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iang 在 2003-7-9 9:48:58 发表的内容
梦剧院 在 2003-7-8 8:10:50 发表的内容 MBL CDP-2 我记得是由马兰士的中低档CD机改成的,应该是 1 BIT 的吧?况且 MBL 惯用的 DELTA—SIMA 解码方式其实也就是 1 BIT 的。不过多少 BIT 并没有什么关系,好声就行了。SACD 也是 1 BIT 制作的。 |
多谢,真是由马兰士中底挡改造?有介绍CDP2的资料吗,或者在哪里能查到?很关心,多谢了。 |
最後只好用比較的方式。除了參考系統 McCormack SST-1 與 Wadia X32 數位類比轉換器外,剛好還有個性明顯的 MBL CDP-2 在家中,兩組對照之下,希望讀者們能夠體會 ART V2 的聲音特色。
在音色上,參考系統是無味的,MBL CDP-2 則是甜美而充滿了泛音的光澤,ART V2 剛好介於兩者之間,有著淡淡的甘甜,卻又不會讓所有的聲音都好像沾上一層糖衣;在音質上,ART V2 的質感密度最高,讓人一下就能夠分辨出樂器的質感,鋼琴聲就是更像琴槌敲著弦發聲,小提琴聲更容易讓人感受到弓弦交錯的摩擦。
細節三者都很優秀,硬要列出排名的話,參考系統第一、ART V2 次之,MBL 殿後;層次感則是ART V2 最好,MBL 較弱;音像以 MBL 最為龐大,ART V2 次之,參考系統排末座;高中低頻的量感分布也以 ART V2 最為平衡,MBL 在中高頻的優秀表現,讓它的低頻比較之下相形失色。
要怎麼分個高下?我當然欣賞ART V2中性的走向與優秀的音響特性,但是MBL的甜美與龐大飽滿的形體,又不由得讓我產生強烈的好感。就像世上美女何其多,選美選出來的難道就是最美的嗎?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的聲音」,才是態度正確的音響觀念。
定價在十萬台币以上mbl CDP 1就是使用marantz CD-67為基礎去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