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yhpw.com/sidebyside/Line01.htm
纯银、纯铜、合金三款信号线大比拼
Hi-Fi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发烧友都注意到线材在音响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虽然看起来这是一个尚令人怀疑的问题,部分人也认为线材所造成的差别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或者过于依赖系统而不能对不同线材之不同音响效果作出判断,但事实上,我们不得不承认线材已经成为整个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它的设计制作和复杂程度并不亚于整个Hi-Fi系统中任何一件器材。
一套好的音响系统应具有好的动态、分析力、泛音丰富,具有上佳的质感和音乐感,不过,更为重要的是它要有相当高的平衡度。为什么平衡度高如此重要呢?因为平衡度是Hi-Fi最基本的要素,全频平衡性不佳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况,例如低音不够会使人感觉声音软而偏薄,相反低音大多时声音便会有过重、甚至缓慢的感觉;中音不足时声音会产生冷感,中音太多又令人有过于温暖的感觉,同时又会降低结象力、产生音象发散变形和定位不准等问题;而高音伸展不足时,会个音乐变得沉闷、单调及空气感不压,反之又会带来太光辉和活泼的感觉。用器材或线材其实就像用均衡器一样都是为了追求传真度,但一些个性太强的器材(或线材)在与其他器材组合上有一定的难度。
笔者一向较注重器材的制作及搭配,当然,也非常明白系统中每一细节的重要性,币面上流行的信号线种类繁多,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售价也不相同,一般的日本OFC信号线是几百元一条,而美国高级银线售价达上万元,选择时就要看发烧友耳朵的灵敏度和财力丰厚程度了。
但是,只认为高价器材就靓声而不注重配搭走入牛角尖的发烧友也屡见不鲜;在目前的音响系统中,器材的配搭已成为取得靓声的基础。在此,我们不妨先讨论线材与音响系统的配搭常识,待对这些常识有一定程度了解后,校声能力也会有一定的提高。
一、发烧线材的材料特性
导线最常用的材料是铜,铜的电阻在常用导体中比较小,它的纯度越高,导电率也越高,传输信号就越纯净。70年代开始,日本发明了无氧铜(简称OFC),随后,纯度和质素更高的线性结晶(LC-OFC)铜、超长结晶银(PCOCC)也跟着面世。也有一些厂商用银造线材,银的电阻比铜更小,电子信号在导体中的运行速度更快,与铜相比估计快几毫微秒,耳朵灵敏的发烧友可能会分辨出来。优秀的银线在听感上能增加透明度及速度感,但它的低音量感则较铜略逊。随着新材料的出现,也有的厂家使用导电率极高的合金材料来作导线,并在市场上取得极大的成功,例如TARALABS在1995年将Consonant AlloyTM(和谐合金)用在高级线材上。据笔者个人听感,这种合金材料导电效果胜过SN纯铜,同时在空气感、超低频、音场和定位等音效的听感上也有相当改善。
不过,材质并非是决定信号线好坏的唯一因素,其他因素如走线绞合屏蔽等方法也很重要。在低电平信号线中,由于传输信号的电平较弱,为避免受射频和电气火花干扰;大多做成同轴式,并要有一层以上的屏蔽。同时,线中导体在传输过程中会因自身的分布电容、电感和电阻而阻碍信号的最佳传送,由于这些等效RLC分布阻抗的影响,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引起一定程度的信号高频衰减或相移(失真),令信号中的高次谐波损耗,因谐波次频越高,声音就越纤细,能量也越弱。
理论上,音频线设计都追求最低的RLC,但一条最好的导线却未必如此。大多数学术界人士认为,电阻与电容的比值要达到某个比值如1:3至3.5为佳,此时高音通透、低音扎实深沉,定位准确,音场宽广,音色也较均衡。但当RC比值偏小时,会有音象倾前、音场缩窄的现象。另外,导线以外的电介质绝缘层材料对音质也有影响,目前最好的绝缘的材料应是Teflon(铁氛龙)。由于Teflon的氟原子负电性是所有元素中最大的,这使得整个Teflon结构极其稳定,具有耐热100℃的高绝缘性能,比普通的PVC优胜很多倍,但生产成本高昂也是它的最大缺点。如果用银来做导体,用Teflon做绝缘体的导线,在理论上是最佳的导线。
