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买相机试上我听音室 [复制链接]

查看: 28542|回复: 111
91#

没钱也要烧 在 2004-10-24 18:42:18 发表的内容
器材好.房间更好.口水.............


呵呵!乡下地方不值钱
TOP
92#


为什么要终结B & W 801
    要让B & W 801寿终正寝吗?否则怎么说要终结它呢?不是!终结只不过是一个流行的名词而已,我并不是要让B & W 801寿终正寝、退出江湖。既然如此,你是想要为B & W 801立传吗?终结不是有算总账、盖棺论定的意味吗?说对了一半,盖棺论定倒还未必,因为B & W 801有可能还会继续改良,推出更新的一代。算总账倒是真的,不过我算的也只是从B & W 801推出到今天为止的总账。换句话说,也只不过算算B & W 801第一代到第三代的总账而已。
世界上的喇叭何其多,为什么我会单挑B & W 801来算总账呢?难道这其中有什么商业利益挂勾吗?说到商业利益挂勾就要令人泄气。从「音响论坛」第一期开始到现在第九十期,我们不知已经说过多少次B & W 801这对喇叭很超值。可是,除了经销商的密密麻麻「型号广告」之外,B & W 801的正式广告一张也没有过。在此我不是要向此间代理商抱怨,而是要告诉读者,如果想要从报导B & W 801身上得到什么商业利益,那是门都没有。连代理商都懒得做广告的喇叭,我们还会有商业利益吗?咦?这事其中必有问题,否则为什么评价这么好的喇叭会没有广告。其实说穿了没什么大学问,就是因为B & W 801的水货太多,逼使此间代理商的售价不得不与水货拼得血水直淌。不作广告也是那么好卖,做了广告便宜了水货。既然是好卖又没有钱赚的喇叭,那还做什么广告?就这样,「音响论坛」从来没有上过一页代理商的B & W 801广告。
既然不是为了商业利益,那么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为的就是有许多人告诉我买了B & W 801之后声音不好听,难处理,质疑我们为什么一直说它是一对好喇叭。可是,我在许多场合里所听到的B & W 801(包括在伦敦Abbey Road录音室中)却一直让我觉得这是一对非常好的喇叭。当然,我也听过许多次表现不好的B & W 801。但是,这不足以抹煞我对B & W 801的肯定。为了要让更多的读者知道B & W 801的好处;也为了找出B & W 801弄得不好听的原因,所以我才做了这个「终结B & W 801」的专题。
B & W 801到底好听在哪里?您一定会这么问。B & W 801的好听在于它所发出的声音不夸张,非常接近真正的「声音」。尤其是与时下许多过分夸张强调的高音相比,B & W 801的高频段表现得更令我欣赏。我常常喜欢说「弦乐的声音绝对不会刺耳,如果刺耳就不对。」,尤其是小提琴。可是,现在要找到一对能够发出温暖、木质、透明又不刺耳小提琴声音的喇叭真的越来越困难。而B & W 801的小提琴表现真的非常好,有时候连贵它数倍的喇叭都不如它。
除了小提琴声音之外,B & W 801在中频段的表现同样的也是非常真实。请注意,我所谓的真实就是不夸张。B & W 801在中频段甚至更低一点的中低频段没有一拳能够打死人的那种冲击性,可是,它唱起女高音或男高音来就是有「人」的味道。什么是人的味道呢?就是那股温润柔婉的味道,那才是从人类肚子、胸膛所唱出来的声音。即使声音唱得很大声很强,这种人的味道仍然保持着,不会变成「机器」在唱歌。您听听看,有多少喇叭的人声是干干扁扁薄薄刺刺的;有多少喇叭的人声只要一大声就让人如坐针毡?假若世界上出名的歌手声音真的是这样不堪入耳,那么有谁要听声乐呢?人声怎么会是最美的乐器呢?
