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之旅-->>Spendor sp100制胜的绝招 [复制链接]

查看: 7281|回复: 6
1#
品味个性与搭配:Spndor SP100二点补充

涉及音响的话题离不开英国声;涉及英国声的话题离不开Spendor。 它的话题太多太多,有人用"传奇"比喻。香港
音响大玩家马睿曾收集有关资料并撰写专门文章;《HI-FI音响》"煮酒论英雄"专栏的开山篇就是众写手评点
Spendor经典之作BC-1与SP100。在与他们的联系中你会发现,他们的实际喜爱与文字表达不同。

Spendor SP100的名声太大,特性太强,喜好与否要看自己。
总体感受较深的几点:
一是它温文尔雅的做派,也是他典型的绅士派风格。很像英国电影,不如好莱坞的刺激、惊险……聆听古典音乐
有滋有味,音符之间透着浓浓的人文气息。有关这一点毋需多谈,翻开97年以前的国外刊物就能了解一二。

另一是Spendor SP100的价格。这一点很像B&W801,价格优势是他风靡全球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商家与用家时常
闭口不谈却是事实。在同等的价格下要作到他这样的水平,据我有限的了解是不多的。听说最近商家调整了价格。
此事很敏感,公开说出多有不便。有关价格的事请你电话与版主了解实情。

三是Spendor SP100的适应性与耐听问题。不少人认为它的声音过于老派,也有用家看法是适用性不大。但是日本
人用它看AV,并认为是最佳品之一。有关的可查阅这方面的权威刊物日本《HI-VI》中文版。因为实际配的器材不
多,可以说自己并没有完全了解他。前一段时间,一位商家力邀我去听他的最新组合(用德国的一套前后级伺
候),他在电话上说比B&W新的某款强几倍,连丹麦皇冠的达雅麦林(三万)也有一比。他还愿意收购签名版的
Spendor SP100。总的评价是"声音非常好听"。

不敢说SP100对于所有人都是好声靓声,但他对听古典音乐来讲肯定耐听,而且味道很正。如果你觉得古典音乐的
原声乐器有一种声音味道不正,可以告诉你,一定是调整出了问题,例如钢琴没有颗粒感,还不如3/5a悦耳,请试
一下银线,或者换了你的音源。

由于SP100的名气太大,都把它作为英国声的代表之一,没有人敢于公开说三道四,都怕被责为没有品味!从1989
年投放市场,92年略改过一次(小的改动):三个单元是双磁钢,三个独立的箱室等等,都很诱人。发烧天书至少
三个主笔曾使用过它;法国荣誉是超级的;日本软体、硬体大老都称他;台湾音响论坛刘汉盛、张典齐更是鼓噪不
止。仅见到台湾赖英智只是在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与金嗓子某型号相配时第一次听到好声。

是否爱它,实际细致听听吧。发烧友都知道测试最好用古典软件,你是一个真正的古典音乐爱乐人吗?如果听的更
多的不是古典软件还是多做一些其他的器材选择。不必勉强自己,按自己欣赏爱好去选择适合所听软件的器材。
SP100不适合大多数发烧友,这是我的一点看法,他的个性太强。

关于Spendor SP 100的器材搭配也是个长久的话题,补充介绍。其中有个名人向我介绍一个推荐是用天龙的合并功
放,他说表现很好,难以理解。这些都是道听途说的,本人没有仔细试过,偶尔几件只是经眼过耳,实际搭配的效
果如何难说,列出仅供兴趣者参考。我想强调一点,任何一种搭配都别忘了尝试选配一条好的银线作信号线。

Audiolab 8000Q+M125 Cello Encore 1M+150少了韵味,价格过高。
Audiolab 8000全套+M+meridar CD是原厂现在的搭配。
Audiolab 8000Q+8000M;Audiolab 8000Q+P150两种都是多数人认可的经典配。

Quad 一件套,这是原厂的老搭配。

Jadis JPL+Defy7非常出色的搭配。
E·A·R 834推的层次惊人,透明、速度、音色等出众,低频量感不够。
ARC LS2MKII+Mark Levinson27.5XL+Accyphase DP65宽松甜美饱满,高频有些暗。

Bryston 4B ST是台湾刘汉盛新的推荐。
优质的300B,台湾刘汉盛的推荐之一,不能大爆。
Chord套装是台湾最大的店家新的推荐。这一品牌是丹拿专业箱的指定搭配,值得格外关注。

