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门德尔松,-----------。想到海非兹。 [复制链接]

1#
              

              听门德尔松。---------想到海非兹!

听门德尔松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喜欢门德尔松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记得1987年我过生日时,夫人送了我几张国产LP唱片,其中一张就是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在这之前我已经拥有了,老柴的芭蕾音乐,史特劳斯家族的音乐,小夜曲集锦,钢琴小品等为数不多的古典乐曲。

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使我真正的走入了古典音乐殿堂。由于对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的喜爱,而开始喜欢上了作曲家门德尔松。一时间他的作品成了我唯一想得到的收藏,买了他的几个版本的小协,他的钢琴协奏曲全集,他的交响曲全集(三个版本),无词歌(两个版本),仲夏夜之梦和芬格尔窑洞(两个版本)等作品。这些所获,使我日夜陶醉其中,不能自拔。但在这些收藏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他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一次聆听就被那优美欢快的旋律所打动,不知听了多少遍,那烙印般的旋律总在我的脑海里回荡。它成了我当时最爱聆听的曲目。

门德尔松出身名门,而且从小就富有音乐天赋,号称神童。他的生活的优裕,从小到大成长非常顺利,天性乐观,对生活充满了乐观情绪。他的曲风,乐观欢快,旋律优美,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颂。他凭借着过人的想象力,对音乐极其敏感的洞察力和对音乐写景的描写,他的这种独特的魅力,使他跻身与古典音乐大师的行列。在他的所有作品中,都充满了乐观情绪,没有对命运的抗争,激烈的心理冲突和矛盾激化的表现,也很少有忧郁悲伤的曲调。基本始终充满了积极乐观,优美自然,欢快祥和。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也充满了这种风格。因此,他的音乐给我当时的生活带来了无比的快乐和温馨。

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构思精巧,并富于超人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敏感性,在莎士比亚的启发下,将音乐依据原剧的情绪与意想,完美再现了一个栩栩如声的世界。
听过他的钢琴协奏曲的朋友知道,他的钢琴协奏曲也很有特点,保持了一贯的抒情性,旋律性以外,并加入了很多富有激情的激昂乐段,乐队伴奏更是雄浑有力富有朝气。虽比不上贝多芬的第三那样雄壮,却比第一来的雄浑,这一点他的钢协显得比萧邦的钢协更有气势。
他的苏格兰和意大利交响曲,是我听过的旋律最优美,意境最丰富的交响曲。尤其是意大利交响曲,更是门德尔松交响曲的颠峰,乐曲表现了意大利风情,歌颂了意大利人们的精神风貌和人们生活中充满的活力。乐曲始终充满了丰富的色彩和抒情的旋律,以及活力,还原了一副意大利人民美好的生活画卷和景色。表现了作曲家丰富的构思与写景艺术,管旋乐色彩的使用,更展现了大师的风采,是一首我非常喜爱,以及深受人们欢迎的交响曲。
芬格尔窑洞更使门德尔松带上了,音乐风景画大师的美誉!
分享 转发
TOP
2#

呵呵,忍不住为海菲兹说几句。好像很多人对海菲兹的门德尔松小协有些不满,觉得速度快了些。我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尤其是第三乐章。
门德尔松小协正如楼主所说,是一部充满感情,令人陶醉愉悦的协奏曲。
第二乐章深情款款,从时间来说,海菲兹的7分多算是短的,但同样是非常感人的梅纽因版本也是7分多,只有stern用了9分多。这个乐章我觉得海菲兹的处理并不能说缺乏感情,只是海菲兹的感情更内敛一些,不像穆特等人的外露,相对来说,海菲兹在EMI与Beecham录制的单声道版本更好一些。但我最喜欢的版本是梅纽因的,似乎感情更深沉一些。
而第三乐章绝对是海菲兹的更强,这个乐章只有海菲兹才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觉,在保持了极快速度的前提下每个音符都清晰无比。虽然stern用的时间更短(5分35,海菲兹是5分40多),但每个音符的清晰度显然不如海菲兹(绝不是录音的问题)。那种酣畅淋漓,愈强更强的感受是别的小提琴家无法做到的。假如你聆听过海菲兹20几岁的用钢琴替代乐队伴奏的第三乐章,海菲兹更是“令人发指”的把时间缩短到了4分多,可见中年的海菲兹已经有所收敛了。
TOP
3#

       看过此贴的朋友,是否有这种看法。这句话是否该改改。
    “夫人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哈哈!

