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3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鄧麗君 [复制链接]

查看: 53012|回复: 343
101#

[upload=jpg]Upload/200511210341297614.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11210342318902.jpg[/upload]
TOP
102#

[upload=jpg]Upload/2005112145737455.jpg[/upload]
TOP
103#

[upload=jpg]Upload/20051121491867087.jpg[/upload]


忘  不  了

鄧麗君《最後錄音》的時空場景
TOP
104#

[upload=jpg]Upload/200511214125425542.jpg[/upload]


鄧  麗  君

香 港  ●  巴 黎

1989 / 1990

 

那年,父親過世了。
那年,也是鄧麗君巴黎生活的一大步─在巴黎第八區買了一間50坪大的公寓。
第八區是法國著名明星居住區,公寓環境清幽,門禁非常森嚴。鄧麗君的法國生活就在這裡展開─從1989年到1992年間。由於生活隱密且低調,鄧麗君的巴黎生活是極少為人知曉。除了去有名的FAUCHON咖啡館吃甜點、買紅酒,或是一些飯店外,鄧麗君常常去的都是老地方,像是古董街或是小日本街,走走香舍里舍、春天、老佛爺等百貨公司,或是到聖母院附近的西堤花市買買花,去凡登廣場的麗池大飯店裡的健身俱樂部游泳、健身。

除了一般上街外,鄧麗君也會去麗池夜總會,觀摩一些知名的高檔秀;而巴黎歌劇院的歌劇,也是鄧麗君在巴黎的「功課」之一。對她這樣一位國際級的演藝人員,這些都是值得一看與學習的。當然,鄧麗君在巴黎的「功課」還有學習法文。她到語文學校學法文,從不中斷,還請了家教到家來教法文。有一段時間,鄧麗君在巴黎時,也跟李祥霆先生學書法,藉此練習靜心。

因為要清靜度日,鄧麗君的巴黎生活並沒有主動與巴黎僑界往來,有往來都是幾個朋友,像是與大陸定居法國的畫家范曾一家交往,或是新敦煌酒店老闆娘沈雲、瀟湘水雲飯店老闆蘇珊娜等,連到這幾家熟知的中國餐廳用餐時,都會避開僑界的聚餐活動。

她面對的聽眾,都是天下蒼生。
老百姓,難免也會有苦悶的情懷,
因此遂亦需要聽歌,從歌聲中獲得啟示,
獲得安慰,慰平不平衡的意緒。
─陳蝶衣
1995 年鄧麗君過世,那年底,鄧長禧赴法國整理鄧麗君遺物,發現了這些錄音母帶。
然而,當時又能怎樣呢?也就是聽過後,留了下來當作遺物。「當時,並不想發行這些錄音,因為怕家人難過,總覺得,就這樣留著就好了。」那是,鄧麗君剛走的前兩年,鄧長禧說自己連她的畫面都無法看下去,怎麼可能再去發行這些令人倍增思念的作品呢?

就這樣,這批錄音放在鄧麗君的遺物中,放在鄧家的情緒中,更放在鄧長禧的心中。

直到兩年前,鄧家心裡上慢慢地調適與接受,也開始整理她香港故居。整理鄧麗君是一種心境的轉變─漸漸地從以往「保存但不開放」的心情,轉變成「整理、開放、讓更多人來追念、體會」的心境。

香港故居開發後,有4位歌迷遠從日本來參觀─用他們的手一點一點地撫摸「觀看」,因為失明,他們看不到這些一景一物,但在撫摸「觀看」時,卻面露喜悅。也有過癌症患者,靠著救護車送他到鄧麗君香港故居參觀,了卻最後一個心願。

那個心情的轉變,讓鄧長禧過了五、六年後,再找出這批母帶來重聽。鄧長禧說:「聽起來很真實,也勾起了一些回憶....」鄧麗君遙遠的聲音勾起了鄧長禧什麼樣的回憶呢?鄧長禧沒有說下去,但就像鄧家總覺得鄧麗君一直還活在那裡的感覺一樣,也許那就是鄧長禧「貼近」了這個遙遠聲音的心情。

