部风景秀丽的山区小镇卡多莱,12岁时父亲带他游历威尼斯,后来提香再次来到威尼斯便进了乔凡尼·贝利尼的工作室学画,从此几乎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威尼斯。
提香在乔凡尼画室与比他大一岁的乔尔乔内(Giogione 约1477-1510)同学,乔尔乔内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开放的思想行为,熟练的绘画技巧以及对色彩超乎常人的敏感和表现力,令提香崇拜得五体投地。乔尔乔内竟成了他心目中的上帝。提香崇拜乔尔乔内,模仿他的绘画风格,以至人们几乎辨别不出作品的作者。
《乌比诺的维纳斯》
与乔尔乔内一样,维纳斯也是提香偏爱的一个题材。乔尔乔内笔下沉睡的维纳斯,头倚在画面左上角被金线滚边的暗红色绸缎覆盖着的崖坡上,手臂上弯,盘向头后发边,身体全裸横躺在银白的绸布上,腿由画面中心伸向右下角。她安宁地闭着双眼,面向观众,躺在草地上,与自然融为一体。她象是在梦中,不知道有人正在欣赏她。在她后面的右上角是一座被遗弃的城市,使人有远离人间的感觉。在《乌比诺的维纳斯》中,提香却把维纳斯搬回家中,让不食人间烟火的爱神住进贵族妇女雍容华贵的寝室里。画面中的爱神头靠在左上角白色的枕头上,手臂向前弯曲,倚在枕头上支持着上身。身后暗绿的帘幕将画面分成两半,身体如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一样,裸露着横躺在白色的绸布上,腿由画面中心伸向右下角,但她却将视线投向画外,注视着走过的观众,寻求悦己者。右上角未被帘幕遮闭的厅中,有一身着红裙、远离观众的妇人面左而立,在她前面有一位白衣少女背向观众跪着工作,观众对她们而言似乎并不存在,与悠闲的想与人们交往的爱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使人忆起提香的代表作“天上和人间的爱”。自由自在、半坐半站于水池右边裸体悠闲的女神,充满爱心地注视着画面中赤裸着身体戏水的孩童,与坐在左边盛装面对观众,背对着孩子的年轻妇女形成鲜明的对比:赤裸、自由的女神与被华服约束的俗人。这是否是文艺复兴的人文思想与中古教会的清规教律在人世中的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