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打造一間有氣質的音響室 劉漢盛 [复制链接]

查看: 3468|回复: 4
1#
打造一間有氣質的音響室 劉漢盛

  這是一間很有品味的房子,三層樓房中樓梯與公共空間結合,動線規畫良好,且公共與私密區可分可合,充滿彈性機能。室內清一色白牆,地板不是白色系大理石就是咖啡色原木地板,屋內所有木造部份也都清一色咖啡深褐色。從這樣的設計中,看得出主人比較喜歡簡單大方的現代風格。
凡是到過這個房子的朋友,莫不羨慕主人能夠有這麼好的居住空間。但是,凡是到過主人音響室的朋友,也莫不建議主人應該把音響室好好裝修一番,才不枉費那麼大的音響空間。

為認識三十幾年的交情設計

那天,我到主人家之後,才知道原來他已經認識我三十幾年。怎麼可能,我今年才46歲!這是我第一個反應。怎麼不可能?主人反問我初中、高中、大學唸哪些學校。沒想到,從初中到大學,主人都與我唸同一所學校,後來又去我開的「普洛唱片」買唱片,「音響論壇」也從創刊一路看到現在。難怪,主人要說已經認識我三十幾年。看來,人一定不能做壞事,否則萬一哪天我要競選總統時,初中時代的糗事壞事恐怕都會被挖出來鬥臭鬥垮我。

由於主人與我相識三十幾年,他家那對JM Lab Alcor喇叭又是看了論壇評論之後去買的,因此,對主人的音響室提出可行整建計畫就成為我理所當然的責任。既然如此,當其他人在一樓客廳聊天時,我很努力的在音響室認真聽了一陣子。幾張唱片過後,我對這間音響室的一些問題已經了然於胸,也大概尋找出解決之道。

首先要改變硬調子空間

在提出建議之前,我要先敘述這間音響室的種種。從圖中,各位可以看到這間音響室的基調也是白磚牆與咖啡色貼地原木地板(沒問主人是哪種木頭),天花板除了釘幾根木條準備吊東西之外,也是堅硬的水泥結構。換句話說,這間音響室是不折不扣的硬調子空間。

游目四顧,除了沙發以及地上鋪的小塊地毯之外,整個空間的吸音材料只佔很少的比例。加上喇叭後牆與聆聽位置後牆都是鋁窗,過度反射音所造成的聲音不平衡已是意料中事。在這樣的空間中,很容易遇上高頻段太吵,中頻段太虛太瘦,低頻段轟轟然而且不凝聚的問題。其實,這也是一般空間的典型問題。

既然是一般典型硬調子空間的問題,用軟調空間的方式來處理不就得了嗎?最近我們才剛完成的「多層次軟調空間」作法不就可以用上嗎?基本上可以,不過由於主人很在意整間屋裡的裝潢基調統一,所以我最好依照主人所喜歡的視覺基調去設計,這樣才不會破壞整體的一致性。

窗戶要採光,不能遮住。

首先我大概估量一下,這個音響空間起碼也有十幾坪大。這麼大的空間中如果沒有適當比例的吸音表面積,殘響時間一定會太長,聲音也會不夠溫暖。而且,空間大如果沒有適當擴散,容易讓中頻段鼻音過濃。以整個空間六面來看,前、後二面有窗戶,地上不可能全鋪上地毯,真正能夠安排吸音表面的地方就只剩二側牆與天花板,頂多再加上一點窗戶下面的零星牆面。

問題是,如果二側牆都安排軟性吸音材料,視覺上看起來一定會單調沒有變化,而且很難與其他牆面做美觀上的協調。再者,我相信主人對於地板上吸音材料的最大容許度就是依照目前情況,鋪塊美觀的小地毯罷了。所以,我不能把吸收的任務放在地板上,而要放在天花板上才比較妥當。

讓我來重新整理一下我的思考方向吧!我先假設前、後牆這二個窗戶不能用窗簾遮住,因為充足的自然光一定是主人想要的,否則就不必做這麼大面積的窗戶。事實上,大概也沒有人會願意大白天遮著窗簾開燈聽音樂。

既然不裝窗簾(除非主人想用投影機),喇叭後牆與聆聽位置後牆就少了吸音的機會。可是,我判斷這間音響室的喇叭後牆需要適度的吸音,否則聲音可能會不夠柔美。至於聆聽位置後牆則可另做安排。

