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个全本吧
精致典雅的摇滚之声━━Dire Straits
达明
前两天得闲,又到本地专营进口发烧CD的唱片店去看看到了什么新货没有,进门后发现一段时间没来,货架上又增添了许多新面孔,听闻已久的一批FIM公司出品的XRCD正整整齐齐地摆在那里,其中有我喜爱的香港歌手林子祥、陈百强,还有试音天碟王菲的《天空》,日本爵士乐团三盲鼠的精选也终于一见,今天总算没白来,赶紧下手拿下《三盲鼠》和《林子祥精选》,舒舒服服地坐在店内试音间的皇帝位上先过一把瘾再说,XRCD的音效处理技术确实有其过人之处,几首三盲鼠的爵士精典作品听得人沉醉不已,正当摇头晃脑之际,忽然眼帘中映入了一张熟悉的图画,如高原天空般湛蓝的底色,衬托着一把横空出世的结它,那,那不是英国老牌乐队Dire Straits(窘迫)的《Brothers in Arms》(兄弟并肩)吗,难道也新出了XRCD版本?等把这张CD拿到了手中细细端详,我发现确实为马浚的FIM出品,也经过了JVC的K2界面处理,换下《三盲鼠》,看着CD托盘徐徐地收进去,当Play键按下以后,同样熟悉的歌声和音乐氛围再度将我包围,“So Far away”(如此遥远),“Walk of life”(生活漫步),“Why Worry”(为何伤怀),“Ride Cross River”(策马渡河),当然还有那首著名的“Brothers in Arms”,Mark Knopfler那招牌式的近乎喃喃自语般的低声吟唱今天听来更富感染力,他出神入化的结它演奏经K2处理后也增添一分光采,更加真切,哦,Dire Straits,提起这支英伦乐队一时真是一言难尽,说起来我也是他们的老乐迷了,手上基本收齐了他们曾发行过的所有专辑,连Mark Knopfler脱离乐队出品的几张个人作品也都一并购入,还记得80年代后期托人从香港辗转带回他们的一盘磁带,那就是他们的这张巅峰之作——《Brothers in Arms》。
晚上回到家中,又把Dire Straits的专辑一张张地放入CD机,任思绪在那些熟悉的音乐声中游荡,很奇怪自己最喜爱的两支英国乐队的风格是如此的背离,一支Depeche Mode(赶时髦)乐队是80年代New Wave(新浪潮)和New Romantic(新浪漫)运动的排头兵,所走是一条黑色机械电子的路线,而Dire Straits是继承了50年代民谣大师 Bob Dylan和J.J. Cale舒缓布鲁斯摇滚的体钵,体现出一种清新淡泊、浪漫脱俗中带些淡淡的忧郁的风格,但两支乐队的作品都对我有强烈的吸引力,特别是Dire Straits,许多人都是通过他们的音乐才发现原来摇滚也并非是单一的重金属,也可以表现得如此精致与典雅,而发烧友们对这支乐队的作品更是紧紧追随,早在LP时代,《Brothers in Arms》就在TAS榜上长期高挂,CD渐成主流以后,他们的《Love Over Gold》(爱比金坚)也是流行乐榜单中的佼佼者,1993年的那张《On the Night》(在夜晚)更是与Eric Clapton的《Unplugged》(不插电)齐名,同为现场演出类的天碟之一,虽然Dire Straits自1991年的《On Every Street》(大街小巷)后就一直处于停顿状态,只有乐队灵魂Mark Knopfler还一直活跃在乐坛上,但我还是打算写一写他们,也让更多的人都来了解一下这支在流行乐史上留下了太多经典作品的乐队。
Dire Straits在1977年组建于英国伦敦西南部的戴特福特,乐队成立伊始共有四位成员,其中包括结它手兼主唱Mark Knopfler,结它手David Knopfler(也是Mark Knopfler的弟弟),贝司手John Illsley和鼓手Pick Withers,乐队成立的背景时期正值Post-Punk(后朋克)如日中天的阶段,而号称欧洲音乐革命的New Wave电子运动此时也已有隐隐显身的趋势,但Dire Straits的音乐似乎跟这一切都沾不了边,音乐风格是较单纯的摇摆、乡谣类型,1978年Mark Knopfler写了一首清新甜美的歌曲“Sultans of Swing”(摇摆的苏丹)并把它做成小样投递给各唱片公司,结果英国Phonogram公司独具慧眼地与他们签下了合同,并随之发行了Dire Straits的第一张唱片《Sultans of Swing》,有趣的是英国本地歌迷对这张后来广为流传的专辑开始并不太买帐,倒是美国的歌迷听了以后大为赞赏,因此《Sultans of Swing》便高高地挂在了美国“公告牌”的流行榜上,Dire Straits一下在美国变得声名鹊起,而英国歌迷还是随着他们下面发行的几张专辑才慢慢发现Dire Straits的过人之处,真可谓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吧。