常见的音响线材的制作一般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标准接线的几何结构,第二类是注重导体的材料与纯度,其三是集二者之所长。在现实使用中,笔者认为导线如空有卓越的本质(材质)而得不到后天(结构上)的配合,所发出的音响效果仍是难以理想,同时那些只标榜复杂性几何结构而忽略导体材质重要性的线材,其音效也是可想而知,只有既注意材质又注重几何结构的线材才符合高保真的要求。
由于当前的音响器材的传真度和灵敏度有较大的提高,对信号传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信号线是用来传输数码脉冲信号或者音频交流信号的,它的传输原理比一般的直流电输送复杂得多,除了电流流过导线可以受到导线的电阻影响和产生磁场之外,还有高低频率之间的集肤效应、相位失真等影响,导线要平衡、低失真地传输全音频段(20Hz-20kHz或更宽广)的信号,那么对线的设计就要非常严格,只有这样才可以将信号进行高传真的放大,由音箱还原出声音。
我们知道任何有一定名气的线材都有自己的气质和不凡之处,既拥有众多优点,也容易与其他器材组合,笔者认为这就是好线的定义。然而每款线材在不同系统中有不尽相同的表现却也是无需争辩的事实,就算是一些售价昂贵的极品线材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只要对每一件器材(或线材)特性有深入的了解后,搭配一套靓声的音响系统并非困难。一般而言,在整体平衡度高和声底非常醇厚的情况下,可选择一些瞬变高、频响宽、解象力高和动态凌厉的线材,例如此时就算是全部用上 TARLABS的Decade也不会觉得声音有薄的倾向,在这种系统中越用类似Decade的线材,出靓声的机会就越大。相反,像笔者的 ProAc ResponselSc因分析力太高,因此在选择线时要十分小心,如全用Decade会使整个系统有过于Hi-Fi的感觉,令声音格调偏冷淡,需要一些音色稍暖和声韵较足的线材来补偿其泛音不足。
由此,声底偏薄或偏冷的系统或音箱如 Infinity、Magnepan、ProAc(书架箱)、国产美之声、惠威等监听箱不能用太多高分析力、高瞬态的线材,而声音丰润的系统或音箱如B&W、ATC、Dunlavy、Duntech和国产新德克等也不能用太多如MIT、Cardas、Tarnsparent、NBS和 Straight Wire等有音染的导线。
在对以下3条不同品牌不同材质但售价都在3500元左右的中高价(相对国内消费水平而言)信号线聆听比较之前,笔者简单地介绍这半个月来聆听比较所用的系统,它包括TEAC 25XN CD机、APOTHEOSIS AUrora MK II分体胆前级、AudioLAB8000PX后级和ProAc Response lsc,喇叭线为TARALABS的RSCPrime1000,参考的信号线是二手的TARALABS Decade(见图1所示)。CD机到前级仍用Decade,比较的线材放在前后级之间。Decade是TARALABS推出The one之前的顶级产品,它采用该厂的独家导体“和谐合金”,以超级的分析力、绝顶的透明度和温馨的中频以及强大信息量著称。整个系统在大约17平方米的聆听室(混响约O.6S)中表现非凡,传真度极高,层次细节感强,音场之宽高深比例适当,重现ProAc Response ISC的针点定位易如反掌,但整体声音中性偏淡,音乐活生感相对不足。经过一段时间考虑,笔者认为从信号线方面去解决问题比较容易见效,这也是聆听比较3款线材的主因,这3条信号线分别是:
(1)Goertz Micro Purl Silver纯银信号线(3500元左右/1米)
(2) D/A Master DEVOTION纯铜信号线(3100元左右/1米)
(3)TARA LABS Air3合金信号线(3800元左右/l米)
图1 TARALABS Decade