Mark Levinson 331XL+39XL CD(直入)比较理想的组合,味道不浓不淡。
Gryphon Bel CAMTO+Gryphon S100+Micromega Duo监听声,音场准结像好。

F·M244+FM611+Denon S1细致高贵,低频延伸不好。
McIntosh MC240也有人说还是可以,但要分频推。

E·C 、Krell 、classe有人嫌之不够细腻。
Cello、Ayre过于冷艳,最好不用。
B&K前后级(价格仅一万元)效果不容质疑。
(写于2000年6月)

舒存:音乐之旅-->>Spendor sp100制胜的绝招          
  

  文章提交者:舒存 时间:2003-04-02



大家都知道,要让音响出好声,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器材与搭配、空间与摆位,电源与调校。谁也闹不清楚造成声
音不平衡是哪个环节的问题。我想告诉关注Spendor 喇叭的朋友,如果现场觉得SP100声音平衡不好,肯定是试听
时哪一个环节出错了,因为平衡好是它当年制胜的绝招。

SP100是款个性非常鲜明的音箱,喜欢与否完全因人而异。可能对大部分年轻人不适合,因为他局限性也很大,仅
仅适合聆听古典音乐。从这方面来说,他整体的全面性、耐听性要胜出其他器材,仅此而已。如果你想从中再寻求
更多其他的东西,尤其是离开古典音乐以外,寻找其他音乐的或者音响的各个要素,结果会令你多少有些失望。
以下再提供一些有关资讯,目的是让大家作进一步的了解,如果有可能,建议大家多作一些实际的试听,好好品尝
品尝传统英国声诱人的魅力。

器材清单如下:
功放:AVM-V4(德国前级),AVM-M3(德国后级);
音源:Primare (丹麦翩美)302 CD;
线材:Goertz(美国高烧线),Symo(丹麦四目线)。
除了Spendor SP100以外另三款箱是: Wilson Benesch Orator ;Avance Dana Magnum; B&W N804;
以上四款箱的价格均在二万以上,可说是较有代表性的音箱。

视听环境是代理店的专用视听室。空间约在36平方左右。 使用这套组合搭配,总体结论是款款箱都能发出动听的
声音,有些出乎意料。因为搭配的器材基本上是香港安美公司代理品,谁也不曾料想到试听结果竟是如此美妙。

AVM这一款功放的功劳不小(有关AVM的视听报告,有兴趣的可看看广州《视听博览》99年9月号专文介绍。区别是
文章介绍的前级是AVM的另一款V3,比V4的声音略硬一些。提到德国货,过去只知道Burmester ,MBL等等这些超价
品,以及很早进入大陆市场的Restek这些家伙,看来德国好货不少,他们只是冰山的顶角代表,有兴趣的烧友可以
根据自己的实力做出多种选择。由此也可见我们见识的局限有多大。一叶落而知秋,不要一次试听不满意就否决了
这套系统。

试听的结果如何?
Wilson Benesch (代理译为金驰)Orator首先出局。Wilson Benesch近年红透国际音响界,主要是因为他把碳纤
技术移到音箱制作上。继几年前Act one成名之后,又推出简化的Actor,紧接着隆重推出旗舰Bishop。虽然他大名
鼎鼎,但是其他三款箱的势力确实不比Orator低,Orator出局可能是搭配问题,也可能是因Orator是Wilson
Benesch 成名作的最简化版,不能代表他们家的实力。尽管它的价格不低,但是一般都认为,这是Wilson Benesch
音箱靓丽外观和新款货推销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Avance Dana Magnum是丹麦皇冠的原旗舰品"达雅麦林"。他用的是一个Dynaudio D260高音和两个7寸的Scan Speak
碳纤纸盆中低音。这款箱早有定评,声音细致、透明,解析力和延伸好,虽然中低音量感略显有些保守,仍被认为
是Dynaudio高级货最好的替代品。它的整体实力可以说在几款箱之上。30000以上的价格已经高出SP100近10000
元,也能说明一些问题。SP100与他的差别主要还是口味上的,从音响性方面来说,除了高低两端的延伸,声音的
精准性和透明度以外,两者仍有可比之处,尤其是中低音。

