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新开一个贴子,希望大家多多捧场 [复制链接]

查看: 23257|回复: 186
51#

[upload=jpg]Upload/200412141556536629.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4121415562041397.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4121415563782189.jpg[/upload]
老奥在DOREMI公司留下11个专辑中的一些
TOP
52#

干股 在 2004-12-8 17:45:28 发表的内容
能不能介绍下菲兹纳?

hans pfitzner,德国作曲家及指挥家。1869年生于莫斯科,1949年逝世于萨尔茨堡。曾在法兰克福音乐学院师从多位大师学习作曲,钢琴,学成后任教于柏林,斯特拉斯堡,慕尼黑等地。由于他有德国纯正血统,虽诞生俄国,但受到纳粹当局的青睐。战后1948年于慕尼黑接受审判,由于身体状况极差,被判无罪。后来转往萨尔茨堡悲伤逝世。
TOP
53#

[upload=jpg]Upload/2004121012401392772.jpg[/upload]
以前柏林爱乐的首席
TOP
54#

[upload=jpg]Upload/2004121212523323188.jpg[/upload]

In Memoriam Jacques Thibaud

CD 1 - Beethoven : Concerto pour violon et orchestre, op. 61 (Orchestre de Chambre de Lausanne, Direction Victor Desarzens - Live 1950, Mozart : Concerto pour violon n° 4, KV 218 (Concertgebouw d'Amsterdamn, direction Eduard van Beinum - Live 1949)

CD 2 - Lalo : Symphonie espagnole, op. 21 (en 4 mouvements)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la Radio de Hesse, direction Winfried Zillig - Studio 1951) - Franck : Sonate pour violon et piano (Piano: Jean Laforge - Studio 1952)

Ce qu'en dit la presse
« L'apport essentiel de cet album est le concerto de Beethoven dont le discours est aussi ardent qu'émouvant si bien que l'on reste suspendu à cet archet qui a tant à dire comme aux lèvres d'un conteur. Thibaud laisse aller son imagination comme bon lui semble. Ce mélange unique de désinvolture, de langueur et de spontanéité est la véritable signature d'un artiste à nul autre pareil. » (Diapason)

« Malgré un vibrato et une intonation nullement impeccables, Thibaud impressionne par sa liberté de phrasé et son pouvoir de séduction. » (Monde de la Musique)
TOP
55#

[upload=jpg]Upload/200412139324177023.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412139325137175.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412139335986987.jpg[/upload]
中提琴大师   ————   普里姆罗斯
TOP
56#

hlhlhl 在 2004-12-15 3:27:48 发表的内容
邦:4首谐谑曲、船歌、第4,10,10号夜曲、第3叙事曲、第1即兴曲、第9号波罗乃兹、第14号华尔兹、第19号夜曲、幻想即兴曲

班诺·莫伊塞维茨(钢琴)
----------------这张我订了吗?

一早就订了。
TOP
57#

肖邦:4首谐谑曲、船歌、第4,10,10号夜曲、第3叙事曲、第1即兴曲、第9号波罗乃兹、第14号华尔兹、第19号夜曲、幻想即兴曲

班诺·莫伊塞维茨(钢琴)

录于1929-1952年

APR的班诺·莫伊塞维茨/肖邦系列的第二辑扩展了莫伊塞维茨的年表。第一辑是从1938年到1948年,第二辑包括了四支谐谑曲,其中三支录于1949年,一支(降b小调)录于1925年。类似的,本集中的夜曲最早录于1927年,船歌录于1941年,其它的录音更晚,至1952年。这里囊括了莫伊塞维茨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肖邦作品的演奏。他是个贯透到指尖的音色大师,浪漫派,他的音色熠然生辉,演奏可跨越音节的束缚,技术炉火纯青。他是演奏肖邦的大师,即使是在人才辈出的一代中,他也是卓尔不群,令人难忘。

