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见到有谈后期浪漫之后的帖子,哪怕是印象派的,更不用说是之后了。不知道是否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真实写照。
古典浪漫有些腻了(绝不是不敬之语),是听了其他一些作品后时有时无的瞬间印象。
我想有人谈Boulez, (砍柴兄?先等你把贝奏说完吧)
那我就从普洛科菲耶夫第一个谈起
我从没有刻意的去听这位大师的作品。老实讲,我也就深入的了解过他的几首钢奏。但他对于我是如此的亲切是我始料不及的。从彼得与狼开始,我幼小的心灵开始了童话音乐的历程。没想到这位大师确成为我的影子缥缈在我的所有音乐作品里。不知从何时起,我爱上了创作音乐,在没有任何作曲基础和微薄的演奏技法的情况下,自由的,无所顾忌的,快乐的创作。而我有一天惊骇的发现,普的影子在我几乎所有最自然的音乐里。由此得出,普可能是第一个将下意识淋漓尽致的体现音乐里的大师。最早的应该是李斯特。
下意识是有趣的,无论你是凡夫俗子,世外高人,下意识体现了一种平等,在艺术上可能就成了泛艺术的一个卖点。
普的钢奏里,尤其是他的慢乐章中体现的最深,这就昭告天下,音乐不再是某些人的特权了。他的确是人类的全体的产物。不信你去感受一下第七的第二乐章,那里的很多声音不来自大脑,来自物理神经,肩,肘,手,指,一个个本能的不经思索的命令向下一级神经传递,最后敲击在琴键上,发出一种声音,这是灵魂直接在创作,是一种低级神经反应,当然这种连续的放映是基于不断的反馈的刺激。这,确是最真诚的,最自然的。
而普一直被津津乐道的一些管弦作品到是没有那么的具有颠覆性。而他本身的钢琴技术也造就他的华丽而酷炫的快乐章(包括钢奏),使人们可能对他的颠覆性反而忽视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