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eric 版竹来看你要的东西——“TOP VOCALS” ! [复制链接]

21#

哇,你这么“胸”,伪造人民币啊!
TOP
22#

李娜:《苏武牧羊》确实是高质量的碟,只是没有红起来
TOP
23#

很期待哦[em27]

其实比起某某事件前的海印唱片市场,那真是今不如昔啊!
TOP
24#


      AUDIO别急,TELARC的碟在海印应该算是比较常见的,以李源之长袖善舞,给你找这张碟应该不成问题!
TOP
25#

mydisc 在 2003-7-15 17:30:52 发表的内容

     今晚上有时间的话再扫描一些图片贴上来吧!
   倒是有兴趣问一问李源:上面我列出的这些源碟,现在在海印还好找吗?

很容易找,大概3张吧
TOP
26#

我可以D一张吗?
TOP
27#


          :)
TOP
28#


     今晚上有时间的话再扫描一些图片贴上来吧!
   倒是有兴趣问一问李源:上面我列出的这些源碟,现在在海印还好找吗?
TOP
29#

dr kuang 在 2003-7-14 19:17:20 发表的内容
这么精彩的唱片,配合这么出色的曲目介绍,应该把它的外观装修一下作为HIFI168的内部资料。


      如果有哪位朋友可以做这个DESIGNER,那是最好了!
TOP
30#

李源 在 2003-7-16 1:34:51 发表的内容
……很容易找,大概3张吧


那我的呢?
TOP
31#

殊,小声点,小心后来者,你会不胜负荷啊:)
TOP
32#

mydisc 在 2003-7-15 17:30:52 发表的内容

     今晚上有时间的话再扫描一些图片贴上来吧!
   倒是有兴趣问一问李源:上面我列出的这些源碟,现在在海印还好找吗?


我正拜托他为我找那张你在“20道爵士乐拼盘大餐”里介绍的爵士版《波莱罗》哩。
TOP
33#

贴得好!
余下的请继续。
TOP
34#

对,的确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资料,万分期待中。
TOP
35#

E版届时多刻录几张,让HIFI168的兄弟们有福同享啊!
TOP
36#

这么精彩的唱片,配合这么出色的曲目介绍,应该把它的外观装修一下作为HIFI168的内部资料。
TOP
37#

第一张俺已经找了N年了。
TOP
38#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7151344521749.jpg[/upload]


      关于JOAN BAEZ“BAEZ SINGS DYLAN”:


