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950515253545556» / 13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FEVER老师听音室一日游 [复制链接]

查看: 421576|回复: 1348
521#

我选 A . 十天。
时间拖的太久会消磨热情的,各位DX以为如何?
TOP
522#

yun0251 在 2004-10-21 17:58:09 发表的内容
yun0251 在 2004-10-14 8:43:48 发表的内容
--------FEVER 1 电源线试听情况之一------------
昨天上午收到,晚上试用。FEVER 1线一接功放,很快就把正用的国产金银合金线换下去了。之前,有2条金银合金线试听,一条线用在CD机上,太燥,不如用贵丰2200的随机线好听,后来还回去;一条线用在功放上至今,好坏也没怎么比。现在,CD机用贵丰2200的随机线,2200用1号线。期间,又将金银合金线接CD机,与1号线并肩,这次是彻底退下了! 看来,这条金银合金线不适合我的系统!
1号线初步感觉:背景干净了,弹跳力好了,细润了。可以说,FEVER 1 在我家旗开得胜。FEVER 老师建议,FEVER 1 接CD、胆机,效果更好。我将仔细试听,随时通报,期望得到各位的指导帮助。[upload=jpg]Upload/200410148432276763.jpg[/upload]




--------FEVER 1 电源线试听情况之二-----------

      钢琴的贵气怎么没了?

中午,请了一位“金耳朵”烧友来家里烧了一烧。贵丰随机线接CD,FEVER 1接功放。听了30多分钟,连夸好听。同时又进一步校音,CD机下面放了3颗水晶钉,音箱原距后墙150厘米前移8厘米,距侧墙83厘米。主要听黄红英的“初尝....”、“机遇”、“民歌蔡琴”等软件,最大的变化是钢琴的质感更强------晶莹剔透、鲜活、细腻、水水的... ...
我们谈起了电源线,只好割爱让他一试。取下FEVER 1换上CD机的随机线,再听,怎么钢琴的水不见了、鲜活感差了、尾音的细节都藏哪去了?天啊!钢琴的贵气怎么没了?



yun0251  同學,你請來的金耳朵發燒友可有聽到那 2分 20秒後的 DD?
TOP
523#

eric 在 2004-9-30 14:08:58 发表的内容
非常发烧三好学生-kick!

谢谢版主夸奖!
有没有这样一种设备:用在胆后级与喇叭线间,它消除胆机的背景噪音,使胆机与石机一样背景宁静,在cdp按下后检测功放输出波形,播音乐时校正频谱曲线。
TOP
524#

fever老师
我申请留堂。
TOP
525#

已是将近十一点,打点精神,重交作业:
1,钢琴有二架,左右各一,位于音场后方,演唱者位于二箱的中间略向后,钢琴与人比例约1:1.
2,正相时引子部分高低音键质感强,反相则稍弱。
3,风儿走来问我,“我”字颤音三拍,而拖尾,反相时颤音二拍,无明显拉长。所有人声亦然。
4,第一段完了,左右两架钢琴齐奏,2分20时左边钢琴没有响起,正反相听觉相同,无明显差异。
5,正相时,演唱者换气清晰可闻,反相则不然。
开机时已是十点了,是夜环境安静,而关掉家里其他电器,后墙第一反射点作吸音处理,侧面有皮沙发,地面第一反射点无处理,后墙也无处理。今后必改之。
TOP
526#


[em4]
最后编辑stephenwoo1011
TOP
527#

kick 在 2004-10-10 17:52:53 发表的内容
fever老师请不要这样做,很多DX在按照您的教授内容学习但没有时间写作业,我身边有3个就是这样,不过不可能交作业,尽管他们几乎每天上168,但从来没发过言。
我的电极不正常,要不然早就交作业了,我甚至要求我一个朋友也写一篇作业,可惜的是这几天他都不敢开机,电压最高达244v。

至少凭借您的教授方法,我知道了部分鉴别线材的方法、系统对录音室残响捕捉是否合理、更正了系统电源相位。

有这个课程以来,是我听力上升最快的阶段。


kick  同學,沒時間是一個非常壞的藉口,難道我不比你們忙嗎?從沒在 168  發過言更不是問題,立即註冊便可以了,電壓不穩可找肥胆 KT-66  ,他 MODIFIED  過的穩壓器,價廉物美,值得信賴。單向教授方法現在已不合時宜,你既覺得課程對提高聽力有幫助,更應提交一個非常詳盡的相位測試報告以說明之,供各位同學參考。
TOP
528#

看一下你的2200说明书,看其XLR输入是否1地、2+、3-,如不是,说明你的系统需反相接驳才对!

