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8款国产书架箱评析 [复制链接]

查看: 21052|回复: 39
11#

我想知道谁胜谁负啊。。。。。L版
TOP
12#

小书架箱重点写味道,写特点。对于低频多半是“重质不重量”,“以这么小的体形已可以接受”之类。
TOP
13#

特别聚焦
  

博良“沧海龙呤Ⅱ”

    广州博良电子有限公司的“沧海龙呤”书架箱发表于上世纪末,是博良古琴系列音箱的第一款,目的是想为发烧友提供一款高性价经比的中价位音箱。面市后的这几年里,“沧海龙呤”获得的评价颇高,确实深受非多金发烧友的喜爱和推崇。
    不久前,博良电子推出了换代产品“沧海龙呤Ⅱ”,相比之下,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外观。在箱体方面,前代产品一般采用深色原木皮进行装饰,高45cm、宽21cm、深30cm,深度明显大于宽度,从各尺寸的比例来说属于近代设计风格;而“沧海龙呤Ⅱ”则采用浅色雀眼木皮,高45cm、宽24.5cm、深28cm,比例上就显得较为方正和传统。但“沧海龙呤Ⅱ”前障板上喇叭和倒相孔的位置安排、三角形深色网罩与浅色面板形成的分割板块,又带来了极为现代抽象的视觉感受。随箱还配有三种颜色(黑色、银灰色和海蓝色)的网罩,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考虑与家居环境搭配而随意更换。这种设计思路最先出现在现代先进通讯工具——手机上。所以呢,综合“沧海龙呤Ⅱ”的名称、外形以及设计思路的根源,可以感觉到一种相当强烈的欲揉合古典主义与现代美学的愿望,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与创新。
    当然,“沧海龙呤Ⅱ”的变化并不仅仅只是外观,作为音箱喉舌的喇叭单元,也比前代产品有了大幅的改进。低音单元的型号仍然是BL601,这是博良电子著名的75mm大音圈高档中低音单元,采用了钕铁硼五星磁路、自动风冷等多项专利技术。BL601的直径75mm特大音圈,绕制音圈用的则是利于散热的扁平铜包铝线,PP材质振膜采用锥盆与防尘帽一体化结构,这些都保留了下来;而最新的改良则是增加了能有效抑制折环共振的阻尼衰减,从而大幅改善了高端频响的平坦度,以及有着更自然的滚降衰减特性,进而使得采用无低通分频成为可能,这样既不会影响灵敏度,也不会引入额外的相位变化,可谓是“简洁至上”的最高境界。
    从资料上来看,“沧海龙呤Ⅱ”的高音单元仍然延用了BL301,该高音曾使用在九霄环佩、沧海龙吟I代等几款博良音箱上。其丝质软球顶振膜系德国制造,振膜表面加以手工涂覆的阻尼胶;直径28mm的大音圈也是利用国际技术合作生产,博良的工厂则负责最后的成品组装及品质控制。这种国际化的分工合作生产方式,不但在技术方面可以博取众家之长,并且也有利于降低成本。不过呢,在博良的另一款新音箱“牧歌”中,已经使用了BL031的改良型BL302,性能更进一步优化,不知为何却未在“沧海龙呤Ⅱ”中采用?我想应该是出于高、低音单元间性能匹配的要求所致吧,否则没理由不用更好的。