录于1949年的《b小调谐谑曲》活力十足,节奏生动,充满戏剧性和诗情画意。《降b小调谐谑曲》向我们显示他的大胆是其浪漫主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里有种特殊的活泼,但处在细腻的触键和智慧控制之下。他首先是音色大师,这在最后的一支《E大调谐谑曲》中表现无遗。在《船歌》中,他弹得行云流水般流畅,音质美不胜收,尽管偶尔有点稍过匆忙。有人对他夜曲的选择颇有微词,如果有人认为莫伊塞维茨弹奏的肖邦有点轻佻,流于肤浅,那么他在这里的雅致,才气和活力是最好的辩护。1927年的《第一即兴曲》绝对不同凡响,《e小调夜曲》笼罩了朦胧的音色美,和他对节奏出神入化的掌握。聆听这一选集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他赋予作品的大气,在整个录音中贯穿的流畅手法和璀璨音色。

和第一辑一样,唱片的转录技术高超,且极为细致。早期的电声谐谑曲听感很好,稍晚的1927年录音听上去很饱满。我猜想主要是因为舍弃了恶名昭著的黑标HMVS,而采用了美国的RCA Victor公司的录音。夜曲被收录进来尤其让人满意,因为它们是现存唯一的莫伊塞维茨的演奏,其它表演不是被否决就是锁在深闺仍未出版。
最后编辑我是一只企鹅
TOP
58#

我是一只企鹅 在 2004-12-13 17:50:54 发表的内容
肖邦:4首谐谑曲、船歌、第4,10,10号夜曲、第3叙事曲、第1即兴曲、第9号波罗乃兹、第14号华尔兹、第19号夜曲、幻想即兴曲

班诺·莫伊塞维茨(钢琴)

录于1929-1952年

APR的班诺·莫伊塞维茨/肖邦系列的第二辑扩展了莫伊塞维茨的年表。第一辑是从1938年到1948年,第二辑包括了四支谐谑曲,其中三支录于1949年,一支(降b小调)录于1925年。类似的,本集中的夜曲最早录于1927年,船歌录于1941年,其它的录音更晚,至1952年。这里囊括了莫伊塞维茨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肖邦作品的演奏。他是个贯透到指尖的音色大师,浪漫派,他的音色熠然生辉,演奏可跨越音节的束缚,技术炉火纯青。他是演奏肖邦的大师,即使是在人才辈出的一代中,他也是卓尔不群,令人难忘。

录于1949年的《b小调谐谑曲》活力十足,节奏生动,充满戏剧性和诗情画意。《降b小调谐谑曲》向我们显示他的大胆是其浪漫主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里有种特殊的活泼,但处在细腻的触键和智慧控制之下。他首先是音色大师,这在最后的一支《E大调谐谑曲》中表现无遗。在《船歌》中,他弹得行云流水般流畅,音质美不胜收,尽管偶尔有点稍过匆忙。有人对他夜曲的选择颇有微词,如果有人认为莫伊塞维茨弹奏的肖邦有点轻佻,流于肤浅,那么他在这里的雅致,才气和活力是最好的辩护。1927年的《第一即兴曲》绝对不同凡响,《e小调夜曲》笼罩了朦胧的音色美,和他对节奏出神入化的掌握。聆听这一选集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他赋予作品的大气,在整个录音中贯穿的流畅手法和璀璨音色。

和第一辑一样,唱片的转录技术高超,且极为细致。早期的电声谐谑曲听感很好,稍晚的1927年录音听上去很饱满。我猜想主要是因为舍弃了恶名昭著的黑标HMVS,而采用了美国的RCA Victor公司的录音。夜曲被收录进来尤其让人满意,因为它们是现存唯一的莫伊塞维茨的演奏,其它表演不是被否决就是锁在深闺仍未出版。

[upload=jpg]Upload/2004121317515755194.jpg[/upload]
TOP
59#

[upload=jpg]Upload/2004121815413199602.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4121815414754421.jpg[/upload]
TOP
60#

[upload=jpg]Upload/2004121616111241714.jpg[/upload]

Mozart: Symphonie n° 41; Brahms : 1e Symphonie - Philharmonie de Brême, 13.III.195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