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從經驗傳承中尋找正確的路 [复制链接]

查看: 2588|回复: 8
1#
從經驗傳承中尋找正確的路    台中鐘應用先生
楊德宜

鐘應用先生的音響空間

CD轉盤:Audio Alchemy DDT
D/A轉換器:雅瑟DA-20ST
前級:陳運雙先生製品
後級:雅瑟R-3.0S
喇叭:DIY製品
線材:Gryphon、StrightWire訊號線,Kimber Kable 8TC喇叭線,Furukawa電源線
聆聽室:約三坪多,塑膠地板,二側與聆聽位置背後為木板隔間。
電源處理:專屬220V電源,經HP隔離變壓器降壓為110V,再由大發廢五金濾波器處理。


鐘先生在一年多前就報名過「如此音響迷」,不過當初訪問路線沒有經過台中這附近地區,所以一直到鐘先生最近再度報名才有機會和他見面。

由於工作性質的關係,鐘先生是個非常幸福的音響迷,白天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可以聽音樂。加上住家樓下是營業場所,沒有聲音干擾別人的困擾,自己家裡成員又簡單,所以他幾乎是可以完全沒有顧慮的隨性播放,這可能是許多音響迷奢望的聆聽環境。不過,鐘先生在過去十二、三年的音響迷生涯中,最遺憾的就是自己並沒有一間標準聆聽室。「中部的房子大多是這種狹長型格局,很難依照黃金比例打造一個理想的空間,所以就一直侷限在這個小書房裡聽音樂。」鐘先生帶著我們進入走道一側的聆聽室。這個空間實際量測下只有三坪多,不過空間裡擺設相當得宜,所以感覺上不只這麼大。

在不理想的空間中搏鬥

以「音響聆聽室」的角度來看,鐘先生的聆聽空間並不理想,面積太小是一回事,隔間材質才是最大的問題。「這是房子原來的隔間,我沒有作過修改,二側和座位後面都是木板牆,而且是薄薄的夾板中空做法,理論上對聲音應該不好。」鐘先生向我們說明聆聽室的狀況。基本上,這可以算是非常克難式的聽法,因為空心夾板牆對隔音幾乎沒有效果可言,尤其是中低頻流失的情形會相當嚴重,而且這種薄板對中頻會產生過量吸收。通常我看到這種空間都會捏一把冷汗,尤其是在近距離下聆聽,高頻很容易就會飆出來。不過,鐘先生既然有把握找論壇來一起聽音樂,理所當然是已經有了不錯的成績。

鐘先生的系統中除了喇叭以外,都是中、低價位的產品,完全是以自己的音響消費哲學來分配預算。他的CD轉盤採用Audio Alchemy DDT,這是前幾年平價數位器材中少見廣受好評的產品,鐘先生說它一直到現在還是很好用,新的數位器材相形之下都太貴了,自己捨不得買,也不會去買那些器材。雅瑟DA-20st是鐘先生比較過多款平價機種後的選擇,也是市場上少見在這個價位帶配置HDCD解碼功能的產品。前級則是相當罕見的DIY機種,由陳運雙先生設計並親手製造,一般市面上買不到,除非是熟人訂製才能有機會用到。鐘先生說幾年前就領略過陳運雙先生設計前級的聲音魅力,所以一直都特別注意是否有後續機種發展出來,而他手邊這套就是最新的型號。我特別問鐘先生,是著眼於陳運雙先生的巧妙設計還是聲音表現?他說自己並不是技術派,也不太瞭解陳先生的手法為何,只是一聽到聲音表現就毫無條件的臣服了。「我拿它和一些廠製機比較過,在高價機種面前一點都不遜色……再考慮到價格的問題,簡直是無從挑剔起。」鐘先生非常得意的告訴我們。或許,下回應該請陳運雙先生來一次「徹底研究」,不要把好聲音的秘訣留給親朋好友而已。

<圖2>Audio Alchemy DDT是前幾年相當熱門的機種,CD轉盤與控制線路分開為二個機箱,即使以現今眼光來看仍是物超所值的產品。

<圖3>D/A轉換器採用雅瑟DA-20ST,前級則是本刊主筆陳運雙先生的設計,裝配在名揚的機箱內。

<圖3>這對喇叭出自台中歌德音響廖老闆之手,單體採用與音箱架構都與Avalon頗有淵源,價格則是比Avalon便宜了好幾倍。

<圖4>後級擴大機中的平價大力士冠軍 ─ 雅瑟R-3.0S。請注意變壓器後方多出來的二排WIMA小電容,據鍾先生說為濾波電容併上這些小數值電容後,高頻會更漂亮。

<圖5>這就是便宜又好用的大發牌電源處理器,可惜現在並不容易買到。

<圖6 7 8>由於小空間裡能夠變化的喇叭擺位範圍較小,所以鍾先生花了許多精神在其他調音效果上,像是背牆的二次餘數擴散板,天花板上的弧狀竹簾,還有處理線材的小附件等。