名义是四款箱的试听比较,实际最后可以说是N804与SP100的较量。
关于N804和SP100这两款箱的比较是在非正式情况下进行的。因为N804是另一店家寄放品。他们也不愿意打擂台,
所以没有当众一对一对比,结果也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我在这里所说的感受,难免有失偏颇,所以
大家大可不必当作是什么结论的东西;权当作是一种资讯一种参考吧。

实际试听后,无论作出肯定或否定结论的,都肯定SP100的声音有魅力。在此,我想有必要转贴《AV音响世界》原
发烧论坛上的一个帖子,看看这位B&W经销商先生看法,看看B&W拥戴者肯定N804同时也不否定SP100声音优势的意
见,以此先说明SP100声音不平衡可能是试听中某环节出错,再接着谈谈其他肯定SP100同好对此的感受,这样可能
更客观一些。

转贴《AV音响世界》发烧论坛X老师等回答DX有关SP100与N804比较的贴子:
SP100是一款三路三单元大型书架音箱,低音和中音单元是SPENDOR自己开发的,他的振膜用的是聚丙烯材料;高音
单元则是向绅士宝定作的,在接线柱方面可以进行三线分音。SP100的声音是典型的英国声,高音细腻柔和,中音
甜美,低音速度较慢,是黄昏色的声音趋向。SP100的低音单元口径达12英寸,虽然音箱的灵敏度高达90dB,但的
确是不好匹配功放,我曾听过搭配6万多元的德国AVM功放才觉得理想一些,它的低音丰满,量感很足,但下潜并不
很深。SP100在使用是要配上原厂的专用脚架,由于音箱的体积较大,最好在30平方米以上的房间使用。

N804是一款三路四单元苗条瘦高型的落地音箱,所有单元都是B&W公司自己开发的,堪称高科技扬声器的结晶,矩
阵箱体结构,高音单元采用鹦鹉螺技术,中音单元是无折环的FST 防弹布振膜,低音单元用的是防弹布与纸浆的混
合振膜。N800系列是对应DVD-Audio、SACD最新数码音源来开发的,声音中性清淡,解析力很好,音染也极低。
N804的用了2×6.5"的低音单元,量感不是很多,但下潜较深,《泰坦尼克》号原声CD第14首的主题曲中的超低音
也能较好地演绎出来。N804的灵敏度为89dB,虽然容易推,但也很容易暴露音源、功放的缺点,因此对音源、功
放、线材、电源供应的处理挺讲究的。一般来说用厚声的器材搭配能够从N804身上找到往日英国声的感觉。限于
N804的低音单元口径,适合在2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使用。如果是30平方米的房间就要选择N803了。

平心而论,SP100和N804都是好音箱,无论从声音或外观来说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格的产品。但SP100可能只适合对
传统英国声有感情的老发烧友,而N804更适合现代发烧友听音广泛的特点。外观上,SP100比较呆板,而N804则能
让人一见倾心。 "SP100可能只适合对传统英国声有感情的老发烧友"这句话讲得有水平!
原帖见2000年6月7日 14:40:52(10481)


肯定SP100胜出N804的,一是认为他好听耐听,相对说是好伺候。SP100虽然不好推,但是也并没有外界相传的那么
老大难。因为也有店家用rega Mira(君子爱神)60瓦功放试推SP100,效果也是不错的。当然与AVM试推的差别是客
观存在。用越好的器材配他,越能发出好声,这一点大家有共识。再一是大音压时表现非凡。如果你十分偏爱N804
的声音,大音压时也不得不服SP100的表现:不慌不乱,声音不散且十分稳重,中音照常轻松甜美,中音衔接紧
密,难怪乎日本佬用他当AV主箱。

另一是SP100的完整性。解析力不是非常高但已很好,通透度不是最好但光泽感其佳,音场不够宽深但气势好,下
潜不是很深但量感恰到好处:低音在一般空间不容易溢出无法收拾,大房间也不会头重脚轻低音欠缺。原先在二十
多的空间,用krell 300i和Gryphon Tabu AT推过N804,现在空间增加了十多平方,让人感觉和上面那个转贴人是
一样的,觉得SP100的低音反尔比N804来得多一些,;感觉不同的是,在小空间里SP100低频不会过多,也不难控
制。

N804是最近热门器材,大家也多有试听,他的特性不必在此多言了。提供上述情况只想说明一点,如果你觉得
N804还不错,那么SP100也不该有什么大问题。 可能因此多方面的缘故,造就了当年SP100誉满全球似的风光,不
是今天某个网站某个代理炒作的结果。

