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请教哪位DX知道Theta的COBALT307DAC么? [复制链接]

查看: 2751|回复: 9
1#
售价多少?值得购买么?我现在的CD是SONYCDP3000
最后编辑snake
分享 转发
TOP
2#

真的来问了啊?哈哈!老黄人还是不错的!
TOP
3#

jadis 在 2003-4-14 0:43:17 发表的内容
真的来问了啊?哈哈!老黄人还是不错的!

呵呵。。谢谢!
TOP
4#

up
TOP
5#

谢谢了!
TOP
6#

樸實裡透露出不凡

評California Audio Labs Sigma Ⅱ數類轉換器 羅明傑

搭配試聽器材
訊源:Meridian 200,Micromega Premium DVD,Cobalt 307數類轉換器。前級:Sonic Frontiers SFL-1。 擴大機:VTL ST125,EAR 834。喇叭:Sonus Faber Electa Amator,Mirage OM-8。線材:MIT Terminator 2,Power Source SE 。<圖1>

    自Philips發明CD以來,就D/A轉換器與CD轉盤是否分開這個問題上,音響界就一直爭論不休。直到現在CD硬體市場已逐漸被DVD所取代,這個問題還是時常被討論著。但是不管如何,筆者還是老話一句:自己覺得哪種搭配最適合自己,就朝那個方向去進行準沒錯。在印象裡,CAL是家充滿科技氣息的公司,內部成員都是一些非常年輕的工程師,並且其主要設計師都有博士的學位,其他的如助理工程師都有碩士水準。看到他們的公司成員,就好像進了一家電腦公司的研發部門,在筆者看來覺得不可思義。就以美國的音響產業來說,絕大部份的廠家,其製造理念與聲音走向都與經營者有很大的關係,個人色彩非常濃厚,像CAL這種公司結構並不多見。更難得的是,這些工程師對於數位音源有很深入的研究,所以很多線路都可以藉由本身深厚的設計基礎來作修正,不必遷就於原廠所提供的資料來設計電路(這裡所指的是製造解碼晶片的廠家),可以開發出屬於自己認為最好聽的聲音,對於這一點真是值得喝采。

濃厚的美國風味

第一眼看到Sigma Ⅱ外觀,一種美國風的味道油然升起,非常的簡潔,與我們所熟悉的日本器材大異其趣(日本器材的複雜功能,有時會令人不知如何去使用駕馭它)。全身上下黝黑的機箱且刻有溝槽,讓使用者在搬動時不致滑手,並且對於降低諧震有一定的效果,可以想見廠家對於如何降低諧震這方面所作的努力。初次接觸時感到份量頗重,使人感到作工紮實。

<圖2>
California Audio Labs Sigma Ⅱ數類轉換器,使用Crystal CD8414解碼晶片,輸出端使用12AX7真空管,具備24bit/96KHz接收解碼能力。定價:33,000元。總代理:方純(02-25114855)

首先我們可以從Sigma Ⅱ的背板看到,除了總電源開關之外,就是一般的標準配備,如玻璃光纖、75歐姆數位同軸及一組RCA座,比較令我遺憾的是沒有平衡式輸出。面板方面就更簡潔了,唯一的按鍵是用來作為數位訊號開關而已。拿起頂蓋,簡潔的佈線結構立刻映入眼底,在此不得不為這些工程人員稱讚一番,其中令我比較注意的是使用了Crystal CD8414解碼晶片,主要材質是使用CMOS(金屬氧化半導體場效電晶體),其主要工作是負責接收來自轉盤的數位訊號,並搭配使用1bit Sigma-Delta作為數位/類比轉換。再來引起我注意的是那支12AX7真空管,一般這種小管子在後級裡都被當作整流管來使用,但是在這裡則是用來作類比輸出,這也難怪其聲音帶有溫暖的味道。

