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FEVER老师听音室一日游 [复制链接]

查看: 421193|回复: 1348
21#

朋友王先生刚才又高兴地说,他把以前的碟一一拿出来从上午听到现在,全新感受,特别是对fever老师的指导和无条件试听深表敬佩和感谢!并且准备留下这条线。
我要等试fever--3,相信会更好。
TOP
22#

我觉得开头鋼琴引子这段录制的不是特干净。9秒、15秒时,听到很短像电脑待机时的声音。21秒时,清楚的听到轻轻的像电话铃声的声音。
TOP
23#

食古轩主兄:1.听20--22秒间,应有清楚而轻微的... ...2.初听FEVER 1,好似谈对象的第一次见面,感觉不错,能继续相处。3.准备同时试用FEVER 3。
最后编辑yun0251
TOP
24#

--------FEVER 1 电源线试听情况之一------------
昨天上午收到,晚上试用。FEVER 1线一接功放,很快就把正用的国产金银合金线换下去了。之前,有2条金银合金线试听,一条线用在CD机上,太燥,不如用贵丰2200的随机线好听,后来还回去;一条线用在功放上至今,好坏也没怎么比。现在,CD机用贵丰2200的随机线,2200用1号线。期间,又将金银合金线接CD机,与1号线并肩,这次是彻底退下了! 看来,这条金银合金线不适合我的系统!
1号线初步感觉:背景干净了,弹跳力好了,细润了。可以说,FEVER 1 在我家旗开得胜。FEVER 老师建议,FEVER 1 接CD、胆机,效果更好。我将仔细试听,随时通报,期望得到各位的指导帮助。[upload=jpg]Upload/200410148432276763.jpg[/upload]
TOP
25#

yun0251 在 2004-10-25 1:02:49 发表的内容
yun0251 在 2004-10-24 17:56:27 发表的内容
yun0251 在 2004-10-23 15:33:54 发表的内容
我朋友王先生正拿着fever-1去阎先生家的路上,我将随时通报试听情况。



      --------FEVER 1 电源线试听情况之四------------


          几个人听的半夜都不想回家

昨天他们从下午4点多钟开始一直听到晚上12点多都不想回家。只介绍一点:“hifi年代”第四集里的“燕子”一曲,他们说从来没听过这么饱满、极富感情的男声!可惜,我要和孩子学习,没听上。
试听中,他们说:每次换上FEVER 1要30分钟才有正常表现。
阎先生的器材:cary CD机、211双单声道后级、罗杰士3/5A。


补充:FEVER 1接在CD机上。




    --------FEVER 1 电源线试听情况之五------------

       如梦初醒:要像重视器材一样重视线材

这话其实别人早说过。有谁会像fever老师一样无条件免费寄来线试听?所以,平时能听到的好线材较少,进而对线材的作用就了解不够,自然也就大大忽视了线材,资金反复投资到了音源、功放、音箱这三大件上。
通过这次的试听带来的变化,真是亲身体验,方能如梦初醒。
试听的事实表明:
1.一定要像重视元件、器材一样重视线材,统筹考虑线材的投入。
2.要真正选择到好线。我眼中的好线是,好声、性价比高。
3.不要再怀疑线材的作用了,如果你觉得没作用,那你的器材、线、耳朵、环境至少有一个出了问题。
4.好东西不怕你试,就怕你不试!
再一次感谢fever老师提供的好线和试听机会。




补充几句:今天是周一,一上班先和王先生他们详细聊了聊试听的情况,进一步交流了彼此的心得体会。
谈起FEVER 1大家无不兴奋。王先生第一次在家里持续听了10多小时,第二次在阎先生家中午听到凌晨,第三次是阎先生把线留下过夜,每次试听都难以割舍,不想关机。
大家的共同感受是:FEVER 1非常全面,音乐感染力强!
到如今,1000出头的东西,能带来如此变化和感受的我真不知还有哪些?
我们几个人都在等着FEVER 3 和信号线的到来!
TOP
26#

yun0251 在 2004-10-7 22:38:02 发表的内容
转贴:以前我都是按此方法确定相位。与fever老师说的相比,CD机相反,功放一致。请fever老师明示。

------------
HiFi基本法——电的处理(二)

上次谈过电源相位的重要性,今次继续谈的是如何去测定电源相位。

一向以来人们都喜欢用数字万用表的电压档测量每部机的漏电电压,以漏电电压低时的接法作为正确指标。但经过多年的实试,发觉这方法不一定准确,因为一般万用表在测量电压时,表的输入端的电容量负荷大部分的高频噪音多过低频噪音,往往在数字上造成误导的结果,所以最准确的方法是用可以量度微量电流(Microamp或Miliamp)的数字表测试器材的漏电流量,以漏电流量最低时的接驳方式为正确相位。

测试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每部机必须独立测试。测试时必须将所有讯号线和地线除去。

