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家说在这里发帖子的自文胸,真是那个专写稿子的自文胸吗? [复制链接]

查看: 4315|回复: 11
1#
???
分享 转发
TOP
2#

eric 在 2003-7-6 15:19:34 发表的内容
……

好的,等我考完试。


完成之后要再把那帖子顶上来哦,这样我们才会发现的。
等待ing。
TOP
3#

ok
TOP
4#

KEN 在 2003-7-5 23:33:21 发表的内容
早说过有许多高人在这里潜水!可能最近这里太乱了,他们都不大想发言了!

颇有同感,以前有很多水平很高的dx,而且为人也很谦逊,最近少见了。
TOP
5#

kick 在 2003-7-5 22:47:22 发表的内容
GENKI惊喜镭射唱机

可遥控
24比特DELTA-SIGMA数/模转换器
HDCD功能
低JITTER抖摆
高效能避震系统
先进修正低素质CD碟系统
表面安装元件技术
完美电源供应
可直接接入LINN后级
独有BRILLIANT超低嗓声电源
可与接入KNEKT多功能房间音响系统
可外接解码器
体积:320(阔)*326(深)*80(高)毫米
重量:3。3公斤

请介绍与之相关评论,与507相比如何?

先进修正低素质CD碟系统  是指可以修正D版带来的音质劣化吗?

  
  
          
    
評Linn Genki CD唱盤 DVD浪潮中的清流劉漢盛

用Genki聽起小提琴錄音不但沒有吵雜刺耳,它還把小提琴的各種細微聲音與擦弦質感都表現出來了……雖然Genki不是極品CD唱盤,但是該有的聲音它都有了,並沒有辜負它的售價。

搭配試聽器材


Linn Genki CD唱盤,採用自製機械拾取系統,內置Burr-Brown Delta Sigma八倍超取樣PCM 1732U HDCD晶片。售價:95,000元。總代理:志仁(02-25604599)

參考訊源︰Vimak DT-1000/DS-2000。前級︰mbl 6010。多聲道前級:Lexicon MC-1。後級︰Manley 350,Audio Research D115。參考喇叭︰Mirage M-1,Magnepan MG 3.3R。
原廠公佈規格●類比輸出電壓:2Vrms●類比輸出阻抗:300歐姆●其他規格不詳

Linn給人的印象是什麼?第一是外型「束結」(台語,Compact的意思);第二是聲音表現在一般水準以上;第三是售價也在一般水準之上。綜合起來,Linn的產品好像就是為具備高知識水準的中產階級而設計。

長期以來,Linn一直保持這種形象。不過在前年,Linn推初旗艦CD唱盤CD-12打破了這種形象 ─ 定價在92萬之譜!雖說實售價不至於那麼高,但是在數位新舊規格轉移的時代,這樣的舉動實在讓全球音響迷猜不透,Linn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有所堅持的Linn

CD 12,想當然爾是承襲他們家早有盛名的Linn Sondek LP-12唱盤,然而CD-12的售價卻是數倍於LP-12。音響迷應該還沒忘記,在八○年代初期CD剛推出時,Linn就扮演著捍衛類比訊源的角色,他們為了推廣LP甚至還自己投入資金設備,錄製LP唱片。在CD盛行之後,他們一方面繼續推出類比訊源器材,另一方面也無法免俗的跟著進入數位訊源時代。一直到了1991年,Linn才推出他們家第一部CD唱盤Karik。
或許很多人感到好奇,為何在CD推出十年之後,Linn才施施然推出第一部CD唱盤呢?根據Linn的說法,他們認為初期的數位技術還不夠成熟,直到九○年代之後,他們評估數位技術已經成熟,所以才開始逐步投入市場。這種說法雖然不一定被業界與消費者接受,不過在某種程度上亦透露出Linn的謹慎與保守。當然,對於消費者而言,這份謹慎與保守就等於是負責任。

  
  
          
    
全部都是「CD唱盤」




Genki CD唱盤,配置類比RCA輸出四組(固定電平輸出與可變電平輸出各二組),BNC數位輸出一組。外觀尺寸320╳80╳325mm(寬╳高╳深),重量3.3Kg