    前面说过,“沧海龙呤Ⅱ”的分频器中是没有低通滤波器的,一切全靠喇叭单元的优良性能。而高音则采用了二阶高通滤波器,让进入高音单元的低频信号能快速衰减,以免与低音单元中的信号重叠过多,同时还可以增强高音单元的功率承受能力。“沧海龙呤Ⅱ”的箱体由厚达25mm的MDF板制造,单只重量达到了16kg。箱体内壁贴有用于抑制箱振的特殊配方沥青板,这也是博良的专利技术之一。箱体内部填充独特的SHF Fiber纤维吸音材料,这是一种横截面有7个空腔的中空纤维,具有良好的高比弹性、高比热和高吸声系数,在箱体内控制、阻尼箱内气流,声学性能优于纯羊毛,可以提高声音的纯度,增加低频弹性、力度及凝聚力等等,总之是好处多多。
    在声音方面,“沧海龙呤Ⅱ”保持了该公司的一贯风格,完全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在高、中、低各方面的音质表现是平均的,没有刻意加强突出某一频段。优秀的平衡感听上去相当惬意。高音伸展平滑自然,嘹亮有余,但并不会出现刺耳现象;中音部分清丽而甜润,自然真实,略带少许美化修饰;低音延伸力较好,线条明朗,毫无拖泥带水之感。声音的能量感很足,穿透力极强,在任何时候你都只需要放松心情、放松身体去听就行了,各种乐音细节信息都不会漏掉。
    相对而言,“沧海龙呤Ⅱ”的声音就不象其他某些音箱那样具有鲜明的个性。听《MASTERS OF THE VIOLIN》(DG,472 207-2)时,听协奏曲,小提琴的声音非常细腻、顺滑,没有丝毫毛刺感,大提琴琴体共鸣的木质感极佳,让人受用无比。另一方面,管弦乐的动态还原也相当不错,清晰的低频是这8款音箱中表现最好的之一,重质不重量。听《鬼太鼓座》时,低频的弹性极佳,量感十足,虽然超低频的下潜不是很深沉,但它能保证在给出的频段里有最佳的还原。听重金属摇滚音乐时,“沧海龙呤Ⅱ”的高频则显得温顺了点,如果再多一些飞扬不羁的活力及刺激性则更好,但这也许并不是符合设计师的初衷;而在听抒情类的流行歌曲时,“沧海龙呤Ⅱ”所营造的气氛则相当迷人。
    人声表现力是“沧海龙呤Ⅱ”的强项,无论是播放古典的声乐作品,还是现代的流行歌曲,“沧海龙呤Ⅱ”都能将演唱者的嗓音还原得淋漓尽致。即使是将音量开得较大,演唱者的口型也能控制得适中,决无“血盆大口”之嫌。
    “沧海龙呤Ⅱ”所营造的音场层次井然有序,有强烈的立体感。音场的宽度让听音室的墙壁消失于无形,丰富的堂音令人有一种如置身现场的逼真感。分析力相当高的,录音中的许多细节可以通过它释放出来。不少高分析力的音箱(特别是低价箱)声音总是偏硬,缺少音乐味。但听过“沧海龙呤Ⅱ”那带有淡淡甜味的声音之后,你会发现高解析力和“音乐味”是可以并存的。
    相对于前代前品,“沧海龙呤Ⅱ”的声音表现有着明显可闻的改善,是本次评测的8款音箱中表现最好的之一,而其售价却远低于平均水平,确实表现出了很高的性价比,值得推荐。