这3条线材所采用的导体材质大不相同,一向以来,不少人包括笔者对于纯铜、纯银和合金导体不同的声音效果认识不深,有时偶然用过其中某种线材也不曾认真体验;对它们的实际聆听效果如何一直没有机会比较,这次有幸测试,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比较这3教线材,并希望能就此作出一些较准确的结论,供读者参考。
二、材质结构与制作
长期以来,在芸芙音响线材产品中,敢以无遮无掩的透明外套作包裹,以真实面目示人,让发烧友可通过肉眼看清导体结构全貌者可说屈指可少。来自美国的Alpha-Core Inc是既注重导体材质又注重几何结构
的音响导线制造商,他们的产品从不花巧,所生产的各类型音响导线都以透明绝缘层(材质不详)的外套包裹,是少数敢把导体以真面目示人的品牌之一,这显示了他们的信心。
这条名为 Micro Purl Silver信号线,是Alpha Core Inc生产Goertz Audio Cables系列线材中的一款新产品,它的导体采用成扁带几何结构的高纯度银,正负极经独立绝缘后被此紧紧贴一起,并以反时针方向把导体扭成螺旋状,再以透明的绝缘外套定形。整条线材结构较为简洁,线身十分柔软,它那两个质素不低的RCA插头与插座拔癌容易但连接却又十分紧密,显示出厂方的制造工艺相当精密。
D/A Master DEVOTION线材是由加拿大厂商 Handwell(Canada)Inc采用指定纯铜制作的中价线材,它采用了厂家独家创新的MagnificantKernel Carrier(MKC)集束传输技术,务求信号的失真度减至最低。该线使用的纯铜是经过厂方多年试验后的结果,它有别于单用一种纯度极高的银或铜,它是利用3种不同纯度(6N、7N和8N)的铜线绞合而成,而且在线头处由特殊的液体绝缘。
D/A Master的设计理念显然与众多线材厂商不同,厂商认为MKC技术对还原音乐细节极为重要,它可将外界的电波及电磁波之影响减到最低、纠正信号在传输途中因分子混乱及不同速度波动频率而引致相位失真,使其成集束化传输,它的频率响应据称能达到5Hz~50KHz,同时它可以降低背景噪音和减低谐振,使低电平的微弱信号也可以较完整地传到放大器,具有弱直重播能力高、泛音良好、音象鲜明等众多优点,而且厂方称气温、湿度及大气的压力对这种技术的特性并无多大影响。
D/A Master DEVOTION的工艺精细,RCA插头相当精美,镀金的部分金光闪闪,插头在插入和拔出时比
较顺手,线具也较为柔软,外观高贵又坚固,如图2所示。
图2 D/A Master DEVOTION
如果设立线材排行榜,笔者相信TARALABS会是前几名的常客,Decade、The One、The Two都相继赢得大量发烧友的欢心,顶级的 The One及The Two除了在Hi-Fi界中取得极高的声誉外,它们在市场上也以高昂售价取得骄人销售记录,创造出Hi-End产品越贵越有人买的典型。最近TARALABS的最新旗舰The Zero已上市,但其超级的“天价’对大部分发烧友来说仿如天上星星,只能仰望却无法享用。现在街场上越来越多的线材都相继在价格上向上突破。而另一方面,真正好声价格又便宜的产品却越来越少,但这种产品一推出市场就会成为热卖品,证明绝大多数的烧友在消费时还是十分理智的。
TARALABS的RECTANGULARSOLID CORETM(方芯铜)号称是当今最线性、音染最低、分析力最高的导体之一,这点笔者在Decade身上也领教过,但全新的Decade售价在万元左右,在国内而言,能接受的发烧友并不多。前两年TARALABS推出专利的“ISOLATION AIRTUBETM(独立气管)”系列线材,相对Decade来讲,价钱便宜许多。该系列共有3款型号,分别为Airl、Air2及Air3,其中,Air3信号线推出以来获得极高的评价,被誉为平价线材中一大奇葩。
在外观上,Air 3与售价贵它三四倍的Decade相比毫不逊色,如图3所示。插头的金属车工、电镀及紧固构造相当好,Air系列全部采用Consonant Alloy(和谐合金)作导体,但与Decade不同的是这种导体悬浮在充满纯气的管道中,极大地清除了电介质失真或纤维结构对线材传递信号带来的影响,它的线身较为柔软,外观除了线身尼龙为黑色外,与Decade较为相似。
从结构和外观看来,银线MicroPurl Silver颇为“简单”。铜线DEVOTION和合金线Air 3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而相对复杂,但它们的声音表现到底如何呢?
