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上山砍柴
龙神转世 在 2004-8-3 12:19:39 发表的内容 这就怪了!砍柴兄既然喜欢冷峻的感觉,怎么就不喜欢斯塔克的巴赫无大呢?
龙神转世 在 2004-8-8 0:03:03 发表的内容 斯塔克先后录制了5版巴赫大无,对巴赫大无的贡献有目共睹。录制水星版时斯塔克正处艺术颠峰时期,技术近乎完美(当然还是不及富尔曼),对巴赫大无也有一定见解,唯一的欠缺是人生经历还不足(理解巴赫大无正需要),很多人都认为他只是炫技,这是断章主意,没有真正用心聆听大师的演绎,斯塔克朴实、苍劲的琴声把巴赫大无的神圣、宏伟表现无遗,加之发烧级录音绝对值得一听(你所说的琴音飘晃不实应该与播放器材有关);相比较而言,RCA版正是大师人生感悟较深时期(大师年逾七旬),大师对巴赫无大的理解更加完善,感情的释放更加自然、投入,技术方面也没有明显减退,纯厚的琴声、适中的速度、乐句过度之自然更是令人信服(完全没有某些演奏家的生硬、造作),斯塔克RCA版本是大师穷一生之佳作,是必听的版本之一!
上山砍柴 在 2004-8-7 16:47:34 发表的内容 今天听了谢林第一张。似乎他想抒情一点,从容不迫的琴声缓缓流淌,若有所思的样子。但是还是不喜欢。如果要抒情的话,特兹拉夫做的太好了。不知道以前的很多书上为什么都对谢林版特别推崇呢?
Dr kuang 在 2004-8-1 15:50:08 发表的内容 卡拉扬70年代说他新录的贝多芬九大比之前两次都好,80年代说新录的比以前的都更令人满意.如果换成我,我也肯定会这样说.他的两次无伴奏我都曾经听过,而且先后两次以<夏空>作过A,B比较,一次以原版LP(EMI的原版LP是由美国子公司CAPTIAL录制发行),一次用CD,演绎风格有较大差别,EMI(CAPTIAL)版更为强劲而富于对比,一听就有种"惊艳"的效果,在其他任何版本未能闻及,DG的版本则较为圆润内敛,不排除录音上的差异(50年代中期MONO录音的EMI版明显优胜于70年代DG的STEORO录音),EMI版才能感觉到他当年号称匹敌海菲兹的技巧,可能是在的EMI录音时比较年轻而更注重于"炫技"?如果两套中选一套,我肯定选EMI(CAPTIAL),他的DG版和谢林,格雷米奥的风格差异不大,EMI版则有着非常鲜明的个人特色,而且录音也更好.
龙神转世 在 2004-8-9 13:59:23 发表的内容 富尔曼应该没有巴赫无大全集,我指的是就大提琴技术而言,富尔曼在斯塔克之上。富尔曼可以用大提琴轻松演奏《门德尔松小协》而且保持了原曲的韵味、内涵,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可惜我未曾听过。听过他与海飞茨合演的《勃拉姆斯大、小提琴协奏曲》,感觉是唯一可以在速度、气势、素养等方面与海飞茨比肩的大提琴家。
小熊维尼 在 2005-11-10 11:29:30 发表的内容 我的是米尔斯坦DG版及ORFRA现场版,都好。另外请问砍柴兄能否告知,深圳博雅的碟跟李源的碟是一样的吗?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