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唱片、我的钟爱(续) [复制链接]

查看: 5405|回复: 23
11#

好东东不少耶!
TOP
12#

上山砍柴 在 2004-9-20 9:56:32 发表的内容
古尔德54年这张听说过,没见过,更没听过。如何?


我在这里摘录一段海峡对岸的乐友的评价,供砍柴兄参考。至于我个人,除这一版外只听过81年版的,而且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实在是难以比较。

以下是对四次录音的比较和评价:


“古尔德目前有四种全曲录音发行,分别是CBC加拿大国家广播公司(1954)、CBS录音室(1955)、萨尔兹堡音乐节(1959)、CBS录音室(1981)。1954年的广播录音,已经有自我沉溺的情形出现。此时他的怪异程度还算是普通,主题用了2分42秒,第14变奏声部相当清楚,但有点急、有点乱、有点冲。第20变奏交错来去,与55年版颇为相似。但是55年版的主题只剩下1分52秒,间隔不过一年,遍有如此大的变化。每个变奏,只要原本速度较慢的,一律快10秒以上。如第1变奏快了11秒、第2变奏快了8秒、第3变奏快了22秒……。不知道这一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让古尔德「快」了起来。但同时他也展现了活力充沛的生命力,注入了每个变奏之中。54年的还有一点点学究味,55年版则完全没有,已经是完全属于古尔德个人的哥德堡。当然也更沉溺了,听起来,是在他自己的国度里演奏,自得其乐。演奏畅快非凡,不知不觉被感染而兴奋起来。古尔德的演奏就像是迷药。Bach这些看似单调的音符,在他手下就一点也不Bach了。1959年版是世界首度发行,在萨尔兹堡的莫扎特纪念厅,一开始竟显得有点拘谨,但不过十几秒的时间,他就进入了自己的世界。与四年前比起来,狂狷的特质收敛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歌唱性、更具音乐性。奇妙的是两个声部时而交织缠绵、时而形同陌路,让人耳目一新。”

“1981年的传奇录音。此时已经不再做现场演奏很久,他的世界更封闭、更属于自己。演奏之间偶而有梦呓般的呻吟声,有时听来还向是哀嚎,也不知他到底是痛苦还是享受。这是在旅馆录的,工程师把门窗玻璃用隔音棉遮遮补补,就录了起来。在后段还能听到隔壁房间有人在拉小提琴、大声说话,蔚为奇观。他光是主题就用了3’05,而1955年时却只用了1’52!但是主题的慢,不代表后面每一变奏都跟着慢。就拿前面提及的第14变奏来说,1’03的长度,只比1959的现场慢了4秒。81年版用个譬喻来说,就像是个大弹簧,古尔德用双手一下子拉,一下子压,速度变化就是这么随性。但是他并不是用速度来搞怪,他的演奏更富思考性、更富哲理。有时不能肯定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但是他的想法却藉由音乐直接注入到你的脑子里。古尔德的演奏很像是福特万格勒的指挥,没有一次录音是近似的。”
最后编辑太阳老头儿
TOP
13#

今天就找到3张:
[upload=jpg]Upload/2004920232213120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49202324763246.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49202331061172.jpg[/upload]
TOP
14#

[upload=jpg]Upload/200492116553794260.jpg[/upload]

作为16世纪英国本土的作曲家,道兰德(John Dowland)一生创作了九十多首琉特琴曲,这张专辑是harmonia mundi France出版的作曲家琉特琴全集中的第五集。虽然专辑中收录的都是一些小品,可这些作品旋律优美、清新活泼,自然亲切、通俗迷人。这散发着远古气息的美妙音乐会带给我们感官的享受和身心的愉悦,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流连不已,乐而忘返!