2.检查受测试的器材插头是两脚的插头还是附有地线的三脚插头。若是三脚插头的话,必须用一个三脚变二脚的转接插头,将地线浮起,否则无法测到漏电量。

3.将两脚插头插入电源后,将机开着,稍候数秒,然后将数字表打向测量微量电流的一档。

4.将红色的测试棒接触器材身上的RCA(莲花插座)的外壳,切记你的手不可接触机壳和测试棒的金属部分。

5.将黑色的测试棒接往电源插座的地线孔,如不便或怕危险,你可用一只手握黑色测试棒的金属作为地极回路,功效一样。这时万用表会显出数字,你用笔将读数记下。

6.做完上列步骤后,将机的电源关掉, 拔出插头,然后将插头反转,再插入电源插座,稍候片刻(约两三分钟,如大功率的巨无霸功放,则起码需要五分钟后才可再进行测试),然后开机,重复④、⑤两个步骤,然后将数字记下。

7.比较先后两次所得数据,数字低的插法是正确的电源相位。

8.试好后用颜色或贴纸在插头和插座上做好记号,方便日后重新接驳时不用再由头做过测试。


发本帖时,我的电源极性已调正确。我是问:之前,我都是按上面的方法来确定的。两种方法在我的系统中,CD机相反,功放一致。请fever老师明示。
TOP
27#

转贴:以前我都是按此方法确定相位。与fever老师说的相比,CD机相反,功放一致。请fever老师明示。

------------
HiFi基本法——电的处理(二)

上次谈过电源相位的重要性,今次继续谈的是如何去测定电源相位。

一向以来人们都喜欢用数字万用表的电压档测量每部机的漏电电压,以漏电电压低时的接法作为正确指标。但经过多年的实试,发觉这方法不一定准确,因为一般万用表在测量电压时,表的输入端的电容量负荷大部分的高频噪音多过低频噪音,往往在数字上造成误导的结果,所以最准确的方法是用可以量度微量电流(Microamp或Miliamp)的数字表测试器材的漏电流量,以漏电流量最低时的接驳方式为正确相位。

测试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每部机必须独立测试。测试时必须将所有讯号线和地线除去。

2.检查受测试的器材插头是两脚的插头还是附有地线的三脚插头。若是三脚插头的话,必须用一个三脚变二脚的转接插头,将地线浮起,否则无法测到漏电量。

3.将两脚插头插入电源后,将机开着,稍候数秒,然后将数字表打向测量微量电流的一档。

4.将红色的测试棒接触器材身上的RCA(莲花插座)的外壳,切记你的手不可接触机壳和测试棒的金属部分。

5.将黑色的测试棒接往电源插座的地线孔,如不便或怕危险,你可用一只手握黑色测试棒的金属作为地极回路,功效一样。这时万用表会显出数字,你用笔将读数记下。

6.做完上列步骤后,将机的电源关掉, 拔出插头,然后将插头反转,再插入电源插座,稍候片刻(约两三分钟,如大功率的巨无霸功放,则起码需要五分钟后才可再进行测试),然后开机,重复④、⑤两个步骤,然后将数字记下。

7.比较先后两次所得数据,数字低的插法是正确的电源相位。

8.试好后用颜色或贴纸在插头和插座上做好记号,方便日后重新接驳时不用再由头做过测试。
TOP
28#

-------yun0251 兄,上述的帖子的最後一句我寫錯了,應是 : 火線應插到這個插的倒立品字形的左上方才是正確的極性。--------


   这是关键。无论插板、线的极性如何变,只要保证火線插到器材IEC插-------倒立品字形的右上方,或品字形的左下方就行。
最后编辑yun0251
TOP
29#

yun0251 在 2004-10-24 17:56:27 发表的内容
yun0251 在 2004-10-23 15:33:54 发表的内容
我朋友王先生正拿着fever-1去阎先生家的路上,我将随时通报试听情况。



      --------FEVER 1 电源线试听情况之四------------


          几个人听的半夜都不想回家

昨天他们从下午4点多钟开始一直听到晚上12点多都不想回家。只介绍一点:“hifi年代”第三集里的“燕子”一曲,他们说从来没听过这么饱满、极富感情的男声!可惜,我要和孩子学习,没听上。
试听中,他们说:每次换上FEVER 1要30分钟才有正常表现。
阎先生的器材:cary CD机、211双单声道后级、罗杰士3/5A。


补充:FEVER 1接在CD机上。




    --------FEVER 1 电源线试听情况之五------------

       如梦初醒:要像重视器材一样重视线材

这话其实别人早说过。有谁会像fever老师一样无条件免费寄来线试听?所以,平时能听到的好线材较少,进而对线材的作用就了解不够,自然也就大大忽视了线材,资金反复投资到了音源、功放、音箱这三大件上。
通过这次的试听带来的变化,真是亲身体验,方能如梦初醒。
试听的事实表明:
1.一定要像重视元件、器材一样重视线材,统筹考虑线材的投入。
2.要真正选择到好线。我眼中的好线是,好声、性价比高。
3.不要再怀疑线材的作用了,如果你觉得没作用,那你的器材、线、耳朵、环境至少有一个出了问题。
4.好东西不怕你试,就怕你不试!
再一次感谢fever老师提供的好线和试听机会。
最后编辑yun0251
TOP
30#

[upload=jpg]Upload/20041081543396868.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410815433731527.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41081544380839.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