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还是我认识的上海音乐厅么? [复制链接]

查看: 10815|回复: 50
21#

不要没事就无病呻吟,在国外听现场也是很贵的.特别是在正规的音乐厅.以前5分钱还可以吃碗面了.有什么好说的.你10元一张门票,大师的出场费怎么出?音乐厅维护的费用哪里来?[/quote]

大哥,什么无病呻吟啊?国外的收入多少?上海市民的平均月收入,至今没有超过2000元。可是我们的夜晚那么灿烂,消费的场所那么富丽堂皇,混迹其中的人物,个个都象月收入20000的款。这个城市留给平民什么?
我手头一本杂志正好有一张英国科文特公园《茶花女》的演出门票复印件,3楼包厢,115英镑,已经是那里非常贵的门票。我们在大剧院看韦唯,在金茂大厦看赵本山,最贵的票都远远超过这个数字,难道他们也是大师?
我不是说要倒退到10元年代,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保持一定数量的100,150,200的票子(尤其给真正的学生和教师以折扣,我强调是真正的),而且杜绝赠票,这是可行的。我特别要强调杜绝赠票,这是供需不能碰头的源头,这是乐章间鼓掌手机不关小孩乱哭黄牛泛滥的源头。
TOP
22#

山东大王 在 2004-9-28 22:09:34 发表的内容
倍莱亚的票价多少
有同志知道吗


www.culture.sh.cn
www.tickets.com.cn
TOP
23#

山东大王 在 2004-9-29 1:56:25 发表的内容
darajan 在 2004-9-29 0:40:26 发表的内容
对国家大剧院,我还是比较推崇的,但要知道国外的建筑师在国内的设计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杰出的设计被我们的“领导”“修改”“综合”了!(可想而知,上海的陆家嘴就是这个产物)二是国外建筑师将中国作为实验的基地,做的设计都是天马行空不惜代价。可能国家大剧院两者皆有。无论如何,北京应该有一个反传统的东西,不然,他和上海的命运一样。

个人认为北京不应该反传统
首先上海的历史建筑中
传统的中式风格占少数
而欧式风格基本为主流
加之海派文化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文化
因此任何形式的艺术和实验都可以在上海找到它的落脚点
而北京则恰恰相反
北京是一座古都
无论是物质和精神都有着承重的历史积淀
因此北京的美应该是庄重和沉稳的美
至少应该是和现有历史风貌和谐的美
天安门一带的宏伟壮丽
与鸟蛋是极不协调的
北京不是巴黎
当年巴黎建个艾菲儿铁塔曾经惹的轩然大波
但巴黎的城市风格和人文气象使得铁塔很快的就和城市融为了一体
话说回来



那贝律铭的那把刀呢
TOP
2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5#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6#

Raxel 在 2004-9-28 8:34:49 发表的内容
[quote]不要没事就无病呻吟,在国外听现场也是很贵的.特别是在正规的音乐厅.以前5分钱还可以吃碗面了.有什么好说的.你10元一张门票,大师的出场费怎么出?音乐厅维护的费用哪里来?


兄弟是混哪个音乐厅的啊?看来你是真的不了解这个行当
你知道吗,04最新行情,在柏林主场听场他们的音乐会最低20欧元就能搞定。
大师的出场费用由听众来承担,这是完全的中国特色。国外音乐厅维护绝大部分是由政府出资。
TOP
27#

去年在旧金山听Perahia,皇帝位US$76,最低$28,包厢$97。季票有10%优惠。
TOP
2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9#

上海音乐厅早就纳入大剧院管理系统,你说还有什么救?大剧院开张音乐会是沙汗,我买了80块,坐楼上还可以看。然后几个唱不上HIGH C的、感冒来混场的、唱到一半去去后台的加上无数只白乌句~有撒好?
TOP
30#

今天本要拍些照片上来的,无奈相机没电。大家看了音乐厅的外观感到失望,内部呢?败絮其外,败絮其中。我只能很个人的做此描述了。
门厅的吊灯没了,大理石的科林斯拄没了,聂耳冼星海像没了,拱门售票窗没了。
最不能让我接受的是,一点都不维多利亚的墨绿色绒靠背座椅(设计的本意是想仿古吧,但光这点就能看出设计者的逻辑有问题,我做梦都在怀疑,音乐厅的内部设计与皇朝大酒店的同出一人)差点让我掉眼泪的是,原本的天顶被完全破坏,包厢外栏亦被更换。音罩的颜色让人联想到的是达另港的装修。
10亿人民币换来了什么,一定需要纯金装饰的拱顶吗?真的需要差点导致与地铁接吻的BI,B2设计吗?

坐在台上,几乎找不到一点本应属于我的,很纯真记忆的音乐厅了。
最后编辑上海kevin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