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485868788899091» / 13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FEVER老师听音室一日游 [复制链接]

查看: 419563|回复: 1348
871#

        我的作业

    一直在关注FEVER老师的课程,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下面是简单的作业情况。
    一、电源相位
    作业前:因为我用了清华05D的滤波器,电源线也换了威马的美标线,看完帖子进行电源相位测试,非常惊讶:我整个系统的电源相位竟然都是反的。
    作业后:将墙插的相位反过来,这样清华05D滤波器中的美标插口的相位就是正确的,再通过标准美标电源线输入到器材中相位也是正确的。
    通过作业,我解决了电源相位问题。

    二、涂CD
        之前做了一个简单的作业,FEVER老师估计我的系统可能相位是反的,这下让我茫然了很长时间。
    通过下面的作业四,最近计划重新做涂CD的作业,估计结论可能会和之前的有所不同。

    三、在开机状态下换喇叭线
    最初很是恐惧,担心会烧掉机器,后来根据FEVER老师“把喇叭线交到左手”的提示,自己想了一个办法,与大家分享:
    用“报纸”做了一个套子(把报纸卷成一个套子,用透明胶粘贴),把第一根喇叭线取下后,用套子套上,然后拆第二根喇叭线,再把第二根喇叭线反相装好,然好把套子取下,反相装第一根喇叭线,可保证万无一失。

    四、“初次尝到寂寞”听感
    因为没有买到“初次尝到寂寞”的CD,所以暂时用刻录CD来替代(为了参加FEVER老师的课程,已经从李源处定购了老师要求的两张CD,估计下周初到)。
    上周六、周日和昨天,一直按老师的要求在测试。
    从之前的几位仁兄的听感简单判断:正反相的差异应该比较大,并且正相应该比较“好听”一些。但我的听感却不是这样,一是差异很小,二是各有“好听”之处。一直很茫然。
    今天看了sfxlo826兄的作业和FEVER老师的评论,心理踏实很多,初步判定我的系统的相位是正确的。
    虽然没有sfxlo826兄听出的东西多,但至少我听出来的50%是和他相同的。其中最明显的是,钢琴引子的低频和人声的齿音,正相比反相强烈很多;而从人声来看,反相比正相要温柔。这也是我一直困惑的地方,搞不清楚正相到底是那个声音。
    另外,昨天用白头佬做了作业,正相的音场比反相宽大很多,尤其是左边,反相明显削掉了一截音场,小提琴组的气势、烘托感少了很多,声音定位模糊,中间几段木管乐器的独奏和三角铁,定位非常模糊。
    目前,我对于细节的分辨还不是非常的准确,所以用交响来分辨相位更容易一些,交响的内容比较丰富,由于相位变化对每件乐器都会产生一点影响,每件乐器一点点的变化都会导致整个音乐听感的很大改变。
    以上是作业情况,水平有限,还很粗糙,将来逐步改进。
TOP
872#

fever 在 2005-1-16 22:13:12 发表的内容
花祭 在 2005-1-16 12:52:08 发表的内容
一直非常犹豫到底要不要上交作业,因为我确实听不到2:20的声音,只在开始时能听到仿佛如同洗衣机洗完衣服时的哔哔声.



花祭兄,就是那種聲音嘛。




^_^,这就对了.

其实对于近几日近乎无聊的听音练习,最大的收获是让我以一种近乎苛刻的心态对待唱片的录音.特别是对于一些微弱的录音的关注是前所未有的,有一段时间似乎是反相时更好听,顺耳一些.但随着听音练习的深入对比,才觉得正相应该是正确的.我想有些烧友肯定是承受不了这种寂寥而未交作业吧?

我想这张唱片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必备的测试碟.尽管我并不喜欢黄红英.

下面是我的作业:

1、 鋼琴引子的高音鍵和低音健的質感和左右位置。
正相时高音质感差不多,泛音比反相稍多一点,也就是堂音似乎更多一些,低音则相差较大,正相时低音区琴箱的共鸣更多一些,深一些.
键盘的左右位置正反相时一样,均是高音在左低音在右.

2、 第一句‘風兒走來問我’在我字將完時到完了後那幾個裝飾音的 TOUCH ﹙即力度輕重﹚和位置。
正相时琴声比较凝聚,和低音键在同一条线上,同一高度上.而反相时琴音比较飘忽,位置也靠后一些,但我以为这种伴奏音似乎更合拍,更富意境.