然而,怎樣讓鄧麗君的歌迷、讓更多的人也能貼近這個未完成的遙遠聲音呢?怎麼樣去完成這些錄音的後期製作,讓鄧麗君的聲音可以被聽見呢?「以鄧麗君要求完美的個性,她會希望怎樣去製作、發行這批錄音呢?」鄧長禧說只有揣摩、體會,還有想像才能貼近鄧麗君那個時空與聲音。

怎麼揣摩?怎麼想像才能貼近呢?
鄧長禧最後找來李壽全,把時空與心情交給他。
  
    鄧  麗  君

台北、新加坡、北京

2001

2001年的農曆春節還在張羅的氣氛中,
李壽全在筆記本上卻寫下了
"So close, so far"的感覺─
在他聽過鄧長禧交給他的鄧麗君錄音帶後。
"So close, so far"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
而要如何製作才能將這些錄音轉變成鄧麗君心中的唱片呢?  

 

 

So Close, so far !

既貼近,又遙遠!

「她的人聲已經在那裡了,而且不可能重唱」

 

李壽全說開始製作時聽錄音帶的感覺非常奇特,「聲音彷若在旁,但又不能看到她。」對李壽全來說,唱片後製作上的技術問題是容易克服的,也可以很快完成。但是,整個過程卻讓李壽全花了相當長的時間,李壽全說因為難度很高。
「她的人聲已經在那裡了,而且也不可能重唱」所以整個後製作過程的難題就在於如何在這樣的條件下加入適合的配器、適當的和聲。「想像這樣子的聲音,應該如何搭配、如何處理能最完美,又不會『吵』到她?」李壽全用了『吵』這個字眼來解釋製作上的挑戰。

這個「既遙遠,又貼近」的聲音,是沒有發表過的聲音,「對鄧家來說,這個母帶已經從『遺物』的心情轉變為『寶藏』」李壽全想做的是要讓更多人喜歡她。

是的,不止是鄧麗君的「人聲」已經錄好在那裡了,她的「人生」也在那裡了,一切都不可能重來。
  


 鄧  麗  君

 

Live !

活生生的!現場般的!

「不做任何的剪接與修補,甚至連耳機回傳的聲音都不去除掉」

 

進行後製作時,李壽全將國語歌曲與西洋歌曲分開來處理。國語老歌部分,其中有幾首鄧麗君曾經唱過,這些歌曲音域到很寬,高低起伏大,李壽全嘗試和北京的樂團合作,作為歌曲的伴奏。「畢竟鄧麗君生前沒有機會和大陸的音樂家合作過」李壽全說也只有這個機會試試看了。
西洋歌曲部份,鄧麗君活生的感覺和唱腔,讓李壽全希望處理成現場演唱般。

他到新加坡錄伴奏音樂,找來澳洲的結他手、馬來西亞的貝斯手。他不願用複製合成方式處理法國號,結果伴奏時的法國號手從一個增加到三個,為的只是想讓音樂像現場般的呈現。

但和音部份怎樣處理?是不是要找外國樂團和聲?李壽全輾轉找到一個澳洲的和聲團,團長曾經是以前New Seekers的團員。李壽全先寄帶子給他們練習,結果在新加坡錄音時,聲音一出來,李壽全心上的一塊石頭就落下來了─「他們用優美的和聲襯托出鄧麗君,一點都不唐突。」

最後混音的工程,國語歌曲部份,找來了以前幫鄧麗君做混音的茂木正三來處理,為的是希望貼近鄧麗君的想法。當然,以現在的錄音工程技術,是很容易在後製處理時做些修補的動作。但是在鄧麗君的聲音部份,「不做任何的剪接與修補,持原來的聲音質地,不做任何的處理,甚至連耳機回傳的聲音都不去除掉」只拿掉原來的簡單midi伴奏。