基本规格

额定阻抗:8Ω·功率范围:30~300W·灵敏度:88dB/m/W·频率范围:47Hz~25kHz·箱体尺寸:W245mm×H450mm×D280mm·外观:雀眼木·净重:16kg/只·参考价格:3400元/对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21711363432244.jpg[/upload][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21711363830327.jpg[/upload]
最后编辑leslie
TOP
14#

这是什么时候的文章?
TOP
15#

原音Music 10

    原音(Mature)的产品线中有多个系列,MUSIC SERIES(音乐系列)是其中之一,单从名称便可知是专门为音乐欣赏而作。在“音乐系列”中共有两个型号,分别是Music10书架箱和Music20落地箱。从体积上看,Music10算是比较大型的书架式音箱,外形尺寸高43cm、宽21cm、深32cm,采用2单元2分频倒相式设计。原音音箱在造型上从不拘于一格,不同系列的设计风格有着迥然的差异,考虑到喜欢以Hi-Fi模式来欣赏高保真音乐的发烧友,在性格上大都不会太过张扬,所以Music10的造型也就设计得比较稳重。箱体从侧面看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前障板和顶板都有一定的倾斜度,二者的连接处以大幅度的圆弧面过渡。这种造型一方面可以避免视觉感受过于方正呆板,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箱体内驻波的产生,克服箱声等等。整个箱体以20mm厚的MDF板制造,左右两侧是原木皮装饰的夹板,其余部分则喷涂黑色亚光漆。倒相孔安置在箱体背板,接线柱采则用受发烧友喜爱的双线分音式。
    两只喇叭单元都是原音公司自己的产品。虽然原音公司在喇叭单元的制造方面名气不算国内最大的,但厂家表示在制造技术方面也与Vifa、Scan-Speak这样的世界级大厂有合作关系,产品性能也是相当不俗。高音单元为1英寸软球顶型,磁路采用双磁钢防漏磁设计,高频响应可达25kHz;6.5英寸的中低音单元采用松压纸质锥盆、凹式防尘帽及橡皮悬边,配合高强度铸铝盆架,可获得失真率极低的声音还原。
    Music10额定阻抗6Ω,说明书上标称的推荐输入功率为30W~140W。音箱灵敏度为87dB/W/m,属于中等水平,而实际试听时感觉还是比较好推动。厂家给出的频率响应指标为38Hz~25kHz,在这一级别的书架箱中算是较高水平。

    聆听过后我发现,无论是小音量还是大音量,Music10的平衡度都表现得很好,并且在输入大功率时处理得从容自如。它可以还原很大的动态,而声音不会变得刺耳,同时保证声音具有分明的层次。无论是小提琴、大提琴、钢琴,或者是单簧管、长笛、小号等等,通过Music10还原出来的各种乐器的音色都显得中规中矩,对人声的演绎也相当自然。
    虽说Music10用的是不算大的6.5英寸低音单元,但它的低频量感颇为丰富,声音取向表现得厚实而又不乏弹性。在我们的听音室这样中等大小的房间中,播放《McCOY TYNER WITH STANLEY CLARKE AND AL FOSTER》(TELARC CD-83488-SA)的第4曲时,主奏乐器电贝司的声音极具能量感,同时对演奏者的指法和技巧也还原得很到位。播放《Guitar Recital》(NAXOS 8.555720)时,则给人很清新的感觉,木质吉它的高频纤细、亮丽,中频饱满、圆润,琴体共鸣感相当出色;低频则显得厚实、有力。整个音场相当开阔,各乐器的定位也很好。同时也能感觉Music10的失真度很低,长时间的聆听也不会让人心烦意乱。
    Music10在播放流行音乐时给人的感觉颇好,而用于听古典音乐时,表现不如流行音乐那样突出,但同样很好。如果说在同价位的音箱中,Music10播放流行音乐的表现能打90分的话,那么播放古典音乐的表现则在80分以上。在播放男高音《幻想曲》时,各方面的表现也很不错,唯一的不足是超低频的量感稍稍差了一点儿,当然对6.5英寸低音喇叭而言,现有的表现已经令人很满意了。而当播放《MUSIC OF TURINA AND DEBUSSY》(TELARC CD-80574)来试听管弦乐时,Music10营造出了一个令人陶醉的音乐氛围。此时如果关上灯、闭上双眼,音箱便从身边消失无踪,只留下的是那美妙无比的乐曲声。
    总体而言,原音Music 10的表现完全达到了以音乐欣赏为主的设计目标,尤其对那些以听流行音乐为主的消费者来说,原音Music 10是不错的选择。

基本规格

额定阻抗:6Ω·功率范围:30~140W·灵 敏 度:87dB/m/W·频率范围:38Hz~25kHz(±1dB)·箱体尺寸:W210mm×H430mm×D320mm·参考价格:3000元/对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21711334436675.jpg[/upload][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21711334964647.jpg[/upload][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21711335334901.jpg[/upload]
TOP
16#

哈哈,挺不错的文章嘛!
TOP
17#

无厘头 在 2003-12-17 12:08:06 发表的内容
我想知道谁胜谁负啊。。。。。L版

我都没听全过啊:)
TOP
18#

相信我写这种文章不会比上述写手差。并且不用听也能写出来。
TOP
19#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21710262844185.jpg[/upload]特别聚焦
  