图3 TARALABS Air3
三、音色
笔者一年来多用Decade信号线,Decade的中高音有一种非常出众的清丽舒畅,但由于笔者目前使用的书架箱ProAc RISC不太配合Decade稍轻盈的低频表现,因此有时也将它用在另一套系统上。从Decade的表现来看,Consonant Alloy合金对音质的重现能力胜过一般7N、8N纯铜,但Decade毕竟是售价万元的产品,而这3条线的售价都在3000多元左右,它们是否能表现出Decade的优点,还待实际聆听。
尽管“音色”是一项较为主观的东西,但笔者相信不少发烧友在选购器材时十分注重它的格调,在这项比较中,笔者用音色通透鲜明著称的《萨克上风发烧天碟》(SVCD-1038)来测试。
Micro Purl Silver的声底属于清爽一类,它不论是重放弦乐、人声、鼓乐,都表现出一种没有修饰的洁净感觉,声音的线条收得稍紧凑,没有多余的声音,这正是优质银线的特征。
听感上, D/A Master DEVOTION的音色不像Air 3那样具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基本上它的声底属于中性又偏一点厚润,不浓不谈,同时它的传真度颇高。
而Air 3的整体音色稍为宽松,气氛轻快。刚开始接触此线时笔者很怀疑:Air 3的表现会不会是一种“味精”?因为它的声音有一种柔润的胆味气质,与两条线比起来它的人声和各种乐声都添加了几分扣人心弦的感情。随着与Air 3相处久了,再转听其他线材时总觉得它们过于平淡而不够生动,由此,笔者认为Air3比其他两线和Decade要“性感”得多。
四、分析力
参考对比的Decade是TARALABS早几年的顶级线,它的分析力之高不容怀疑,在这项对比中,笔者用熟悉的HRCD《When I Fall in Love》(TMCD 1037)男声天碟来测试,如果线材有相当分析力,那么男声的齿音、转动舌头、咬字声都会交待得一清二楚,更吸引的是歌者的震音技巧也会在全曲中表露无遗。
在较新状态下的Micro Purl silver纯银线已显露出它那高分析力的特性,它与Decade相比在伯仲之,笔者经多次的来回比较,也无法找出它在这方面有什么不如Decade的表现。
尽管与Decade的价格相差悬殊,但 D/A Master DEVOTION和Air 3分析力与Decade相比只是毫厘之差。相对来说,D/A Master的DEVOTION信号线的声音略厚,同时也具有清润的声底。可以这样说,一些有相当实力的厂家现在生产的中价线材在分析力方面至少不会输给几年前的高价线材。
五、平衡度和高低频的延伸度
这两项用《The Silk Orchestra》(Oasis OASCD 1015)来测试,这是一个加有电子琴键盘的大型交响乐。曲中使用的乐器众多,高中低频段的乐器都有,是音色和平衡度十分出色的靓碟,此碟中作为背景的低音份量恰到好处,大量的敲击乐通透无比,虽然音底不是很高,但并不被浑厚的低频所覆盖,中频的人声更是悦耳动听。
未煲熟的Micro Purl Silver声底十分化类细致,质感相当好,但此时其低频的重量感较轻和全频厚度感不足,使平衡度不够理想。经过不少于半个月的热身稳定之后,它的整体表现已有相当大的改进。尽管它的声音清爽,厚度感也不是它的长处,但重播小提琴录音时也听不到一般银线常见的薄削尖叫声,而且质感甚佳,泛音丰富,经热身后低音重量感较轻的问题已获得改善,已能够与突出的高频段作出巨相呼应,此时的平密度相当理想。与Decade相比不相上下。笔者认为Micro Purl SilVer除了在分析力和全频的透明度表现突出外,它的高频特性在同级(3000-400O元左右)中甚为出众,另外它的质感和频域延伸度之突出,在同级线材之中都是难以超越的。
