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顿钢琴奏鸣曲全集
released: 07.Sep.1998
9CD DDD
编号:Arte Nova 74321 59202-2
演奏:Carmen Piazzini 皮亚齐尼(钢琴)
Carmen Piazzini
卡门·皮亚齐尼
19??-
阿根廷女钢琴家。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音乐家庭。祖父埃德蒙多(Edmondo),是音乐家普奇尼的好友,从意大利移民至阿根廷。皮亚齐尼早年随斯卡拉穆扎(Scaramuzza)、莱格拉夫(Leygraf)和肯普夫学习。后作为独奏家,在音乐会、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演奏。现居住在德国的达姆施塔特(Darmstadt),任教于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Musikhochschule in Karlsruhe)。皮亚齐尼演奏的曲目非常广泛,从早期音乐一直到现代作品。作为室内演奏家,她还是阿尔瓦雷斯四重奏(álvarez-klavierquartettes)的发起人之一。
皮亚齐尼曾在 Line 和 Arte Nova 等唱片公司录制过 50 多张唱片,包括莫扎特的奏鸣曲全集、海顿奏鸣曲全集等。
曲目:
Haydn: Sonatas
海顿:奏鸣曲
CD 1
1.Sonata No.31 in A flat major, Hob.XVI/46
降A大调第三十一奏鸣曲
2.Sonata No.38 in F major, Hob.XVI/23
F大调第三十八奏鸣曲
3.Sonata No.53 in E minor, Hob.XVI/34
E小调第五十三奏鸣曲
4.Sonata No.60 in C major, Hob.XVI/50
C大调六十第奏鸣曲
CD 2
5.Sonata No.47 in B minor, Hob.XVI/32
B小调第四十七奏鸣曲
6.Sonata No.48 in C major, Hob.XVI/35
C大调第四十八奏鸣曲
7.Sonata No.50 in D major, Hob.XVI/37
D大调第五十奏鸣曲
8.Sonata No.58 in C major, Hob.XVI/48
C大调第五十八奏鸣曲
9.Sonata No.59 in E flat major, Hob.XVI/49
降E大调第五十九奏鸣曲
CD 3
10.Sonata No.12 in C major, Hob.XVI/10
C大调第十二奏鸣曲
11.Sonata No.1 in G major, Hob.XVI/6
G大调第一奏鸣曲
12.Sonata No.36 in C minor, Hob.XVI/20
C小调第三十六奏鸣曲
13.Sonata No.28 in A major, Hob.XVI/30
A大调第二十八奏鸣曲
14.Sonata No.35 in G major, Hob.XVI/39
G大调第三十五奏鸣曲
CD 4
15.Sonata No.10 in G major, Hob.XVI/8
G大调第十奏鸣曲
16.Sonata No.9 in C major, Hob.XVI/7
C大调第九奏鸣曲
17.Sonata No.3 in A major, Hob.XVI/12
A大调第三奏鸣曲
18.Sonata No.4 in E major, Hob.XVI/13
E大调第四奏鸣曲
19.Sonata No.38 in D major, Hob.XVI/33
D大调第三十八奏鸣曲
20.Sonata No.32 in C sharp minor, Hob.XVI/36
升C小调第三十二奏鸣曲
21.Sonata No.42 in D major, Hob.XVI/42
D大调第四十二奏鸣曲
CD 5
22.Sonata No.11 in F major, Hob.XVI/9
F大调第十一奏鸣曲
23.Sonata No.4 in D major, Hob.XVI/4
D大调第四奏鸣曲
24.Sonata No.8 in C major, Hob.XVI/1
C大调第八奏鸣曲
25.Sonata No.37 in A flat major, Hob.XVI/43
