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432613591366621.jpg[/upload]
钢琴音乐中我认为不能不听贝多芬奏鸣曲,人们习惯上把他的第8、14、21、23号奏鸣曲称为《悲怆》、《月光》、《黎明》、《热情》四大奏鸣曲,其中只有第一首的标题是贝多芬自己定的。据他的学生车尔尼说,贝多芬本人也认为,第23号奏鸣曲是他“最伟大的奏鸣曲”,“具有猛烈和宏大的构思,发展最完全”。罗曼·罗兰形容这首作品是“花岗岩河道中央火焰的巨流”。对此我的理解是,作品在严整的形式中蕴含着火一样的热情各强大的力量。
该CD上的小册子记有richte本人的意见,他最满意就是这一次在莫斯科的演奏。他的演奏令我着迷之处在第二乐章(流动的行板、变奏曲)。开始时速度相当慢,演奏家如果掌握不好节奏,听来便觉沉闷,甚至容易走神。按照车尔尼的提示,“这乐章的第三变奏是很动感的音乐,速度是逐渐加快”。正是在这个乐章快要结束之前,如何处理这个渐快,就会显示出演奏家艺术功底的差别。优秀的演奏家不仅能准确地理解作曲家的意图,而且能用自己的技世触动聆听者的心弦,引起共鸣。而不纯粹用技巧引起聆听者的赞叹。richte的演奏从一开始就紧扣住我的心弦,令人充分感受到贝多芬音乐的脉搏。听着音乐音像清流澈透明的溪水般流动,它越来越湍急,跟着猛然转入第三乐章那火焰般的巨流中,如此激动人心的音乐,难怪列宁说过“每天都要听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