从这张《Sultans of Swing》起,Dire Straits便基本树立了自己清新抒情,乡谣结合布鲁斯摇滚的创作路向,当然,这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乐队长期以来的灵魂人物——Mark Knopfler。熟悉流行乐坛的朋友都知道, Dire Straits这支乐队中重点要说的就是这位左撇子结它手Mark Knopfler,他在乐队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些人甚至认为Dire Straits就是Mark Knopfler,而乐队的其它成员不过是Mark的伴奏和陪衬罢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话说得并没错,Mark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主宰了整支乐队的风格,他的创作,他的招牌嗓音,他的结它弹奏都是乐队不可磨灭的标志,许多人就是因为先爱上了他出神入化的结它演奏和伤感磁性的嗓音才进一步喜欢Dire Straits的,而Mark脱离乐队后发行的几张专辑听来也和Dire Straits的作品如出一辙,也难怪乐迷们有如是的想法。
乐队的大脑Mark Knopfler生于1949年8月12日,是一个建筑师的儿子,他早年毕业于利兹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在组建乐队前曾留校做过英文教师并担任过《约克郡报》的音乐评论员,业余的时间基本用于苦练结它技艺和创作歌曲,从他的音乐创作风格上看,Mark受Bob Dylan的民谣影响是很深的,特别是歌词上也保持了Bob长篇叙事的风格,这方面的代表作有“Telegraph road”(电信之路)和“Romeo and Juliet”(罗蜜欧与朱丽叶)等,而Soft Rock(软式摇滚)也给了他不少灵感,他的创作当中也有“Industrial Disease”(工业病毒)、“So Far away”(如此遥远)、“Money for Nothing”(金钱无用)等等出色的摇滚风格作品,而在一些慢板的布鲁思歌曲中,Mark显示了他营造氛围音乐的过人能力,乐队配器与演奏也是精湛细腻,常常能在并不庞大的音乐织体中表现出飘缈慑人的梦幻意境,拿脍炙人口的代表作“Private Investigation”(私人调查)来说,歌曲中迷幻色彩极浓,诡密得恍如梦幻般的意境一定会让你心跳加速,另一首被广为传唱的“Why Worry”(为何伤怀)则体现了一种清新明快的风格,轻灵飘忽的结它声伴随着合成器制作的电声音效仿佛给人以置身云端的感受。作为乐队的主音,Mark的演唱也绝对值得大书一笔,他拥有一把低沉磁性,男性色彩极浓的嗓音,演唱时吐字虽然也有点如梦呓般含混,但当他与自己创作的迷幻气氛、美妙旋律和丝丝入扣的结它演奏配合起来时,那份温润醇和的感人魅力相信大多数人都难以抗拒。
继《Sultans of Swing》以后,Dire Straits于次年推出《Communique》(公报)专辑,这张唱片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发行量达到了创记录的300万张,其中的多首金曲广为流传,Dire Straits趁机进行了在美加等地的巡演,进一步扩大了他们的知名度,乐队的发展呈现了非常光明的前景,此时乐队的人数也从四人增加到了六人,1981年《Making Movie》(制作电影)的面市更把Dire Straits推向了一个小小的高潮,专辑中如“Portabello Belle”(美女),“Tunnel of Love”(爱情隧道)都是唱录俱佳的作品,名作“Romeo and Juliet”更是其中最美的一首情歌,歌曲通过Mark清新优雅的歌词将美妙的爱情刻画得细腻动人。
1982年Dire Straits发行了全新大碟《Love over Gold》(爱比金坚),Mark在这张专辑中的创作主题开始变得宽广深邃,乐队的配器手法也愈加丰富,音乐氛围的营造也更加到位,碟中第一首“Telegraph road”长达14分钟,此曲以叙事诗的形式描绘了现代工业逐渐蚕食农业文明的历史,并反思电信发展与人类社会演进的关系,碟中另一首以电影音乐形式表现的“Private Investigation”为氛围音乐的代表作,整个长达6分45秒的音乐从开始到结束都牢牢地攫住了听者的心,神秘而梦幻的气氛几乎令人窒息,迭荡起伏的高潮鼓声动人心魄,静如处子,动如皎龙的动态效果和Mark喃喃自语般的独白,炫技化的结它演奏都会使听者大过其瘾。
