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谢林的勃拉姆斯 [复制链接]

查看: 2831|回复: 6
1#
[upload=jpg]Upload/200511010185672610.jpg[/upload]
谢林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小提琴大师。说到他的勃拉姆斯,数年前在南京看到他在水星公司与多拉蒂合作录制的那张勃拉姆斯、哈恰图良小提琴协奏曲的CD,作为当时对古典音乐了解不多的我对勃拉姆斯有种天生的畏惧感,以至于错失了良机。这张目前是我最想得到的水星唱片,而且极有可能是一辈子也买不到了。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渐爱上了勃拉姆斯的音乐,尤其是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不可否认他的这部作品与贝多芬的同名作品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以至于无法超越后者,但其艺术价值是不容置疑的。回想我听的第一个版本是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与康德拉辛的单声道版,第一次便被打动了。谢林技术全面,风格明丽典雅,在严整精确之中透露着个性,与勃拉姆斯的音乐风格有着些许相同之处。在听过他与鲁宾斯坦合作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奏鸣曲后,感觉非常精美,使我更想听听他对这首协奏曲的演绎了。二战后偏安一隅的谢林在鲁宾斯坦的再三怂恿下重出江湖,曾在RCA与MONTEUX、明希合作录制过很多唱片,其中就含有这首曲子,不过和水星那张一样只能在自己的脑海中想像他的精彩了。七十年代谢林又在飞利浦公司大放异彩,录制了相当多的曲目,早年版本当然也是可遇而不可求,退而求其次有幸购到了环球公司TRIO系列勃拉姆斯拉姆斯协奏曲、序曲集。其中合作者是海丁克与其棒下的皇家音乐厅管弦弦乐团,双提琴协奏曲合作者是同样有着精确完美且带有贵族气质的斯塔克。
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在宽广如歌的主部主题结束后接着呈现出了情意绵绵的副部主题,第一感觉是“怎么这么慢?”事后对比了手头的几版,发现果然如此,比斯特恩、大卫版都要慢,第一乐章与海菲兹版更是差了三分半钟。仔细品味后觉得谢林在一些抒情性的乐句上衔接得并不好,听起来有些拖泥带水,整部音乐听完感觉演奏者似乎想竭力表达情感而又心有余而力不足,到了第三乐章有好转,虽然依然是慢,依然是内敛,但情感的流露开始显得自然。双提琴协奏曲给我带来了惊喜。不存在海菲兹与皮亚第戈尔斯基的那种紧迫感,二位大师从容而幽雅地交流着,听似很冷漠的琴声其实都充满着音乐元素,水乳交融形容他们我觉得更为贴切一些。而且虽然是廉价碟但琴声比我的“金印章海、皮版”要好一些,乐队伴奏很到位,只是声场听起来不如“海、皮版”宽。
分享 转发
TOP
2#

奏鸣曲也不错!
[upload=jpg]Upload/200511010462323587.jpg[/upload]
TOP
3#

好文!
TOP
4#

三个版本我都拥有,我以为首选是RCA版(最近出了XRCD),其次水星\PHILIPS
TOP
5#

我只对谢霖的巴赫无伴奏感一点兴趣。
TOP
6#

我是非常喜欢谢林的,但我对他的这版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却心存疑虑,至今也不喜欢。由于他把旋律线拉得过长,听感上很不流畅、很不自然。比他和鲁宾斯坦合作的奏鸣曲真有天壤之别。
TOP
7#

[upload=jpg]Upload/20061240293127463.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124030469520.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