目前,Linn的生產線上總共只有四種CD產品,全部都是「CD唱盤」。除了上面所說的旗艦CD-12之外,有一款很受歡迎的Classik(95,000元),這是一部集60瓦綜合擴大機與CD唱盤於一身的機型,也是一般廠家所無的產品。再來是具有HDCD解碼、平衡式輸出的Ikemi(240,000元),最後就是屬於最低價格的Genki。這四款CD唱盤中,各有其不同之處,也有其相同之處。不同之處在於細部的精緻與高級程度,相同之處則在於設計理念、操控系統以及電源、HDCD解碼功能等。當然,備有數位輸出端子就不用說了,那幾乎已經是CD唱盤的標準配備。

在外型方面,CD-12一看就知,與眾不同;擁有擴大機功能的Classik色彩多樣,功能齊全,據此間代理商說市場上以銀色最受歡迎;Genki與高一等級的Ikemi除了CD承盤的開口之外,可說是外觀幾乎完全相同。Genki的承盤開口比較大,而Ikemi的開口就比較細,如果不看背板的話,它們就是一模一樣了。或許您會遲疑,到底要買Genki還是Ikemi?我個人的看法偏向於買Genki,因為24萬元不是小數字,假若空間與器材搭配不好的話,還不一定能夠聽得出這十多萬價差所帶來的差異。當然,假若預算不是問題,那您就不必遲疑了,就算是買CD-12也沒有人會攔住你。

堅持使用交換式電源

在Genki的面板上,右邊是CD承盤開口,左邊就是小小的顯示幕,以及音量、左右平衡、靜音和一般CD操控功能,這些大家都很熟悉,不必深談。至於遙控器上所附的一些特別功能,就請用家自己看說明書即可。
打開機箱,您會看到一個密封式的交換式電源(Switching Power)。在一般人印象中,交換式電源廣泛用在電腦產品中而非音響器材。不過,從最貴的CD-12也採用相同的密封交換式電源來看,我推測Linn對於這方面的設計應該有其獨到之處。其實,交換式電源非常重視的是隔離,假若能夠有良好的隔離,讓電源不要污染到線路本身,用在電源消耗小的設備上應該相當不錯。
在機械系統方面,Linn採用他們家稱為「Mekto」的機械系統,不過其雷射部份卻是Sanyo製品,控制線路上則用了SONY的控制晶片。這個機械拾取系統是Linn與SONY合作開發的,而不是採用市場上的現成貨,從這個小地方也可以看出Linn一本傳統,有它堅持的一面。

  
  
          
    
具有HDCD解碼能力

Genki的線路板上幾乎都是表面黏著微型元件(SMD),D/A轉換晶片為Burr Brown的PCM 1732U,這是包含HDCD解碼在內的Delta Sigma八倍超取樣晶片,可以接收24bit/96KHz的訊號,而輸出端OP Amp則為Burr Brown的OPA604與OPA2604。或許您會奇怪,HDCD早已過了熱潮,為什麼Linn還要在CD唱盤上設計HDCD解碼呢?根據Linn的說法,因為他們發現HDCD解碼晶片的數位濾波部份效果很好,即使用來解一般的CD唱片,也會有正面的效果,所以就用了HDCD解碼晶片。其實,不用白不用,反正Linn也不會因為少了HDCD解碼,就把Genki的售價降低多少。
在Linn的CD唱盤中,都有一種自己開發、稱為「2D」的降低時基誤差Jitter線路。它的作用是從雷射讀取訊號後,馬上以最短的路徑傳送到內部的Audio Module裡作處理,在這個Audio Module裡便包含了2D數位訊號處理程式(Algorithm)。
這種降低時基誤差的作法在Genki與更高一級的Ikemi都有,而在旗艦CD-12上所用者則稱為「4D」。所謂4D就是2D的倍次處理,讓時基誤差降得更低。

