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理测试(大家轻松一下) [复制链接]

查看: 5655|回复: 28
1#
P先生、Q先生都具有足够的推理能力。这天,他们正在接受推理面试。

他们知道桌子的抽屉里有如下16张扑克牌:
红桃 A、Q、4
黑桃 J、8、4、2、7、3
草花 K、Q、5、4、6
方块 A、5

约翰教授从这16张牌中挑出一张牌来,并把这张牌的点数告诉P先生,把这张牌的花色告诉Q先生。
这时,约翰教授问P先生和Q先生:你们能从已知的点数或花色中推知这张牌是什么牌吗?

P先生:"我不知道这张牌。" Q先生:"我知道你不知道这张牌。"
P先生:"现在我知道这张牌了。" Q先生:"我也知道了。" 请问:这张牌是什么牌?
分享 转发
TOP
2#

3
TOP
3#

25
TOP
4#

科学发现是大胆猜想


  归纳逻辑对人类知识的根据本身提出了一个尚未加以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之前,整个科学无论其具有怎样的内在一致性还是外在有用性,都 必须以某种方式游移于半空之中,找不到固定的大陆。

   归纳推理结论的真实性证明,在逻辑上会遇到困难,在实践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科学史上许多事实证明,与发现海王星相类似的许多科学发现并非是按 照某种归纳推理得出的。例如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规律 的发现是通过与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类比而 作出的。开普勒把太阳比如圣父,是中心,恒星和创世说里提到的水是圣子,天空中的气和充实万物的太空则是圣灵。尽管开普勒的发现途径是以虚假的宗教想象为基础的,但其得出的行星运动规律的结论却是 正确的,而且最后得到了经验的证实。

  所以,从赖欣巴赫开始,许多学者采取将科学发现与证明分开的方式。他们认为,科学发现是心理学和历史学关心的问题,不是哲学的问题;哲学或逻辑学只关心科学成果的证明与辩护的方式。其结果,使许多学者完全沉湎于证明问题,而抛开了科学发现的 问题。而以波普尔为代表的证伪主义却提出了探讨 "科学发现的逻辑"这一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尽管他的著作《科学发现的逻辑》主要讨论的是科学检验、评价和选择的逻辑,但他却敢于提出"科学发现没有逻辑,是非理性的,科学发现就是不断猜想与反驳。"他 的著名口号是:"大胆猜想"。

  曾师从于波普尔的另一位哲学家费耶阿本德则走得更远了。他认为科学本质上是一种"无政府主义" 的事业,即科学不是按某种固定不变的方法论思想和规则而发展的。科学史上没有一条认识论的规则是不 曾被违犯的,不管它看起来多么有道理,也不管它有多么充分的根据。如古代原子论的提出,哥白尼革命, 现代原子论的兴起,光的波动说的发展,都是依靠一些科学家不受某些"显而易见"的推理规则束缚才能完成的,这是知识成长所绝对必需的。因此,他主张 必须保持选择的开放性,把一切"普遍性逻辑规则"和倨化的传统"统统当"中国古代妇女的缠脚布" 而彻底抛弃。

  他提出的口号是:"怎么都行。" 尽管西方学者有些观点存在明显的片面性,但在 对逻辑规则作用的评价上,其思想是极有见地的。事 实上,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都不是一个纯逻辑的或数 学运算过程,而是一个包括思想跳跃的创造性过程,不可能有确定的逻辑通道。如果你真的找到了一种标 准的槲学发现的逻辑。你就会陷入一个两难推理: 如果存在这种逻辑,你就会排除发现的创造性,你就作不出任何发现。赖欣巴赫与波普尔等人提出科学发 现没有逻辑是对的,但把这个间题推给历史学家和心理学家则是不对的。

  其实没有科学发现的逻辑,并不等于科学发现无 理性。科学发现过程实际是一个逻辑性与思想跳跃性相互促进的交替过程。正确的推理为思想跳跃作准备,思想跳跃又使逻辑推理在更高水平上进行。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认为:在科学研究中,"单有逻辑思维是 不够的,惟一可能的办法是直接掌握问题或抓住某种 适当的概念。这种智力上的跃进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每一种假说都是想象力发挥作用的产物,而想象力又是通过直觉发挥作用的。"

  美国科学史专家库思,70年代出版过一本名为 《必要的张力》的著作。他在著作中谈到:"科学研究要取得成就,必须在科学研究的传统与创新,收敛式思维与发散式思维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必须同时具有维持传统和思想开放、反对偶像 崇拜这两方面的性格,并在这两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TOP
5#

我晕!
TOP
6#

leslie 在 2003-7-4 11:38:46 发表的内容
村子中有50个人,每人有一条狗。在这50条狗中有病狗(病狗数未知,且这种病不会传染)。于是人们就要找出病狗。
每个人可以观察其他的49条狗,以判断它们是否生病,只有自己的狗不能看。观察后得到的结果不得交流,也不能通知病狗的主人。
主人一旦推算出自己家的是病狗就要枪毙自己的狗,而且每个人只有权利枪毙自己的狗,没有权利打死其他人的狗。 |
| 第一天,第二天都没有枪响。到了第三天传来一阵枪声,问有几条病狗,如何推算得出?
| 这是IBM公司的招聘题,必须在20分钟内答出。


题目的条件未全,应再加上“主人一旦推算出自己家的是病狗就要在当天枪毙自己的狗”,“当天”两字。
TOP
7#

青出于蓝的诡辩术士


  自从亚里士多德发现了思维的奥秘,古希腊人因自己的文明而踌躇满志的时候起,逻辑学就以其"正确"而享有盛誉,备受尊重。至今我们也沾沾自喜地 说:"这事办得合乎逻辑!"然而形式逻辑受到的推崇 似乎己经超越了它真正的价值。须知,它绝对不是思 维的惟一方式,也不可能保证思维必定正确。