            一种永恒:时代的贝茨唱时代的迪伦


    记得17年前还在念大学的时候,学校的英籍老师LISA借过一本小16开的英文原版书给我,书名叫做“FAMOUS BRITISH AND AMERICAN HISTORY SONGS”,翻译过来就是《著名的英美历史歌曲》。说来惭愧,因为太喜欢这本书,一直到金发姐姐LISA约满回国,我都没有把书还给她,而更可惜的是,因为我自己的粗心,这本书后来遗失了!
    之所以开篇先说起这本书,是因为我当时在书中发现了在那之前几年里自己就一直在找的琼·贝茨(JOAN BAEZ)的照片——说来真是令人感叹,那个时候,在国内能够听到一些经典的欧西音乐就够不错了,要想找某个自己喜爱的歌手的照片资料可实在是困难得很!这张黑白照片是1968年10月在纽约中央公园一处草地上拍摄的,当时摄影师从琼·贝茨的左后侧取景,把她当时随意地面对几百位同龄青年边弹木吉他边歌唱的“历史”场景流传了下来。如果说那时候作为一个青涩少年的我还不理解为什么琼·贝茨以及鲍勃·迪伦(BOB DYLAN)的代表作会和英美历史名曲“JOHN BROWN’S BODY”(《约翰·布朗的遗体》)、“YANKEE DOODLE”(《扬基·多德》)、“AULD LANG SYNE”(《过去的好时光》)甚至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的爵士名曲“WHAT A WONDERFUL WORLD”(《多么美妙的世界》)并列在这本音乐“历史”书里,那么在后来有机会看了琼·贝茨和鲍勃·迪伦1969年11月24日在首届纽约WOODSTOCK音乐节上演出的VIDEO资料以后,在听了琼·贝茨更多呼唤民权、平等与和平的歌曲以后,在看过“浓缩历史”的美国影片《阿甘正传》以后,我对琼·贝茨音乐不可抹杀的历史价值实实在在有了真切的认识——她和她的音乐同志鲍勃·迪伦就是那个时代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的主将,也是民谣变革的真正旗手!
     贝茨是个才气横溢的女子,自己能写能唱能弹,那首1975年的《钻石与铁锈》(“DIAMONDS AND RUST”)无疑是能够令人顶礼膜拜的传世经典,而她唱起别人的歌来也自然渗透着一股独特的清新与纯美气质,更何况是唱跟她多年相交莫逆、志同道合的迪伦的作品?几年前我在香港碟市惊喜地发现了一张闻名已久的CD,那就是《贝茨唱迪伦》(“BAEZ SINGS DYLAN”,CD编号VANGUARD 79512-2)。1998年出版的这张碟收录迪伦作品20首,全部由贝茨演唱,录音时间是1963年到1968年之间。虽然近20年间已经听过很多贝茨的歌曲,可此碟中的20首歌曲——《爱减去零/无限》(“LOVE MINUS ZERO/NO LIMIT”)、《北方乡村布鲁斯》(“NORTH COUNTRY BLUES”)、《爱只是一个4个字母的单词》(“LOVE IS JUST A FOUR-LETTER WORD”)、《愤怒之泪》(“TEARS OF RAGE”)、《一路平安,安吉利娜》(“FAREWELL,ANGELINA”)、《别多虑了,一切都挺好》(“DON’T THING TWICE,IT’S ALL RIGHT”)···今日听来仍然无一不令我油然而生醍醐灌顶之感,而它那历经30余载岁月磨砺依然浮凸玲珑、纤毫尽现的超凡录音,自然也使我如获至宝!
    说来好象还是昨天一样。还是个十几岁的黄毛丫头的时候,琼·贝茨就已经成名。她的歌唱如金子般闪闪发光,她的颤音美得如叮咚的泉流,每首歌一经她唱出马上就会成为民谣迷们的最爱。现在回头看起来,贝茨的音乐事业发展之快在当时真是无与伦比的——1960年,还只有19岁的她就和VANGUARD唱片公司签约,出版了她的第1张专辑。在那个大多数女性流行歌手都“扎堆”成团以组合的形式登上舞台的时代,个性鲜明的贝茨却特立独行,一直单枪匹马。作为一个在演唱和吉他演奏上都有着极高水准的杰出的弹唱歌者,贝茨拥有庞大的乐迷群体,而在很多学习吉他演奏和民谣演唱的后来者心目当中,贝茨无疑就是他们的灵感来源。
