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摇滚了,八个小时 [复制链接]

查看: 6940|回复: 24
1#

  2003年的最后一天,下午四点从电视台出发。拍摄崔健等乐队“中国摇滚迎新年”。
  我们到达时代玫瑰园时,现场大致有几千人了。台上是“吹泡糖”在演出,唱得声嘶力竭的,整个广场被巨大的音响轰炸着。
  我们架好机器就开始赶紧拍,怕天黑了光线不好。远远地我的朋友看到了我,于是他马上成为我们摄制组的义务助理,就是干搬角架的活儿。
  整个下午的重头戏是“木马”乐队。
  据说这是老崔自己花钱请来的,当时组委会并没有邀请。老崔在自己的经费里拿钱出来邀请了木马,给了对木马乐队来说可能是最大的一次现场演出的机会。这使我对崔健更加尊敬。我和摄像说,到后台去拍木马的临场准备镜头。
  木马主唱是个内向含蓄的青年,在整场演出的乐队里,属他最“温文尔雅”。但在这温情里面,他的音乐爆发出来的能量却是狂风暴雨,是那种内心才能感受到的巨大冲撞。
  在后台,我把摄像机对着他时,他看着我,有些茫然,也许是他马上要上场演出了,对自己是否发挥得好有些担心?他嘴角挂着微笑,眼睛眯着,长长的头发盖住了他的半个脸,穿着横兰条子T恤。一句话也没说,把忧郁的眼神留给我。他的演出维美而又深情,我被他征服了。
  接下来的高潮来自二手玫瑰和痛苦的信仰。
  这时天已经大黑,广场上黑压压地全是人,我一直在后台,从台上看下去,我看到的是一张张脸和无数高举着挥舞着的手臂。这种现场时常让我感动得不能自己。
  一个人情绪昂扬时爆发出来的能量是巨大的,而如果有上万人同时都处在爆发的状态,那个能量又是怎样的呢?那是只有在摇滚的现场才会有的,哪怕再是F4都不能相提并论。这就是我们能在八个小时里都处在癫狂状态的原因。
  在看这次演出前我和很多人说,千万不要错过这场演出,这是前所未有的疯狂派对。
  在我来看,摇滚一定要看现场。听古典是可以在家里慢慢地听,尤其是听版本,听某位大师的演绎,一定要一个人独自地听。听JAZZ是要在小地方听,在咖啡馆之类的场所,不经意之间,JAZZ常会打动心灵。
  而只有摇滚,它的每次演出都是绝唱,因为对于歌手来说,每一次的演出都会因为现场的气氛和演出的情绪激发出不同的演唱。这次“痛苦的信仰”的现场就是最耀眼的一个。我觉得主唱的嗓子并不怎么样,但他在台上的演出发挥非凡,他的舞台感和他现场演绎都是最真实的、最疯狂的爆发。手持话筒,紧闭双眼,全当台下几万人为真空,随着他内心的需要,他淋漓尽致地宣泄着,沙哑的喉咙并不好听,但只要看到他扭曲着身躯,在台上狂奔,看到他脱去了衣服,满脸浑身的汗,你就会和他一起扭动自己,把自己的郁闷扭出体外去。

