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和邝版探讨“为音乐而演出”?“为观众而演出”? [复制链接]

查看: 4293|回复: 15
11#

音乐的本质就是能与大家共享的,因为大家都是人类。
但是作曲和演奏者的音乐的创作和演奏目的绝对不应是为了别人,只要能对得住自己,发挥出最高水平,一切OK。
至于拿来给大家共享,那是另一回事了。
有没有矛盾?有。我主张首先要达到直接目的,至于能不能让大家喜欢,就不要考虑了。拿出来给大家听,管你爱听不听,这才是正确态度。
一切艺术都一样,如果是为了让别人喜欢而作的东西,绝对不叫艺术品。
最后编辑lybxr
TOP
12#

谢谢你的交流,我这几天工作忙得晕头转向,实在没有很长的时间写这个问题.只是说明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要补充一些的是.您提到了史特拉文斯基,似乎帮我补充了一些证明当时史特拉文斯基是不太受欢迎的.至于后来的盖棺定论.当时的史特拉文斯基肯定是无法预料的.假如抱着满足现代音乐音乐爱好者的欣赏品味和口味的原则,当时的他如何能够创作出那样的作品?正是因为他有自己独立的艺术见解,才能在艺术的发展上迈出更远的一步.
在大部分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律,就是发展是超前的,欣赏是滞后的.就是说很多前卫的艺术无法在同时代被欣赏,而被后人所慢慢消化.正是有这些勇于创新,不为世俗所困的艺术家,我们今天才有这些精彩的作品可以欣赏.
还有您的逻辑我有些不太明白,到底您是认为音乐应该是为同时代的听众而演奏,还是认为音乐应该是为后代的听众演奏的.我想这两点是有天壤之别的.因为后者需要创新,勇气和承受失败的力量.
TOP
13#

看看巴赫、莫扎特、舒伯特吧,还有像瓦格纳早中期,还有马勒,还有更多的一些伟大的作品,如比才的《卡门》,都是不为当时的听众所理解的。但后来都证明他们是伟大的音乐家,伟大的音乐作品。
被时代所抛弃的恰恰是那些迎合听众的作品和作品家,如当年的梅尔贝尔等(这种人现在已记不起了),想想现在的流行音乐,多么的适宜大众的口味,但是最将将证明这些没有价值的东西不会在音乐史上留名。
不过我认为音乐家作曲时、指挥家指挥时,都是不应该太顾忌听众的。不管是现在的,还是未来的。真正有价值的作品是必然会被人接受的!
至于音乐为大众服务这种话,只不过是**党的论调罢了。真正的严肃音乐从来都不是为大众服务的!但以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音乐确实是贵族们附庸风雅的工具。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些贵族对音乐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更不能说他们不懂音乐(当然,也有少数不懂附庸风雅的)就否认这种作用。其实,当时(18世纪-19世纪)相当多的贵族对音乐是相当在行的,如贝多芬的赞助人鲁道夫大公;还有些是对音乐极奇热心的,如瓦格纳的赞助人巴伐利亚的皇帝;还有如老柴的赞助人梅克夫人等。
看看中国,音乐沦为乞讨者和歌女的工具,这才真是社会的悲哀。
TOP
14#

如果还有效果优秀LPO可供选择呢?
如果我有足够的金钱,我会尽可能地收集所有喜爱曲目尽可能多的版本,在有限的金钱投入时,我只好选择能在录音和演绎都能满足我的唱片——除非经典曲目非常优秀的演绎或着录音效果非常优异的唱片。
TOP
15#

不过我对单声道的录音也确实没有伸磨好感,除了必听的伟大文献之外,很少买单声道的唱片,我觉得没有立体感的带着沙沙浑浊不清的声音,听起来对古典音乐的神圣感全部消失。再加上器材的不够班,对音乐的表现,从内心来讲我是无法清晰的感受古典音乐给我带来的美和震撼!相反只有遗憾!所以我也很少选择单声道录音!因为遗憾已经抵消了我对艺术的执捉!
TOP
16#

好友贝多芬 在 2004-3-24 11:10:43 发表的内容
        演奏音乐作品只是为了音乐而演奏的时代即将结素 ,而且一去不复返了。
      


是啊,所以伟大的音乐家、伟大的演奏家将一去不复返了!剩下的只有金钱和庸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