B & W 801在中频段的表现不仅人声杰出而已,钢琴的声音也非常的「真实」。请注意,我一直说声音很「真实」这二个字,因为我怕说很「美」会被您误会是音染或过度的修饰。事实上,在乐器或人声的领域里,如果声音很真实那就是绝对的美。B & W 801的钢琴声不硬、不亮、不毛、不粗,而且带有木质的共鸣声。事实上,我在真正能够上台面演奏的钢琴上从来也没有听过声音会硬亮毛粗的。甚至家里小孩所弹的十几万捷克Petrof钢琴声音也很美。
除了人声与钢琴之外,您还可以听听B & W 801在铜管上的表现,那是一种有厚度而且不会刺耳的铜管。或许有时候您会嫌它不够嘹亮,但是如果您仔细品尝它那种铜管的厚度,我宁可取后者,因为那样更真实。
B & W 801在低频段的表现呢?大部分的人都诟病B & W 801的低频段,认为它既混浊又软趴趴,还不容易控制。更万恶不赦的是沉不下去。关于这些缺点,我只承认B & W 801在中低频(请注意,是80Hz-160Hz的中低频)Punch的确不够,许多流行音乐听起来不过瘾。也因为中低频的Punch(冲击性)不够,而让人误以为它的低频速度不快。
其实,如果要讨论到低频的速度,我们应该分二方面来讲,一方面就是刚才所讲的中低频的冲击性;另一方面就是比中低频更低频段(低频与极低频)的反应速度。此时的反应速度就不是冲击性了,而是纸盆动、静瞬间的控制能力。如果低频、极低频的反应速度控制得越好,您所听到的低频与极低频就越不会混浊,低频与极低频的解析力与质感也就越好。表现在耳朵所听到的,就是可以很清楚的知道那些是什么低音域乐器、那些低音域乐器的音质有多美。
再来,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自然的低音域乐器,就会发现那些乐器根本与中低频的速度(也就是一般人所谓的Punch)无关。管弦乐里的大提琴、低音提琴、低音巴松管或大鼓(定音鼓大部分都是中低频)等哪有速度「快」的呢?即使是音域最低的管风琴也快不起来啊!或许您要说电贝司怎么不快,它弹起来速度可快得很。这个问题您问对人了。我年轻的时候弹了几年电贝司,应该有资格来回答您。要让电贝司的声音听起来快,那也是在中低频音域里用Pick弹、用手扣,用大拇指侧拍打所致。真正如果在低频(40Hz-80Hz)的地方弹快效果并不好,很少人会这样弹。何况,也没几个音是那么低的。真正的低频与极低频(20Hz-40Hz)是柔缓下沉的,而且除了管风琴之外,也没有什么乐器的音域能够到达极低频的。至于要音乐家将曲子写到极低频的音域,除非特殊效果,否则也没有人会这么写。
既然我只承认B & W 801的中低频冲击性不够,那就意味着它沉得下去,低音也不会混浊,控制得住啰?没错,在「自然乐器」的领域里,B & W 801的确沉得下去。如果是刻意制造低频的电子乐器,那么我就没把握了。至于混浊,那是因为空间驻波的关系,其实并不是B & W 801的错。像我在一些人家里,以及Abbey Road录音室中所听到的B & W 801就根本不会混浊。当然,我也知道许多人为B & W 801的混浊所苦。
基于以上那些理由,所以我一直坚持B & W 801是一对好喇叭。再加上B & W 801在台湾的售价已经便宜得不合理(一对只要十来万),二相加权之下,B & W 801可以说不仅是价格价值比最高、也可以说是绝对值非常高的好喇叭。事实上,还有另一对英国喇叭的遭遇也与B & W 801差不多,它实在非常好,可是许多人也用不好它,那就是我一直当作喇叭之一的Spendor G-1000。有机会,我会写一篇有关G-1000的文章,来讲一讲它到底有多好。
以下,我将分为几个部份来讲B & W 801,其中有B & W 801的演进,不同环境不同搭配下B & W 801的表现,以及使用者的经验等。希望这样的专辑能够对许多B & W 801的拥有者产生正面的助益。
综合意见
