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自制音箱终于完工了 [复制链接]

查看: 12303|回复: 58
41#

说说调试的方法?
TOP
42#

图?
TOP
43#

太漂亮了!
TOP
44#

很牛哦,现在高人不多了!
TOP
45#

可喜可贺!
TOP
46#

好厉害!!!!!!!!佩服!!!
TOP
47#

音箱DIY不防买对L-PAD(衰减器)回来, 可以调节高,中音音量, 会有不同效果, 很好玩哟. 要注意, 中高音单体的灵敏度要高于低音,才可以玩. 在www.partsexpress.com可以买到各种不同类型的L-PAD.
TOP
48#

什么摄像头,效果也不赖啊。
TOP
49#

well!!!
TOP
50#

sunk2002 在 2004-1-18 21:58:49 发表的内容
历时半年多终于完工了,技术规格大致如下
额定功率         150W
灵敏度          88dB
阻抗            4Ohm
频响            30HZ-30KHZ
低频原理        低音反射式
体积(W/H/D)     24 X 1035 X 343 mm
分频器          两路三单元
高音单元        28mm软球顶
低音单元        2X200mm三明治锥盆
箱体材料        25mm高密度板贴天然枫木皮
  我原来用的是书架箱(监听一号),平时喜欢听大动态音乐,监一的表现在书架箱中算是不错的,但受体积所限,低音力度是很好,却没有下潜和深度.另外听<<炎黄第一鼓>>,由于倒相孔开口较小,有明显气流噪声.
于是决定换成落地箱.
  决定自己制作,还是两分频比较好,这样分频器设计调试较简单,也容易取得好的效果.两分频低音单元选取不能大于8寸,原想采用SCAN 8545低音,听了几款DIY箱以及写真,唯美等,觉的其冲程较大,低音饱满,但速度较慢,总之中低频段的解析度还不够,不是我喜欢的风格.我还是喜欢丹拿那种有速度和质量的声音,可单拿的单元是买不到了.最后选了一款德国产由国内定牌生产的8寸单元,采用三明治音盆,最下层是纸盆,表面是石墨碳化涂层,中间估计是一层铝膜,有足够的强度.橡胶折环,与压边一体化设计.磁钢中间有一通孔,有利于音圈散热.定位支片弹性较高,有较快的回复力,Q值较低,因此低音属于快速型的.此款8寸上限较高,5KHZ左右,有利于与高音的衔接,也是我选它的主要原因,每声道两只并联,达到了两分频箱低音的极限.高音我喜欢听软膜的,柔和细腻,耐听.最后选了一款28mm透明软膜球顶,频响很宽1.2K-30KHZ,KAPTON音圈,磁液冷却,高音明显比监一延伸更好,去的更尽.接下来就是分频器设计,分频点2.5KHZ,两路三单元 低音6dB/oct 高音12dB/oct.采用双线分音电路,无氧铜电感,聚丙稀电容,发烧线.箱体设计,净容积50L,哑铃式排列,有利于声音聚焦,定位.窄面板,有利于声场再现.两边倒角,减少衍射.内部加强板.倒相孔位于箱体底部,低音下潜深不见底.其实这已是第二对箱体,原来那对容积较大,当初倒相孔位于箱体正面,刚做好时,一开声,简直没法听,低音轰轰烈烈,听了头发晕,吸音棉反复调整也没用,当时真是绝望了.后来也不管了,在箱体背面开了一个孔,把正面的堵上,没想到低音完全不一样了,没有了轰鸣声,有深度,弹性,干净有力.忽又突发奇想,何不把倒相孔开在箱体底部,于是马上动手,装好后,放了张<<悲情城市>>,一发声,我惊呆了,其超低频滚滚而来,一波波打在身上,地也随着节奏在颤动,只觉全身都在感受着音乐,这就是我想要的.25HZ测试信号,播放有足够的声压.至此这对箱体也已千疮百孔.另外该箱容积偏大,低音有点肥,加之所用漆料也不太好,一直有股怪味,于是一狠心把它给扔了,重新定做了现在的这对.
  现在这对做工要好许多,不过内部我又重新加固了.吸音用海绵和晴纶棉调整至最佳效果,由于箱体改小,低频下限略有上升,25HZ测试信号强度稍弱,30HZ有足够的声压,不过低音要快速干净许多,达到了我的设计要求.播放<<炎黄第一鼓>>鼓声凌厉,收得干净利落,下潜又极深,听了十分过隐,播放<<1812>>,那十几声炮响地动山摇,气势磅礴无与伦比,书架箱永远也放不出这样的效果,低音部分远胜监一.高音部分由于上限可达30KHZ,听感十分轻畅细腻,而相比之下,监一高音显得有点粗,齿音也重了些.听小提琴,吉它等,明显比监一耐听.中音部分,是我最担心的地方,设计时也考虑的最多,没想到表现出乎我意料,单元衔接的很好,没有凹陷.听蔡琴等人声,表现自然,甜润,浓淡恰到好处,音色较中性,直白,也属于监听风格.只是不如监一那么通透.在音场定位表现上,由于采用哑铃式设计,定位十分精准,乐器历历在目,音场展现开阔,与监一不相伯仲.终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不象高价扬声器有极低的失真,中频与优质小型书架箱相比,有所不如.不过声音表现已超出其价格许多倍,有时不需要很贵的单元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以上简单介绍了制作经过,实际制做,调试相当繁琐,劳累,以至花了很长时间才达到自己的要求.

交学费吧!八寸的喇叭加一寸的高音?脱节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