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想邮购一些迪卡,DG和飞利浦的小双张,请大家推荐一些。 [复制链接]

查看: 15370|回复: 68
11#

龙神转世 在 2004-3-17 23:25:21 发表的内容
dr kuang 在 2004-3-16 1:52:09 发表的内容
太多了!
按我自己的印象推荐一些你可能不会再另买单张的唱片,但编号可能要靠你自己查了。
1:DECCA的包罗丁作品集,里面有马缔农指挥的《第二交响曲》,安塞美指挥的《第三》,《在中亚细亚草原》,包罗丁四重奏团的《第二弦乐四重奏》。如果全部是“头版黑胶”,这个双张里就包含了三张千元以上唱片的内容了。
2:PHILLIP格雷米奥的《莫扎特小协全集》。众所周知的“首选版本”。
3:DECCA安塞美的《斯特拉汶斯基芭蕾舞曲集》,斯氏的曲目经典但未必人人能接受,安塞美演绎这些曲目是公认的经典,而且录音效果不俗。
4:DG卡拉扬指挥的《李斯特交响诗选》,非常动听的曲目,权威的演绎(但要留意一下质量,我最近帮人买了张回跳碟需要退换)。
5:DECCA苏提的《瓦格纳管弦乐曲集》,几乎包括了瓦格纳最出名的管弦乐选段,而且录音效果惊人。
6:DG谢林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当然同是DG的米尔斯坦,PHILLIP的格雷米奥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还有很多,足够聊大半天的话题,一时半刻说不完,自己慢慢发掘啦。



米尔斯坦在DG录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好,还是在EMI录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好?


两张都好!
TOP
12#

转载——————————————

米尔斯坦谈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组曲  
    “我大约在十年前停止了录音,我并不太喜欢录音,那会让我特别紧张。而当我要为现场听众演奏时我也会紧张,但那仅仅是在我登上舞台之前,当在舞台上时我便如鱼得水了。录音的确令我紧张,因为它特别强调完美,但我确实想为对我来说最为有意义的音乐留下这么一套录音,记录下我对它们的思考。现在我不再往我的保留曲目里添加新的内容了,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那些我深爱的,陪伴了我大半个世纪的音乐中去。我喜欢我在德意志唱片公司(DG)时的录音方式。当出现了错误或有什么原因要重录时,我不会去干那种‘外科手术式’的工作,在这儿或那儿塞入一两个音符:只有和谐的修补才可能有动人的情感,音乐本身的质量才能连贯。这样,音乐中的思想,音乐中的火花和情感才不会被那些补丁所打断。如果一定得重录的话,我会演奏一大段,以保证其连续性。我想我在伦敦为DG所录的那套巴赫无伴奏小提琴组曲确实是明显胜于我在50年代录的那套。在我的保留曲目中,没有哪首曲子是我现在拉得还不如过去的-很简单,这是因为我的经验更丰富了——而且能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录制这些作品尤为令人感到满足。”

    巴赫的无伴奏作品是米尔斯坦多年来所擅长的曲目。因此,对巴赫他有着他自己的发现:“在俄罗斯我们并不把巴赫看作一个伟大的作曲家,在他所有的作品里,只有一首赋格曲被编进了教科书。在我演奏巴赫的时候,我分开地突出了低音和中音,尤其对低音的强调,使其几乎成为独立的一部分。”在米尔斯坦的定义中,“大师”一词与单纯的炫耀毫无关系,而是指“事业卓越的最高境界-对任何的一种事业,不单是音乐。我认为象《战争与和平》就是一部大师级的作品。”他还指出了技术与灵巧间的区别:“技术决不仅仅是对肌肉的控制——技术意味着能够调整到我想达到的技巧。”米尔斯坦所演奏的小提琴是他在1945年得到的1716年的斯特拉迪瓦里琴“伊斯古德曼”,他把它改名为“玛丽亚.特蕾莎”,以纪念他的女儿玛丽亚和妻子特蕾莎。(译自该CD封套)
TOP
13#

龙神转世 在 2004-3-17 23:25:21 发表的内容


米尔斯坦在DG录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好,还是在EMI录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好?


只用LP作过比较,在演绎上,DG的晚年录音比较内敛,力度等对比也不如EMI50年代,更注重流畅性(有点接近谢林);在录音上差距则比较小。我自己则更喜欢50年代EMI这套。
TOP
14#

说实话偶买的飞利浦小双张除阿劳的贝晚奏外其余很少听。一些好DD都搞成廉价版,音质偏薄不说,对大师也不尊重。
TOP
15#

半温不火 在 2004-3-17 21:20:17 发表的内容
花祭 在 2004-3-17 20:34:48 发表的内容
以上各位前辈的见地,真是佩服佩服!真的。

小弟刚踏入古典之门。不想听太闷的唱片。昨天晚上在听老柴的456,差点昏睡过去!
天!可是在李源那儿花双正价买的!

各位DX推荐一下,通俗易懂而且价钱便宜的中价,小双张。谢谢!


谢谢老兄的推荐,但我听贝多芬的非常有感觉,柴可夫斯基的三部舞剧的音乐我也很喜欢,(好像是罗斯特洛维起的)还有也喜欢它的弦乐五重奏,里边有“如歌的行板”,太美了。就是它的456我听不下去,可能和年龄有关,暂时搁一边,等头发白一点再听。



听不进太严肃的很正常,因为还不理解作品,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买些欣赏指南之类的看看吧,错过好作品多可惜。
推荐你去听听paganini for two或者上面提到的philips出的duo的著名小提琴小品集,全都非常优美动听,极其适合入门者。
TOP
16#

PHILIPS公司的:
1 阿劳的勃拉姆斯一二钢协
2 海庭克的李斯特交响诗全集
TOP
17#

小克兄
都是好东西,但我更喜欢"人头马",醇酿!
TOP
18#

dr kuang 在 2004-3-16 1:52:09 发表的内容
太多了!
按我自己的印象推荐一些你可能不会再另买单张的唱片,但编号可能要靠你自己查了。
1:DECCA的包罗丁作品集,里面有马缔农指挥的《第二交响曲》,安塞美指挥的《第三》,《在中亚细亚草原》,包罗丁四重奏团的《第二弦乐四重奏》。如果全部是“头版黑胶”,这个双张里就包含了三张千元以上唱片的内容了。
2:PHILLIP格雷米奥的《莫扎特小协全集》。众所周知的“首选版本”。
3:DECCA安塞美的《斯特拉汶斯基芭蕾舞曲集》,斯氏的曲目经典但未必人人能接受,安塞美演绎这些曲目是公认的经典,而且录音效果不俗。
4:DG卡拉扬指挥的《李斯特交响诗选》,非常动听的曲目,权威的演绎(但要留意一下质量,我最近帮人买了张回跳碟需要退换)。
5:DECCA苏提的《瓦格纳管弦乐曲集》,几乎包括了瓦格纳最出名的管弦乐选段,而且录音效果惊人。
6:DG谢林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当然同是DG的米尔斯坦,PHILLIP的格雷米奥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还有很多,足够聊大半天的话题,一时半刻说不完,自己慢慢发掘啦。



米尔斯坦在DG录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好,还是在EMI录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好?
TOP
19#

谢谢大家。
TOP
20#

以上各位前辈的见地,真是佩服佩服!真的。

小弟刚踏入古典之门。不想听太闷的唱片。昨天晚上在听老柴的456,差点昏睡过去!
天!可是在李源那儿花双正价买的!

各位DX推荐一下,通俗易懂而且价钱便宜的中价,小双张。谢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