    这个专题前后大约花了我一年的时间才完成。耗时那么久的原因并非专题难做,而是没有时间的压力使然。在终结B & W 801的过程中,我到过许多用家那里,看了他们的聆听环境,听了他们的801。其中,表现效果比较好的例子我将之写出来;表现尚不如人意者我则留在这里讨论。希望能够藉此而为目前与未来将使用801的音响迷留下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
为什么声音会肥胖浑浊?
有些人戏称801的声音就像其造型,高音小小的,中音略大些,低音则像大胖子。其实这是完全误解之下的想法。许多人家里的801低频太多太浑,我分析其原因大多出在聆听环境与喇叭摆位上。有些人家里聆听环境接近正方形,这种房间的中、低频驻波本身就相当强。加上空间不大,四面又多是硬墙瓷砖地,所以声音当然会混浊。
有些人则碍于环境动线,只能将801摆在距离短的二墙之间来听,一来喇叭贴后墙,二者聆听的人也贴后墙,这二样因素都造成了低频的加码,低频的量当然就膨胀数倍了。
解决之道有二。一是要给801有呼吸的空间,二是如果空间小,则要做适量的声波吸收反射处理。所谓呼吸的空间就是喇叭的摆位。请不要将801贴着喇叭后墙摆,假若空间允许,至少要使801离后墙一公尺半以上,离侧墙也要有半公尺左右。以上这种摆法是指运用「三一七比例法」的情况下。假若您用「三一七比例法」还是无法取得宽广深远的音场,以及平衡的高、中、低频段,那么不妨试用「螺孔摆法」。请注意,采用「螺孔摆法」时,喇叭离后墙的距离至少也要有房间长度的三分之一,至多不要超过二分之一。而且,喇叭可以贴近侧墙,只要与侧墙留有十几公分的距离就行。最重要的是整个喇叭的向内投射角度要大于四十五度。801喇叭因为中高音箱体可以转动,因此又多了一种摆法可试。那就是如果您用「螺孔摆法」觉得低频量感还是太多,则不妨将801的低音箱直直向您,不要有投射角度,而只将中高音箱体做向内大投射角度即可。
至于空间过小时要如何做适当的声波吸收反射处理呢?801的用家里最小的空间大约四、五坪,在这么小的空间中,只要一用到四面墙,空间就减小,因此吸音的重点应该摆在天花板上。一般用二分夹板钉的天花板会有吸收中低频的效果。如果能够将天花板以二分夹板钉成一层层阶梯状向上缩小的藻井式造型,就可以有吸收加扩散声波的效果。
天花板这样处理之后,四壁再放一些二次余数声波扩散板。请注意这种扩散板的表面也要吸收与反射并重,也就是光面与软面要搀杂使用。至于地板,如果最后还是觉得拍手的声音太亮,则加铺一块厚地毯。总之,一个好的空间在里面讲起话来应该丰润而不会有鼻音,拍起手来也要有厚实的声音而不是短短亮亮的啪啪声。
为什么声音会虚虚的?
我听过用五瓦300B管机推801,也听过用二十五瓦管机推801,它们听起来都不会虚虚的。所以,我可以排除扩大机功率不足的原因。我认为,如果您听801会觉得声音虚虚的,其原因是在于中低频驻波太强、高频反射太强而导致您无法将音量开大声。为什么无法开大声?因为一开大声就吵得受不了。因此,如果您能够解决驻波以及高频反射太强的问题(上一个问题),就能够将音量开大声,我想那时声音就不会虚虚的。
再次提醒您,假若您声音开大声了之后觉得太吵,在还未更动室内装潢之前,请用螺孔摆法,它可以让您觉得不吵。
为什么瞬时反应不够快?
第一个原因仍然是中低频、低频量感太多导致音域不平衡所致。第二个原因则是所搭配的前级或后级瞬时反应不够快。以我所闻,大部分都是因为第一个原因所致。是不是真空管扩大机声音就一定慢?不一定,如果您去过贵宾音响听他的801,就会发现他那对801简直就像高效率喇叭,声音既直接又快速,哪里会慢!
高音、低音二端不够吗?
