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各位有没有听过用魯特琴演绎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复制链接]

查看: 1892|回复: 9
1#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2513491747623.jpg[/upload]

產品編號 :  CKD049  
  國際條碼 :  5020305600496
  商品名稱 :  魯特琴的巴哈風情第三集/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英文名稱 :  Bach on the Lute Vol III
  藝人名稱 :  諾爾斯
  英文名稱 :  Nigel North
  廠牌名稱 :  LINN
  
  魯特琴長得像什麼樣子呢?其實倒還真的給它有點像琵琶橫抱呢。 魯特琴是巴洛克時期用途最廣的撥弦樂器之一,起源於阿拉伯,外型和吉他頗為類似,只是琴握把沒有橫版,而且背部成圓狀隆起。魯特琴的調弦依時代而有所不同,十六世紀的魯特琴大多是基本的六弦,另外或許會再加二至三條低音弦,而十七世紀以後的魯特琴則多達十三弦以上。 魯特琴到了十八世紀時,仍深受歡迎,且擁有大量的獨奏曲目,當時最著名的演奏兼作曲家,就是德國的懷斯(Sylvius Leopold Weiss)。懷斯從1719年任職德勒斯登宮廷後,即終老於斯,他的魯特琴作品相當豐碩,其中有兩卷曲集的樂譜手稿現存於倫敦大英圖書館。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幾乎是在他那些富麗堂皇的協奏曲音樂外最重要的代表作,這些流暢而優美的樂曲,每首之間都是獨立的樂曲形式,氣氛也各不相同,但連結在一起卻也是如此的酣暢完整。而其中,巴哈曾將第五首組曲改編,由魯特琴來演奏,這便是諾爾斯改編這套組曲的最初動機及依據。 將樂曲改編為不同樂器演奏,是巴洛克時期常見的作法,而事實上,將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改由魯特琴演奏,確實也賦予這些作品新的生命及面貌,而諾爾斯更進一步的將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一併改編,經由聲音素雅古典的魯特琴詮釋,使得原有樂曲的和弦更加完整,低音琴的走向更明顯,樂曲精髓的對位法亦在魯特琴的撥弦下,清晰地呈現出來。 由於魯特琴的特性和小提琴孑然迥異,所以在某些曲目上,因調性之故而需移調,其餘都保留有的調性。 編曲及演奏者奈吉爾諾爾斯,目前是英國市政廳音樂及戲劇學校,以及德國柏林藝術專科學校的教授,早已是世界公認最傑出的魯特琴演奏家之一了。之前他曾在《聽!愛人》中擔任重要的獨奏,一琴到底,打動所有聆聽者的心,而他的「魯特琴巴哈風情系列」,與小提琴版本相較,端莊凝容,典雅高貴,更是獨特。
分享 转发
TOP
2#

魯特琴的巴哈風情第二集,这张好靓!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2710103047696.jpg[/upload]
TOP
3#

富兄,你好!
    现在还未拥有,都是从网上剪下的料,不知好否,想听听各位朋友的意见,长长见识。
    若是好的,还是要找四哥。
TOP
4#

小弟目前只有帕格尼尼作品除下面两张,还有EMI拉宾演绎的24首随想曲及DG的结他与小提琴作品,虽然,小协比较出名,但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第二张[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276213185290.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276215265170.jpg[/upload]

当时,我只听他的小协及24首随想曲,还已为他就只有炫技的作品,听了第二张帕格尼尼小提琴与乐队协奏曲后,就有改变,现在看了上述盧卡奏鳴曲介绍,才知还有那么多作品自己还未接触过,看来帕格尼尼的作品不单有炫技,还根女人有关,其中,还有“?情”在内。
各位朋友可否推荐一些帕格尼尼的作品给小弟呢?

请教各位朋友,有否听过用魯特琴演绎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及
絞弦琴、法國風笛等乐器械演奏的「四季」(LINN :CKD070) ,请各位朋友讲讲自己的看法或听感。

谢谢!!
TOP
5#

请问各位以上的碟有否听还,哪些值得收?
谢谢!!
TOP
6#

B仔兄看来你有很多好货喔!顶!
TOP
7#

转载: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25202727694.jpg[/upload]

   產品編號 :  CKD070  
  國際條碼 :  5020305600700
  商品名稱 :  從來沒聽過的四季
  英文名稱 :  Les Saisons Amusantes
  藝人名稱 :  帕拉迪恩合奏團
  英文名稱 :  Palladian Ensemble
  廠牌名稱 :  LINN    
    
  維瓦第的「四季」協奏曲錄音版本多如過江之鯽,也有不少改編以其他樂器演奏的唱片,但多出自近代人手筆。Linn收集到十八世紀一位義大利樂器工匠,也是業餘作曲家Nicolas Chedeville所改編的「四季」,古意盎然又新奇無比,由帕拉迪爾合奏團這個四重奏的「四技」來演奏新奇的「四季」,是十分有趣的畫面。此外,這張專輯還運用了絞弦琴、法國風笛等在此類音樂中罕見的樂器,使得本專輯音色富麗堂皇,真是「四季」如春。
TOP
8#

转载: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252065035152.jpg[/upload]
產品編號 :  99F08  
  國際條碼 :  8012871990825
  商品名稱 :  美哉帕格尼尼
  英文名稱 :  Omaggio a Paganini
  藝人名稱 :  佛納卡里
  英文名稱 :  Marco Fornaciari
  廠牌名稱 :  fone  
  