<圖9>鍾先生最常用來測試器材的CD唱片。

為個人口味訂做的喇叭

鐘先生的喇叭很奇怪,看起來有Avalon的造型,不過少了7度後傾斜角,外觀當然也不如Avalon那般講究。「這是DIY的喇叭吧!」我摸著喇叭光滑的表面問道。「對,不過並非我的DIY,而是台中歌德音響廖老闆的作品,」鐘先生向我們解釋這對喇叭的來龍去脈:「Avalon的許多設計方向都很有道理,包括音箱的切角,單體的採用方式等等。我雖然去聽過很多次,也實在挺喜愛它的聲音表現,不過價格實在太貴了,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自製品。」這款喇叭採用德國Thiel的陶瓷高音與中音單體,低音則是法國Focal的製品,分音器和其他細部設計則由歌德一手包辦,一共只造了二對。我和歌德廖老闆見過面,他是一位對喇叭(尤其是號角)相當在行的音響迷,而且還有許多別家看不到的「神兵利器」可以使用,上回還取出一種軍規電容給我看,據說是天弓飛彈上所用的零件。下回若有機會寫一篇號角喇叭的專題,一定得請他跨刀相助才是。

Avalon需要大力後級,這款DIY喇叭也不例外,鐘先生則是準備了國產雅瑟的R-3.0S大力士來伺候。他說:「雅瑟後級別的好處不說,光是耐用程度就讓許多高價器材比不上,我認為這也是高級音響器材應該具備的首要條件。以前我用的是R-2.5,整整七、八年的時間,每天開機十幾個小時讓它一直唱,就是從來沒出現過問題,聲音表現也是相當不錯。後來換了喇叭,需要更大的功率與更好的素質,就毫不考慮的換了更高級的R-3.0S。」其實,編輯部對於阿水先生製造的許多器材都很感興趣,只是苦無機會進行試聽,看來回台北後得多加把勁才行。

重視線材與電源處理的音響迷

在我的印象中,使用國產器材或是DIY產品的音響迷,對線材方面重視的並不多見。並不是我對這個族群有偏見,而是線材的價格早已飆漲得極不合理,自然不會讓務實派的音響迷所接受。不過,鐘先生倒是有不一樣的看法。「發燒線在這些年來的發展已經很成熟了,所以懂得聽的人還是可以從過去物有所值的線材中,找出適合自己系統與預算範圍的產品。況且,線材對聲音的影響是真的存在,如果想盡辦法去升級、去調整自己的音響系統,卻為了某些理由刻意去忽略掉線材這個環節,實在是很可惜的事。」在這套系統上,可以看到Gryphon與StrightWire的訊號線,喇叭線採用了總編早年讚譽有加的Kimber Kable 8TC,電源線則是Furukawa的製品。當然,這些有點歷史的線材也是鐘先生精挑細選,合乎自己消費哲學與聲音需求才買下的產品。

鐘先生的理性觀念,同樣也驗證在他對電源處理的重視程度上。這間聆聽室有電源專線,而且刻意用上了220V的電壓,經過一部HP的電腦用隔離降壓器,然後再以早年在大發廢五金區買來的電源濾波器處理。大發牌電源處理器便宜又真材實料,不過大多有哼聲吵雜的問題,鐘先生所用的這部倒是靜悄悄的沒有雜音。這種高電壓轉110V的用法以前曾經在論壇上出現過,鐘先生也是實際比較過深知其好處,所以特別推薦給大家使用,有興趣的人不妨拿家中的冷氣電源來試試看。

辛苦的音響摸索之路

談到心目中理想的聲音表現,鍾先生說「再生錄音現場」當然是他的終極目標,雖說明知道礙於錄音、器材與空間的限制,要在家中再生現場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不過自己還是盡量在音色、音質與音場表現上力求真實。「聽音響到現在有13年了,這段時間內也換過了許多器材,所以知道要在哪些方面追求其他的美感。」我們一邊聽著音樂,鍾先生說:「音響摸索的過程中是很辛苦的,尤其是在某些極細微部份的改善,要想達到一點小成績卻得花費許多心力。不過,每次得到了這麼一點小成績,就會覺得那一大段努力很值得。」
要想追求錄音重現的目標,就得多接觸現場音樂演奏,不過鍾先生遺憾的說,中部地區因為沒有像樣的音樂廳,演出團體光臨的意願也就不高。為了使自己增加體驗現場的機會,他說只要是台中中興堂一有小編制的音樂會進行,就會盡量抽空前去欣賞,然後趁印象仍然深刻的時候在音響系統上驗證,也做為調整器材與空間的依據。

