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放弃贵价HI-END两声道,尝试接受平价AV吧 [复制链接]

查看: 30982|回复: 201
21#

就因为两声道“升级”到多声道,不只是量的问题。所以不建议初哥做这个选择。
TOP
22#

LW 在 2003-4-16 10:50:09 发表的内容
leslie 在 2003-4-16 9:57:53 发表的内容
首先可以继续美妙的2声道,再添个环绕解码如DTS EX的 解码前级,那么力大无穷的2声道后级可灵活的用在5.1或6.1或7.1的任意2个声道。其余的声道工作就可以任选自己喜欢的力大无穷的双或单声道后级购买,再购买相应的中置和后中,后环,侧环,低音炮。你说可以吗?这些都可以分步进行。或者把原先的喇叭做为环绕,中置都可以,只要有钱买更好的,相当灵活哦,其中玩的乐趣可也是无穷啊。 该你说你的两万系统升级篇了。

嘿嘿,你的升级,只不过是在数量上将两声道变成多声道之所谓“升级”。而且同样离不开你所称的“廉价多声道前级”。
看来我原有的多声道无需升级啦。因为本身已经是多声道的了。
顺便提醒一句,今后增加的后级,必须是同一型号、品牌或音色一致,否则花钱不讨好,音箱也差不多同样道理。两声道“升级”到多声道,不只是量的问题。

你的那套多声道系统可以告诉大家吗?任何类型的产品都有高低端的分别,这点你不反对吧。把我说的都驳斥一遍吧,呵呵。
TOP
23#

那我可就等着你投入平价多声道的怀抱,我来捡你的“过时”系统拉。
TOP
24#

好多日本人的小空间里可都是衣橱一样的天朗,JBL哦
TOP
25#

廉价多声道前级?你怎么知道所有的多声道前级都是廉价的?多少钱算是廉价呢?
今后增加的后级,必须是同一型号、品牌或音色一致,否则花钱不讨好,音箱也差不多同样道理。当然是这样。但不觉得少了玩的乐趣吗?如果不需要玩,大家就去电影院咯 。同时也说明我的方案是可行的。
两声道“升级”到多声道,不只是量的问题。可首先是量的问题哦。
看来你原有的多声道无需升级啦。因为本身已经是多声道的了。如果你的要求只限于数量上的多声道,那我也认为不用升级了。
TOP
26#

LW 在 2003-4-16 10:53:50 发表的内容
leslie 在 2003-4-16 10:15:43 发表的内容
LW 在 2003-4-16 10:05:32 发表的内容
[quote]leslie 在 2003-4-16 9:42:09 发表的内容
有点乱 在 2003-4-15 23:31:14 发表的内容
不知
是哪两套啊?
首多声道系统只用去听两声道,当然比不上“专业”的两声道系统啦。

比例缩减是不正确的想法。

按你的意见,应该如何理解曹医生“20W轻易打败180W”这句话[/quote]
反射音和方向感,包围感和临场可能超过。
TOP
27#

LW 在 2003-4-16 16:05:04 发表的内容
我认为,James_0075发表的贴子的观点都比较科学和理性。
立体嘛,必须是多维的。我们现在所谓的立体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立体声,只不过是模拟立体声场罢了,或者是伪立体声,听过多声道之后,就觉得这些伪立体声生硬和不自然。两声道立体声再生后面和侧面存在劣势,交代不了后面和侧面的音乐信息(主要是残响等信息),对立体声重现大打折扣。只有一些昂贵的立体声器材和设计良好的听音环境,才可以模拟得象样一点。


兄弟还没回答我呢。
TOP
28#

LW 在 2003-4-17 10:13:09 发表的内容
leslie 在 2003-4-17 9:25:44 发表的内容
为了构筑音场和定位,2声道是最基本的,所以如果你连这也不知道,我都没法和那么多回你贴子的大虾们交代了,不过这也是我们的义务啊。
就如同罗马会买一个巴蒂,却不会买十个张xx。
你为什么会认为两声道是基本的呢?理论根据何在?不说出理由,也枉了大家跟那么多贴吧?
那我又为什么说多声道是基本的呢?理论根据前面已经说过,一句话,立体是多维,不是平面。现在的两声道是伪立体声。如果说立体感不那么重要,用有限的金钱玩单声道好了。
罗马会买了一个巴蒂,其它包括守门员不买了?11人才够一支球对哦。

11人才够一支球对哦。是啊,难道你要让100个越南队员和阿根庭11人踢吗?足球只是进球吗?立体感很重要,你可以每声道花100元去买200个声道,实现你的 2万元系统,那你为什么不这么做呢?你还是得承认每一个声道的重要性哦。
TOP
29#

自从1958年出现了商品化的家用双声道立体声音响系统以来,由于可以获得一个位于听音者前方的二维声场,就像坐在音乐厅的座位里欣赏舞台上乐队的演奏或演员的演唱,所以它作为纯音响标准格式而延续至今。

  在前段时间家庭影院风靡一时之际,很多人十分担心纯音响的前途,然而传统的双声道Hi-Fi音响并没有在家庭影院的热浪中消亡,最近以来反而略有升温的迹象,君不见百元以上一张的正版CD碟十分热 销就是很好例子,而国内外的硬件生产商也不失时机地推出许多Hi-Fi器材供发烧友选购。不久前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国产影音器材大展"上多数厂商和参观者对Hi-Fi器材更加关注,而家庭影院似乎没有往日那么热闹了。

  这种现象如何解释呢?台湾音响界名人刘汉盛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今日的AV族必然有很大的比例成为音响族。没有一个人会每天看影片而不厌烦,但是很多人可以每天听音乐而不腻。音乐带给人是轻松的,是抒解压力的,是可以在做事时同时欣赏的,而这些特性都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只要AV看腻了,自然就会转到音乐来,这就是商机。
TOP
30#

如果目前当多声道软件不是满天飞、人们欣赏多声道也不是有如欣赏两声道展示会那样容易。所以你真的在这里多此一举了。为了构筑音场和定位,2声道是最基本的,所以如果你连这也不知道,我都没法和那么多回你贴子的大虾们交代了,不过这也是我们的义务啊。你始终没有说出你对打败的观点理解,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就算2万的单声道,他的音质还是打败2万的多路。更别说18万了,他的不足我也说了无数次,你不会忘了吧。就如同罗马会买一个巴蒂,却不会买十个张xx。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