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凡人音響室DIY完全攻略 劉漢盛 [复制链接]

查看: 7450|回复: 18
11#

所谓黄金听音室就是一间6.6m(26英尺)长,4.06m(16英尺)宽,2.54m(10英尺)高的长方形房间。
所以是6米长3.5米宽3.3米高咯。
TOP
12#

谢谢leslie兄
TOP
13#

也行吧,坐在地上听?呵呵。
TOP
14#

  
受40Hz駐波的影響嗎?劉漢盛

我的音響室長四米二,寬二米八,天花板是美耐板,與原水泥天花板相隔約二十公分。目前天花板以拉布條(西裝內裡布拉成波浪型),三面牆貼地毯(喇叭背牆除外)。地板則在地毯下面鋪上PU軟墊(巧拼板),使用靜電喇叭,Parasound 2200 Amp。長久以來一直受駐波困擾,使用上亞之RPG略有起色,但與花費不成正比。目前高頻順暢,中頻卻衰減,低頻駐波在40Hz處特別明顯,請問有何方法改善?目前最想以半圓木條打滿整個房間,可行嗎?

這是一位女性讀者的來信,我特別將它獨立出來回信,為的就是想順便與讀者們聊聊小房間所遭遇的問題。一個長四米二寬二米八的房間應該就是一般公寓的房間,也正是大部分音響迷聽音響的空間。這樣的典型小空間中聽音響,到底會遭遇到那些問題呢?在回答這位女性讀者的問題之前,我想先來探討這個大問題。

小房間內中低頻駐波一定會存在

在這樣的想房間中,中低頻駐波一定難免。為什麼?您想想看,房間的寬度二米八,高度其實應該也差不多是二米八,也就是說寬與高的長度是相疊。而二米八是哪個頻率的波長呢?我們將聲音每秒的平均速度340公尺除以二米八,就可以得到一個數字121.4,這就是頻率。在估算駐波時,我們可以把這個數字化為一個容易估算的數字,在這裡就說它是 120Hz好了。說得清楚些,就因為寬與高的長度,這個小房間在120Hz處一定會有很強的駐波。

再來看看房間的長邊,它有四米二的長度。四米二是哪個頻率的波長呢?還是一樣的算法,拿音速除以長度,我們可以得到80.95,就說它是80Hz好了。看到這裡,我們可以知道在這個小房間中,有一個很強的120Hz駐波(因為它是寬與高疊起來,所以很強),還有一個80Hz的次強駐波。請各位注意,120Hz與80Hz之間到底有什麼關連?有,它們都是40的整倍數。各位都知道,聲音的1、2、3、4、5…整倍數都會形成共震的諧波,所以在這個房間中我們推算它會有40Hz、80Hz、120Hz、160Hz、200Hz…的諧波共震。

以人類的聽覺而言,40Hz多一點無所謂,反正一般人對於越低的頻率越不敏感。80Hz太多的話開始會對耳朵產生壓力,不過還好,我們會覺得低頻豐潤飽滿。問題比較大的是120Hz與160Hz,換句話說大概是從80-160Hz的這一個八度內,如果量感太多,我們的耳朵就會聽到轟轟然的聲音,這股中低頻的強烈聲音會對耳朵產生不舒服的壓力,這也是一般小房間內所遇上的駐波問題,也就是您所遭遇的問題。事實上,您並不是受40Hz駐波所擾,而是80Hz、120Hz與160Hz,其中尤以120Hz與160Hz為甚。為什麼我會這樣說?一個原因是40Hz的波長有8.5公尺長,您的房間並沒有那麼長,所以無法再生真正的40Hz。再者,如果真有40Hz的駐波,那麼您應該會感覺舒服,而不是困擾才是。

中低頻駐波有沒有辦法解決

既然小房間內一定會有中低頻駐波,到底它有沒有方法去解決呢?有!有幾個方法可以解決中低頻駐波。不過,我要強調,這些方法並不是把中低頻駐波連根剷除,而只是降低它的強度,使它的危害比較不明顯而已。不要覺得不滿足,即使只是「降低強度」,它已經可以讓您在聽音樂時感到很舒服了。