另外一個學習的方向,則是來自於雜誌上的文章。「在台灣當音響迷,最重要的資訊來源當然就是貴雜誌,不過對於資深的讀者來說,自己要能夠選擇適合的內容來吸取。就拿我來說,『音響論壇』早期許多主筆寫過的經驗傳承,對我的影響都非常大,這些內容即使不見得都能幫上我,但至少會讓我從中尋找自己正確的路徑去學習。而且,這麼多年來累積下來的經驗談,是學也學不完的。」鍾先生這麼說道。

走音色的路

在鍾先生的系統上,我們先聽了他常用來調整音響的CD唱片,然後再聽我帶來的幾張錄音。不得不承認,無論是用哪種類型的音樂來聆聽,鍾先生所調整出來的聲音與我所設想者差異極大。原本以為受限於空間與環境屬性的關係,中頻以下會流失得很嚴重,而近場鑑聽的聆聽方式加上Thiel高音的特性,更可能會讓高頻輕易飆出來。結果,事實剛好相反,不但中低頻的能量感相當足,高頻部份也沒有任何壓迫感存在,整體說來就是「輕柔彈跳」的第一印象,輕鬆、豐潤的感覺不在話下。奇怪,這簡直和Avalon的聲音走向非常不同嘛!是的,Avalon中型喇叭向來不走這種鬆軟路線,而且高頻以上的特性非常明顯(或許應該說是Thiel高音的特性),在任何搭配下幾乎都能顯現出它獨特的中性味道來。而鍾先生這套系統的聲音走向,會讓人不由自主的去注意低頻延伸,還有琴鍵輕細圓滑的觸感。總之,這是一種非常輕鬆自在的音樂表現方式,從此我們也可以再次驗證,材料與外觀形式並不會完全決定聲音模式,製作者在細節上的處理才往往是關鍵所在。

當然,受限於空間尺寸的關係,這套系統的規模感與音場表現並不理想,細節與層次感也由於喇叭的個性使然,沒有非常突出的表現。鍾先生也清楚這些項目並非自己系統的強項,所以在有機會換理想的聆聽室之前,就盡量在音色方面多加著墨,使音質自然呈現的程度能夠滿足聽感,還有最重要的是帶來音樂相賞的美感。

搭配重要性的實例

大功率後級的聲音會粗嗎?國產器材的音質不夠純真嗎?這些疑問在鍾先生的系統上都予以否決,因為他確實靠著個性搭配與努力調整的成果,用聲音表現告訴我整體的成就為何。衷心希望鍾先生的理想能夠成真,有機會將這套心愛系統帶到更理想的空間裡去發揮,或許又是另一番全然不同的聲音風貌。只是到時候請鍾先生別忘了,記得再把經驗談拿出來與大家分享。

回139期目錄
http://210.67.82.250/139/如此音響迷.htm
分享 转发
TOP
2#

好文顶上
TOP
3#

还是希望多点朋友看到啊,呵呵,谢谢关心。
TOP
4#

继续
TOP
5#

eric


头衔: 论坛版主
级别: 论坛博士后
发帖: 7490篇
来自: 广东
鉴定: 未知地区
注册: 2001-7-26
  
                

--------------------------------------------------------------------------------


其实很早已经过十万了,只是论坛空间原因删除了不少浏览量少于100的帖子。
送奖品没有问题啊,只是比较难确定谁是第十万个反言。  
——————————————————————————————————————
给发烧友一个温暖的家
TOP
6#

leslie 在 2003-6-19 13:11:30 发表的内容
不到100个人看要删的啊,帮我顶 啊
谁说的?
TOP
7#

哈哈~~你何苦呢?解决办法有:
1、你使劲地按着鼠标进去......出来.....、进去......出来.....不是又增加了浏览次数了吗?
2、发表新贴采取归类处理。如属于以前已经发表过的范筹类别的贴,可以加到该贴子尾部。
3、其他的办法你自己想......
TOP
8#

up
TOP
9#

不到100个人看要删的啊,帮我顶 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