二側牆要軟硬兼施,吸收與反射兼顧

再來,二側牆的高頻段吸音勢必難免,否則過長的殘響會讓人無法將音量開大。還有,Alcor的低頻能量很強,如果低頻沒有適度的吸收,很容易就對中頻段產生擠壓,而出現中頻太薄的不平衡現象。因此,二側牆勢除了高頻段的軟質吸音材料之外,還要安排能夠吸收低頻段的木板裝潢。

既然二側牆已經做這樣的安排,音響空間另一個很重要的要求「擴散」要怎麼做呢?事實上,大部份的音響空間最適合做擴散的地方就是天花板。為什麼?因為天花板做擴散所能夠影響的空間範圍最大,能夠創造出最好的空間感。而且,二側牆如果做擴散會影響定位感的精確。最後,在天花板做擴散後,您很容易可以隱藏起來。如果不想隱藏,也可藉由巧妙的設計來美化整個天花板。至於要怎麼擴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二次餘數擴散。

天花板是安排擴散的最佳地點

好,我的主意已經打定了。那就是:天花板做二次餘數擴散,二側牆要做高頻段軟質以及低頻段木板吸收,喇叭後牆也要有適度吸收,唯一不動的就是地板。所有音響室內的木作顏色與木皮的選用都與屋內原先做好者相同,軟質吸音材料外觀選用接近白色的材料,所有的木材質感與顏色基調都維持原來的一致性。剩下來的,就是請設計師與我協調來做最後定稿。為什麼要與我協調?因為有時設計師想做很美觀的設計,但無意中可能會破壞了音響效果,所以我們必須協調才行。

大原則底定,到底細部該怎麼做呢?先說天花板好了。我們可以把天花板平分為六區,每一區以一塊RPG Skyline擴散器為中心,四周再以木工師傅做中心擴散頻率為1,000Hz的二次餘數擴散器圍繞之。這樣做成的天花板不僅好看,而且費用比較省。否則,每塊60公分見方的Skyline就要5,000台幣,整個天花板做起來可能要不少錢。

假若主人嫌用六塊Skyline就要三萬元太貴,那就只好全部委由木工師傅訂做二次餘數擴散器,完工之後再從擴散器下方以喇叭面板布繃框美化。為什麼要用喇叭面板布呢?如果用太厚的布,波長短的較高頻段會無法穿透厚布,如此一來就失去擴散聲波的效果。

泡棉與玻璃纖維棉的運用

由於天花板用了薄薄的布表層,對於幾乎全反射的地板有適度抑制殘響的作用。加上原本設計的擴散聲波裝置,就達成了既有少量吸收,又有良好擴散的功能。

天花板解決後,我們來看二側牆。我建議把二側牆整個牆面分割成多塊扁長方形(如圖),然後一塊軟質吸收體、一塊木板吸收體平均間隔佈置。軟質吸收可以用辦公家具布包上比較軟的泡棉,木板吸收則以二分薄板為表面,裡面塞足玻璃纖維棉。

為什麼軟質吸收體裡面要用泡棉,而木板吸收體裡面就要用玻璃纖維棉呢?一方面玻璃纖維棉外露會影響健康,再者外露的玻璃纖維棉吸收高頻的能力很強,所以在此不採用它。而木板吸收體因為是密封,而且密閉腔體內的玻璃纖維棉如果夠厚,對於低頻段的吸收也會有助益。

二側牆在經過這樣的安排之後,軟質吸音體對於過長的殘響與過多的反射音都具有抑制作用,而木板吸收體的表面具有反射高頻段聲波的作用,腔體則有吸收低頻段的作用。這樣一來,二側牆的吸收與反射面積大約是一半一半,能夠使聲音產生既豐滿又溫暖的特質。

聆聽位置後牆要做唱片櫃

最後來說說喇叭後牆與聆聽位置後牆。我不太瞭解為何主人要將喇叭後牆那裡的窗戶偏右安置?按理說窗戶應該居中才對,偏右的窗戶讓整個視覺產生了不平衡感,也增加了裝潢設計上的難度。原則上,我建議主人在整個喇叭後牆窗戶之外的區域作軟質吸收體(在此不要做木板吸收,否則可能會吸收太多中頻與低頻)),外觀還是與側牆一樣,設計成一格一格的,而聆聽位置後牆自窗戶以下整個將它整個作成開放式唱片櫃(不要有門或玻璃)。這樣,唱片櫃上方還可以當作放置盆景植物的平台,增加室內的綠意與生命力。

