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普通人谈巴赫 [复制链接]

21#

呵呵,在我心中,巴赫很年轻,是超人。
TOP
22#

netwilliam 在 2005-5-23 11:30:28 发表的内容

对着田野唱巴赫

以拥有一座农庄为一生梦想的皮莱斯(Maria Joao Pires),弹起萧邦、莫扎特来自然是少去许多脂粉气,那么换作巴赫会不会就清汤寡味了?担心多余了,皮莱斯是极少会让我失望的演奏家。淡泊,质朴,巴赫当然要的就是这个味,然而皮莱斯是这个世上少有的耐得住寂寞的,于是轻灵、超脱的意味又多了不少。她指隙间迸出的音符偏就带着乡野的气息,晴朗而滋润,朴实无华,她的巴赫是唱出来的。
个人认为键盘乐是巴赫的最精品,此张唱片收了帕蒂塔No.1、英国组曲No.3、法国组曲No.2,都是琴童们熟悉的必修曲目。虽说无甚艰深的技术要求,可皮莱斯照样制造出无限风情,简洁流畅,纯净清恬。其实巴赫的伟大之处就是将看似简单的旋律化为不朽。
琴键上的手指率性而坦然地滑过,悠闲得如同散步,但不存一丝的轻慢,最终流露的是执著与虔诚,也许不是对巴赫的,应该是对大自然的。
和古尔德比,她不带犀利;和席夫比,她少去轻浮;和李帕蒂比,她没有柔肠悱恻。作为钢琴家,她不追求成为地球上最好的,因为她有颗平和的心,她宁愿做个与世无争的村姑,和着天籁低吟浅唱。




写得很好啊!
这样的文章大家都喜欢看。
TOP
23#

[upload=jpg]Upload/200552313101973110.jpg[/upload]

巴赫的大无是大提琴演奏艺术的巅峰,
是很多人无法企及的典范。
卡萨尔斯表现的不光是技巧和激情,
更重要的是他在构筑自己的永恒世界,
也是他理想中的精神家园。
他的演绎犹如一幅沉静刚毅的浮雕。
线条坚挺流畅,
感情诚挚感人。
巴赫的伟大崇高,
在这里得到完美的体现!!
TOP
24#

[upload=jpg]Upload/200552314473561222.jpg[/upload]

《赋格的艺术》是巴赫的音乐遗嘱和巅峰。
这部作品博大精深,色彩斑斓,变幻莫测。
但其实它又受制于某种简单扼要的规则所支配。
这是规则和幻想的冲突和完美结合。
不愧为巴赫一生的精彩写照和总结!!
TOP
25#

[upload=jpg]Upload/20055231325433222.jpg[/upload]

《马太受难曲》
贺夫利加,菲舍尔迪斯考等演唱。
李希特/慕尼黑巴赫管弦乐团及合唱团。

克莱姆佩勒的版本雄浑沉厚,
情感是慢慢沉淀,徐徐推进的版本。
李希特的版本更强调情感对比,棱角分明,气势如虹。
在这里,
光荣,卑微,痛苦,狂喜,崇高,悲恸。。。。。。
所有世间一切的伟大情感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化作一股感人肺腑的浩然之气,
升上高空得到升华。。。。。。
我们只有倾听和感动,虔诚地赞美!!
TOP
26#

正巧昨天听了一位大胡子用羽管键琴演奏的哥德堡,别有风味。
[upload=jpg]Upload/20055231931330489.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55231932341107.jpg[/upload]
TOP
27#

肯普夫的巴赫只听过歌德堡,其他的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孤陋寡闻了,惭愧。
TOP
28#

兄台见笑了!
见到你的好帖,
所以。。。。。
我们都喜欢巴赫老人,
握手!
TOP
29#

[upload=jpg]Upload/200552314363390062.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52314364255164.jpg[/upload]

米尔斯坦的演绎是大手笔。
从大处着眼,
风格清澈冷峻。
时而快速凌厉,
时而舒缓从容。
他是以质朴洗炼的风格铸就了这部作品的风骨。
一把小提琴竟然能拉出如此磅礴浩然之气!
这与米尔斯坦为人处世低调但内心清高有关。。。。。。

谢林的演绎要显得更温情舒缓一些,
这是带有强烈个人情感色彩的名演。
整体风格稍显圆润,
表露出一种雍容华贵的文人气息。
这是与谢林为人称道的人格修养所决定的!
TOP
30#

听上去好像唱片的品味更高一点?^_^
TOP
3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32#

这个法国Erato一套四张的Scott Ross我也有,南昌路很多的:)
其中的哥德堡可能是在自家办的沙龙上演奏的,从曲终稀稀拉拉的掌声中可以判断出。
TOP
33#

呵呵,ju兄的推测也不无可能。
TOP
34#

掌声是有些寒酸,偶还以为是录音室的工作人员所为……
TOP
35#

惊为天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