也许你还不清楚他当年的名声有多大吧?
《Stereophile》曾经把SP100与一些非常大牌货并列为全音域的B榜;当年《Stereophile》至少包括技术主编等在
内的三位主笔使用SP100,并非某一位主笔和编辑的偏爱品,《Stereopile》并用他制作录音;英国、法国、德国
和日本等音响界均给予很高评价和荣誉,使得他也曾红透天下。不论追求音乐的、还是追求音响的,都给予充分好
评,难怪台湾刘汉盛先生的声音那么大语气那么坚决。但这毕竟是若干年前的美好往事了。

在此我们做一做往事回忆,既可以让我们兴奋、也让Spendor爱好者兴奋。
以下就是1994年《Stereophile》榜单中比较熟知的音箱品牌,摘要抄录在此仅供参考:
首先特别说明一下榜单的有关情况。几乎所有的刊物器材榜单确定原则是,只要一位以上的主笔或编辑强力推荐的
器材,即可上榜。在同价位里,一般所有上榜器材均按字母顺序排列,因此上榜与否仅供参考,排名先后也不必在
意。

《Stereopile》在榜单之前的说明有几点很重要:
1.入榜的器材仅限于在美国市场可买到的产品
2.上榜三年以上的产品用五星表示,这里用*号
3.超值产品用$表示

A榜全音域:B&W M800 , ProAC Response Four , Thiel CS5($),Wilson Audio WATT3/puppyWHOW 2 , ……
A榜低频有限:Sonus Faber Extrema , Wilson Audio WATT/puppy2,……

B榜全音域:Apogee Stage ($*), Apogee Mini Grand , Avalon Eclipse(*) , B&W M801S(*) , KEF
R107/2, Martin-Logan Quest , Martin-Logan Aerius($) , Mirage M-1si , Mirage M-3si($), NHT
3.3 , ProAC Response Three , PSB Stratus Gold($*) , Snell Type/B , Snell B/minor , Spendor S100
(*), Thiel CS 3.6 , Thiel CS2.2(*) , ……
B榜低音有限: B&W M805($) , Celestion SL700SE(*) , Celestion SL600Si, EnsemblePA-1(*),Ensemble
Reference(*) ,Monitor Audio Studio 20 SE , Monitor Audio Studio6 , PorAC Response Two ,Quad ESL-
63(*),Sonus Faber Electa Amator, Totem AcousticModle 1(*),……

《Stereophile》1994年C榜以下榜单(略)

我曾经就Spendor SP100等问题与台湾刘汉盛先生作过交流。一是G1000、S100、SP100的区别,二是声音好坏。因
为台湾有一种说法他们是不同的品质和等级的货。他认为S100、SP100和G1000应是同一种货;他曾是B&W 802和
Spendor G1000两款箱的用家,对他们的声音特点可谓了如指掌。他的看法是"这两款都是很好的箱,到现在我自己
还保留一对G1000。"不过据我所知,他是留在编辑部内,从他在刊物上自己曝光的器材来看, 家里使用的器材并
没有这个喇叭了。

刘先生喜欢的是醇厚的声音,不喜爱清丽声。当时交谈是B&W 802和G1000的长短。这两款箱都是刘先生喜欢的东
西,他认为各有千秋,他们都值得买下。在25平米左右空间使用都很合适。802好在全面性,两端延伸强于1000,
但是中频弱于1000。

我也亲耳听过香港另一大刊物《HiFi音响》主编何森先生对SP100的评价:"他的平衡性很好,非常适合古典音乐,
但是音场、透明度等不如后来推出的一些新箱,如ProAC 2.5,Thiel CS2.3,Focus Audio FS78等。"何先生追求
是声音的精准。以上两人的看法略有差异,但相同的是基本肯定SP100的声音特点和魅力:声音平衡性很好!他们
的看法也作为一种参考意见吧。

现在不少人批评SP1000声音老派,可能也是一种真实,难怪乎有人说Spendor发出的声音都带有Spendor味。这种批
评让我们联想到另一个问题,现代音响美学的追求和现代音响技术的发展!请大家注意的是,这些年似乎多了一些
对现代音响美学追求和对现代音响发展的质疑,台湾的刘仁阳也好、广州的大虾也好,仅是我们同宗的一些名手高
手也对此多少有了微词。现代音响美学追求与现代音响发展,究竟是进步还是倒退?音响不论如何进步,声音平衡
可能还是最基本的出发点吧?不论设计还是调校,最基本的还是平衡。