Joan Baez的清純

試聽Genki時用了二部前級,分別為mbl 6010與Lexicon MC-1,後級還是ARC D-115與Manley 350,喇叭則用了Magnepan MG 3.3R與Mirage M-1。MC-1是一款內部充滿數位處理線路的AV前級,但是接上CD唱盤播放立體聲時,它的聲音表現儼然就是一部Hi-End純音響前級。MC-1的聲音厚度相當好,堅實的密度讓人聲能夠產生很結實又飽滿的感覺,假若您現在還沒有Hi-End前級,而又考慮純音響與AV都能使用時,MC-1不失為極佳的選擇。當我用MC-1時,就搭配Manley 350來驅動Mirage M-1;以mbl 6010來聽,就以雙擴大機驅動MG 3.3R,這二套搭配都能夠讓Genki得到很好的表現。
第一件想要向讀者報告的聽感,就是用Genki聽Vanguard那張Joan Baez的現場演唱會「Joan Baez in Concert」真令人心動。音樂中只有Joan Baez清純的聲音以及簡單的吉他伴奏,可以說就好像日本人的吃食一般,講究頂級材料,卻以簡單直接的烹飪方式處理,儘量保留了原汁原味。好久沒聽這張CD了,這次無意間找出來才發現Genki讓這張唱片表現出極度迷人的純純美感,聽得我都忘了要寫稿,待整張聽完之後才記得是為寫稿而聽的。Joan Baez的歌聲凝聚有如一條清鍊瀑布,讓人充分感到清新又清純;吉他聲並不華麗,也沒有特別的音色,聽到的就只有樸素的吉他聲而已。Genki略帶清甜的特性把這張CD中的歌聲與吉他表現得清澈、沈靜已極,歌曲是那麼簡單,但每首都深深的動人心弦。

  
  
          
    
味道清甜 速度反應快


Genki的機械拾取系統是由自己製造,雷射頭部份為Sanyo製品,控制線路上則用了SONY的控制晶片。

DG那張由Accardo錄製的「魔鬼的聲音」您一定有吧?這張CD我常聽。老實說,假若有人認為這張CD的聲音會刺耳的話,那他的音響系統一定離譜到了極點,因為這張CD應該在任何系統上都好聽,只不過好聽的程度不盡相同而已。用Genki來聽這張CD,馬上就覺得比我自己的系統(Vimark)還要清甜,這種味道配在這張CD上顯得特別合味,增加了幾分小提琴的光澤與甜味。其實,只要音響系統發出的聲音不會刺耳,用上Genki就會得到清甜的好處;假若您的系統本來就已經嫌吵雜刺耳,Genki這種清甜特性恐怕您是享受不到的。
慕特那張「四季」(DG 463 259)您有嗎?用這張CD來測試器材的速度反應相當準確。假若您比較性急,我建議您直接跳到「夏天」,此時您會聽到快慢動靜之間的極大對比。假若器材的速度反應不夠快,您所聽到的僅是平常的聲音表現而已;假若器材的速度反應夠快,您將會驚訝於動與靜、快與慢、大聲與小聲之間的反應竟然是如此快速激烈,而且二極端之間的動態幅度非常大。當然,Genki就是能夠顯出這樣的特性,所以我才會特別寫出這樣的形容。是不是所有CD唱盤都能夠表現出這麼好的速度反應?絕對不是!其實,有一個方向可以很容易瞭解器材的反應與動態對比是否夠大,那就是音樂聽起來會不會死板板、平淡無奇?假若是這樣,那就是速度反應出了問題。

再生細節多 泛音豐富

Lakatos那張「來自布達佩斯」您有嗎?聽起來不好聽嗎?唉!要檢討要檢討,建議您先檢討空間,再檢討喇叭擺位。如果吵雜,就先在喇叭後牆佈置吸收高頻的吸音材料,然後再配合擺位,一定會有改善的。用Genki聽起來當然不會吵雜刺耳,而且它把小提琴的各種細微聲音與擦弦質感都表現出來了。雖然Genki不是極品CD唱盤,但是該有的聲音它都有了,並沒有辜負它的售價。
小提琴聽完,我們該選一張鋼琴來聽聽Genki的表現。不知道您有沒有「城南舊事」那張鋼琴獨奏的CD?雖然它不是古典音樂,但是錄音中所表現的空靈與沈思空間,卻讓我屢屢動容。如果拿它用在測試音響器材,那就是從低音鍵一直到高音鍵的觸鍵質感,以及每個琴音彈下去之後所泛出來的豐富泛音。晶瑩的琴聲被豐富泛音包圍著,這就是美麗的琴音表現。Genki擔起鋼琴美麗使者的任務相當稱職,或許在低音鍵的表現尚未有足夠的雄渾,但中音鍵與高音鍵的清麗卻綽綽有餘。
再來,我也聽了Philips那張米開蘭傑里所彈的德布西與拉威爾,它是測試器材能否表現出各種鋼琴音色的試金石。假若各種鋼琴音色都能表現得正確,那就表示不良的音染很低,這樣一來,再生其他樂器時音染也會低。我不能說Genki沒有音染,但至少它的中頻與低頻不會過濃。

