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富特文格勒的贝多芬田园交响乐 [复制链接]

查看: 1700|回复: 3
1#
富氏指挥的田园交响乐共有七次录音,偶手中有44年在柏林的现场演出和52年与维也纳爱乐的录音室录音。写景不是富氏的长处,喻景与情才是他的本意。
分享 转发
TOP
2#

富氏44年指挥柏林爱乐的现场演出,仍然是一部借景抒情的斗争史,其独有的英雄性造就了富氏战时的传奇录音。第一乐章初到乡间的喜悦之情在血雨腥风的年代表露的略为含蓄内敛。面对田园风光、溪畔小景,英雄若有所思,与其说在赞美大自然,不如说已升华为对造物主的敬畏之情,第四乐章的暴风雨极其火爆,不由让人想起他战时的英雄、命运、合唱交响曲,其壮烈感和悲壮性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暴风雨的火爆场面在近期热炒的克莱伯田园中出现过,但两者表现出来的意境不可同日而语。
TOP
3#

说到田园交响乐,想起“爱乐”改刊号对克莱伯指挥田园的评论,偶的听感与评论有不尽之处,评论认为第一二乐章演绎的优美动人(大意),这样的词汇套在伯姆、瓦尔特身上比较合适,这个演绎远远谈不上优美,偶倒觉得小K的演绎与富特文格勒52年的录音有相同之处,第一乐章象进行曲,有走马观花似的匆忙,第二乐章借景喻情,只是远没有表现出富氏哲学般的深度。个人认为克莱伯这个田园论雍容雅致比不上伯姆、瓦尔特,论宏伟博大比不上克伦佩勒,论虔诚哲理比不上富特文格勒,难怪小K20年来一直不让发行,乐迷对一贯追求完美艺术的小K会报以理解的态度。
TOP
4#

我记得某位音乐名家(名字忘记了)说过的话,音乐“长成”是什么样子,就让它以什么样子出现。在音乐中加进太多个人主观意见,未必是好事,弄不好容易砸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