降A大调第奏鸣曲
26.Sonata No.26 in E flat major, Hob.XVI/28
降E大调第二十六奏鸣曲
27.Sonata No.27 in F major, Hob.XVI/29
F大调第二十七奏鸣曲
28.Sonata No.40 in G major, Hob.XVI/40
G大调第四十奏鸣曲
CD 6
29.Sonata No.13a in G major (App. W1), Hob.XVI/G1
G大调第十三 a 奏鸣曲
30.Sonata No.5 in B flat major (App. W.1), Hob.XVI/2
降B大调第五奏鸣曲
31.Sonata No.18 in G minor, Hob.XVI/44
G小调第十八奏鸣曲
32.Sonata No.19 in C major, Hob.XVI/21
C大调第十九奏鸣曲
33.Sonata No.34 in E flat major, Hob.XVI/38
降E大调第三十四奏鸣曲
34.Sonata No.47 in D major, Hob.XVI/51
D大调第四十七奏鸣曲
CD 7
35.Sonata No.14 (App. W.1) in D major, Hob.XVI/D1
D大调第十四奏鸣曲
36.Sonata No.3 in C major, Hob.XVI/3
C大调第三奏鸣曲
37.Sonata No.13 in E flat major, Hob.XVI/45
降E大调第十三奏鸣曲
38.Sonata No.22 in D major, Hob.XVI/24
D大调第二十二奏鸣曲
39.Sonata No.29 in E major, Hob.XVI/31
E大调第二十九奏鸣曲
40.Sonata No.45 in E flat major, Hob.XVI/52
降E大调第四十五奏鸣曲
CD 8
41.Sonata No.13b (App. W.1) in G major, Hob.XVI/11
G大调第十三 b 奏鸣曲
42.Sonata No.14 in D major, Hob.XVI/19
D大调第十四奏鸣曲
43.Sonata No.23 in E flat major, Hob.XVI/25
降E大调第二十三奏鸣曲
44.Sonata No.24 in A major, Hob.XVI/26
A大调第二十四奏鸣曲
45.Sonata No.25 in G major, Hob.XVI/27
G大调第二十五奏鸣曲
46.Sonata No.41 in B major, Hob.XVI/41
B大调第四十一奏鸣曲
CD 9
47.Sonata No.2 in D major, Hob.XVI/14
D大调第二奏鸣曲
48.Sonata No.6 (App. W.1) in E flat major, Hob.deest
降E大调第六奏鸣曲
49.Sonata No.7 (App. W.1) in E flat major, Hob.deest
降E大调第七奏鸣曲
50.Sonata No.17 in B flat major, Hob.XVI/18
降B大调第十七奏鸣曲
51.Sonata No.20 in E major, Hob.XVI/22
E大调第二十奏鸣曲
52.Sonata No.12b in F major, Hob.XVI/47
F大调第十二 b 奏鸣曲
没有肖邦那轻柔地把忧伤渗入你骨髓的茫乱,也没有莫扎特那如微风轻拂水面般的平静和安详,约瑟夫-海顿几乎用一个模子克隆了他的所有纯钢琴作品:既有宫廷音乐那严谨的结构和华丽的旋律,又带有浪漫派音乐尤其是舒伯特音乐的影子。而他所运用的,只不过是从维瓦尔第时代传下来的钢琴作曲形式,极少有装饰音,没有浪漫派钢琴所必须的颤音。
在够得上大师级别的音乐家中,海顿无疑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位。弹钢琴的人要么偏