1985年,处于巅峰状态的Dire Straits推出了《Brothers in Arms》这张摇滚乐史上划时代的不朽作品,凭着这张专辑Dire Straits也在世界流行乐中拥有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专辑从开首干净利落的“So Far away”到清新飘逸的“Why Worry”,直至全碟压轴之作“Brothers in Arms”无一不是精彩绝伦的佳作,其音乐性与音响性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而在MTV音乐初露头角的那几年,他们的“Money for Nothing”和“Brothers in Arms”等几首用碳素钢笔勾划出的简练动感MTV效果大受好评,算是借MTV的风潮搭了一把顺风车,随着CD渐成主流,这张TAS初期榜上的CD天碟也将他们的知名度扩大到了全球,Dire Straits也成为了一支有着世界性影响的乐队。今天听来“Money for Nothing”这首歌曲在碟中也是颇为抢眼,当时英国大名鼎鼎的歌手斯汀(Sting)为他们担任了曲中的幕后伴唱,各位乐手的演奏也是精采纷呈,乐曲进行到一分多钟时结它与鼓的竞奏极富煽动性,这一段绝对是试音响的定位、瞬态反应及乐器质感的试金石,歌曲的内容也很有意思,讽刺了一些不入流的歌手大搞新奇花样取悦大众而一步登天的现象,它的MTV版本则因为创意独特而荣获了1985年的美国MTV大奖。碟中另一首“Why Worry”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它的轻音乐版本,包括保罗·莫里艾和詹姆斯·拉思特在内的多支世界一流轻音乐团都曾对这首歌曲进行过改编,8分钟长的乐曲灵动脱俗,Mark用他独有的磁性嗓音来劝告世人珍惜友情,莫为小事而伤怀,我听过这首歌的多个版本,老实说,听完了以后总觉得原版的那种美妙氛围是不可替代的。当然专辑中的标题作“Brothers in Arms”也不可不提,此曲最能体现出Mark超凡的结它演奏水准和嗓音魅力,歌曲表达了反战的主题,乐队利用合成器和点睛式的结它拨弦效果成功地营造了人们因为战争内心惶惶不安的心态,表达了大众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在这张专辑中Mark在配器方面引入了当时流行的电子合成器,因此总体音效听起来更加丰满也更具新意,象“Ride Cross River”中用合成器模拟虫叫和蝉鸣都是令人赞叹的神来之笔。
自《Brothers in Arms》以后,Dire Straits一直忙于全球的巡演,乐队发展出现真空期,直到1991年才又推出了《On Every Street》专辑,这张专辑延续了乐队长期以来的浪漫风格,只是蓝调气氛更为浓厚,碟中“Calling Elvis”(呼唤猫王)、“Fade to Black”(褪向黑暗)和“You and Your Friend”(你和你的朋友)都是很好的歌曲,萨克斯的运用跟以前相比显得多了起来,因此整张碟似乎泛着湛蓝的色调,有一种淡淡的伤感,透露出成熟稳重的气质,喜爱Dire Straits的乐迷不可不收。这张专辑发行后乐队算是彻底停顿下来,1993年的那张现场天碟《On the Night》的火红也只能平添我们对Dire Straits的怀念,Mark进入了个人发展阶段,醉心于电影配乐的实验,也有两张个人专辑面市。
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Dire Straits只不过是80年代流行乐队的一个代表罢了,但他们以独有的清新、飘逸手法为乐迷带来了一个浪漫的音乐田园,让大家认识到摇滚也可以如此精致典雅,在重金属和Techno电子一统天下的80年代显得那样的卓而不群,乐队流传下来的一首首佳作也仿佛蕴藏了无穷的魅力,日久而长新,即使今天听来同样能感受到那醇和醉人的芬芳,唯一让人觉得遗撼的是Dire Straits已经停滞了十年没有发展了,现在看来乐队重组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乎,不过好在乐队灵魂人物Mark Knopfler仍然活跃在乐坛的第一线,为许多影片作过配乐,象罗伯特·德·尼罗和达斯汀·霍夫曼担纲的《Wag the Dog》(摇尾狗)里漂亮的电影音乐就出自Mark的手笔,另外他于1996年和2000年推出的《Golden Heart》(金的心)和《Sailing to Philadelphia》(航向费城)也是延续了Dire Straits风格的出色个人作品,喜欢Dire Straits的朋友真是不容错过,现在听Mark的个人专辑,总让人联想到以前沉迷于Dire Straits时的点点滴滴,还有那份割舍不开的情愫,刚刚得到消息Mark于日前才发行了第三张个人专辑《The Ragpieker's Dream》(拉格彼克的梦想),又提高了拥趸们对他的期待,目前跟随Mark的脚步,就当是追随那个关于Dire Straits的不变的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