[upload=jpg]Upload/200511214161682392.jpg[/upload]
TOP
105#

邓丽君档案以及邓丽君年表
本名:邓丽筠

  小名:丽君

  英文名:Teresa Teng


  艺人称号:天才歌手、学生情人、永远的邓丽君

  籍贯:河北省大名县邓台村

  出生地: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龙岩村

  生日:1953年1月29日(周四、壬辰年腊月十五日)

  生肖:龙

  血型: O 型

  星座 :水瓶座

  身高 : 165公分

  语言:国语、粤语、闽南话、山东话、英语、日语、

  法语、马来西亚语等

  最感谢的人 :家人,尤其是母亲

  最大的愿望:念书

  儿时的理想:当护士

  最难忘的事:第一次上台视群星会忘词

  流泪唱的歌:《再见,我的爱人》

  最崇拜人物:南丁格尔

  最羡慕美人:西施、林黛玉

  最喜欢打听的事情:男歌迷的年龄及婚否

  最喜欢手势:V字手势

  喜欢的城市:香港、金门

  最难忘风景:槟城

  最难忘演出:马来西亚

  最喜欢旅馆:印尼、新加坡旅馆

  最喜欢地区:新加坡、金门

  喜欢的颜色:紫色、桃色系列

  喜欢的运动:网球

  喜欢的舞蹈: DISCO

  喜欢的服装:网球装,牛仔服

  喜欢的香水:青草香型

  喜欢的饰物:项链、戒指

  喜欢的珠宝:钻石

  最贴身首饰:左手的玉镯

  喜欢的玩具:洋娃娃

  喜欢的收藏:自己的新闻剪报

  喜欢的动物:小松鼠(小动物)、海豚(大动物)

  喜欢的花卉:玫瑰花

  喜欢的休闲方式:一个人冲杯茶听音乐

  喜欢的书籍:《日瓦戈医生》

  喜欢的电影:《乱世佳人》

  喜欢的建筑:小木屋

  喜欢的食物 :猪脚、辣的食物

  喜欢的蔬菜:空心菜

  拿手的菜肴:炒空心菜

  喜欢的饮料:香吉士


1953 1月29日出生于台湾省云林县褒忠乡龙岩村;6月全家迁往台东县池上乡

  1954 举家迁往屏东机场附近居住


  1958 至屏东市仙宫戏院附近学芭蕾舞

  1960 举家搬迁至台北县芦洲定居;毕业于台北芦洲小学,表现出音乐天赋

  1961 接受启蒙恩师李成清歌唱指导

  1962 随“九三康乐队”四处慰问演出

  1963 8月参加“中华电台”黄梅调歌曲比赛以《访英台》获得冠军

  1964 参加国语演讲比赛,获全县第一名

  1965 就读金陵女中获得台湾第一届初中演讲比赛第 五名

  1966 参加正声公司歌唱训练班;参加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以《采红菱》夺魁

  1967 自金陵女中休学;加盟宇宙唱片公司开始灌录唱片;9月推出第一张唱片《凤阳花鼓》,正式以歌唱为职业。《凤阳花鼓》、《心疼的小宝宝》、《嘿嘿阿哥哥》

  1968 参加群星会,首度上电视演唱 《丢丢铜》、《比翼鸟》、《晶晶》、《畅饮一杯》、《一见你就笑》、《邓丽君之歌第七集》、《邓丽君之歌第八集》、《邓丽君之歌第九集》、《圣诞快乐敬贺新禧》、《再会吧十七岁》

  1969 演唱电视公司开播第一档连续剧《晶晶》主题曲;主持每日一星节目;首度应邀出国前往新加坡义演。《邓丽君之歌第十二集》、《谢谢总经理》

  1970 主演第一部电影《谢谢总经理》;在香港与张冲合演《歌迷小姐》;随凯声综合艺术团赴港表演。当选香港“白花油慈善皇后”。《花的梦》、《恋爱的路多么甜》、《玫瑰姑娘》、《迷人的小姐》、《劝世歌》

