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音乐而演奏”和“为听众而演奏”。 [复制链接]

查看: 5970|回复: 25
1#
有的音乐家非常注重听众的感觉,他们在演出时对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美”的表现,美的音色,美的造句甚至美的造型。这类型的小提琴家会保证自己的琴声如“丝绸一样光滑柔美”,钢琴家会使每个句子有保持着良好的歌唱性,歌唱家无论演出任何角色都尽可能以完美的发声来展现自己的歌喉,指挥家会使乐团保持着华丽的声响。
有的音乐家则我行我素,他们在演出过程中更关注的是向听众表达出自己的作品的理解,希望以自己理解的作品本身的内涵来感染听众。
大家更喜欢那一类型的音乐家呢?
分享 转发
TOP
2#

1,真正听众喜欢专注于音乐、善于挖掘作品内涵的音乐家的演奏。
2、“为音乐而演出”是得到听众认可的最低标准,他演奏的音乐就是与观众最好的交流(流行歌星除外)。
3、在商品化的社会里,有艺术必有观众,有观众不一定有艺术,后者流行的也快消亡的也快。
TOP
3#

ADWS 在 2004-3-19 10:51:47 发表的内容
2、“为音乐而演出”是得到听众认可的最低标准,他演奏的音乐就是与观众最好的交流(流行歌星除外)。



我却觉得得到听众认可(甚至得到多数听众认可)的音乐家未必是“为音乐而演出”,相当大部分的音乐家是借助音乐来向听众表演自己的美丽声音或技巧。
至于流行曲,可能大部分应该归入“商品”一类?
TOP
4#

莫扎特"音乐要好听"的宗旨并不防碍其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1、作曲、演奏的目的是要给人听的,听者不欢迎岂不是对牛弹琴?
2、演奏者或者演员尤其需要与观众交流,从知音的观众中获取表演的激情;
3、在商品化的社会里,没有观众的艺术只能走向消亡。
TOP
5#

好题目!当然是音乐家为音乐而演奏好。
TOP
6#

就好像有些人总不喜欢听单声道录音,老是要选出色的数码录音版本。
好多有艺术价值的望望都是单声道的历史录音。如果是现场演奏会音乐家是为音乐而演出,就是为“音乐而演出好。”
TOP
7#

当提出来时,通常都会认为“为音乐而演出好”,但取得成功的却多数是“为听众演出”的音乐家。
TOP
8#

dr kuang 在 2004-3-18 20:33:23 发表的内容
有的音乐家非常注重听众的感觉,他们在演出时对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美”的表现,美的音色,美的造句甚至美的造型。这类型的小提琴家会保证自己的琴声如“丝绸一样光滑柔美”,钢琴家会使每个句子有保持着良好的歌唱性,歌唱家无论演出任何角色都尽可能以完美的发声来展现自己的歌喉,指挥家会使乐团保持着华丽的声响。
有的音乐家则我行我素,他们在演出过程中更关注的是向听众表达出自己的作品的理解,希望以自己理解的作品本身的内涵来感染听众。
大家更喜欢那一类型的音乐家呢?



毫无疑问,喜欢“为音乐而演奏”的音乐家
TOP
9#

当然是为音乐而演奏好.
最后编辑还是lichen
TOP
10#

米开朗杰里从4岁开始在布莱西亚的VENTURI音乐学院接受系统音乐教育。5岁时,他参加了学校一年一度的音乐会。他穿着短裙(那时这里的男孩子都是这样的打扮)出现在舞台上,静静地在琴凳站了好久,接着没说一句话就跑到了幕后。观众都认为他有点怯场,大人把他拉回舞台,但他又跑了回去。这时人们才意识到他需要别人帮助才能坐到那高高的凳子上去。坐好后,他开始弹琴,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第二天,当地的一家报纸报道:“小米开朗杰里在演奏车尔尼的两首练习曲时表现出的准确无误使观众感到惊讶。他已经学会了用声音与观众交流。”

这个评价预言着米开朗杰里辉煌的艺术前程。而琴凳这一细节则表现出他的个性。米开朗杰里在舞台上从不向观众微笑致意,他总是礼貌地鞠躬,面部表情一贯保持冷漠。

“观众的掌声是送给贝多芬、肖邦和德彪西的,不是给我的。我憎恨那些给予钢琴家的掌声”,他曾对自己的做法这样解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