在全套mark仔系统反相接驳,低频无力,人声有点不对劲,根本不能入耳。
在胆机反相接驳,无石机出现的毛病,音场稍阔,人声定位稍前移,乐器定位比较飘忽,没有正相时清晰。
未有时间测试过在单端放大的石机上反相接驳。
记得几年前,曾跟朋友借过一台测试系统相位的仪器玩了一下,朋友跟香港的《音响技术》买的,几百元,付送一张测试信号CD。
TOP
529#

发声的钢支或钢丝(?)跟两音箱连线平衡,——是指所有发声支条物体连成的中轴线与音箱连线平衡。
TOP
530#

        自从开始发烧,我的热情就从未减退——但一直没有出现不理智的情况,哈哈。
    三天时间,尽可能地争取时间作作业,可每次的测试时间都只能是预算中的一半左右,至今用了约1个半小时进行,^_^现在交作业:
    音场摆位:基本上是在人声的左前方,坛奏者侧背向歌者,然后是发声的钢支或钢丝(?)跟两音箱连线平衡,可能由于麦克风摆位靠得近的原因,钢琴显得很宽(约有2.5米——大概也可能就是大号的三角琴?)。
        钢琴的声音:喇叭正相和反相的区别是:正相时琴键声音连贯一气呵成,反向时连贯性差,甚至单一音符出现高低音分离的状况,产生了一种怪现象——在同一平面上,似乎钢琴的发音系统有两个:最高音键与最低音键间的每一个键的每一个发声竟然分为高音在上、低音在下,甚至还加上前后漂移的两个音!键盘线条呈高音在上、低音在下的两条抛物线!!
    人的声音:正相时比较纯厚、淡定、富于感情,弱音与强音间的过渡连贯流畅,有一定湿润感;反相时飘拂、齿音刺耳,强弱音不连贯——产生了似乎人在前后踏步地歌唱的感觉。
——以上听感,基本根据老师提示所得,但是没有如提示的逐一列示。主观上对老易录音的认识又有所加深:原来我并不太主张他的突出中频的方法,认为中频密度和响度都偏大,中音过分突出,所以有了第一次交作业时的反相更真实的想法,而细听之下,质感在反相时简直不象话,是中频缺陷的原因吧?但正相听时,对“初”歌仍不欣赏,响度还是在中频太突出了,掩盖了高、低频的细节——当然也说明了我自己的听音取向。
    主管感想:这一课让我重新温故了一下发烧的历程,电源、喇叭的相位我曾经化了很长时间进行研习,调整正确后就从未再次深究,也没有考虑过这么认真地去通过耳朵进行测试;记得当初最明显地是出现两音箱互相反相时能彻底破坏音场、高低音反相时让中频缺陷不连贯、单喇叭反相时浑身不自然........这些问题的发现足可以挑战玩家半年以上。而到了器材用电的相位,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没有高人指点,也许就是终其一生的事了。如今fever老师愿意对我们进行指导,真乃大幸也!!更何况他竟然从听感入手!!!!而听感上,单环节相位绝对颠倒的方式可能是一种极端的锻炼方式,对听力的锻炼绝对是一条捷径了。
    以上作业,既主观又用了心,不是之处还望FEVER先生提点。
    关于课程时间:我提个中庸的建议,请fever先生考虑:1、是否能够把每一个课程按时提交作业的人数要求作一下迁就,减少到10人?2、同学学习每一课程时间不作限制,老师按需求控制讲课进度?3、靠同学们的自觉性提高辅导质量(老师回答新问题,老同学主动回答旧问题以起到温故知新之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