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一个棒棒糖! [复制链接]

查看: 3787|回复: 16
1#
Lollipop,在英语里面的意思指的是“棒棒糖”,尤其是一根小棒末端有一块硬糖的那一种。而在古典音乐里面,Lollipop则是指挥大师Beecham(比彻姆)的专有名词——因为这个词是Beecham首先用于音乐范畴里面的。

为何Beecham会想到“Lollipop”这个词呢?请看Beecham自己的解释:“很多年来我发现音乐会预定节目演奏完之后,听众们都有个习惯——赖在座位上不想走,除非工作人员去清场;又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最后一首曲目的结尾都是砰的一声巨响,所以考虑到这两点情况我通常会加演一些具有对比性的曲目:这些曲目具有甜蜜、柔滑、抚慰心灵甚至可以催眠的特性。这样做的原因是预定的曲目通常在最后达到高潮,使人听了很兴奋,很激动,所以我加演这些Lollipop性质的曲目,能够让听众逐渐冷静下来,心态逐渐恢复平静,那么他们就会以愉快闲适的心情离开音乐厅了……”(原话还有很长一段,由于意思大致相同,这里就省略不写了)

“Beecham Lollipop”几乎成为一种词组搭配了。由于这个概念太受欢迎了,所以EMI抓住商机在1957年邀请Beecham挑选出一些曲目,录制了一张名为“Beecham Lollipops”的专辑,于1958年发行,大受听众欢迎;于是1959年底,EMI又请Beecham再挑选出另外一些曲目,再录制了一张名为“More Beecham Lollipops”的专辑,于1961年发行,更受欢迎。这两套录音在1991年首次以CD形式发行,合成一张CD出版:

[upload=jpg]Upload/200410198394612545.jpg[/upload]

这可是一张内容相当轻松的专辑,里面收录了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普根尼. 奥涅金》中的圆舞曲,西贝柳斯的《伤感圆舞曲》,德沃夏克的《传奇》、格里格的《交响舞曲》、圣桑的歌剧《参孙与达拉》内的两段选曲等等共17首曲子,总长度达77分钟。这些都是原来的两张LP的内容(另再添上两首LP上没有的录音)。CD的设计也一反EMI严肃的界面:

[upload=jpg]Upload/20041019928796242.jpg[/upload]

有人评论Beecham演绎的Lollipop曲目,像是对待大部头作品那样——这在这套录音里面有很恰当的展示。这里“大部头”应该理解为,Beecham对待这些小品性质的作品,仍然一丝不苟。每一首小品,Beecham都精心安排了乐队的织体,同时又很恰当地调动了皇家爱乐的乐手的情绪,所以在平静的乐段,乐队能够演奏处很精致的声音,但一到“爆棚”乐段,皇家爱乐可以说“爆到七彩”,热情似火。

(未完待续)
分享 转发
TOP
2#

felixcat兄的这张可是德国版。
演奏布鲁克纳第8和老柴的悲怆,观众恐怕不会要求加演吧。
TOP
3#

felixcat 在 2004-10-19 14:36:42 发表的内容
呵呵,ADWS兄可能只对了一半:布鲁克纳尚不清楚;但柴六,比彻姆的原话是:

Of course, when, as in the case of a symphony such as the 6th of Tchaikovsky, there is a quiet ending, the character of the 'lollipop' suffers a slight change and the former 'tranquilliser' is replaced by something of a more genial type.

从上面刊出,比彻姆对于柴六之后的加演曲目会选择一些听上去比较亲切温暖的曲子的。


是演绎不深刻吗,我可能会静默一会儿,然后默默离开。
TOP
4#

呵呵,ADWS兄可能只对了一半:布鲁克纳尚不清楚;但柴六,比彻姆的原话是:

Of course, when, as in the case of a symphony such as the 6th of Tchaikovsky, there is a quiet ending, the character of the 'lollipop' suffers a slight change and the former 'tranquilliser' is replaced by something of a more genial type.

从上面刊出,比彻姆对于柴六之后的加演曲目会选择一些听上去比较亲切温暖的曲子的。
TOP
5#

圣桑的Bacchanaie一曲已经上传至基点站: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4&ID=27709
TOP
6#

这套录音里面还有几段小故事。在圣桑的Danse de Dagon一曲里某处,能够很清楚听到Beecham的一声叹息,那是因为在该曲的那个地方,Beecham要求乐队的音量要减弱,所以演奏到那个地方的时候Beecham肉紧过头,情不自禁发出声音。

图:Beecham 1949年5月2日在皇家埃尔伯特大厅和皇家爱乐乐团在排练伯辽兹《特洛伊人》中的进行曲:
[upload=jpg]Upload/2004101913185394717.jpg[/upload]

还有就是在1959年录制的圣桑的那首Bacchanaie(也是《参孙与达拉》的选段)里,在接近结尾开始,Beecham就指挥皇家爱乐进入炽热状态,产生巨大的声压。如此大的动态,当时EMI的磁带录音机倒是真实地把声音记录在母带上了。但是随后要出版LP的时候,工程师经过反复尝试发现这么大的动态LP格式容纳不下。所以无奈之下,在制作LP的时候,工程师不得不把音乐的动态给压缩了,经过特殊处理之后,这样才顺利地制成LP。而今由于CD格式的允许,该录音是以完整的动态制作成CD的。我随后会把这一段录音上传到基点网上去,让大家欣赏一下,究竟Beecham指挥下的皇家爱乐,能够“爆”成何种程度。

据我已掌握的经验,Beecham的录音由于都是属于年代较早的EMI立体声,因此录音素质(请注意,不是演绎)真的称得上是“EMI史上一流”的,Beecham的没几个能有这个资格——但是有几个是例外,比如说他录制的比才的交响曲、伯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等等,音效都可以说是一流的。这套Lollipops里面,录于1959年,原属于《More Beecham Lollipops》里面的那些曲子,音效可以说也是属于一流水准的,准确来说,它甚至超过了同期的RCA的很多Living Stereo录音和相当一部分的Decca ffss,不信的话随后请听一听我在基点上传的那首Bacchanaie便自有分晓了——无论从细节、质感、动态来讲它都是相当出色的,尤其请注意皇家爱乐的长笛,美不可言。

这套录音里面的每一曲都可以作为消遣娱乐放松神经之用。我平常干活累了,戴上耳机听那么一段,精神又回来了。

(全文完)
TOP
7#

这么好的贴子,怎么没人顶呢!
TOP
8#

个样好似肯德基,讲笑!
好贴,顶
TOP
9#

我怀疑又是绝版的货色:(
不顶!!!felixcat兄净害我等初哥!!!
TOP
10#

F兄幸福。我等想听新片,除了试听,只能自掏银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