   估计大家都在听贝多芬吧!门德尔松的确不太深刻,可以理解呀!
TOP
4#

上传三张支持好友贝多芬。
简单说两句,
请大家指教。
我听古典也是从贝多芬和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开始的。
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虽然不及乐圣那样有思想深度,
但却是四大小提琴协奏曲里最优美动听的乐章。
整部作品都洋溢着青春的欢乐和忧伤。。。。。。
也许只有门德尔松那样高贵而优雅的心灵,
才会写出如此美丽的作品。
有次看花样滑冰,
有个运动员就用了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里的第二乐章。
那种美丽高贵被演绎得淋漓尽至。
我想我之所以喜爱这部作品,
也是出自内心的企望,
我想幸福地生活。。。。。。
TOP
5#

[upload=jpg]Upload/200410241655313060.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41024166772645.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410241662130962.jpg[/upload]
TOP
6#

好友贝多芬 在 2004-10-24 16:09:29 发表的内容
       看过此贴的朋友,是否有这种看法。这句话是否该改改。
    “夫人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哈哈!

   估计大家都在听贝多芬吧!门德尔松的确不太深刻,可以理解呀!

不一定要深刻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呀,百花齐放才精彩。顶!
TOP
7#

        

         闲老师对海非兹的认识我是赞成的,我也知道您是海老的崇拜者,我也是。海老的其他作品我不质疑,但我对他的这次演绎,不满的是对门德尔松这部作品中所具有的个人气质和风格,海老的这次演绎觉得把握的不太准确,该慢的地方没有轻柔的慢下来,虽然这次演义从内容上讲有血有肉,羽翼丰满,无可挑剔。但是他第一乐章的演绎,速度快,张力十足,利用了一种惯性,令我的感情与他的琴声,不停的飞舞,因此在听的时候充满了紧张和紧迫感,不太舒服。他的演绎是激情的,但缺乏门氏那舒缓甜美的柔情,这是他的演绎所欠缺的。海非兹的这部作品的演绎,首先应该忠实于作曲家本人的风格和特点,以及对乐曲所要求表现的内容时所具有的气质和性格。尤其是柔美的乐段,缺乏细致的表述,很是遗憾。用酣畅淋漓来比喻海老的演绎,我赞成!但门德尔松小协的内容和特点还不止这些。明稀的乐队伴奏更不令人满意,应该是独奏乐器,不能被管旋乐队所淹没。他们相互之间的对比不应很强烈,这一点是有别于其他三部作品的。乐队的伴奏也极快,一味在速度上迎合海老,因此更衬托了海老的速度快,我觉得这是败笔之处。如果乐队伴奏稍微舒缓一点,也许这个版本我就能够接受了。
我手里拥有的门氏的其它版本有:米尔斯坦,梅纽因,郑京和,帕尔曼,穆特等,还有许多不太出名的。最喜欢的还是前三位。闲老师前一段介绍的海老的RCA的录音(大部分是历史录音的)一共大概有近六十张吧。本人有27张重叠。也说明了海老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TOP
8#