按照良好的比例打造音響室

第一種方法是最根本的方法,也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方法,那就是依據良好的長寬高比例做隔間。什麼是良好的長寬高比例?在前面我已經說明了駐波形成的原因,我們只要將其反向思考,就可以知道,所謂良好的長寬高比例就是讓這三個長度都不要有整倍數的比例產生,這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聆聽空間黃金比例」(這個黃金比例與數學或大自然的黃金比例無關)。依照這個不要有整倍數的原則,您可以列出很多的長寬高比例,也早就有人以電腦計算,列出一長串的比例。不過,適合一般居家空間的比例並非沒有限制(您總不會願意住在一間長條型的房間中吧!),所以我們最長使用的比例大約有三種。其一為1.00:1.14:1.39。其二是1.00:1.28:1.54,第三為1.00:1.6:2.33。通常,我們會把房間的高度當作1.00,如果您覺得這三組數字不好記,我可以告訴你一個祕訣:我只記1:1.25:1.6及1:1.6:2.5這二組數字,真的要動手做時,再將長與寬的數字增減一點就可以了。

這三組數字管用嗎?不要不信邪,雜誌社裡的小聆聽室就是用其中一個比例去隔間的(用石膏板而非磚牆),雖然才四、五坪,但是從來沒有感受到中低頻駐波的困擾。

四個牆角做斜角或圓弧處理也可以降低駐波強度

一般而言,小房間內空間有限,如果再做夾牆來吸收中低頻駐波,那將使原本就不夠寬敞的空間更小,得不償失。因此,利用「足跡罕至」的牆角做處理就變得很實際。您可以到傢具店找可以放在牆角使用的三角櫃或圓弧櫃,木頭或玻璃的都可以。如果您不想找這種傢具,也可以請木工作,以斜角或圓弧將牆角封起來。在這裡有三個問題要考慮:斜角或圓弧要做多大?用什麼材料做?裡面要塞什麼填充料?聲學理論告訴我們,斜面或曲面的寬度決定了能夠擴散的頻率。換句話說,假若斜面寬度是一公尺,那麼所能擴散的頻率大概在340Hz(340/1)左右。這麼說來,要對付的中低頻駐波,斜面或曲面的寬度豈不是要很大?沒錯!小房間內不可能做那麼大的斜面或曲面,所以我們在牆角所作的斜面或曲面只不過是讓中頻的擴散得到更好的效果而已。可不要小看對中頻的擴散,它一樣會影響到中低頻的聽感。話說回頭,小房間內的斜角寬度大約是60-100公分,太小或太大都不實際。

要用什麼材料來做斜面或曲面呢?先釘框架,再以二分板蒙上二層就可以了。請注意,如果木工師傅願意,請他不要整塊板子封上去,而是要裁成好幾個小塊,一片片釘上去。為什麼要這麼費事?整面板子會吸收中頻,分成小塊之後,就比較不會了。至於裡面要填充什麼材料?重磅玻璃纖維當然最好,不過會比較花錢。您可以請家裡所有的人將多年不曾穿過的衣服通通捐出來,塞進裡面。請注意,我們塞東西的主要目的是吸收空腔裡所可能會發出的諧振轟聲,而不是要讓它有其他特別作用,所以只要是軟質能吸收聲音的材料就可以了。對了,您可能會問:要塞多滿?鬆鬆的就可以,塞密了效果反而不佳。

木製傢具對於降低中低頻駐波有幫助

除了以上二招之外,小房間內如果木製傢具擺設越多,對於降低中低頻駐波就越有幫助。如果太多玻璃表面,對中低頻駐波的降低則沒有助益。其餘,我想按照「劉氏好聲歌」的要訣去處理就可以了。如果這些都做了,中低頻駐波還是轟轟然,那也只好認命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換一對比較小的喇叭,讓中低頻的能量減少些。

看您所敘述的室內裝潢,我猜想您可能去看過嘉義公園音響,否則怎麼會跟他二樓的音響室處理方式一模一樣?您說用上亞RPG只有一點效果。上亞的花梨木RPG處理聲音的擴散會有效,不過我不認為它可以降低中低頻駐波。您想釘半圓木條,我認為也是白做工白花錢而已。再次提醒讀者們,請不要天馬行空的想像聲音的處理方式,一定要對聲學有基礎的認識之後,再計劃要怎麼做。半圓木條的用意在哪裡?利用木條的弧形嗎?那要多大的弧面才有效?利用木頭本身的質量來吸收中低頻嗎?理論上聲波的能量會因驅動物體震動而由聲能轉化為機械能,但是,吸收中低頻靠的不是物體的質量,而是它的空腔震動。要利用這種理論,又牽涉到準確的計算與一些副作用。

