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那些专门收藏经典电影DVD版本,或者书架上摆满CD唱片的人早晚... [复制链接]

查看: 8498|回复: 23
1#
话题: 雷射光碟片收存期限?  


Telos    2004/01/13 09:57:12
61.219.36.33  
 
这是一篇从别的网站上转贴的CD&DVD的保存文章您的收存有无问题吗?


◎ “那些专门收藏经典电影DVD版本,或者书架上摆满CD唱片的人早晚要哭的”,美国福尔斯质量检测机构的托马斯•弗莱尔说道

收藏者的噩梦:雷射光碟片收存期限?

导言:“那些专门收藏经典电影DVD版本,或者书架上摆满CD唱片的人早晚要哭的”,美国福尔斯质量检测机构的托妈斯•弗莱尔说道

自从70年代初期光碟存储技术作为磁帶机的替代品研制成功,短短20年间,以CD和DVD为标准的碟片已经替代了卡帶和录影帶成成了音乐电影的新载体。雷射光碟存储技术在80年代步入商业使用时曾经一再夸耀自己的优点,数位技术与长效的保存时间成为了光碟存储技术迅速走红的原因。“在普通消费者记忆中光碟介质的CD和DVD是可以作为一劳永逸的收藏品的。但是经过20余年时间的检验,一劳永逸的收藏品成为了泡影”,托马斯•弗莱尔说道。

日本在1970年举行大阪万国博览会时,曾经在大阪城公园的角落埋藏了两个“时空胶囊”,其中放置了当时采集的两千多种物品,不仅仅有植物种子和布匹材料,甚至放入了松下国家牌的电视机和铁锅。当年的负责人之一发酵研究所的霍京淳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这个‘时空胶囊’计划就是希望看看这些物品在100年的埋藏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迷底揭晓的时候可能我已经去世了,但是后人却会看到到底什么是能够保留下来的”。组织者每隔10年察看一次埋藏品的状况,并再放入当时代新出现的物品进“时空胶囊”,在1980年的时候一张音乐CD被放入其中。20年后,当挖掘者拿出CD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CD已经不行了。
    曾经参与70年代早期光碟存储技术设计的弗尔斯不久前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当初设计光碟的时候计划其能有150年的极限寿命,谁想到目前看也就30年”。托马斯•弗莱尔对此并不吃惊,他解释说:“我所从事的质量检测职业告诉我,不可能有东西是一劳永逸的,第一张音乐CD在1982年上市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的寿命”。80年代CD唱片和90年代的DVD电影被视为长期保留的收藏品,与纸质的书籍肩并肩的摆上了书架,本以为可以作为身的收藏留在家中。实际上威胁光碟寿命的问题主要来自于CD表面覆盖的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树脂。《日经科学》曾经以封面文章的形势提醒世人注意光碟存储时代的保存期问题,文章中明确指出,本以为耐腐蚀的聚碳酸酯树脂辜负了人们的期望,尽管用肉眼看不出其上的变化,但是其表面細小的腐蚀都会引发资料资讯的丟失。
而德國《新音乐的耳朵》年刊则将矛头指向唱片公司,在他们看来当初唱片公司盲目追求新存储介质而使用CD技术,就是为了追求新技术所带来的商业轰动性,而并沒有考虑寿命问题。澳大利亚CD收藏者奧格斯丁悲观地说:“如果再过50年,当原来的磁带存储资料都不能使用了,而CD也都过期的时候,我们这个世界所有存储的资讯都难逃丟失的厄运。”按照奥格斯丁的思路想下去,国內有些收藏都来自盗版CD和DVD,质量上肯定不如正版耐久,可想而知,我们都用不了等50年,30年就可能丟失一半资料了。
比CD音乐和DVD电影收藏更为危险的是近几年流行的光碟备份行业,大陆中科院的张逊辉告诉记载:“电子图书馆就是光碟备份技术最危险的使用者,那些杂志报纸等文字媒体也必将深受其苦,因为使用存储资料的CD-R比CD和DVD更易腐蚀”。但是与CD-R碟片制造商的了解中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资料,绿盘CD-R可保存50年、金盘可保存100年,蓝盘也可以达到70年。不久前荷兰Pc-Active杂志的一项测试似乎印证CD-R碟片制造商在撒谎。Pc-Active的测试橫跨了2年时间,测试了30种不同品牌的CD-R碟片,测试結果令人震惊,有很多CD-R光碟在不到2年的时间內就无法读取了,在测试文章的结尾Pc-Active写道:“一般认为CD-R至少在10年內有效,甚至有厂商号称可以维持一个世纪。可我们产生的结果说明他们都在夸大宣传。”

就在CD音乐和DVD电影的收藏者们抱怨自己的藏品来日无多时,FlexPlay和迪斯尼却“倒行逆施”,研制了名为EZ-D的一次性自毀DVD。这种DVD在开封接触空气之后只能存在48小时,迪斯尼打算将这种技术用在电影租赁市场上,利用化学方法来达到原来DVD编码程式加密的效果。但是环保主义者们无比愤慨的对一次性自毀DVD做出激烈反应,乔尼娜•艾尔恩举着‘无耻的迪斯尼,不要再制造商业垃圾’的标语说到:“愚蠢的商人们又开发了一个沒有用的一次性厂品,难道百亿张CD和DVD今后的失效,还不夠垃圾站回收的吗?”。
以上文章转自以下网站:
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14002.html
分享 转发
TOP
2#

过了50年,房子都会坍掉,还是住旷野吧。
TOP
3#

嘿嘿,不用买唱片了?只有从电视、收音机里面听音乐咯?
这不跟为了不让饭噎死而绝食一样可笑么?
TOP
4#

都不买CD, 厂商都倒闭了,我们听什么呀?
TOP
5#

收藏的CD还未发现坏了的,DVD就出现了,已有几张读不了了(24小时抽湿).
朋友保存条件不好(南方湿度高),才两年的SACD也出现腐蚀了.
TOP
6#

住旷野还怕日晒雨淋呐,干脆一步到位住坟里算了~
TOP
7#

至少,我们还有时间更长的、年代久远的Lp!
嘿嘿~~
最后编辑sylx
TOP
8#

gzhl 在 2004-8-6 12:42:26 发表的内容
所以现在最好是下载或压缩了放在硬盘里。


傻瓜,硬盘的声音不好听,音乐细节损失很多,这是其一。其二,硬盘也会坏。
TOP
9#

今日有酒今朝醉,明日有碟明日听。
TOP
10#

leslie 在 2004-8-6 9:43:55 发表的内容
我也近似的认为质量较好D和Z对光头的影响几乎没有区别。


这点我也同意。
不过我认为只要保管得法,质量较好的CD和DVD可用一世。
哈哈,暂时还没有传给下一代的计划,所以不会哭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