    贝茨的音乐事业产生飞跃是她在波士顿咖啡馆驻唱的时候以及1959年新港(NEWPORT)民谣音乐节期间。就是在那个时候,贝茨开始了自己非凡的民谣变革之旅,影响了美国流行音乐的进程,并且让全世界都认识到她的存在。作为出身于民谣的最引人注目的音乐家,贝茨把英国和美国的民谣歌曲带进乐坛的主流,在艺术风格上影响了其他的民谣和摇滚音乐家。在录制出版了3张包含了更多民谣元素的专辑之后,贝茨又开始成为一位优秀的当代词曲作者。而从1963年在VANGUARD录制的第4张个人专辑《琼·贝茨在演唱会上》(“JOAN BAEZ IN CONCERT”(PART 2))中的两首歌曲《别多虑了,一切都挺好》和《上帝与我们同在》(“WITH GOD ON OUR SIDE”)开始,一直独来独往的贝茨终于多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那就是鲍勃·迪伦。
    贝茨第一次见到迪伦是1961年在格林威治村著名的“杰德”(GERDE)民谣城。那时候贝茨作为民谣艺术家的声望早已确立,而迪伦则还是那个小镇上的“新人”,不过他甚至还在推出自己的第1张个人专辑之前就已经在民谣圈中引起了轰动。刚走上乐坛时,迪伦还只是伍迪·加斯里(WOODY GUTHRIE)的弟子,他是凭借他的吉他演奏技巧和与众不同的歌唱风格引起人们注意的,当时的代表作有《旭日屋》(“HOUSE OF THE RISING SUN”)和《永悲之人》(“MAN OF CONSTANT SORROW”)。他的原创歌曲之一《伍迪之歌》(“SONG TO WOODY”)引起了贝茨的注意,当时迪伦曾跟朋友谈到贝茨想录这支歌,不过遗憾的是,贝茨后来一直没有录过它。
    两年后,在1963年蒙特雷(MONTEREY)民谣音乐节期间,贝茨和迪伦又有了一次历史性的会面。在那期间,贝茨被人们尊为“民谣皇后”,声望到达了顶峰,连《时代》周刊都以她为封面人物,而迪伦也已经开始摆脱“伍迪·加斯里弟子”的身份制约,以自己的歌曲打响了名声。他的第2张专辑《随心所欲的鲍勃·迪伦》(“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在1963年5月推出。那时他还只有22岁,已经创作了一批民谣经典,如惊世之作《答案在风中飘荡》(“BLOWIN’ IN THE WIND”)、《大雨急急下》(“A HARD RAIN’S A-GONNA FALL”)和《别多虑了,一切都挺好》······
    当时贝茨正在致力于自己从一个传统民谣歌手向当代歌曲诠释人的转变,而迪伦的歌曲对她来说是个促进。迪伦甚至鼓励她多写自己的歌。她曾经对一个记者评价迪伦的歌曲“是能够产生任何感觉的唯一东西”。贝茨还评价说迪伦的歌曲促使她变成了一个“政治民谣歌手”,从而更多地关注那个时候的历史事件——民权运动、越战萌芽,等等。这些历史事件也成为她的创作歌曲的重要题材,引起了她的乐迷的极大关注。
    贝茨和迪伦的首次联袂演出可以说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当时是贝茨邀请迪伦在她的演唱会上作为一位“令人惊喜的嘉宾”出现,和她一起演唱。迪伦后来谈到那次自己的表现时自称是“没有准备的”、“完全即兴的”。结果这次演出也为迪伦开创了他不容低估的音乐事业。贝茨和迪伦最重要的合作演出之一是在1963年7月新港民谣音乐节的时候,在那里,他们演唱了《上帝与我们同在》。之后不久,他们又有过一些意义重大的演出,而在短短的一个月以后,贝茨的“森林山丘台球体育馆演唱会”得以成功举办,而历史性的民权大进军运动也在华盛顿蓬勃掀起!
    由于合作开了一系列的演唱会,加上相互之间已经在音乐上建立了很大的一致性,贝茨和迪伦已经无形中被“捆”在了一起。他们成了乐坛的“神话”,成了统领乐坛的民谣音乐“帝与后”。对千千万万的乐迷来说,他们共同参与的演唱会总是最有号召力的。贝茨后来说:“和鲍勃·迪伦一起演出好象总有‘触电’的感觉,特别是早期。他那种叛逆性的超凡魅力对我很有吸引力。我虽然是个严谨而有度的人,可我们真能融为一体。听众总是为我们之间‘神话’般的合作而倾倒,我们的音乐素材也总是新鲜而独特的!”贝茨后来还在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钻石与铁锈》中证明了这种合作关系对她的影响。