爱肖邦,要么完全走另一个方向只弹贝多芬们;指挥大师永远珍爱的则是马勒和理查-施特劳斯,却极少将指挥棒对准海顿—事实上,他才是交响乐之父,不仅作品数量惊人,而且质量上乘,《惊愕》,《奇迹》和《牛津》均是顶尖之作。海顿和巴赫一样,是一名宫廷乐师。因此,在拥有稳定的收入和还算显赫的地位下,他能安心于自己的创造,而不用像他的某些后辈一样,用即兴创作的《摇篮曲》去换取一碗土豆汤充饥。我们现在从CD封面和教科书上见到的海顿,都是一个相同的形象:长而卷曲的假发,庄严而略显呆滞的眼神。这双眼睛,当然不如德拉克洛瓦画笔下的肖邦那双愤怒的眼睛一样让人动心,也不如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的那双还带有童趣的眼睛一样清纯。于是,这双老而迟滞的眼睛,加上他毫不具有传奇色彩的宫廷乐师经历,大大地降低了他的魅力。或许,我们只是在他的那首闻名的小夜曲里,或者在奥地利的国歌声中,有机会与海顿的乐声作片刻的偎依。
但他的音乐,尤其是他的纯钢琴音乐,依旧散发着春风般的吸引力。我们能从中听出老人内心深处的一丝活泼,一丝轻松,一丝幽默。第49号奏鸣曲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曲。在那张著名的“The Last Recording”的专辑中,霍洛维茨有着十分精彩的表演。
海顿的钢琴奏鸣曲严格按照巴洛克音乐的乐式分为三个乐章(浪漫主义奏鸣曲是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活泼但并不过分的快板。这是一个非常传统、非常古典的乐章,很难分辨出究竟是他写的还是巴赫写的。当然也就无法寻找浪漫派音乐的影子了。但从第二乐章的慢板开始,海顿开始了他那与众不同的音乐风格:它们不像巴赫的音乐那样动听-能一下子抓住人的心弦,有很深的哲理蕴含在里面,却有着无数只有19世纪音乐才具有的元素在那里。但这种19世纪的预示性情感特质犹如一阵风,假如一把抓过去,也只是若有若无的样子。里面也有轻泛泛的忧伤感,一如肖邦那似太空般的愁绪,虽然转瞬即逝;也有舒曼般的晶莹的音色,像珍珠和凝脂一样,却不奢华;它的节奏是贝多芬式的;中间部分采用的的回旋曲格式,是第二乐章的主体,完全巴洛克式的。
结尾的乐章是小步舞曲,非常的短。这是欢快的一个乐章,像一个小孩在充满泉水声的城市广场嬉戏。欢快活泼的音乐总能使人产生无限的联想:绿色的牧场,牧场上的牛和羊,远方的冰雪覆盖的山峰,以及山峰上面的蓝天白云—打住,海顿的音乐总是循序渐进的,他可还没学会李斯特那跳跃旋律的本领,在飞上天空之前,怎能不看看他音乐中的大海呢?这一瞬间异常销魂,代表了音乐的最高理想:圣洁,平静,没有一点点的污染。而后,旋律才如一只没有拴住翅膀的向上飞的鸟儿,一飞冲天。在一种穿越云霄的感觉过后,音乐也就结束了。
20世纪的钢琴家巨匠中,霍洛维茨的海顿比较出色,但数量有限。而在年轻的钢琴家中,那位不拘一格穿牛仔裤上台演奏的南斯拉夫人波哥莱里奇独爱海顿,录制了不少海顿的作品。市面上能见到的海顿的钢琴版本,大部分都是他的作品。这大概又是他的另一个“不拘一格”吧!(Chopinter)
從數量上來看,海頓總共有62部鋼琴奏鳴曲。但是,海頓並不是一個出色的鋼琴家,因此他的作品和莫札特或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相比,似乎是彈奏這些音樂之前的練習曲,而對海頓鋼琴奏鳴曲的評價大致也是如此。海頓是開創者,而莫札特和貝多芬是集大成者。這種說法從時間上來看是有盲點的。因為,海頓寫作晚期的鋼琴奏鳴曲時,莫札特已經去世,而貝多芬當時也才開始在海頓門下學習,精采的作品少之又少。海頓的鋼琴奏鳴曲需要仔細地聽,就能聽出隱藏起來的大師風采,也更能明白古典樂派中「奏鳴曲式」的發展。
海頓早期的鋼琴奏鳴曲,平易近人,大多獻給艾斯特哈吉親王,但自1771年起的作品,內容要求逐漸增高,傑出的作品多不勝數。欣賞海頓的奏鳴曲要特別留意的是海頓在力度上所做的標示,因為這些變化同時表現了音樂內涵在情緒上的轉變。這樣的做法漸漸被海頓視為理所當然,力度上的對比,也發展成另一種對話的方式。因此在演奏時,精確的表現力度上漸層的改變,才算真正詮釋海頓對作品的想像和要求。
如果能清楚掌握力度微妙的改變,就更能掌握詮釋海頓作品的內容和涵義。而海頓的鋼琴奏鳴曲,從第一號開始,就記錄了這個曲式發展的軌跡。海頓早期的鋼琴獨奏曲是否能說是「奏鳴曲」,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但是他對這項曲式的建立和確定,和他對交響曲的貢獻一樣,同樣舉足輕重,影響後代深遠,並且成為學習的典範。
在艾斯特哈吉的日子促使海頓有多樣的作品誕生,其中有自發性也有義務性的。而喜歡音樂的尼古拉親王,還會給海頓什麼樣的挑戰?
