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古典大厂的转录技术..
提到SBM, 我觉得CBS的许多SBM CD比起早期的CD更 "晶体"化, 许多CD不如LP是因为它欠缺了LP的那种量感, 然而SBM比起早期的CD, 除了高低频更加清晰, 更多听不见的细节外, 却丧失了那份量感! 有些甚至为了加强高频与动态而破坏了整体的平衡. 伯恩斯坦系列与华尔特的莫扎特即是这种残害下的产物!
我记得DG行销总监在面对媒体时,曾表示现今古典销售的困难, 然而问题的本质却是出于他们自己!! 一再的重发, 音效与封面又大不如前, 真是让人倒尽了味口!! (想想看库贝利克的德弗乍克八,九发行过几次? 其余例子不胜枚举! )
既然Naxos可采低价政策, 既然2CD,DUO等系列也是种变相的低价策略, 那么为何不还原成原本的正价CD改售中价或低价?? 既可出清存货又是原来美观的封面(回想看看,86年到91年间, EMI有多少漂亮与原版的封面?) 古典大厂的一窝蜂2CD政策,既难取片又乏详尽解说; 真不知这些大厂的行销部门在想些什么? 难道原因是出在于贪心?? (2CD可以较单张低价CD多卖点钱?) !
music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