在聆听DEVOTION时笔者先把它接在CD机到前级之间进行测试(此时前级到后级还是用Decade),后再将它改接到前后级。很明显,把DEVOTION接在CD机至前级之间时效果最佳,原因是DEVOTION的能量感和瞬变不及笔者一直沿用在前后级之间的Decade。把DEVOTION代替Decade之后,最明显的是能量感削弱了,爆棚时力度感稍逊。但当把DE-VOTION接在CD至前级之间时,以上的不理想音响效果被弱化,同时由于DEVOTION的瞬变比不上Decade,因此声音的层次细节有一种圆滑的美感,DEVOTION的动态有较高的水平,平密度、高低频延伸表现良好,同时它也具备了相当的音乐感,质感也较为明显,让人聆听得较为自然,不用刻意去分辨音乐中微弱信号的变化。
在笔者的印象中,以往TARA-LABS线材较注重中高音的表现,低频则略见保守,Air 3虽然对此已有改善,平衡度更佳,但低频仍有点斯文。不少人认为Air系列是Decade的廉价版,但将Air 3接入器材后,第一首乐曲还未放完,重放的声音就告诉笔者;尽管 Air 3只是Decade的1/4价钱,但在一些段落的表现比Decede更佳。在拥有相同的亮丽舒畅之高中频之余,它也具有相当的低频衬托使整体声音较为丰厚,声音具有一派平顺而开拓宽阔的性格,下游较低的低音吉他也贯彻于乐曲之中,听者不需要留心聆听,左右音象互相辉映,平衡度非常好。演唱者每一次呼吸声和刻意地咬紧口形之声也清楚文化,它能轻易表现出优美的中高频。而低频则像Micro PurlSilver一样需要一段时间的热身才能显现出来。
后来笔者又接上A,R LS8MKII胆前级、仿Marantz 7以及Con-rad-Johnson MV-55和几部国产晶体管合并机交替使用,这时 Air 3的声音浓淡适中,匹配多款胆石机都没有搭配问题,显示出它是脾气随和的中性线材。Air 3与Decade比较声音显然更富感染力,但Decade在低频方面收得紧凑,整体声音的速度更快一点,瞬变更强,但笔者相信这些差异须具有一定的经验才能分别出来。
聆听此碟时,这3条不同材质的线材都能轻易过关,仔细对比之下,银线 Mico Purl Silver和合金钱Air 3的中低至中高频之间音乐层次丰富,透明感尤佳。在表现浑厚的低至超低频的场面时.它们相对DEVOTION量感少,但稍多质感和速度感,DEVOTION则胜在略为醇厚;人声方面,Ail3显然有更多的感情色彩,DEVO-TION次之,Micro Purl Sivler则趋向淡泊。
六、音响效果
1.音场
此时选用《Celtic Twilight 3-Lullabies》(Heart's Space 11107-2)的爱尔兰摇篮曲,此碟有很深阔音场的音响效果,乐声有时像在你面前向远处扩散,有时又好像从远远的山谷中传来,各款乐器的音响表现可以将一间小小的聆听室的四边墙壁拆去,显示出真实的大自然音响效果。另外,还用了一张有海浪声和海鸥年作背景的钢琴音乐《心连心》(Ne EarthRecords LC3768),聆听空间的宽度为3.6米,但用Decade的音响效果却令海浪声将房间两边的墙壁拍打得荡然无存。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呈现在面前,一架大型的钢琴就好像摆在岸边演奏,海鸥在海边盘旋飞翔,然后慢慢地向远处飞去。笔者先后比较3条线,觉得与Decade相比,除了用Micro Purl Silver接驳时,音场稍有一些变窄外,其余两线均显现出音场扩展有良好的效果,特别是 Air 3的效果颇为理想。