如果主人不想把音響器材放在喇叭後面,也可以將唱片櫃的上面三分之一處設計成放置音響器材的空間。只不過喇叭線必須拉得很長。其實也沒關係,主人可以自己到光華商場買一碼一百多台幣的喇叭線來用,再長也要不了多少錢。

喇叭後牆與聆聽位置後牆是個相對的牆面,全反射玻璃窗佔了相當大的比例,我有點擔心這樣的設計仍然會讓從聆聽位置後面來的反射音過強。但是,考慮到這個音響室必須有放唱片的地方,我還是要做這樣的設計。萬一真的反射音還是太強,我們再從聆聽位置上方的天花板處作軟性吸音處理來補救。

電源與照明都要講究

對於聲波的處理,我就說到這裡為止。接下來,我要多嘴提醒主人,音響室的電源非常重要,我不知道主人是否已經拉了乾淨又充足的電源?如果沒有,這部份應該同時動工。再來,室內照明非常重要,請不要用日光燈,因為它會有變壓器的哼聲。白熱燈泡其實是音響室的最佳照明光源,它既便宜又絕無噪音,只要能夠輔以適當的投射燈,音響室就能夠擁有既富光影情調又夠照明所需的燈光。

我的設計到此為止,剩下的就靠主人與上帝了。
分享 转发
TOP
2#

学习
TOP
3#

针对音响空间所产生的恼人驻波以及过多空间回响,一直是音响玩家伤脑筋的问题之一,许多人明明用的都是相当高等级的音响设备,但就是无法展现出精准动听的音场,这样的问题则大多出现在所聆听的空间部份。由舒乐得所推出的二度空间扩散板则是针对音响聆听空间所容易产生的残响以及驻波反射音等等问题加以控制,藉由不同的放置地点将两声道的前方半球型音场以及多声道整体空间回响做有效的处理,舒乐得RH1516 2D扩散板是采用电脑运算,将241跟长短不同的方柱排列在一起,其中所运用到的包括余数定理以及经由知名现代声学物体数学家Dr. M. R. Schrocder舒乐得博士所研究的理论加以设计而成。舒乐得RH1516 2D扩散板的主要材质使用软硬适中的高密度保丽龙制作,并且备有多种颜色提供聆听室的装璜色调做搭配,外观尺寸为60×60公分,厚度有17.5公分,每组包装中内含两片舒乐得RH1516 2D扩散板已及一包提供黏着固定专用的树脂。除了以黏贴方式进行施工外,天花板安装有轻钢架矿纤板格层可直接利用舒乐得RH1516 2D扩散板取代相同尺寸规格的矿纤板做施工,一样可以获得极佳的调音效果。而一般的墙面施工方式可先经过不同的位置聆听,之後再以附属的专用黏贴树脂加以固定。藉由舒乐得RH1516 2D扩散板的空间调音之下,绝对可以获得比以往更精准的音场结像定位。
本文载自台湾《新视听》杂志
首先請你自己決定一自己想要 [對付] 的主要頻率 (假設是1000Hz ), 然後算出這個頻率的半波長(340公尺/1000Hz = 0.35公尺 ,所以1000Hz 的波長是34公分 , 半波長是17公分) o 17公分就是您所要做聲波擴散器每一格的寬度 o
然後 , 您可以任意設這個擴散器的格子要有幾個 o 換句話說 , 也就是幾個格子一組 o 您可以設七個,八個,或九個一組都可以 , 隨便您 o在此 , 我們選擇七個格子一組好了 o 有了每一格的寬度 , 應該還要有每一格的不同深度才對 , 這個深度我們要怎麼來決定呢 ?
我們來看計算每個格子深度的公式 :

hn = (λ/2N)Sn

來 , 讓我來說明一下這個公式 : h就是每一格的深度 o n就是0、1、2、3、4......., 也就是第一格、第二格、第三格等等一直到第七格的意思 。λ是聲波波長。 N就是您所設定的多小格。而Sn是怎麼來的呢?就是 n2 除以 N 之後所剩下來的餘數。

