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听力灵敏度的测试结果 [复制链接]

查看: 11497|回复: 82
1#
      其实以往时不时会有这种情况,和一些40十多岁以上的朋友一起欣赏唱片的时候,对于录音质量和声音特性,我觉得“是这样”的时候,他会认为“不这样”;而他认为“应该是”这样的时候,我却觉得他说得不对。我一早就知道,人的听力灵敏度随着岁数的变大会衰减得越来越厉害——只不过我不知道,衰减的程度到底有多大。所以以前我一直很乐观:或许这种衰减,程度不大,影响不大。但是种种实际经历清楚地告诉我:明明是一些很有资历的DX,怎么说起话来和写起东西来,如此不客观如此离谱——这其中明显有问题。
  
    以往尝试找一些严格的测试数据,一直未能如愿。今天偶然得到一份报告,严格按照数理统计的程序进行测试,采样标本数量巨大,因此极有说服力。下面列出来供大家参考。因为唱片爱好者以男性居多,所以下表列出的是男性15--65岁听力常模。其中每一格对应的数字的意义是:某年龄的人对于某频率声波的最低能引起听觉的分贝数,比如说,平均地,15岁的男性对于8kHz的信号,只需要2分贝的声压即能产生听觉,而对应的频率对于45岁的男性来说,竟要达到13分贝才行。人类听觉最灵敏的波段是10kHz, 并且由下表看出,在中频段,年龄相差对于灵敏度的影响是呈递增趋势的。所以在古典音乐信号的各频段,十几二十岁的年轻朋友和中年朋友的感受能力,是有着巨大的差异的。由下面的表格可以看出,中年朋友完全可以把原本各频段分布均匀的音乐,听成是中频密度不足但低音相对丰盛的感觉。所以我就想,虽然现在也有一部分年轻的朋友开始收藏LP,但是拥护LP声音最洪亮的,仍然是,也一直是中年或以上的朋友。众所周知,考虑到磨损等原因,LP的制作材料的硬度是调整在适当的程度(太硬了,损伤唱针;太软了,高频信号磨损加快),并且在混音的时候对于中频段的处理,一般是采取适当的增益方法的(现代LP可能取消掉这个步骤)。所以为什么我经常觉得CD里播放的东西好好的,怎么到了上述一些DX的眼里,变得不屑一顾;而LP,我分明听到一些不妥,那些朋友却浑然不觉,还称赞声音正确。另外或许有的人听到唱片里的一些细节,继而惊奇“为什么这么绝妙的细节,竟然以前没有人称赞过”——我觉得问题一方面在于,你觉得是细节的东西,在年轻人的耳朵里,是很容易听见的,很平常。

可惜的是,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年轻人无论从财力、资历、收藏数量来说,都不可能比得上中年阶层。因此现在看来,中年阶层的声音是完全盖过了其他人的,并且作为一股“暗力量”,左右着爱乐圈子的意志。尽管如此,面对着力量巨大的对方,我仍坚持说出我自己的客观意见。并且我知道,我一个人的声音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但我是不会放弃的。

最后我认为,中年朋友欣赏古典音乐的精神令人敬佩,但是由于自然不可抗拒的原因,我恳请各位考虑一下我上面列出的事实。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252321078820.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1252324436294.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5#

E版说多个香炉多只轨。
TOP
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7#

均衡器?
用与不用不是早有定论了吗?要谈也该放在HIFI乐趣。
TOP
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9#

听音响的鉴别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耳朵的听力,另一方面是大脑对耳朵收集到的讯号的分析能力。就好比一个五岁的小孩,听力灵敏度虽高,但要他鉴别两套不同系统的好坏可能会勉为其难。但五十岁的周道先生却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判断出音响系统的好坏,并能很快地初步指出摆位,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是周先生的听力比五岁小孩敏锐吗?非也,是他积累了大量的欣赏经验,大脑中储存了许多不同的资料库,从而可以对听到的声音进行类比,进而得出结论。听力是与时俱退,欣赏经验却是与时俱进。
我想,一个指挥的听力要求会很高,但看看指挥家们的年龄,可能对于某部分人,听力的衰减影响会比较少。
最后编辑dr kuang
TOP
1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