    到1965年初开始美国巡演的时候,贝茨和迪伦的合作关系发展到了尽头。在为更多的共同目的进行了合作以后,他们之间也出现了更多的分歧。迪伦不再固守民谣领域,1965年底,在新港民谣节上,他以“电力十足”的摇滚化演出象征性地切断了自己与“民谣之王”称号的关系。而与此同时,贝茨则更象一位政治活动家,一直参与着民权和反战运动。他们的公开分裂发生在一次美国巡演后不久,当时他们还专门在英国伦敦举行了“分手”演唱会。
    即使是在双方的合作关系已经结束的时候,迪伦的歌曲对贝茨的重要性依然如故。1965年贝茨在VANGUARD出版的专辑《一路平安,安吉利娜》中就收入了迪伦的作品,其中包括被贝茨自己形容为“无意识流”风格的标题曲。早在1964年的时候,贝茨就说过她想录一张全部演唱迪伦作品的专辑。这张专辑《现在每一天》(“ANY DAY NOW”)最终于1968年12月面世。这个双唱片专辑里收录了16首迪伦作品。专辑录制之前贝茨的选曲工作是极精心的,她把那时候迪伦全部作品的目录都找来,细细挑选,还从迪伦那在地板上扔得到处都是的歌词纸片中去找有用的东西,去确定那些她认为自己会爱唱的歌。结果这张专辑成为迪伦早期作品的一个精选,其中包括迪伦的第3张专辑《这个时代,他们都在变》(“THE TIMES,THEY ARE A-CHANGIN’”)中的作品。一些评论家认为贝茨演唱“YOU AIN’T GOIN’ NOWHERE”的版本是这张专辑中最出彩的部分。如果说在贝茨和迪伦演绎同样的迪伦作品时相互之间还有什么别的地方相似的话,那就是他们的演录阵容里包括了相同的一批来自“乡村音乐之都”——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的录音室乐手。
    在那之后几年中,贝茨又演录了更多的迪伦作品。1974年,她在A & M公司推出了一张演唱迪伦歌曲的单曲唱片《永远年轻》(“FOREVER YOUNG”)。1975年,她在A & M推出自己的经典专辑《钻石与铁锈》,而当年11月迪伦开始策划他的《滚雷讽刺剧》(“ROLLING THUNDER REVUE”)。在那次合作巡演开始之前,在杰德民谣城,也就是1961年他们相识的地方,当10年来他们第一次重新携手出现在舞台上时,乐迷们无不为他们的历史性重聚欢欣鼓舞!1976年1月,贝茨和迪伦两人的合照还登上了著名的《滚石》(“ROLLING STONE”)杂志的封面。之后直到1976年初,他们又一起合作开了一系列演唱会。1982年6月,他们在“玫瑰碗”(ROSE BOWL)体育场举行的“和平星期天”核裁军公益演唱会上同声歌唱。1984年,他们又一同出现在两场欧洲演唱会上。1985年7月,两位艺术家又分别在赈济非洲灾民的全明星公益演唱会上作了表演。一直到现在,贝茨和迪伦还在继续创作深受他们的乐迷珍视的音乐。贝茨1997年录制的唱片《逃离险境》(“GONE FROM DANGER”)(由GUARDIAN唱片公司出版)赢得广大乐迷的喝彩,而迪伦则在他获得了格莱美大奖的唱片《心灵中止》(“TIME OUT OF MIND”)中又一次超越了自己。
    贝茨是一代歌者,迪伦也是一代大师——或许,以其永不落伍的艺术气质与人文精神,他们也完全应该被看作我们这个世界永恒的艺术与人文“先驱”?《贝茨唱迪伦》这张珍贵的唱片就荟萃了我们时代最令人钦敬的歌者诠释我们时代最令人折服的词曲作者早期作品的如钻石般宝贵的录音。抛开那至今仍令人惊叹的“高烧”音质不谈,只要仔细咀嚼回味这20首贝茨唱的迪伦歌曲中深邃沉厚的精神底蕴,我们也能有难得的机会来再次体验两位伟大的艺术家对音乐、对社会的贡献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以及一种不被时代埋汰的“永恒”!
TOP
39#