要算出每格的深度之前,要先算出Sn。好,我們來算Sn。 我們都已經知道N是7,第一個n以0代入,所得的餘數當然是 0。第二個n以1代入, 所得的餘數是1。第三個n以2代入,所得的餘數是 4。第四個n以3代入,所得的餘數是 2。 第五個n以4代入,所得的餘數是 2。第六個n以5代入,所得的餘數是 4。第七個n以6代入, 所得的餘數是 1。就這樣,我們所求得的餘數數列是 0,1,4,2,2,4,1。換句話說, 如果我們所選的每組格子有七個,那麼它的深淺排列就是按照這種 0,1,4,2,2,4,1的排列在循 環。當然 ,0,1,4,2,2,4,1並不是實質的深度,它只是Sn而己,我們還得將Sn代入上面那 個公式才能算出每個格子的真正深度。好,我們就來算算看。

第一格的Sn由於是0,算出來的結果當然是0,也就是說第一格是平的,它沒有深度。 第二格代入公式,應該是(34公分/2x7)x4 =10公分。第四格代入公式,答案應該是5公分, 第五格深度也是5公分,第六格深度是10公分,第七格深度是2.5公分。

材料的選擇



選材的重點在於其本身的共振不會吸收中頻或低頻,可選用0.6 ~ 1.3公分夾板或MDF板,鋁板也可。若用木材,不能厚度超過 2公分,每格內可填充吸音棉。
TOP
4#

首先請你自己決定一自己想要 [對付] 的主要頻率 (假設是1000Hz ), 然後算出這個頻率的半波長(340公尺/1000Hz = 0.35公尺 ,所以1000Hz 的波長是34公分 , 半波長是17公分) o 17公分就是您所要做聲波擴散器每一格的寬度 o
然後 , 您可以任意設這個擴散器的格子要有幾個 o 換句話說 , 也就是幾個格子一組 o 您可以設七個,八個,或九個一組都可以 , 隨便您 o在此 , 我們選擇七個格子一組好了 o 有了每一格的寬度 , 應該還要有每一格的不同深度才對 , 這個深度我們要怎麼來決定呢 ?
我們來看計算每個格子深度的公式 :

hn = (λ/2N)Sn

來 , 讓我來說明一下這個公式 : h就是每一格的深度 o n就是0、1、2、3、4......., 也就是第一格、第二格、第三格等等一直到第七格的意思 。λ是聲波波長。 N就是您所設定的多小格。而Sn是怎麼來的呢?就是 n2 除以 N 之後所剩下來的餘數。

要算出每格的深度之前,要先算出Sn。好,我們來算Sn。 我們都已經知道N是7,第一個n以0代入,所得的餘數當然是 0。第二個n以1代入, 所得的餘數是1。第三個n以2代入,所得的餘數是 4。第四個n以3代入,所得的餘數是 2。 第五個n以4代入,所得的餘數是 2。第六個n以5代入,所得的餘數是 4。第七個n以6代入, 所得的餘數是 1。就這樣,我們所求得的餘數數列是 0,1,4,2,2,4,1。換句話說, 如果我們所選的每組格子有七個,那麼它的深淺排列就是按照這種 0,1,4,2,2,4,1的排列在循 環。當然 ,0,1,4,2,2,4,1並不是實質的深度,它只是Sn而己,我們還得將Sn代入上面那 個公式才能算出每個格子的真正深度。好,我們就來算算看。

第一格的Sn由於是0,算出來的結果當然是0,也就是說第一格是平的,它沒有深度。 第二格代入公式,應該是(34公分/2x7)x4 =10公分。第四格代入公式,答案應該是5公分, 第五格深度也是5公分,第六格深度是10公分,第七格深度是2.5公分。

材料的選擇



選材的重點在於其本身的共振不會吸收中頻或低頻,可選用0.6 ~ 1.3公分夾板或MDF板,鋁板也可。若用木材,不能厚度超過 2公分,每格內可填充吸音棉。
http://www.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27968&ntypeid=10
TOP
5#

LESLIE兄,帮忙找一篇“二次余数扩散板”制作的文章,谢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