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菲兹为什么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的小提琴硬技巧在所有二十世纪小提琴家中确实居于头把交椅。他的琴艺特征,在他几十年所有的录音资料中,几乎数十年如一日,不因岁月而有所减退,而且他的琴音可能是小提琴家中最容易分辨的一位。先说他的左手揉音吧,揉音是弦乐器演奏中塑造音乐表情的一种重要手法,它是以按弦的左手手指或手腕小幅度的来回震动,在原来平直单调的弦音中添上一种类似美声唱法的色彩。在二十世纪之前的绝大多数小提琴家都没有使用揉音,或是顶多在某一些长乐句结尾上用一些揉音以增加效果。尤金-依萨耶可以说是固定使用揉音的第一人,克莱斯勒和席盖第就属于十九世纪正统演奏学派,他们的揉音则通常用在句尾,也就是类似声乐唱法,在延长音之开头完全不用揉音,然后逐渐加大揉音的音量和振幅。海菲兹的揉音是用左手的指尖作均匀、快速的小幅度连续振动。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除非有绝佳的手腕和手指控制能力,就连某些知名的演奏家,也经常在揉音上露出来回音高、速度、强弱不均的破绽;即使克服了这几项,要是音高振动幅度太大,就会造成音高上升的刺耳的走音现象(最要命,被称为“走电门”)。历史上,席盖第就有这种毛病,梅纽因50年代后期也开始出现这种毛病。海菲兹的揉音可能是小提琴家中最稳、最快、最一致的一个,这需要多么顽强超卓的左手控制力和可想而知的持之以恒的台下练习啊!但,就是这个,也招致某些人指责海菲茨的揉音“机械化”、“缺乏人性”,我想这些人大概还没有上升到某种境界吧。
[em26][em26][em26][em26][em26][em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