2.乐器的泛音
在《Celtic Twilight 3》这张碟中,可以测试到各款如小提琴、大提琴、手风琴、口琴、洋琴、吉他、钢琴、管乐和敲击乐等乐器的泛音扩散效果。此碟乐曲音域宽广,低音的大提琴将频率向下伸延,高音的洋琴和敲击乐向上伸延,而人声的中频又非常厚润和谐。在这里Micro Purl Silver的表现与Air 3略有差异,两者泛音和乐器的质感同样极佳,但Air 3的声音更有一些色彩,相对之下,DEVOTION的泛音稍为不及。
3. 人声乐器的定位
这项测试笔者是选用Carol Kidd的《All My Tomorrows》(LinnAKD068),这张碟最靓声之处就是人声乐器的定位。当音箱的摆位放好后,整套器材有一定素质时,你就可以听到Kidd的人声在正中间,两支吉他一左一右相伴,如果传输线的质量较差,这种听感就较难得到了。听过Kidd的《When I Dream》,笔者觉得本文3条信号线在人声定位方面均具有高于其他同级线材的表现,三线水平也难分高低。
4.瞬变
在这项测试中,笔者选用了《Zauber Oer Fiote》和(Bell BLR89O85)和《Flamenco Passion》(FimXRCD023,见图4所示)两张大受好评的发烧天碟,在使用3条线接驳的音响器材在听感上都有高速的干净利落的表现,证明了线材中是使用了高素质的导体。如果导体的杂质较多时,声音就会变得较为呆滞,某些乐段就演奏不出如闪电般的快速效果,这点不论是何种材质的导体都一样。再试听另一碟《宋家皇朝》(GPS00597G),该碟中收录的大场面电子乐声和电子合成器声使音压的上落变化很大,这就要求器材(线)要反应敏捷,才能将录音的层次感清晰地显现在整个音场内,在这些情节中,尽管3条信号线的表现不及Decade,但完全可以胜任, Air 3在这里的表现异于DEVOTION和Micro Purl Silver,它的瞬变并不低,层次细节也清晰过人,显然它的听感比较舒服。
5.立体感
用《Jazz at the Pawnshop》(XRCD013)开场的鼓声、吉他声和听众的欢呼声来聆听时,3条线都有很好的真实立体感,后又改用一些廉价的OFC线连接再听,立体感变得有些模糊,效果差了一大截。使用了Air3和DEVOTION时乐声生动了许多,现场感也真实了很多,而Micro Purl Silver的层次则显得更明了,透明度偏高一些。
最后是测试空气感的表现,笔者采用最新的纯胆录制天碟《The Tube》(Tacet 74)试听,碟中的乐器质感和空气感之好极为罕见。在这项表现中铜线和合金线材都有Decade的九成水平,泛音丰富的弦声听起来仿佛能令全屋的空气震颤活动起来,而乐器质感也更加通透明亮,Micro Purl Silver在这里的表现过程,声音不及Air3和DEVOTION湿润。
七、结论
通过上述多项比较测试已大约得出一些结论。但在此先要说明的是,任何结论都是相对的,因为一套器材靓不靓声固然它本身的素质至关重要,但搭配也非常重要,组合不同效果也不相同。ProAc Response ISC是一对低频量感偏少,声底偏淡的监听式书架箱,从这次比较看出,大多数银线对它较为不利, MicroPurl Silver与我常用的Decade比较,整体表现虽然略逊一筹,然而它在我的音响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与Decade相同:音染少,传真度高且具有“减肥去肿”的特性。尽管此时泛音丰富但声音仍然有些冷淡,虽然它的速度感和瞬变不及 Decade,但在重播管弦乐时它这两方面的表现依然突出,低频收放自如、中频自然流畅、高频没有抑制。另外,它的全频透明度极佳,能提供分隔度和层次感相当好的音响舞台3D感,这些都是优质银线的特性。