惠威M1

    M1这款惠威的经典书架箱,最早推出时间在1998年,是惠威集团收购著名的高级音箱制造商Swans公司之后发布的重要产品,由原Swans公司的主设计师Frank Hale先生操刀设计。按照监听要求设计的M1音箱,由于采用了惠威全力开发的R1C带式高音和高性能的F5复合振膜中低音单元,加上Frank Hale先生的影响力,面市之后倍受关注。而M1也确实没让大家失望,无论技术指标还是音质表现,在当时的国产音箱中均可谓出类拔萃,获得众多爱好者和媒体的一致称赞。M1一直受到欢迎,以至于5年之后的今天,这个型号仍在继续生产。
    当然,新版M1——也就是现在您看到的这款,和以前的M1不完全相同,最大的区别在箱体上。老款M1的箱体为四方造型,看上去中规中矩很传统;新版M1则不同,精心打磨的原木箱体、流畅的圆弧过渡、前障板表面的真皮装饰,让人联想到华贵且富于艺术气质的意大利原木音箱,的确,新版M1和精美的意大利音箱比起来也毫不逊色。
    喇叭单元仍旧是R1带式高音和F5复合振膜中低音的组合。带式高音和传统的球顶高音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振膜轻盈,频率延伸和瞬态特别好,如R1带式高音,其振膜采用超薄Kapton材料,整个振动系统的质量只有普通高音单元的数十分之一,因而能重放出清晰透明的声音,而且高频上限高达40kHz,很适合当今新一代的宽频节目源。R1推挽方式的发声技术,能获取更宽的水平辐射特性,在垂直方向减少天花板和地板的反射干扰,不但有利于音场营造,对不同听音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得以增强。此外,R1带式高音还有一个非常可贵的特性:它的阻抗曲线几乎呈一条水平线,换句话说,就好像一个阻抗恒定不变的纯电阻,这对于分频器设计极具好处,能使设计结果和实际值更精确地吻合。
    F5中低音单元也非同一般。它的振膜采用防弹纤维Kevlar与天然纤维复合制成,具有刚度好、阻尼佳的特点,不仅有效抑制了音盆的分割振动失真,还保有和谐自然的音色。全封闭双磁钢磁路系统和惠威独有的对称磁场驱动技术,确保F5高声压输出时依然能维持较低的失真度。为了改善频率响应的相位特性,振膜中央还设有锥形的相位塞。F5自身的低频谐振频率为52Hz,Q值0.33,很适合倒相箱,因而配合箱体之后,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低频响应,厂家公布的下限为53Hz,对M1这种不大的书架箱而言,已经相当不错了。
    新版的M1,看上去仅仅是外观比原来漂亮,其实,声音表现也是有所提高的。因为新版M1的原木箱体非常结实,对箱体谐振和外来震动的抑制更为充分,理应使声音更佳。当然,现在无法找到老款M1进行对比,那就直接来听听新版M1的表现吧。
    这款音箱最大的特点,是声音具有很好的清晰度和解析力,音色清爽透亮,就象阳光明媚的晴天,能使您的精神为之一爽,听M1,绝对没有沉闷晦暗的压抑感,给人的感觉是健康的,令人愉悦的。M1的高频具有清晰的线条,延伸特别好,一点也不吵耳,反而觉得非常的细腻柔和,这正是出色的R1带式高音所带来的优点。M1另一个值得称道之处,是它拥有良好的平衡度,各频段的量感分布很均匀,而且衔接自然,使音乐具有良好的整体感。中频部分没有经过特别的渲染,初听起来也许不够诱人,但真实无染,符合监听风格的设计路线。低音瞬态好,速度快,质感相当漂亮,低频下潜也不错,在重量感和冲击力方面不是特别强调,属于偏重于低频质感的类型。M1的音场表现相当出色,不仅场面开阔结像清晰,而且细节生动,立体感非常突出。

标称规格

系统类型:二路二单元低音反射式设计·频率响应:53Hz~40kHz·灵敏度:86dB/2.83V/m·阻抗:8Ω·外形尺寸:W210mm×D276mm×H330mm·重量:8kg·参考价格:3756元/对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21710264495139.jpg[/upload]
最后编辑leslie
TOP
20#

还有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