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5厘米 = 十万八千里 [复制链接]

查看: 10421|回复: 42
1#
昨晚将两只喇叭各向内移动了2.5CM,喇叭之间的距离从原来的1.9M缩短至1.85M,就个五个厘米的差别,效果确是十万八千里,最明显的是中频密度感增强了,弦乐更加生动了,有了凸浮的感觉;放人声时,歌者的口型比以前小了;播奏鸣曲时,小提琴和钢琴的体型比例更加准确了.
为此,出了两身臭汗---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2#

昨天刚把系统从客厅搬到专用听音室(2。7*4。0,高2。6)里。

用短边摆位,两箱的距离暂时是1。8米,离听音的距离是2。0米,但苦恼的是,厂家推荐这两项都是2。5米呀。

小弟的系统:
http://www.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48580&ntypeid=10
TOP
3#

音场测试三关:
第一关是结象和左右分隔度;
第二关是前后层次和纵深
第三关也是最难一关,高低层次。
恭喜楼主三关全部通过!
要能准确还原出一个管弦团内每组乐器排列的高低差异,不是大部分系统能做得到的,可以看出楼主不但花了钱,还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
一套成功的系统,不但要听出管弦乐团中小提琴,大提琴,铜管的不同高度,最难的是大鼓,要做到大鼓在乐团最后上方响起,最后低频卷地而来,这才是最高境界。
TOP
4#

dr kuang 在 2004-6-22 23:09:39 发表的内容
音场测试三关:
第一关是结象和左右分隔度;
第二关是前后层次和纵深
第三关也是最难一关,高低层次。
恭喜楼主三关全部通过!
要能准确还原出一个管弦团内每组乐器排列的高低差异,不是大部分系统能做得到的,可以看出楼主不但花了钱,还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
一套成功的系统,不但要听出管弦乐团中小提琴,大提琴,铜管的不同高度,最难的是大鼓,要做到大鼓在乐团最后上方响起,最后低频卷地而来,这才是最高境界。

谢谢KUANG版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HIFI无止境!
TOP
5#

可能要过一两个礼拜才行.
TOP
6#

厉害!我也要努力!!!:)
TOP
7#

富盛 在 2004-6-23 21:05:07 发表的内容
可是楼主也羡慕你不用摆位也能心满意足呢。


富盛兄有时间的话,最好再来帮我调一次。
TOP
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9#

科研级旗舰 在 2004-6-23 17:00:48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4-6-22 23:09:39 发表的内容
音场测试三关:
第一关是结象和左右分隔度;
第二关是前后层次和纵深
第三关也是最难一关,高低层次。
恭喜楼主三关全部通过!
要能准确还原出一个管弦团内每组乐器排列的高低差异,不是大部分系统能做得到的,可以看出楼主不但花了钱,还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
一套成功的系统,不但要听出管弦乐团中小提琴,大提琴,铜管的不同高度,最难的是大鼓,要做到大鼓在乐团最后上方响起,最后低频卷地而来,这才是最高境界。


能将立体结像度做的比较好的系统,不仅要在调整上搞得焦头烂额,器材本身的档次也起码是3W以上....

啊!3W就能有这样的效果,那我是亏大方了...
TOP
10#

可是楼主也羡慕你不用摆位也能心满意足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