  1971 2月至次年8月,开始东南亚巡回演唱,包括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地。《x+y就是爱》、《爱情123》、《邓丽君之歌》、《何必留下回忆》、《歌迷小姐原声带》、《邓丽君圣诞贺年歌曲》

  1972 与丽风唱片签约;香港歌迷组织开始串连;结识初恋情人林振发;当选香港十大最受欢迎歌星;再度当选“白花油义卖皇后”。《爱你一万倍》、首张台语专辑:《难忘初恋情人》、《海棠姑娘》、《那奴娃情歌》、《风从哪里来》、《彩云飞》

  1973 1月赴美修读英文;到香港演唱于“香港歌剧院”、“汉宫”及“珠城”,后前赴越南演唱;拍摄电影《天下一大笑》;与日本渡边公司签约,并与宝丽多机构合作唱片发行,赴日接受密集训练,在新加坡国家剧院出席“远东十大巨星晚会”。《少年爱姑娘》、《天下一大笑》原声带、《你可知道我爱谁》、《第一次见到你》、《路边野花不要采》、《有了春天不知道》、《你是我的梦中人》、《悲哀的梦》、《千言万语》、《海鸥飞处》

  1974 3月1日正式赴日发展;主演喜剧《唐伯虎点秋香》;主演舞台剧《女记者》;主演喜剧《西厢记》10月17日以《空港》一曲获日文音乐祭“银赏”;11月19日以第二张日语专辑《空港》一曲当选1974年“最佳新人歌星赏”;《海韵》、《青山绿水我和你》、《水涟漪》;3月推出首张日文专辑《无论今宵或明宵》、《空港》、《雪花妆》

  1975 加盟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在马来西亚巡回演出;在香港电视台录制邓丽君电视特辑;获日本唱片大赏;新宿音乐祭新人奖;东京电视日报十大歌星奖;银禧奖。《宝岛之情歌第一集:再见我的爱人》、《夜雾》、《夜的乘客》、《满潮》、《唐伯虎点秋香现场录音》、《没有爱怎么活》、《风的传说》

  1976 邓丽君香港歌迷会正式成立;首次在香港“利舞台”举办大型个人演唱会;在新宿举办个人音乐会。《心中喜欢就说爱》、《鬼马俏医生》、《今夜想起你》(白金唱片)、英文专辑《爱的世界》、《泪的小雨》

  1977 于台湾电视公司录制《邓丽君专辑》节目;在日本共发8张大唱片,12张小唱片;第二度于香港“利舞台”举行演唱会 ;东京“何处是故乡”大赛歌曲冠军;3月26日成为“香港第一届金唱片颁奖礼”第一位金唱片得主;日本电视放送奖。《丝丝小雨》(金唱片)、《香港之恋》(白金唱片)、《邓丽君怀念金曲》(白金唱片)、《云深情也深》、《小村之恋》

1978 在新马展开巡回演出;演出台湾连续剧《天涯常念旧时情》;第三度于香港“利舞台”举行演唱会;在日本举行大型演唱会;大碟《邓丽君GREATEST HITS》及《宝岛之情歌第三集》同时获香港第三届金唱片奖;于日本以《东京夜景》获得“正顽张中赏”;将演唱所得捐作慈善,获台湾“警广(‘警察广播电视台’)雪中送炭奖”。《爱情更美丽》(白金唱片)、《一封情书》(白金唱片)、《金曲精选二》(金唱片)、《又见炊烟》、《无情荒地有情天》

  1979 发生假护照事件,黯淡赴美进修日文、英文、生物及数学;4月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演唱会,为首次在美加地区办个人演唱会;“香港第四届金唱片颁奖礼”上,同时有三张大碟获白金唱片奖,另有两张大碟获金唱片奖。《小城故事》(白金唱片)、《甜蜜蜜》(白金唱片)、《难忘的情书》、《难忘的一天》