                续,

      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他音乐创作的一个颠峰。此曲的开头几个小节,是音乐史上最迷人的创作之一,乐曲一开始并没有长篇的管旋乐齐奏,没有前奏曲,也没有独奏家炫耀技巧的表现乐段,只有管旋乐团短短的几个小节不安的伴奏,立即由小提琴拉出主要主题,清澈优美,宛如心灵深处美好的呼唤!第二主题的出现和流泻而出,极其动人,成为此曲中最可人的乐段。此曲的精妙之处是他的一致性,三个乐章连续演奏,一气呵成,好似一个乐章。门德尔松超人的管弦乐技巧,在曲中展现无疑。小提琴的演奏富于明晰的质感,他让独奏乐器,始终不让管旋乐队所埋没。他大胆的管乐的使用,更优美的衬托出了独奏部分的演奏。小提琴独奏部分的作曲技巧,绝对是大师之作。在结尾部分,由一连串徐徐不断的八分音符和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构成,管旋乐的齐奏部分则在乐章的终止之前,先是轻柔的奏出,犹如烟火一般,最后完全爆发,完美般的结束。门德尔松使这首乐曲达到了交响乐般的效果。

当我还不了解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时候,门德尔松就是我的最爱。

通过门德尔松的小协,使我爱上了小提琴艺术和作品,而一发不可收拾,所有的小提琴协奏曲成了我收集的对象,并对我以后的收藏产生了巨大影响。

知道他的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上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是以后的事情。这个消息使我非常的兴奋,加上对小提琴的热爱,很快我就收集了很多四大小协的版本,在家仔细聆听,很多的版本给我带来了精神的享受。
由于对门德尔松的特殊情结,他的小协的很多版本成了我聆听和观注的对象。在数个版本的聆听和比较中,都给我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记得在对海老的版本的比较中,发现了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在这之前海老的其它版本,我从来没有质疑过。在仔子细细的聆听中发现,海老版本的诠释有如下几个问题,海老的演奏速度较快,力度很大,张力十足,激情有余,琴生动人,有一种亢奋的热情,让人始终处在激动之中。但似乎总有一种惯性,这种连绵不断情绪,始终不能停歇。这可能是海老的一种风格,本人没能完全领悟。但我却觉得他的这次演绎中,在细腻的抒情乐段的细节表现不够,速度快一带而过,缺乏松弛,舒缓和柔美。我感觉这是他这次演奏的不足之处(个人意见,不探讨别的作品)。这在第一和第三乐章最为明显。用时间来说明演奏速度可能证据不足,有失偏颇,但从侧面也说明了问题。他的第一乐章用时十一分钟整,而我听过的大部分的演奏时间,约在十三分多种,而穆特的版本却用了13分59秒(先不谈技术差距)。海老的诠释用时最短。
管旋乐队的协奏问题更大,其有压倒一切的气势,动态很大。这一点与此曲的原作风格相违,在齐奏的速度上,更有追逐小提琴意思,速度之快令人惊讶和烦躁。虽然演奏整体一致,浑然一体。但明显缺乏门德尔松的音乐中流露出来的那种优美平和的气质。可以看出海老的这个诠释,秉承了他的一贯风格,但这部作品明显有别于其他三部作品的风格。他在这部作品的演奏中,没有进行让步,而加入的是自己主观的诠释,不能说其不准确。虽然海老的境界的确高深不敢质疑,但他的这部作品的诠释,至少不能令我满意。离我心目中的门大师的曲风和内涵有一定的反差,不免有些遗憾!。这部作品我还买了很多亚洲人演奏的版本(包括吕思清),基本都演绎得非常细腻,感情充沛,流畅得体,很有新意。
这是我听门德尔松的一个插曲,至今想来蛮有意思。

门德尔松在我心目中可能还不是最伟大的,他对古典音乐的推动和发展也不是很巨大,甚至觉得他的小协称为四大之一,还有些牵强(我觉得西贝柳斯,布鲁赫,维尼亚夫斯基的小协,甚至巴托克和普罗可非耶夫的第二也有实力竞争)。但不能否定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依然是一部伟大的巨作。他仍然是我心目中非常伟大的作曲家,他的很多作品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

听门德尔松算不上一种震撼,但的确是一种享受!

有喜欢门德尔松音乐的和他的小提琴协奏曲的请近来谈谈您的看法。
TOP
9#

好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