您目前的情形是高頻順暢,中頻衰減,中低頻有強烈駐波,請先依照我上面所說的方法來調整。如果您願意,可以在做了之後,將聲音改變的情況寫信告訴我,我們可以來個追蹤報導,一直到您的問題解決為止。
TOP
15#

leslie 在 2003-5-14 10:07:03 发表的内容
也行吧,坐在地上听?呵呵。
早点上来这儿就好了,现在正为音响室烦恼,新居没有对此规划好,有一处7米长5.8米宽2.8米高,可惜半开放,另一处6米长3.5米宽3.3米高太窄,地下室6.5米长5米宽2.2米高太低.不知如何选择,请leslie兄指教一下
TOP
16#

[quote]leslie 在 2003-5-13 14:11:50 发表的内容
  
凡人音響室DIY完全攻略  劉漢盛

您是凡人嗎?凡人必有凡人的煩惱。例如錢永遠覺得不夠用,知識永遠覺得不夠紮實,力氣永遠覺得不夠大。如果您是凡人,當然也有不懂得如何佈置一個音響室的煩惱。在此,我也以一個凡人的身分,來為您講述如何以DIY來建立一間自己的凡人音響室。

既然大家都是凡人(包括我自己),都不是專家,也都不想成為專家。那麼,我就以凡人的方式來講,完全不要提什麼深奧難懂的理論。只要讓您對音響室的種種有概念;只要您能夠抓住正確的大方向,這就夠了。日後,如果您不想再當凡人,想當專家,自己再去買一些聲學理論方面的書來研讀即可。

我剛才說過,凡人大部分都嫌錢不夠,所以,我們就從這個角度切入。其實,錢多有寬鬆豪華的作法,沒錢也能吃叫化雞,如果我們省著花,三、四萬台幣也能夠做出一間很好的音響室。不信嗎?讓我們來做做看。

首先,我們先來說四面牆壁的作法:

一般而言,我們的四壁大多是磚牆油漆。這種牆壁對於高、中、低頻的反射都很強,尤其是對高頻的反射。所以,「適當」的吸音就成為首要任務。我所謂適當就是不要太過分,吸得聲音乾乾短短死死的,那就難聽了。

二側牆的作法

到底這四面牆壁要怎麼吸才算適當呢?先說二側壁。這裡要對付的是從喇叭發出來的第一次反射音。為什麼要吸第一次反射音?如果第一次反射音太多,會導致定位不清楚,而且聲音聽起來也會太吵。所以一定要吸。

要怎麼吸?您不必滿滿的整個牆面都吸音,只要大約在喇叭與聆聽位置中間處吸音就可以。這片吸音的面積大概要多大?至少要有1-1.5公尺寬,牆面三分之二高度高。吸音材料的厚度呢?您不能用一般窗簾那麼薄的布料吸音,因為效果不彰。至少都要有厚絨布的厚度才可以。而且,如果您要像窗簾一般吊在側牆,請注意要打皺摺,就像窗簾的作法一樣。

若是不想用布料來吸音,有什麼其他的材料能夠使用嗎?您也可以用布繃吸音棉,做成一塊塊的吸音體;您也可以吊綿羊毛;您還可以用各種您想得出來的軟質材料來吸。不過請注意,千萬不要以為釘木板可以吸音,木板表面是平的,與原來的牆無異。木板本身很硬,也與牆無異,它不會有吸音的作用。如果您用薄板釘空腔,它是會吸音沒錯。不過,它吸的不是高頻,反而會把中頻與低頻吸掉,使聲音變薄,不飽滿,除非萬不得已,最好不要這樣做。

喇叭後牆的作法

喇叭後牆一定要結實要堅硬,這樣才不會吸掉低頻,而且會讓擴大機功率倍增。假若您在喇叭後牆釘空腔,不論您是用多厚的木板或薄板,絕對都只有負面的影響而沒有正面的效果。最常見的負面影響就是聲音虛虛的,低頻量感不夠、不結實,而且低頻也不乾淨。

咦?既然喇叭後牆要結實要硬,您剛才怎麼說要吸呢?我所謂的吸不是要您釘空腔,而是要像側牆一樣的吸法。請注意,假若您在二側牆做吸音之後,已經覺得定位精準,而且聲音不會吵,那麼,喇叭後牆就可以不要做吸音處理。反之,如果您還是覺得聲音太吵,定位不精準,那麼就要在喇叭後牆做吸音處理。後牆一吸之後,保証聲音改觀。