  本片是義大利錄音奇才黎奇成立fone唱片15週年所發行的紀念專輯,也是黎奇與小提琴家佛納卡里合作錄製帕格尼尼小提琴與吉他(曼陀林)作品全集中最出色者。帕格尼尼除了有小提琴鬼才之稱,他對中提琴與吉他也有特殊的偏好,光是小提琴與吉他合奏曲就佔有他作品目錄的一大部分,而據信史所載,帕格尼尼的這類作品均與他的浪漫情史有密切關聯。本片中所收錄曲目以變奏曲為主,其中「拿破崙奏鳴曲」及「卡瑪格諾拉變奏曲」,是除了24首隨想曲之外帕格尼尼作品中演奏技巧要求最高者,並對演奏者(小提琴與吉他)的技術與詮釋能力形成嚴苛考驗,也因此少有演奏家願意嘗試,深怕砸了自己招牌。近年來在帕格尼尼這類作品的詮釋上,就屬佛納卡里成就最高,他名技派的技巧、高人一等的悟性以及身為拉丁民族對旋律的完美掌握,使得這些樂曲不只是技巧過門如行雲流水,更有獨特的熱切與深情。
  
       拿破崙奏鳴曲 = 十年时间 + 一根G弦 + 心灵。
TOP
9#

转载: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2520182177586.jpg[/upload]

產品編號 :  CDS43/1-2  
  國際條碼 :  8007144070434
  商品名稱 :  帕格尼尼小提琴與吉他奏鳴曲1(2CD)
  英文名稱 :  Sonatas for Violin and Guitar
  藝人名稱 :  畢安奇 普利達
  英文名稱 :  Bianchi Preda
  廠牌名稱 :  Dynamic    

  (作品1.2.4.5.6) 帕格尼尼的小提琴與吉他奏鳴曲,除了在路卡時期所做的三十六首之外,後人將其他的十八首歸納為奏鳴曲雜選,這些奏鳴曲多是怕格尼尼為了業餘演奏家在沙龍中玩樂所作,所以曲式都捨棄了艱澀的技巧,代之以單純平易的曲風,小提琴擔任主導吉他僅作簡單的和弦配襯。但若是由他本人親自擔任演奏,則將會加入許多高難度技巧,在簡單旋律中展現出華麗的修飾。這一套兩張的小提琴與吉他奏鳴曲在全世界已熱賣數十萬套,甫出版時極為轟動,這些帕格尼尼的精采傑作一直到1982年才被發現,本套CD是世界首次,也是唯一的錄音。更重要的是,這套錄音可是由三把史特拉底瓦里名琴演出的,哪個樂迷會想錯過這樣的柔潤美音呢?
TOP
10#

相傳帕格尼尼在1801年離開家鄉到了路卡(Lucca),並在路卡謝邂逅了一位名叫笛達(Dida)的女孩,這位女孩是熱衷吉他音樂的演奏家,帕格尼尼在愛慕之餘,為了贏得佳人芳心,所以就開始為吉他寫作。雖然帕尼尼最後被迫離開笛卡,不過也留下了不少動人的吉他作品。1805至1809年間,帕格尼尼於盧卡擔任拿破崙之妹愛莉莎旗下樂團的小提琴首席,亦兼宮廷內諸仕女的音樂教席,這位魅力十足的音樂鬼才,傳說他將靈魂賣給撒旦以換來一身絕技,也有人說他是魔鬼轉世來人間誇耀魔力。其實也是位多情種子。想像一下這兩套似簡單實纏綿的樂曲透過這位名匠與美麗仕女的浪漫合奏,在眼波流轉、心神交會的過程中,有多少浪漫情史就此滋芽萌生。史載帕格尼尼曾與多位美麗宮廷仕女關係匪淺,亦曾風流韻事遭牢獄之災,自是平添本集無限綺想空間。上面的一套於全世界熱賣數十萬套的帕格尼尼小提琴與吉他奏鳴曲集(盧卡奏鳴曲),帕格尼尼的盧卡奏鳴曲集共分為八組。1982年盧卡奏鳴曲在巴黎國家圖書館主導下於威尼斯問世,立即轟動樂壇,不僅是因這套作品的清新雅致大異於帕格尼尼的隨想曲及協奏曲作品的炫技華彩,另外更因為這整組作品均與帕格尼尼的浪漫情史有密切的關係,為釐清這位名技派生平的重要參考資料。帕格尼尼幾乎所的吉他作品,都與女人脫離不了關係。這兩組作品為他與全曲結構簡易、直接到業餘演奏家即能勝任的程度,還有吉他僅擔任伴奏,譜上不設速度指示,僅有表情記號。如此一來帕格尼尼便可自由隨吉他的速度拉奏小提琴,還可隨興的秀上一段華彩炫技。小提琴名家畢安齊與吉他演奏家普雷達在這張唱片的契合,演出般出色。帕格尼尼以極歡愉浪漫的心情創作的作品,無窮甜美與旋律變化間的情致是無須嚴謹以對的,而畢安齊與普利達略顯隨性、柔軟且細緻的合奏,毋寧說是完全抓住了音樂的神韻。Dynamic的錄音清澈透明,1617年製史特拉底瓦里名琴音色絕美,吉他在輕橪撥挑流瀉出醇郁感,自在、浪漫中透著仿古即興色彩,確實令人不禁隨樂音陶然融入。從這些樂曲中,我們似乎可以聽見十九世紀沙龍那種奢華甜美的感覺,也似乎可以嗅到當帕格尼尼演奏這些曲子時,和身旁佳人眉來眼去的挑情。沒有人能抵擋魔鬼天才的誘惑,也沒有人能不沈醉在這樣的音樂之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