笔者特地找来目前在市场上销量较好、传闻效果颇佳,在三四千元级别“似乎找不到对手”的MusicalFidelity Nu-Vista纯银信号线与它比较,结果在声音的丰润感、全频的厚度感和较为扎实的音场结象中,明显是Nu-Vista更胜一筹,同时在全频的透明度和乐器结象的线条和层次方面,Nu-Vista比microPurl Silver更为适中一些,但这只是在这套组合中所得出的结果,但如果改在另一套全频厚度感较佳、低频的量感较多的音响系统来进行比较时,肯定是Nu-Vista吃败仗。
尽管如此,笔者认为Micro PurlSilver还是一条十分超值的纯银线,发烧友只需考虑它的个性是否适合自己现有的音响器材,才能发挥出它的分析力高、层次感好的“减肥”能力。
D/A Master DEVOTION的特点笔者却难以形容,基本上它没有什么特性,十分中性,是一条忠实于原音的信号传输线,既不过于追求丰润,又不过于追求透明度,它的传真度颇高,而且也容易将一些中价的音响组合升级,它各方面的表现均衡,而且音乐味也不错.值得一提的是,它和Air 3一样容易与其他器材搭配。
而 Air 3,就像上述所言中高频是它的一大优势,它伸展舒畅,是一条不强调效果而注重表现优雅美感的音乐线。 TARA LABS由第一代RSC发展到今天的Air系列都注重展现它那无敌的中高频细节信息,Air 3当然也继承了这个美好的传统,它不仅高频细节丰富,超高频也有修饰倾向,因此它的声音亮而不干,泛音更是异常丰富,播放乐曲时常有堂音充裕之感。这种特有的优美细腻感使人久听不倦,这也是Air3取悦发烧友的杀手锏。中频方面,它并不注重厚润,反之显得清新细致,属于纯朴柔顺一类,它的低频有轻微软调,质感并不强烈,听感上更不觉得过于强悍雄浑,但却保持了良好的线条及充裕的分析力,有轻微的“消肿”效果。
它的音乐感、音色、高低频延伸,甚至动态等各方面的表现均衡性都是笔者听过的这一级别最好的之一,与 Decade相比,Air 3的音色和音乐感有自己的特色,人声与弦乐显然比Decade有更多的亲切感和人情味,在笔者这套组合中,用Air 3明显比用Decade更耐听,而音响效果没有多大变化。从几个方面对比,Air3毫无疑问是目前性价比最好的信号线之一。
在此笔者不想下定论这3条线材中谁最”好”,器材(或线材)到达一定的素质下,它们都具有自己的内在特色,要分清谁优谁劣并非容易,就像您能分清“丰腴”和“清秀”谁更美吗?没有绝对,只有相对,只有组合搭配上的相对,这就是笔者强调器材要注重搭配的原因。器材搭配到妙处时,中价系统媲美高价体系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本文中Decade在几项中的表现(特别是能量感、瞬变和人声乐器定位)都将三线比下去,但用在这套音响中,售价低的Air 3和DEVOTION比Decade更具听感,而在另一套声音较厚声的组合中,它们全不是Decade的对手,在这次比较中Mu-sical Fidelity Nu-Vista银线也让笔者刮目相者和左右为难,因为它和Air 3一样都适合这套系统。Ω
编辑: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