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一下配线 [复制链接]

查看: 2537|回复: 6
1#
转自:http://www.furutech-cn.com/lobbs/cgi-bin/topic.cgi?forum=5&topic=12&show=0

二、配线
    经过前面说的煲机、磨合、摆位,把握了系统总体的基本特点,如果还想追求完美,升华效果的话,配线,是关键。
    配线的原则,是根据系统目前的特点,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围绕音场、表现力、平衡度、音色四要素下工夫。通俗地说,就是填平补齐,针对系统缺陷,润色、修正。这要求对市面的线材有个大致的了解,把握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
    市面的线材众若繁星,比较有特点的有多少?
    线圣,忠厚含蓄;古河,通透明丽;NBS,劲健开扬;至高,温润飘逸;卡达士,甜美厚实;怪兽,甘醇细腻;金宝,悠扬明亮;超时空,醇厚缜密……把握住这些品牌特点后,还要挑拣其中合适的型号。一般说来,同一品牌的线材,因“血缘”关系,在总体特点相近的前提下,又因导体(材质)粗细、纯度、结构方式、绝缘、避振材料的不同而异。
    导体粗,低频好;导体细,高频俏,这可由电阻定律、趋肤效应原理两方面解释。至于纯度,完全是电阻量的变相说法,其原理不言自明。比如这里的古河线,一般都采取单结晶铜,而且,在一条导线中只有一个晶体,没有微粒界线阻挡,杂讯少、背景宁静、清晰是必然的。但也要明白,通常纯度高的铜线传输速度比较快、损失比较小、手感比较硬,低纯度反之。而硬线出硬声,软线发软调也是个经验。这是古河PCOCC线较其Super PCOCC或其他品牌的6N、7N线,解像度好而音质较硬的根本原因。所以在选配线材的时候,得综合考虑。
    ······
分享 转发
TOP
2#

嗯,偶也觉得是!
TOP
3#

谢谢楼主帮忙转过来给大家分享。
TOP
4#

上面的经验只适合在入门级的器材和抵挡线材,借用范登豪的说法是“用一个错误去修正另一个错误”。对线材更高的要求是“信息量”,更高一级的要求是“零音染”。
TOP
5#

不错,起码这样总结好记
TOP
6#

不用谢!
TOP
7#

为什么没人顶的?真让人伤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