3、 到‘怎知是否快樂’ 完了,‘風兒走遠...’這幾句漸强音人聲和伴奏鋼琴的對比。
正相时人声和琴音比较合拍,高潮是同时来到,人声并没有盖过钢琴,但可以明显感觉钢琴的气势与人声是同时增加.反相时则感觉比较平淡一些,伴奏在气势上似乎跟不上人声.

4、 留意唱到 ‘彷彿’ 這兩個字的最強音的分別。
正相时的强音在"佛"子上,反相时听不出这两个字在强度上的区别.

5、 第一段人聲完了的钢琴間場獨奏。
觉得反相的伴奏似乎感觉更好,虽然声音有些乱.

6、 到 2 分 20 秒時留意音場的左方。
我听了许久才听出来,但还是若有若无.要非常刻意的听才听得到.

7、 要留意所有人聲的長音﹙即拉長來唱﹚。
正相时更长一些,比较刻意做作,似乎在炫耀自己的歌喉.反相时似乎气息不足.

8、 人聲和鋼琴的位置和比例。
人声和钢琴的位置较近,但高度很正确.钢琴的比例稍大,几乎充斥了整堵后墙,因为我家里就有一架钢琴,按正常的比例的话,这驾钢琴应该比它大1/3.
正相时口形正常,反相时口形大而散,位置也低了一些.

9、 要留意所有的齒音。
正反相该有齿音处皆有齿音,但正相时更亮一些.反相时柔和耐听一些.


如果是从欣赏角度来说我更喜欢反相来听这首曲子,但从发烧角度来说应该正相是正确的聆听方式.
其实我并不喜欢雨果的录音,觉得直白无味,这和录音师的欣赏品味和听音喜好有莫大关系.


最后说一下我不入流的器材:
CD:索尼557(已将电源线剪掉装上插座)用西电油浸麻皮编制成的电源线.
功放:斯巴克734A(已摩)也用西电麻皮油浸线编织成的电源线,但编织方式和CD机不同.
音箱:天朗706.
信号线:也是西电线做成.
音箱线:特富龙镀银散线多股绕合而成.


希望fever老师指点.^_^.
TOP
873#

花祭 在 2005-1-18 12:59:27 发表的内容
fever 在 2005-1-16 22:13:12 发表的内容
花祭 在 2005-1-16 12:52:08 发表的内容
一直非常犹豫到底要不要上交作业,因为我确实听不到2:20的声音,只在开始时能听到仿佛如同洗衣机洗完衣服时的哔哔声.



花祭兄,就是那種聲音嘛。




^_^,这就对了.

其实对于近几日近乎无聊的听音练习,最大的收获是让我以一种近乎苛刻的心态对待唱片的录音.特别是对于一些微弱的录音的关注是前所未有的,有一段时间似乎是反相时更好听,顺耳一些.但随着听音练习的深入对比,才觉得正相应该是正确的.我想有些烧友肯定是承受不了这种寂寥而未交作业吧?

我想这张唱片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必备的测试碟.尽管我并不喜欢黄红英.

下面是我的作业:

1、 鋼琴引子的高音鍵和低音健的質感和左右位置。
正相时高音质感差不多,泛音比反相稍多一点,也就是堂音似乎更多一些,低音则相差较大,正相时低音区琴箱的共鸣更多一些,深一些.
键盘的左右位置正反相时一样,均是高音在左低音在右.

2、 第一句‘風兒走來問我’在我字將完時到完了後那幾個裝飾音的 TOUCH ﹙即力度輕重﹚和位置。
正相时琴声比较凝聚,和低音键在同一条线上,同一高度上.而反相时琴音比较飘忽,位置也靠后一些,但我以为这种伴奏音似乎更合拍,更富意境.

3、 到‘怎知是否快樂’ 完了,‘風兒走遠...’這幾句漸强音人聲和伴奏鋼琴的對比。
正相时人声和琴音比较合拍,高潮是同时来到,人声并没有盖过钢琴,但可以明显感觉钢琴的气势与人声是同时增加.反相时则感觉比较平淡一些,伴奏在气势上似乎跟不上人声.

4、 留意唱到 ‘彷彿’ 這兩個字的最強音的分別。
正相时的强音在"佛"子上,反相时听不出这两个字在强度上的区别.

5、 第一段人聲完了的钢琴間場獨奏。
觉得反相的伴奏似乎感觉更好,虽然声音有些乱.

6、 到 2 分 20 秒時留意音場的左方。
我听了许久才听出来,但还是若有若无.要非常刻意的听才听得到.

7、 要留意所有人聲的長音﹙即拉長來唱﹚。
正相时更长一些,比较刻意做作,似乎在炫耀自己的歌喉.反相时似乎气息不足.