如果要拿二对喇叭做比较,很容易可以找到很多高音比801还要突出的喇叭,但是,那并不代表801的高音不够。同样的,您也可以发现许多喇叭的低音规格超过801,但是实际听起来,我认为801的低音更真实。音响迷很容易就陷入20Hz-20000Hz这种规格的迷思中,误认为喇叭一定要有这么宽的频宽才能买。事实上,如果您了解到小提琴的演奏音域都在4000Hz以下、人声演唱大部分在1000Hz以下,或是经常在60Hz以下演奏的乐器已经很罕见时,您就不会老是要求喇叭要有20Hz-20000Hz的频宽才能买了。我以前也讲过喇叭的「四十万」频宽等式,一对喇叭如果能够将50Hz再生得很好,则它的高频也只要能够将8000Hz再生得很好听起来就平衡了。当然,如果有另外一对喇叭能够真正将20Hz与20000Hz都再生得很好,那么它无疑在性能上胜过50Hz-8000Hz这对。不过,我想要为它付出的代价必然是好几倍。
我见过有人将801加装超高音的,也有人将801加上超低音的。他们加了之后都有改善。但是,那并不代表一定就有必要如此做。以再生真实音乐的角度而言,我认为801的频宽已经足够了,怕的就是您没有将它调整好。
一定要大功率晶体后级去推它吗?
理论上,801必须用大电流(不一定是大瓦数)的后级去推会比较理想,801自己的规格上也是如此建议的。不过,我也听过用小功率真空管机推801的,而且声音真的不俗。我的看法是:如果电源供应够足,即使输出功率不大,无论是晶体机或真空管机,应该都能够推801。当然,我绝对不否认大电流的后级在控制低频的能力上会优于小电流晶体机或真空管后级。
要不要用脚架?
有人将801放在沙箱上,用沙来吸收箱体的振动。有人将801放在实心木块上,认为这样声音听起来更好。也有人就干脆买Sound Anchors替801定造的脚架。更有人就使用原来的轮子,根本没用脚架。以我的经验而言,最好是脚架,而且越稳的脚架越好。脚架越稳,低频的质就会越好。低频的质一好,也连带的会改变中频与高频的听感。因此,如果您已经确定801的最佳位置之后,请将轮子卸下,改用脚架。
在进口喇叭中,我从未听过有比801更便宜更好者。在进口喇叭中,我也从未看过有比801卖得更超值者。不要以为801是落伍的老喇叭,它的各种设计一直到今天都还是最合乎设计原理的。例如,它那无音箱的高音让高频扩散得最好,它那与低音箱体分开的中音不受低频音染的影响,它的低音箱体容积完全中规中矩的按照规矩做(所以才会那么大)。有几对喇叭制造完成度如此高、音域如此平衡而卖得这么便宜的?有人说801虽然不贵,但是扩大机要花大钱。其实,如果您找对扩大机,无论是晶体机或真空管机都不必花大钱。
老实说,如果您只想好好听音乐,如果您的喇叭预算在二十万以内,那么一对十来万的801绝对是您音乐品味与调校功夫的最佳考验者。
TOP
93#

谢谢L版,非常有参考价值.
TOP
94#

海阳兄,再来几张最近新器材的新图,这帖该推陈出新了!
TOP
95#

是啊。海样兄快开新贴,上新图,谈新体会吧!
TOP
96#

羡慕啊,奋斗的目标!
TOP
97#

海阳 在 2004-7-16 21:31:16 发表的内容
请多指教[upload=jpg]Upload/200471621303086209.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471621311361064.jpg[/upload]


摆位有待改善!左边靠门震动大,应改个方向.右边是加厚砖墙,听东西会不平衡.
TOP
98#

david 在 2005-7-28 14:29:18 发表的内容
羡慕啊,奋斗的目标!


别墅吗?再好好设计设计,环境完全可以变得更漂亮更整洁~~

谢谢,套房两房间打通,环境现在是没办法改变了,这是现在的器材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ntypeid=10&titleid=80222&page=3
TOP
99#

V8I 一点也不比这两台东西差
TOP
100#

还有一块呢,在哪里?图上看不到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