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ler2004a 在 2004-12-16 13:27:39 发表的内容 哈兄就是一个毛病:录得太多。现在当选洋垃圾里最常见的指挥是逃不掉了。我有他录的十多个品种,手头最喜欢的是海顿的尼尔森弥撒。不过TELDEC当时摊子铺得那么开,哈兄也是能者多劳啊。BACH2000这样的大手笔,DG都不敢做,TELDEC敢做,本身就很伟大。 巴兄的毛病也是录得太多吧。我查了查,确实把几乎所有瓦格纳都录了,布鲁克纳也出全了(评价很不错),不知为什么被一些人认为是琴也不会弹,挥也不会指的家伙(我个人很喜欢他弹琴)。 这年头大家都崇拜一生只留5,6款录音,最好在立体声到来之前就过世的人物,只有这样的人物才是”一生奉献给音乐“的完人,哈、巴二兄属于生不逢时。 |
奇怪,我怎么很少在LJ里看到老哈的录音?是不是连这里的JS都不喜欢进他的唱片?呵呵~~
巴伦波依姆70年代还在DG的时候就已经把BRUCKNER的全集录完了(和CSO合作),这套全集评论不错。但是据说卖的不是很好,很奇怪的事情!是不是大家都认为巴伦波依姆和BRUCKNER的风格相差太远?还是嫌那时候的巴伦波依姆太年轻,指挥风格还不够成熟?反正DG早早就把这套全集中的4、7打入小双张,其他几曲也未见再版。
另外,对巴伦波依姆“琴也不会弹,指挥也不行”的人,八成是他的反对者。因为他在柏林树敌太多,在以色列又因为演奏瓦格纳得罪了一批人。就算不是因为这些的话,哪个著名的音乐家不会又大量的反对者和负面评论?名气越大越是这样,就像我们前面争论过的卡拉扬。
不过在我的印象中,对他的唱片的评论还是以赞扬居多。比如他在EMI录制的贝多芬、莫扎特奏鸣曲全集,莫扎特协奏曲,还有在DG录制的门德尔松无词歌,肖邦夜曲都获得了很多的好评。根不用说他演奏的大量的协奏曲,以及作为指挥的作品了。今年6月他现场演奏了贝多芬的全套32首奏鸣曲,反响不错。被认为是今年古典音乐界的一件大事之一。
最后,马勒兄说到的“这年头大家都崇拜一生只留5,6款录音,最好在立体声到来之前就过世的人物,只有这样的人物才是”一生奉献给音乐“的完人,哈、巴二兄属于生不逢时。”这句话我极为赞同!我认为这是现在乐迷中很不好的一种风气:“厚古薄今”。或者说“得不到的(录音少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