  尽管逻辑推理对提高思维效率有极大作用,但是人的思维活动又总是具体的,随对象和问题的千变万化而变化。现实问题的多样性,初始条件的不同,仅凭若干种逻辑推理形式就想概括人的全部智慧,那是不可能的。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既然逻辑是思 维的工具,它也跟别的工具一样,有自己特定的使用范围。例如铁铲作为一种工具,可以用来垒一座巨大的沙城堡,但沙城堡是不能住人的除非你碰巧是 一只沙蟹。偏偏有这样的人:明明不是沙蟹却要不遗余力地垒出一座沙城堡来,并老老实实地相信他能住进去……这实在有些荒唐可笑。这种人不知道所用的工具与其创造的下品"都有特定的局限。

  事实上,从逻辑推理产生的时代起,也同时出现 了蔑视逻辑、反驳逻辑、摆脱逻辑束缚的思想倾向。

  即使在古希腊智者中,也并非是所有的人都循规 蹈矩地使用那些所谓的"天赋工具"。当时还有不少的 诡辩术士,在辩论中为了战胜对手,他们巧妙地违背逻辑规律和人们判断推理的一般规则,采取各种手段 似自己的"假"逻辑来对付别人的"真"逻辑,从而 常常使对手无法反驳而只能认输。一个著名的故事是 诡辩术士普罗泰戈拉与他的学生打的一场"诡辩官司":

  普罗泰戈拉招收了一位名叫爱瓦特尔的学生,向他传授讼诉和辩护方法。当时师生俩订了一个合同: 爱瓦特尔的学费可以在他学成当上律师后,并第一次出庭胜诉以后再行交付。爱瓦特尔很快就学完了全部课程,但是却一直不肯实现合同规定向老师付清学费,为此,老师决定向法庭起诉自己的学生。

  他对爱瓦特尔说:"如果你在我们的案件中胜诉,你就应该按照合同的规定条件交付学费,因为这是你第一次出庭,并取得胜诉;如果你败诉,那么你就必须依照法院的判决付给我学费。总之,不管你胜诉还是败诉,你都得付给我学费。"爱瓦特尔听罢,回答说:"老师,你错了!恰恰相反,如果我在法庭上胜诉了,那么根据法庭的判决,我当然不用付学费;如果我败诉了,那么我也用不着付学费,因为我们的合同规定我第一次出庭胜诉后才付学费的呀!"

  真可谓"名师出高徒"!普罗泰戈拉自然不敢真的 再到法庭去打官司了。

  其实,要决断这两个诡辩家的官司并不难,只需诉之于同一律,即严格按一个标准来判定。因为本案中师生两人都没有保持同一标准。然而,现实生活中,爱瓦特尔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谁又能说它不是一种机智,不是一种智慧呢?

  不要以为诡辩术从逻辑上可以轻易地被揭穿。古希腊另一位哲学大师芝诺提出的摊题。几个世纪以来,在各种哲学和科学著作中,学者们提出了不少解决方案,但都没有完全彻底地将其解决。

  芝诺的难题中有一个是"阿基里斯追乌龟"的问 题。阿基里斯是古代跑得最快的人,他让乌龟先跑上一段,然后再开始追赶。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阿基 斯用不了多久一定能追上乌龟。但听完芝诺的论证,坚信逻辑推理的人顿时会陷入迷茫与困惑之中。芝诺认为:当阿基里斯追到乌龟的出发点时,乌龟已向前又爬行了一段距离。当阿基里斯每一次到达在他前面的乌龟的位置时,乌龟总是在原来位置的基础上又向前爬行了一点距离。所以,阿基里斯将永远追不上乌龟。

  芝诺的难题从逻辑推理上是没有任何漏洞的,绝不是一般的诡辩。按照罗素的说法,芝诺的推断"在某种形式中涉及到从他的时代一直到我们今天所提出的几乎是空间、时间和无限的全部理论。"可见,逻辑并不能解释一切。

  300多年以前,逻辑学家们面对各种"诡辩术"无力反驳,所以,只能警告读者"在逻辑的领域中,不应该张开满帆快速去航行。"就连当年的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在面对逻辑碰到的难题时也只能发出:"思维是一种苦难"的悲叹!
TOP
8#

芝诺的难题中有一个是"阿基里斯追乌龟"的问 题。阿基里斯是古代跑得最快的人,他让乌龟先跑上一段,然后再开始追赶。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阿基 斯用不了多久一定能追上乌龟。但听完芝诺的论证,坚信逻辑推理的人顿时会陷入迷茫与困惑之中。芝诺认为:当阿基里斯追到乌龟的出发点时,乌龟已向前又爬行了一段距离。当阿基里斯每一次到达在他前面的乌龟的位置时,乌龟总是在原来位置的基础上又向前爬行了一点距离。所以,阿基里斯将永远追不上乌龟。

  芝诺的难题从逻辑推理上是没有任何漏洞的,绝不是一般的诡辩。按照罗素的说法,芝诺的推断"在某种形式中涉及到从他的时代一直到我们今天所提出的几乎是空间、时间和无限的全部理论。"可见,逻辑并不能解释一切。
=================================


这一段的诡辩在逻辑上未能推倒,但在数学上就可以轻易推倒。因为追上的距离是一个收敛的极限。
TOP
9#

哦,谢谢
最后编辑leslie
TOP
10#

3只狗啦如果有一只狗,那第一天就会有人打狗,如果有两只,那第二天就有人打 第三天有人打是因为他看到有两只,但第二天没人打,就说明他自己那只也是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