  这次演出最有意思的是二手玫瑰乐队。按著名乐评人郝舫的话,他们是“最妖娆、最有民族性的”一支乐队。他们把东北二人转和现代摇滚不露声色地结合起来,主唱梁龙夸张的表演,再加上演出服装的奇特,梁龙男扮女装,香艳的女人妆,从视觉上极具挑逗性。二手玫瑰的开场白是这样的:“我们在其他地方都不让化妆,只有在广州,我们才可以随心所欲、、、、、,不多说啦,二手玫瑰,广州接客!”电吉他下,东北二人转从人妖般的嗓音里出来,全场震撼。连我的摄像,完全不喜欢摇滚的人都被吸引,那时演唱会刚到一半,最著名的乐队都还未出场。从后来我看到他拍的素材带里,他竟用了十五分钟的带子拍摄,全然不顾后面还有王磊、左小祖咒和崔健。
  这篇文字写了很久,断续地写着。TOM在帖子里问我,到底喜欢谁的演出?我毫不犹豫地说,我喜欢左小祖咒。他的演唱和台风和表演都是一流的。我从没有看过祖咒的表演,就这一次,我就佩服得不得了。他上台前十多分钟,我在后台拦住了他,我要和他商量拍摄机位。他说,要上台了,不说话了。他一个人在黑暗的角落安静自己,我知道,安静是他那个时候最需要的。但我不知道,经历过那么多次的演出,祖咒还是如此地较真,让人钦佩他的敬业。演出完了,祖咒打电话给我,问我:“你刚才和我说什么了?”
  因为长时间的拍摄,我们又没有被安排吃饭,饿得累得到了极点,勉强吃了泡面后,接下来的四个小时,我是在后台看的。所以看到的大部分场面是演唱者的背部、扭动的屁股和整个的观众现场。在激昂的人群中,不断有人被抬起来,抛向空中。现场越来越难以控制。除了混迹在人群中的便衣警察外,大量的保安组成了人墙,挡住不断汹涌亢奋的乐迷。从我的视线往台下看,第一排的观众好多是熟悉的面孔,广东美术馆馆长,近五十岁,也在人群中被拥挤着随着节奏摇了几个小时。
  王磊演出时又一个高潮到了,警察把我和摄像从记者允许呆的地方拉出来,我几乎是被推搡出来,我的摄像差点被推倒。愤怒的我一拳打了过去,现场顿时乱成一片,在王磊大声喊着:要摇滚不要爱时,我被十多个保安围攻,当然是我赢了,因为我的背后是上万的支持者。
  崔健是英雄,他是永远的摇滚英雄,他以超乎寻常的稳定,维持了他人到中年的继续摇滚的姿态,那个姿态是如此的准确和优美。让人不得不明白,什么人可以当英雄。
  我的新年、04年的第一个早晨,在轰鸣声中、在万人狂欢中、在崔健高亢中迎来了,她是伟大而又壮丽的。在我的生命中她是最为华丽的一天。
  感谢为了摇滚而摇滚的人们!
分享 转发
TOP
2#

这年头是变了,现在这么多小MM喜欢摇滚呀.看来不是太业余.
TOP
3#

世界真是小啊,在这里居然碰到了妞妞

把我的第一贴献上
TOP
4#

这真是妞扭写的吗,写的这好,自然大方,文笔流畅,就是投稿也会发表的,妞扭没事多写写,看这真舒服.
TOP
5#

楼上有崔建的哪本cd.
TOP
6#

记不得哪年了,在沈阳崔健开演唱会,我太激动了,踩碎了几把椅子,崔健我至今难忘,那才是发自内心的摇滚乐.
TOP
7#

崔建的摇滚到现在我也偶尔听听。太多那些二打六,自称什么组合,除了会表演行为艺术,还有哗众取宠外,剩下的就空无一物了。这种摇滚也就是发泄情绪,说白点就是实现排泄功能的排泄工具--“便具”而已。
崔建的摇滚跟他们不是一路的。
TOP
8#

那天我也去了,没等到崔建我就顶不住撤了。满场的低频捶打在胸口。台上在怪叫(我怀疑他的同一首歌每次唱得都不一样,可能本来那歌就没有谱的),台下的人一片茫然。“妖鬼歌手”(摇滚歌手)们一会扔帽子,一会撕衣服,要不就在地上打滚,就是不肯好好唱歌,要不就是怎么难听怎么唱。
我的天呀!这不是行为艺术表演吧。快逃!!!
这也叫音乐!!我宁愿我是聋子!!!
TOP
9#

是没有谱,不过在那个年代,可选择性很小,除了一些外语的,港台的,中国的流行音乐几乎没有,只有跟着一起嚎,因为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
TOP
10#

听JAZZ是要在小地方听,在咖啡馆之类的场所,不经意之间,JAZZ常会打动心灵。

不同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