後牆吸音的面積要有多大呢?二喇叭之間那片面積的三分之二才夠。如果您只掛一幅小畫,那是沒有多大用處的。如果您只掛一隻小提琴,那也沒什麼用。還是請您注意,掛薄的布是沒有用的,至少也要像壁毯那麼厚才會有用。

喇叭後牆牆角的作法

任何的牆角處都是駐波最強的地方,如果能夠稍加處理,對於聲音絕對會有助益。如果不加處理,其實也不會產生巨大的傷害。最自然又不花錢的作法就是將牆角設計成書架、CD架或擺飾架。有人會用木板把那個直角封起來,這樣就變成斜角而非直角。這樣做是有用的,不過仍然會冒斜角空腔吸收低頻的風險。有人則將那個直角做成弧形,弧形具有擴散聲波的作用。不過,仍然要冒空腔吸收低頻的風險。此外,弧形的直線寬度也限制了所能擴散的頻率。例如,如果弧形的直線寬度只有1公尺,那就只能擴散340Hz左右的頻率(聲音秒速340公尺除以弧寬1公尺)。

有人會將樑下的直角做成弧形,這同樣也會遇上上述的問題。而且,做樑下弧形也恐怕不是您自己能夠DIY的,請木工來做就是錯誤的第一步,您將開始花大錢。

聆聽位置後牆要怎麼做

或許您會說,我都已經貼著後牆坐了,這片牆還能怎麼做?老實說,貼著後牆坐是最不好的,因為此時聲音會比較渾。除非您的系統低頻不足,必須靠近後牆來增強低頻。一般而言,您的坐椅至少要離後牆半公尺,這樣的聲音才會比較乾淨。

聆聽位置後面這片牆其實可以吸,也可以擴散。用吸是怕您離後牆太近,反射音太強。用擴散是因為離後牆較遠,擴散可以使聲音更自然。我認為最佳的方法是將吸音材料用在擴散造型的表面上,這樣一來,吸收與擴散的好處兼得,這是最完美的。

要怎麼做擴散呢?如果您懂得二次餘數擴散器的作法,當然可以自己DIY。如果您不懂怎麼做,也懶得去做,也可以想辦法收集麥當勞外帶飲料容器,或者去買裝蛋的容器。那些容器都是紙做的,而且凹凹凸凸的,具有自然的擴散效果。不過,它的擴散頻率範圍很窄,無法像RPG一般擴散範圍很寬。

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做擴散?請記住,任何的斜面或弧形都可以擴散聲波,您愛怎麼做就怎麼做。不過,它的擴散頻率範圍受限於自身的「面寬」。這也就是為什麼二次餘數擴散器要設計成一格一格深淺不一的樣子,因為這樣才能擴散更寬的頻寬。

天花板與地板的作法

說完四壁與牆角的作法之後,我們要進入天花板與地板。由於天花板比較複雜,我想先從地板說起。

地板的佈置

台灣的居家地上大概都是大理石、瓷磚或木質地板。由於位處亞熱帶,氣候又溼又熱,固定的地毯並不適合我們的居家環境。為了降低從地板反射上來的低頻,我們還是需要在喇叭與聆聽位置之間的這塊地上鋪上可移動的厚地毯。請注意我說厚地毯,而不是一般南亞薄地毯。為什麼需要厚地毯呢?因為厚地毯的吸音效果才夠,如果您只想用小塊薄地毯,那將只有裝飾作用,而沒有實質的吸音作用。您知道去哪裡找厚地毯嗎?如果住台北,您可以去找全國地毯或其他規模比較大的地毯店,那裡都會有手工或半手工、或機器織的天津羊毛地毯。只要是那種厚地毯,而且是羊毛的,買比較便宜的機器織品就可以,不必買到純手工織的,因為那會貴很多。

天花板的作法

在地上,我們能夠著力的地方只有鋪上一塊地毯。而在天花板上,花樣可就多了。請注意,千萬不要留著空空的天花板不管,那樣就太可惜了。

一般來說,天花板最好也是吸音與擴散兼具,這樣聲音才會最好。如果只有硬調子的擴散,則從天花板來的高頻反射音會太強。在此,我舉五種吸收與擴散兼具的天花板作法,以及一種只有吸收的作法。當然,您必須把做天花板的預算編入房屋裝潢費裡。否則,天花板隨便一做就是好幾萬,這樣就破壞「凡人預算」的初衷了。