  1980 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登台;身在美国,歌声却响遍神州大地,大江南北的民众为邓丽君歌声而醉倒;10月返台于“国父纪念馆”义唱,门票收入全数捐出;12月28日在香港推出第一张粤语大碟《势不两立》,瞬即达到白金唱片数字;第四度踏足“利舞台”,举行一连七场个人演唱会;年底赴东南亚作巡回表演荣获台湾金钟奖“最佳女歌星奖”。《邓丽君精选第一集》(白金唱片)、《在水一方》(白金唱片)、首张粤语专辑《势不两立》(白金唱片)、《一个小心愿》、《原乡情浓》(白金唱片)、《艳红小曲》、《忘不了》、灌制印尼语唱片

  1981 开始台湾各地与东南亚巡回演唱;主持台湾金钟奖;香港七天九场个人演唱会创纪录;在高雄举办《何日君再来》义演晚会;帮山叶机车拍摄首个广告;参加“香港第五届金唱片颁奖礼”,连获五张白金唱片,刷新香港历届金唱片纪录。《假如我是真的》(白金唱片)、《爱像一首歌》(白金唱片)、《水上人》(白金唱片)、《邓丽君福建名曲专辑》(白金唱片)、《难忘的眼睛》(白金唱片)

  1982 1月8日至11日于香港伊利莎白体育馆举办五场个人演唱会,宝丽金录制出版整场演唱会;在台湾台视录制《千言万语》专辑,推出《邓丽君演唱会》双唱片,面世即双双成为白金唱片。《初次尝到寂寞》、《香港演唱会现场录音》(白金唱片)、《金曲精选三》(白金唱片)、《别把眉儿皱》

  1983 歌唱事业迈入第十五年,并在香港富豪酒店举办三十岁派对;开始东南亚巡回演唱;再度主持台湾金钟奖;赴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演唱,是首位在此签约演唱的华籍女歌手;推出粤语大碟《漫步人生路》,是邓丽君在港台推出的第109张专辑(不包括日本);12月29日开始在香港红勘体育馆举行15周年巡回演唱会,创四项新纪录,总计观众达十万人,香港宝丽金统计邓丽君八年来唱片总销量达五百万张,创华语歌坛纪录。《旅人》、《淡淡幽情》(白金唱片)、粤语专辑《漫步人生路》(白金唱片)、《邓丽君十五周年》(白金唱片)、《漫漫人生路》

  1984 赴英国伦敦留学;15周年演唱会首度对大陆直播;重返日本推出《偿还》专辑,刷新日本乐坛历史纪录;获选台湾十大金嗓奖歌曲《偿还》于日本获得有线放送大赏日本唱片大赏;日本演歌最受欢迎赏。《爱的使者》、《宝岛情歌雷射精选》、《偿还》(白金唱片)、《邓丽君日语精选》、《往事如昨》

  1985 首度入围红白歌合战(第36回);首度接受《北京青年报》专访,与大陆歌迷接触;接受日本《阁楼》杂志专访,公布个人三段恋情与多张性感照片;在台主持反盗版晚会;首度在日本连续剧中客串;12月在日本NHK大会堂举行演唱会;在日本凭借新歌《爱人》连续十四周蝉联日本广播“点唱流行榜”冠军,并再夺“有线放送大赏”,同时在日本乐坛创下两项历史纪录 《爱人》、《偿还》中文唱片

  1986 再度入选第37回“红白歌合战”;推出《与君同乐》电视专辑;河北电视台播出邓丽君故乡行节目;参加香港白金巨星耀保良义演;单曲《任时光从身边流逝》(中文曲名《我只在乎你》)蝉联日本年度有线电视大赏,三度蝉联有线唱片大赏创下纪录至今;获选美国《时代杂志》七大世界女歌星。《香港之夜》、《东京夜景》、《空港》中文版、《酒醉的探戈》、《邓丽君影视名曲精选》
1987 继续穿梭于香港、台湾、美加及法国等地,但已处于半退休状态,除参与慈善演出外,甚少于公众场合露面;赴纽约参加“国际公益金”义演;出席日本“第38回红白歌合战”;《邓丽君自选歌曲两百二十五首》首度在北京发行,并印有邓丽君亲笔题词;日本有线音乐赏。《我只在乎你》(金唱片)、《别离的预感》