[upload=jpg]Upload/200492116581777468.jpg[/upload]

一直在揣度:如果米开朗杰里遭遇切利比达克,那会是怎样的情形呢?看到这张唱片后我竟有些“沾沾自喜”了。毫无疑问这是个奇妙的组合,奇妙的有些“空前绝后”:米开朗杰里+切利比达克+乐圣的“皇帝”钢琴协奏曲!那么这个组合带给我的是什么呢?四个字:精彩绝伦!或许很多人更中意钢琴大师在DG的那张名演,我也喜欢;但这个专辑中音乐的鲜活感无疑是胜出的。这是一个不容错失,也不可替代的伟大的演绎!

[upload=jpg]Upload/200492116584887927.jpg[/upload]

如果花很多银子买这张唱片仅仅是为了聆听唱片中的“那一声”,那我一定不是烧昏了头,而是烧坏了脑子。不可否认,遍寻“芳踪”有想领略其“神奇”音效的念头,可更多的是因为唱片中所收录的作品。马斯涅的作品大多是走的阴柔一脉,而《熙德》展现的则是一派阳刚,这似乎更让我心仪。别忘了,我的好奇心一直都是很大的,更何况这是孤陋寡闻的我能找到的收录该作品的唯一的专辑呢!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太阳老头儿
TOP
15#

有朋友花500大洋购得,听一小段都,便不想再往下听。
TOP
16#

上山砍柴 在 2004-9-21 10:31:07 发表的内容
短笛这张也是很有意思的,不过我还没买下。


确如兄台所言,这是张很有意思的唱片,不妨拿来和《花月夜》对照着听。
TOP
17#

短笛这张也是很有意思的,不过我还没买下。
TOP
18#

一直以为大K公司的这张唱片是难觅芳踪了,不想CISCO却发行了这张名片的24K金版。没有听过原来的那一版,所以无从对比。但这张唱片无疑是出色的,无论是音乐还是音效,虽然她花了我不少的银子!:-)
TOP
19#

[upload=jpg]Upload/200492110125588356.jpg[/upload]

库普兰的作品总是和“华贵、充满诗意、雍容大气、温柔、平和安详”紧密地联系在在一起的,用清泠的羽管键琴来“描述”可谓相得益彰。在这里你能感受到溪水潺潺、湖光粼粼,山色青青、和风徐徐。你也许不会沉溺其中,但绝不会无动于衷。当悠扬的琴声漫入你的心扉,你会觉得那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唱片的封面有这样一句话:“natural sound in a natural acoustic space”,这是说唱片的录音,更是说库普兰的音乐。

[upload=jpg]Upload/200492110143111272.jpg[/upload]

如果真的有“音画”,西贝柳斯《第五交响曲》的前两个乐章在我听来堪称壮丽。流动的音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与专辑的封面极为契合的美丽画卷,听起来在色彩上甚至更为绚烂。这是何等的奇妙啊!一直觉得西贝柳斯在上个世纪初是国民乐派的领军人物,这部作品却很有些印象派的味道,有些出乎我的意外。不同于我们常听的该曲目的其他录音,这张专辑采用的是1915年首演时四乐章的版本,据说是还是首次录音呢。怀旧的乐友不妨找来听听。整个专辑演绎的精彩是毋庸置疑的,录音也很出色。你的心动了吗?

[upload=jpg]Upload/200492110185723188.jpg[/upload]

   用钢琴演奏中国音乐作品的好唱片是不多见的,在殷承宗先生推出《花·月·夜》之前我只收了这一张。唱片中收录的作品很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古曲,用钢琴弹来别有意境。艺术家将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音乐元素有机地融合到自己的创作之中,运用西洋乐器成功地表达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和中国民族乐器的语汇,令我等闻之耳目一新。窃以为这张唱片可谓精彩绝伦!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太阳老头儿
TOP
20#

上山砍柴 在 2004-9-21 17:49:29 发表的内容
有朋友花500大洋购得,听一小段都,便不想再往下听。


严重理解进行中!

顺便问一句,你朋友的唱片愿意免费赠送吗?我是无条件接受啊!而且多多益善!呵呵……!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