獨特的真空管音色

市面上以真空管設計D/A的廠家並不多,其中以加拿大的Sonic Frontiers最富盛名,但是其產品價位高出CAL甚多;有一點很相似的是,他們的音色都相當具有管味。我們先來聽聽Sigma Ⅱ在小提琴及鋼琴的表現,這張專輯是由Dorian所推出的阿瑪悌與薩拉沙提作品集,比較特別的是這次擔綱演出者使用了阿瑪悌名琴及史坦威鋼琴,可以藉此來驗收一下效果如何。就以音色而言,其聲音非常溫暖柔和,華麗而又細緻。中高頻段的樂器質感很好,樂器線條十分的優美,不會有任何的唐突,琴弦與琴弓磨擦質感相當逼真,細節多且顆粒很細,給人柔和似水的想像空間,不像一般機種讓人覺得生硬的感覺。小提琴的木味也出來了,不過有點可惜的是如果鋼琴聲的泛音要是再多一點的話,會讓筆者更加的欣喜。雖然如此,卻並不代表鋼琴聲不行,反而讓人感受到另外一種不同的風味。

在大動態表現方面,Sigma Ⅱ雖然無法像Theta那種力拔山河的氣勢,但是應有的動態卻有模有樣,樂器在大樂團的編制下絲毫沒有縮水的跡象。樂器定位非常清楚,表現出應有的透明度,低頻反應很快,而且結實有力。

<圖3><圖4><圖5>
原廠公佈規格:頻率響應5Hz-22KHz,訊噪比105dB,總諧波失真<0.005%,輸出電壓2Vrms,輸出阻抗2K歐姆,消耗功率18W。外觀尺寸:212×101×317mm(高×寬×深),重量4.54Kg。

24bit/96KHz實際測試

面對DVD-Video的24bit/96KHz時代逐漸來臨,CAL也為消費者設想到了,所以又增設了24bit/96KHz接收解碼能力。雖然這項規格與未來的DVD-Audio不符,但是應該有部份AV迷仍然用得到才是,所以筆者也要聽看看它到底在24bit/96kHZ的表現如何。目前我手邊的DVD-Video唱片絕大部份都是Chesky所錄製的(沒有影像),用來比較傳統CD的話,最起碼的差異點應該是在解析度上會提升不少;仔細聆聽比較之後,我發現除了解析度增加之外,更讓我發現到聲音的表情變豐富了。以Jon Faddis所演奏的小喇叭來說,很成功的把現場氣氛帶入聆聽室裡,其中除了小喇叭的獨奏外,還有如鋼琴之類的伴奏樂器都安安分份就定位,嘹亮的小喇叭聲充滿著試聽室。薩克斯風非常輕鬆且具親和力,會讓人不知不覺的溶入其中,並且有手足舞蹈的衝動,音色表現清晰度極高,音場遼闊度也增加了不少。

精緻的聲音表現

筆者的聆聽空間不大,大概只有四坪左右而已,這也是我們音響迷最大的煩腦,尤其又是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地區,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聆聽室乃是我輩玩音響迷最大夢想。在聆聽過程中,筆者發現這部D/A轉換器非常適合一般空間的聆聽 - 在無法擁有大空間的情況下,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先追求聲音精緻為優先考量。如果您認同這一點,筆者手邊的這部Sigma Ⅱ倒是值得考慮,光是設計及完成度而言,都已經達到一定的水準,音色卻又那麼的溫暖而富有光澤,有別於一般數碼味較重的器材,尤其在這個價位上更是令人激賞。

CAL終於打破了一般Hi-End高價器材的惡夢,使一般普洛大眾享受到價格合宜的商品。也許你會對於Sigma Ⅱ的外觀表示意見,不過音響是用來聆聽欣賞的,所以我們要以聲音的表現為優先考量,再加上它在DVD-Video能夠帶來的便利性,筆者認為這是一款值得投資的產品。


回125期目錄
TOP
7#

谢谢了!
TOP
8#

我也是初哥一名,真喜欢就把CD带去听听咯,Sony的声音还是满硬的吧。要注意他用的是什么CD,信号线和电源线,这些和你家不同,区别很大的,有时音乐味一条线就给带出来了。
最后编辑leslie
TOP
9#

他用的都是高价的东西 不过都是二手的 转盘好象原价要20K左右 线和小孩胳膊差不多粗!哈哈。。
TOP
10#

谢leslie兄了!我再去听听,用它之后会不会使原来的音源有很大的提升?我原来是SONY的CDPX3000。有人说THETA的解码音响性大于音乐性,声音会较粗是不是?
我也是上海的,以后还要向leslie胸多多的请教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