  1988 中国大陆各单位面邀邓丽君访问;定居香港赤柱佳美道18号;名作词家慎芝女士过世专程返台吊唁;举办金门音乐晚会;日曲《别离的预感》一曲,获日本有线大赏年中冠军;有线放送优秀歌星赏;日本有线音乐赏

  1989 移居法国巴黎;在巴黎录制《泪的条件》等歌曲;赴成田机场澄清病故流言;TBS播出日本出道15周年特别节目;香港“亚洲电视”于农历年初二晚直播烟花汇演。《浪漫主义》、日文单曲《香港》

  1990 父亲因病去世;应邀出席“无线电视”直播之慈善节目,作表演嘉宾

  1991 第三度入选日本“红白歌合战”;承认法国男友保罗;表示已到退休阶段,将仅参加慈善演出;赴港参加“爱心献华东”赈灾筹款。《悲诵》、《莫忘今宵》

  1992 除夕返台与家人过新年;在日本广岛和平演唱会中演唱;在“亚视”选美节目中获邀演唱《戏凤》;参加法国巴黎人权广场纪念活动;在日本推出《难忘的TERESA TENG》专辑,是个人在华语圈的最后一张国语唱片

  1993 担任日本有线大奖赛颁奖嘉宾;3月赴港作“亚洲电视”TALK SHOW“龙门阵”嘉宾;应电视台总经理张家骧之邀,录制《永远的情人》晚会

  1994 赴日本歌谣义演会中演唱;参加电视台《永远的黄埔》晚会,为最后一次在台公开演出;邓丽君巨星珍藏专辑;于日本推出《夜来香》唱片

  1995 2月返台与家人团聚并接受媒体访问;出席3月23日香港亚视台庆,为最后一次在香港露面;5月8日在泰国清迈因气喘病发与世长辞;5月11日遗体返抵台湾;5月28日长眠金宝山“筠园”;大陆摇滚圈发行告别的摇滚——纪念邓丽君专辑;王菲发行《菲靡靡之音》

  1996 香港嘉利大楼失火,烧毁宝丽金拥有邓丽君原声母带 。《邓丽君八八极品》、《美丽与孤独》

  1997 邓丽君文教基金会成立。《往日情怀》、《美丽与孤独》(粤)

  1998 《漫步人生路》纪念音乐剧

  2000 《星愿系我心》纪念音乐剧

  2002 《但愿人长久》纪念音乐剧;台北纳丽台风大水,毁损邓丽君文教基金会部分珍贵史料

  2003 邓丽君五十冥诞纪念
TOP
106#

不要沉[upload=jpg]Upload/200511212352569232.jpg[/upload]
TOP
107#

[upload=jpg]Upload/200511214112022158.jpg[/upload]


巴黎DELPHINE 錄音室  


1989 年的夏天,香港籠罩在聲援大陸學運的氣氛中。
九龍尖沙咀漢口道上的一棟大廈裏,新力聲錄音室,鄧麗君錄下了《不了情》
《恨不相逢未嫁時》
《人面桃花》
《莫忘今宵》
《小窗相思》
《三年》幾首國語老歌,以及一首英文歌《Heaven help my heart》,那是那年八月底與九月底的三次試錄。  



1990 年的初夏,巴黎的氣溫正宜人,熱浪還沒來,花粉正開始彌漫,錄音室的錄音燈亮了起來。在琴鍵手Gofrey Wang 的伴奏下,鄧麗君開始她的英文歌曲錄音.....從《ABraham, Martin and John》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What A Wonderful World》
《Let It Be Me》。
從錄音帶上知道,那是1990年夏秋間的事情。
TOP
108#

呵呵!本是專集現改思君集了
TOP
109#


鄧麗君小時照片



[upload=jpg]Upload/200511215555565655.jpg[/upload]
TOP
110#

真的想变成君贴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