     06、日本GML公司出版,XRCD2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715434263595.jpg[/upload]



     安妮塔•奥黛是一位极为杰出的爵士女歌手,她曾声称:“我也许该算是一个声音设计师,而不是一个歌手。”的确,正如她自己所说,她的音色乃至于她的整体演唱很贴近乐器,而不是贴近人声。她口腔中经常发出的无意义的音节和她那找不出一个实词的演唱简直酷似某些演奏得很特异的乐器,这种唱法在爵士圈里的行话叫“SCAT”,也就是“拟声”。终其一生,她都在追求一种别具特色的演唱风格,一种完全属于她自己的声音,一种独特的即兴吐字感觉。

   安妮塔最好的录音都来自于夜总会和音乐厅这样的环境。1970年以后,安妮塔的唱片都集中在夜总会和音乐厅录制。1963年和1966年,安妮塔•奥黛曾两度到日本作访问演出,1975年和1976年又两度到日本东京录音。1976年10月22日,在东京六本目著名的夜总会MINGOS  MUSICO,安妮塔举行了一次相当轰动的演唱会。1987年,由日本著名爵士铁琴手、萨克斯手增田一郎创立的GML唱片公司出版了这次演唱会的CD,以24K纯金压片,取名为《安妮塔在此!》,CD编号为GML-30201。

    GML全称为“GOLD MASTAFON LABO”,意思是它出版的CD全部用纯金镀膜压片。它既出版日本爵士音乐家的专辑,又自行录制或者翻制再版北美爵士名家的唱片。与GML合作过的美国爵士名家有米尔特•杰克逊、雷•布朗、约翰•克雷登(JOHN CLAYTON)、安妮塔•奥黛(ANITA ’O DAY)、鲍勃•克兰肖(BOB CRANSHAW)、本尼•格林(BENNY GREEN)等人。GML是个独立小公司,每年出品量很少,早年完全以24K纯金镀膜压碟,近几年也加入XRCD阵营,出品几乎都是XRCD制品。无论从音乐价值、演绎水准还是制作质量来说,GML的出品都是相当值得重视的!
  
    1999年,GML把录音母带交给JVC进行处理,推出了《安妮塔在此!》的XRCD2版本。此碟时长67分钟,收录14首歌曲,其中既有艾灵顿“公爵”(DUKE  ELLINGTON)、杰罗姆•科恩(JEROME  KERN)这些大师的名作《老于世故的女士》(“SOPHISTICATED  LADY”)、《昨天》(“YESTERDAYS”)等,又有安妮塔自己的亲笔《安妮塔的蓝调》(“ANITA’S  BLUES”),曲曲动人,加上当时在美国首屈一指的诺尔曼•西蒙斯(NORMAN  SIMMONS)三重奏的精彩伴和,实在是引人入胜。
    唱片的录音之好从第1秒钟开始就已经可见一斑。开场时安妮塔说话的齿音清晰可闻,俨然她就在我们的耳边呢喃私语。鲍勃•迈兹(BOB  MAIZE)的低音提琴音色宽厚柔韧而富有弹性,拨奏SOLO时左手手指揉弦的细腻声响也清晰可闻。在《我越过水滨》(“I  COVER  THE  WATERFRONT”)一曲中,安妮塔轻吟小唱,运舌发声有些特别,音色处理得比较酽稠。鲍勃的低音提琴音色真实,它的弹性使空气有了动感,而诺尔曼的钢琴音色则显得明亮而温润,厚重沉实——也许,这也是当年模拟录音的妙处?XRCD2把这个妙处真切地还原出来了。《我不知道几点了》(“I  DIDN’T  KNOW  WHAT  TIME  IT  WAS”)一曲音场很宽阔,且颇有纵深感。曲中有大段三重奏器乐过渡,安妮塔的人声也很器乐化,象中提琴,又象木管,与三重奏有机地融为了一体。正如安妮塔自己所说的,对她而言,歌词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音色,是她对声音的设计。整场演出中她的SCAT都有酣畅淋漓的表现,快速即兴而绝对自由,近乎炫技。钢琴快速即兴的触键和低音提琴神采飞扬的拨奏SOLO让人听起来也很是过瘾,其间低音提琴的弦音颤动可说是纤毫毕现。《老于世故的女士》录音非常到位,在诺尔曼的钢琴过门声中,安妮塔手指轻轻扳动话筒的声音清晰得很。她的人声处理得比较沉厚,真有那么一种饱经风霜、“老于世故”的感觉。尾声时她唱的几个颤音乐句发声音高层层降低,直至弱不可闻,其间从高到低、从强到弱的过程都有着极丰富的细节,如同BEN WEBSTER次中音萨克管的演奏风格——这不是HI-FI又是什么?
TOP
40#

芸芸华语之中,兄台竟仅仅看中“李娜:《苏武牧羊》之‘牧歌·贝加尔湖的冬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