8、 人聲和鋼琴的位置和比例。
人声和钢琴的位置较近,但高度很正确.钢琴的比例稍大,几乎充斥了整堵后墙,因为我家里就有一架钢琴,按正常的比例的话,这驾钢琴应该比它大1/3.
正相时口形正常,反相时口形大而散,位置也低了一些.

9、 要留意所有的齒音。
正反相该有齿音处皆有齿音,但正相时更亮一些.反相时柔和耐听一些.


如果是从欣赏角度来说我更喜欢反相来听这首曲子,但从发烧角度来说应该正相是正确的聆听方式.
其实我并不喜欢雨果的录音,觉得直白无味,这和录音师的欣赏品味和听音喜好有莫大关系.


最后说一下我不入流的器材:
CD:索尼557(已将电源线剪掉装上插座)用西电油浸麻皮编制成的电源线.
功放:斯巴克734A(已摩)也用西电麻皮油浸线编织成的电源线,但编织方式和CD机不同.
音箱:天朗706.
信号线:也是西电线做成.
音箱线:特富龙镀银散线多股绕合而成.


希望fever老师指点.^_^.



花祭兄,你的相位測試報告很不錯,証明你確是下了一番苦功,看來你的系統有高音稍亮的毛病,改善後聽音樂的樂趣將會更大。
TOP
874#

fever 在 2005-1-18 15:46:40 发表的内容


花祭兄,你的相位測試報告很不錯,証明你確是下了一番苦功,看來你的系統有高音稍亮的毛病,改善後聽音樂的樂趣將會更大。



谢谢fever老师!

我的听音室吸音材料用得较少,可能是造成高音稍亮得毛病之一.
还有近段时间玩LP,为改善高频,用特富龙镀银线在作音箱线.也是弊端.以前用西电线时听CD感觉不到高音过量.但换音箱线较麻烦,所以听CD时也用此线凑和.

过些日子去搞几块壁毯试试.
TOP
875#

想不到我的功课还可以成为参考对象
各位大大一起努力吧^^
TOP
876#

fever 在 2005-1-17 5:45:56 发表的内容
wzhj100 在 2005-1-14 21:49:10 发表的内容
黑管 在 2005-1-14 21:14:13 发表的内容
人声的结象正正的就在中间?

是不是有一点点偏左?



對,黄紅英的結像正正的就在中間,任何系統的結像如稍有偏離正中間都必須花些時間在擺位方面把結像調到正正在中間為止。

当我作涂碟片作业时,发现现在的黄的声音还是在偏左的位置上,当我知道应该是在正中间时,把头侧了半尺,呵呵,原来如此!为什么不早批评?现在还有个问题是:在听交响乐时正确的音场在听小规模乐队时能够如此大的差别!看来还必须调整整个房间的摆位和吸音扩散配置——我想是出现了比较麻烦的问题了——中频分布不对头吧。
TOP
877#

KENTRYFO 在 2005-1-20 21:47:31 发表的内容
笨拙啊,两天了,还没法调整到黄红英在正中间发声,最好的时候,仍然是站在中间,然后身体稍微向左倾斜地面向听者唱歌,有那么一点点的声音定位靠听者的左面——约很小很小,就5-15厘米地偏离中轴线。

涂cd前后的区别是,涂前体态模糊,涂后更明确她有点侧身了。
TOP
878#

我是环境不平衡,左音箱后侧是一条走道,音场飘移.把右箱前移左箱内凹,差不多,正了
TOP
879#

KENTRYFO 在 2005-1-20 21:52:10 发表的内容
KENTRYFO 在 2005-1-20 21:47:31 发表的内容
笨拙啊,两天了,还没法调整到黄红英在正中间发声,最好的时候,仍然是站在中间,然后身体稍微向左倾斜地面向听者唱歌,有那么一点点的声音定位靠听者的左面——约很小很小,就5-15厘米地偏离中轴线。

涂cd前后的区别是,涂前体态模糊,涂后更明确她有点侧身了。



那就侧着身子听吧,别累坏了.
TOP
880#

KENTRYFO 在 2005-1-20 21:47:31 发表的内容
笨拙啊,两天了,还没法调整到黄红英在正中间发声,最好的时候,仍然是站在中间,然后身体稍微向左倾斜地面向听者唱歌,有那么一点点的声音定位靠听者的左面——约很小很小,就5-15厘米地偏离中轴线。



必需調到黄紅英正正站在你面前唱歌才算正確,請繼續努力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