卡门•皮亚齐尼(Carmen Piazzini)是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的教授,她出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著名的音乐世家。皮亚齐尼的祖父埃德蒙多•皮亚兹尼是歌剧大师普契尼的好友,他从意大利到阿根廷的移民之后,在当地创建了一所颇具声誉的音乐学校。良好的家庭背景使得小皮亚齐尼自幼便有机会结识了象阿劳、巴克豪斯、吉泽金、鲁宾斯坦、托斯卡尼尼这样一些音乐界里最重要的艺术家,而这几个人也只是名单中的一部分而已。皮亚齐尼从5岁开始学习钢琴课程,她的非凡天赋很快就显现出来,她随即就进入意大利著名的钢琴家斯卡拉穆扎的钢琴学校。斯卡拉穆扎门下另一位著名的女钢琴家就是被誉为“钢琴的女大祭司”的玛莎•阿格里奇。皮亚齐尼15岁就成为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并且因为她所能演奏的曲目众多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在移居德国之后,她曾随钢琴大师肯普夫学习多年。皮亚齐尼令人深刻印象的独奏生涯跨越音乐厅、广播、电视以及录音棚,她所演奏的曲目范围涵盖了从古典到现代不同的音乐类型。室内乐是皮亚齐尼最喜爱的音乐类型之一,她是著名的阿尔瓦雷斯四重奏团队创始人之一。她曾录制过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全集和协奏曲全集、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以及海顿的钢琴奏鸣曲全集
同皮亚佐拉一样,皮亚齐尼出生于阿根廷,后来长期移居国外,她始终对她出生的那片土地怀有强烈的思念之情,并且同样对“忧郁”有着非同寻常的深刻体验。精神上的共通使得皮亚齐尼在选择皮亚佐拉作品时,就十分注重作品内在情感与其自身体验的共鸣。在皮亚佐拉将其一生奉献给手风琴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古典音乐家,那时他一直使用的乐器是钢琴。正因为如此,皮亚齐尼在弹奏皮亚佐拉的作品时才选择了这种弹奏莫扎特的方式,并且她在演奏中丝毫没有刻意隐藏这一点。事实证明,皮亚齐尼是成功的。由于幼年注入血脉中的阿根廷音乐的影响,使得皮亚齐尼对皮亚佐拉作品的理解有别于欧美的古典音乐演奏家;而长期的欧洲古典严肃音乐的熏陶,又使得皮亚齐尼对于皮亚佐拉作品内涵的关注超出了一般探戈演奏家,所以,皮亚齐尼的优势得天独厚,这也是这张唱片独具魅力的关键所在。皮亚齐尼在演奏中还将女性特有的细腻融入作品,音乐总是随着她内心的感应自然而然的流淌而出,最终皮亚佐拉作品中那种沉郁、感伤、落漠、幽暗、温存的质感被表达的淋漓尽致。而更为重要的是,她完美地表达了皮亚佐拉作品中情感严肃、深刻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