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KA、6N銅、鍍銀線
Streao 轉 2*Mono DIY訊號線試聽心得
日期:2000/12/30
目的:製作供Colin兄製作的5842耳機驅動器使用的訊號線,包括Streao轉 2*Mono及單純兩條訊號線含RCA端子。
材料提供:JCP、音悅音響、阿毛
話說這次DIY的訊號線,主要目的是提供這次5842耳機驅動器的愛好者,可以製作一條價廉物美的訊號線,又可以對線材的差異多一些了解,可說是相當一舉兩得,雖然大多數人都不懂得線材材質、絞線原理,在高手眼中,我們製作的線材不值一笑,不過對多數剛接觸耳機音響器材的朋友來說,這次的線聚,提供了一個算是恰當的入門機會。
這次的線聚音悅提供了三種線,不過因為缺乏規格認知,大致只知道最便宜的藍色、紫色銅線,以及鍍銀線,至於詳細的線材資料,我會再詢問,過兩天會補上。
這次的網友選擇的線都是鍍銀線,長度都在1.5米到2米之間,因為沒料到網友們都是選擇鍍銀線材,所以有一位網友的鍍銀線被縮成1.7米了。
言歸正傳,這次在線聚中,區隔比較明顯的就是全國電子賣的199元KOKA、阿毛兄借我的6N銅和鍍銀線三種線,以下是我自己帶回家後試聽的一些心得,供大家參考,下次聚會,我會再帶去給大家聽看看,線材也是需要Run in熟化的,這是我收到一位朋友寄來的參考資料才發現到的,呼,原來線材也是一門學問咧。
KOKA和6N、鍍銀最大的差異在於解析力的高低,明顯聽得出來細節少了不少,尤其我在家聽「鏡中物語」第一首時,就感覺得出來差異,低音量感還好,但少了一個原來該有的Q味,「只愛一點點」芳麗儀的歌聲最後會覺得缺少了一股感情。
鍍銀和6N線的差異在空間感,就像討論區中討論到的MP3和WMA一樣的感覺,但是更明顯,尤其是鋼琴聲,明顯的感受的到音色更吸引人、更加真些,因為之前就不少次比較過KOKA和6N線的差異,所以鍍銀線的不同處就容易聽的出來。
手中有5842及KOKA、鍍銀線的朋友也不妨聽聽差異到底有多少,我是認為這次做的鍍銀訊號線相當的值得,雖然也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焊工(最爛的就是我 ><)、RCA端子也並非發燒級的,而對線材的不同認識也很淺,不過也是相當值得紀念的一次聚會。而對於線材的認識不深,我以後也會多加認識各種線材的好壞差異,並提供出來給大家參考。
不過我想,這條訊號線,對我來說,已經是相當夠用了,對這次線聚的朋友應該也是如此。
最後提供一個由同好轉來的樂音文章讓大家參考一下訊號線、喇叭線製作的標準程序,讓大家多一個認識,至少以後不會那麼迷迷糊糊的了 ^^ 另外,我會努力把還給老師的焊接電路DIY功夫找回來的,不過我的線雖然做的爛爛的,聲音還不錯喔 ^^
1.清洗RCA端子內部。
2.清洗焊鍚,去除氧化髒污。
3.仔細剝除線身披覆絕緣體。
4.清洗正負極線蕊。
5.正式焊接。
6.清洗所有焊點。
7.加上隔離網及熱縮套。
8.灌入熱融膠。
9.清洗RCA端子外觀。
10.三用電表測量有無短路。
資料來源:樂音唱片
PS: 線材照片和線材規格會盡快補上,其他獻醜愚昧之處,請不吝指教。
2000/12/31 16:01
線材補充資料:來源 AV Guide
線材的種類繁多,基本上玩線大致上範圍在訊號線、喇叭線和電源線上面,而材質以銅、鍍銀、純銀為主。
銅材料經過相當多的改革,尤其因為氧化的問題,日本那邊對於銅線材質非常講究,發展出無氧銅OFC、PCOCC單結晶無氧銅和LC-OFC巨大化結晶無氧銅等等,非常多樣化。而平常講什麼6N銅、8N銅,也是日本人仿照純金K數純度弄出來的,6N表示99.9999,而8N就是99.999999囉,還真是愛搞怪。
GRADO的UHPLC超長結晶超高純度無氧銅也是在材質上做改良,不過歐美國家的線材取向和日本不同,比較強調調音搭配性,像網聚時有位潛水的朋友帶來一條3,500大洋的銀線,就是歐美比較喜歡採用的編織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AV Guide參考那裡的線材文章,相當有趣,日本和歐美的線材講究風格也充分的表現在國內的音響發燒友身上。
而樂音唱片上玩的線材就更加豐富了,你可以發現很多發燒友玩的線講究到非常誇張的地步,光那個電源線就粗如小水管一樣,價格就更不用說了,發燒線材動輒數萬塊在所多有呢。
我深深的贊同AV Guide線材文章作者Chousir的看法,線材不應該過於強調,如果喧賓奪主,反而忽略掉更重要的訊源音響器材,並不會有太大的好處,反而讓自己忽略了原本的目標在哪,「音響只是手段,音樂才是目的。」與大家共勉之 ^^
2001/01/01 01:17
http://www.myhpw.com/sidebyside/Line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