一、輕鋼架加礦纖板

這是最簡單的天花板作法,也是最省錢的作法,除非您要去買國際牌音場系列的礦纖板。雖然這種天花板只有吸高頻的作用而無任何擴散功能,不過對於抑制過吵的高頻以及過長的室內回音都會有效。您可不要看不起這種作法,本刊顧問劉仁陽的聆聽室天花板就是這樣。不過他在其他地方有很多玄機,您要能夠參透才行。

二、藻井加中央區吸音

所謂藻井就是一格格、一層層向上收的天花板,中國舊式建築的天花板經常可以看到這種作法,我們國家音樂廳的天花板也是典型的藻井設計。藻井擴散的作用在於一層層內縮的階梯,而它的吸收作用就安置在最中間的那一塊。如果是四、五坪的小聆聽室,將天花板分成四格來做藻井就可以。假若有十幾坪,當然就要分成更多格了。

藻井有什麼壞處?第一,請木工來做相當昂貴。第二、藻井本身的空腔會吸收中、低頻。但是,如果您的吸音、擴散都不夠,而且又喜歡藻井的美觀,藻井恐怕還是很好的選擇。

三、小片聲弧擴散兼吸收

我懷疑凡人是否可以自己動手做小弧片。如果您可以DIY,那麼,請動手做每片一尺見方、二端彎起的小弧片。然後在弧片向下的一邊貼上塑膠皮(木皮難貼,而且要上漆,塑膠皮幾可亂真,而且便宜方便。)。然後在向上的那一面黏上泡棉或吸音棉(絕對不能用玻璃纖維棉,會傷肺)。最後,在天花板上釘木條,把小弧片一片片固定上去,這樣就大功告成。

這樣的作法很費工,而且擴散的頻率受限於一尺見方的面積。但是,一方面它可以做得美觀,另一方面它可兼具吸收與擴散,而且不會有空腔吸中、低頻的問題。此外,您大可不必整個天花板做滿。您可以選天花板中間與聆聽位置上方先做,效果不夠再繼續擴大。

其實,如果有人能夠大量生產這種以二分薄板彎成的小弧片,那將是造福音響迷之舉。

四、三角擴散吸收

這種方法與上述小弧片的方法相同,所不同的只是把小弧片改為三角形而已。弧片與三角形何者效果為優?其實差不多!端賴您認為何者比較對您胃口。

五、洞洞板加波利擴散板

洞洞板就是建材行能夠買得到的那種佈滿小孔的薄板。將洞洞板裁成二尺見方一塊,再將洞洞板的向上一面鋪上泡棉或吸音棉,然後將它們放在輕鋼架上。整個天花板放一半洞洞板就好,剩下的一半輕鋼架則放波利擴散板。這樣一來,洞洞板可以吸音,波利擴散板可以擴散,整個天花板搭配起來也不難看。

六、外表繃布內藏吸收與擴散設計

這種作法其實就是為了顧及美觀而做。先在天花板上做吸收與擴散各半的裝置,然後再打格子,將那些設施以美觀的布繃起來遮住。這樣一來,視線所及是一格格美觀的繃布,裡面又具有擴散、吸收功能,這是三贏的作法。當然,這也是很費工的作法。

別忘了擺放自然傢具

當您按照以上作法,佈置完成一間凡人音響室之後,還有一項措施很重要,那就是千萬不要將整個房間弄得空空如也,捨不得放傢具。要知道,傢具就是最自然的吸收、擴散體。如果您缺了這些傢具的自然吸收擴散,整個房間的效果將大打折扣。至於所放的傢具有沒有限制?大體上沒有,不過如果能夠有皮沙發、木桌木櫃木書架音響架(不要有玻璃門那種)等,那也就差不多了。

看完這些,您心動了嗎?或許您還是怕會花很多錢與很多工。放心,只要掌握以上要領,您花不了多少錢就能夠得到很好的效果。別猶豫了,把袖子捲起來,開始動手吧!Trust me, you can make it。 

leslie兄,小店剛要搬迁,把試音室裝修,4米半寬,6米長,3米高 ,合比例嗎?想找高人指点.
TOP
17#

最長使用的比例大約有三種。其一為1.00:1.14:1.39。其二是1.00:1.28:1.54,第三為1.00:1.6:2.33。我們會把房間的高度當作1.00.达声哥,你可是比小的更专业哦。
TOP
18#

3.3???
TOP
1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