  
  
          
    
中頻與低頻過濃會在短時間內討好音響迷,但試聽久了之後就會發現聲音有點笨拙,而且人聲方面會有相當嚴重的染色。當然,Genki在觸鍵以及泛音表現還是很精彩。

內聲部旋律清晰

來,我們聽一張交響曲吧!DG那張卡拉揚指揮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1962年版)您應該有吧?這張CD是大考題,不要說大合唱時很難過關,就算獨唱也必須有本領控制得住歌者的嗓音,而雄渾的管弦樂配器更考驗著「音響二十要」的所有表現。這首曲子我是用M-1來聽的,因為在MG3.3R上音量無法如M-1般盡興。讓我驚訝的是,Genki在充滿張力的管弦樂中展現出很好的解析力,管弦樂的內聲部旋律相當清晰,老實說這方面的表現比Vimak參考系統還好上一點。不過,在管弦樂的雄厚底部基礎表現上,Genki就沒有Vimak那麼雄渾。在管弦樂整體平衡性上,Genki的表現就讓人無話可說,沒想到整體重量那麼輕的Genki,在整體平衡性的表現上也可圈可點。
最後讓我們來聽一張銅管樂 ─ Telarc那張帝國銅管五重奏的「Braggin' in Brass」。假若您音響系統的聲音夠厚夠龐大,就能夠感受到這張CD裡銅管的真實大小,與金屬管壁的厚度,而小系統所聽到者可能僅是單薄的銅管而已。我用Mirage M-1來聽這張CD,除了感受到銅管的厚度之外,還兼有銅管的嘹亮特性。假若用MG 3.3R來聽,銅管厚度會減少一些,而嘹亮程度則更甚。

Genki的其他特質

綜合觀之,Genki的音質結實、音色清甜,速度反應快而靈巧,細微的振動與音場中的細節表現傑出,整體的平衡性相當好。當然,它的音質還不到高貴的程度,聲音的質感也不是特別厚,這些特性都是搭配時要考慮的。此外,到底我們要不要在意24bit/96KHz的再生能力?老實說,目前這個規格的商業噱頭高過實用價值,而且在售價一萬多台幣的DVD光碟機上也都有這個規格,所以24bit/96KHz好像也不那麼珍貴了。況且,要達到24bit的解析力,就必須有高達144dB訊噪比的電子元件來配合,問題是目前音響界並沒有那麼高規格的元件,所以即使D/A轉換晶片在理論上有這個能力,我們耳朵所聽到的、儀器所測到的也不會真的有24bit解析力。再說,這種規格對16bit/44.1KHz的CD來說並沒有實質意義,或許把希望寄託在DVD-Audio上可能會比較實際些。
對了,聽Genki時,我並沒有刻意拿HDCD來試聽,因為我覺得能否進行HDCD解碼這個部份,並不是目前大家買CD唱盤所考慮的重點。畢竟,HDCD在市場上只是很小的分流而已,即使音響效果比一般CD還好,不過在目前的大環境中已經不重要了。反而,Genki唱一般CD時的基本表現才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TOP
6#

audio 在 2003-7-6 11:53:30 发表的内容
eric版主,将“投影机”的那篇帖子里面的照片也补上吧,我记得是看照片都看得出好的效果的。


好的,等我考完试。
TOP
7#

如假包换,这里还有他的家访:http://www.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12520&ntypeid=10

http://www.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15249&ntypeid=10
TOP
8#

KEN 在 2003-7-5 23:33:21 发表的内容
早说过有许多高人在这里潜水!可能最近这里太乱了,他们都不大想发言了!

越是知高新尖的,越被扣上大帽子。
TOP
9#

eric版主,将“投影机”的那篇帖子里面的照片也补上吧,我记得是看照片都看得出好的效果的。
TOP
10#

应该是的。你试到音响发烧站里去看看,自文兄多在那边发言,说的不多,但是很有水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