与此有关的争论,恐怕一时也难形成共识,更难得出什么结论,不妨将他留待时间和实践进一步的考验吧。 今天
我们评价和选择音响时,不妨记住这样一句名言:买音响,归根到底是要买一个国家的文化!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的观点是,如果现代英国声已经彻底进化成美国味,不如直接选择Wilson Audio,JBL,
Thiel,Avalon,Martin-Logan 等这些领导潮流的极品货。 正待把此文贴出前,正好看到北京高保真杂志有位先
生的帖子。他说试听时地板搞的鬼,原先靓声货也大失水准了。看来空间和环境处理对于声音是更重要的呵,因为
这是我们常常忽略的地方。
写于2000年6月
分享 转发
TOP
2#

我抄来的,不好意思,梦中铭器啊。
TOP
3#

leslie 在 2003-4-11 17:26:54 发表的内容
2万以下


哪里有这个价格的sp100? 广州昌业还要差不多3w
TOP
4#

山穷水尽 柳暗花明——Spendor SP100音箱配搭记实

作者:丁盖宝
摘录自:《中国电子商情--视听博览》1999年8月号

    Spendor SP100是发烧圈内公认是一对甜美可人,且不好伺侯的音箱。多少人被它美妙的声音所吸引,又有多少人被它所“害”,深受其害的L君就是当中的一位。

    五月里的一个晚上,应邀到L君府上“发烧”,主角就是一对Spendor SP100音箱。烧了一把,我也被其不一般的表现所感染,几乎成了它的俘虏,好在个人的自制能力比较强,要不然家中的那套器材就要拿去填海了。回想起来Spendor的两款书架箱Ls3/5A和3/1 留给我的印像倒不那么深刻。玩音响看起来还是少点去别人处听音乐,少一点作比较,尤其是拼机搏箱,因为此举负面效果颇大,定是败兴而归的多,平添许多哀怨之情。废话少说,言归正传。

    L君处现与Spendor SP100音箱配搭的是英国Audio Synthesis(金诗韵)的无源前级(PASSI0N)+ 两台后级(DESIRE、2/140W; DESIRE-DFCADE、2X175W),音源是S0NY XA5ES CD机+ThresholdDAC1/e解码器;线计有MIT、Ensemble、Kimber、Cardas等品牌。当晚试音软件计有人声、弦乐、交响乐作品、独奏器乐作品,甚至试听了两段粤曲调节一下气氛。坦白地说我已好久没有听过如此真实的琴声(小提琴),虽然听的是“罐头音乐”但现场感十分强烈,闭目聆听时仿佛置身于音乐厅内欣赏一场小提琴作品音乐会,除现场的各类嘈杂声没有外该有的都有了。清亮甜美的音质,姻熟超人的技法,淡黄而偏暖的音色,准确的定位,间隔清楚,层次分明,宽深及背景清晰的音场一一呈现在面前。各频段平顺自然,没有明显的内凹和突鼓,高频清细、富有光泽,但不耀眼;中频清爽、圆润。饱满,低频下潜不够深,但不松散拖沓,富有弹性,力度方面的表现稍欠,没有拳拳到肉的感觉,不似美国箱那般孔武有力。我不想再用过多的词语去描述当晚的感受了。殊不知,半年多以前L君初拥有Spendor SP100音箱之时可没有如此出色的表现,看着L君现在洋洋得意谈笑风生的神情,您可知道这当中有多少失望、苦涩和无奈呢?这对名器可让他吃了不少苦头呵!

    L君原拥有一套欧洲名器,一对书架箱和一台合并式功放,音源是日本SONY公司的XA5ES CD机,不知是萌发了升级换代的念头,或是受到某种启示?他最终选了Spendor SP100音箱,该箱是一对介于座地箱与书架箱之间的箱子,必须借助于脚架才好声,有三个单元,低音尺寸达12英寸,阻抗为8Ω 灵敏度90dB,最大承受功率100W ;从参数指标上看应该是一对较易服伺的箱子,这也可能是L君选择的原因之一吧。箱的背后有三对接线柱,可进行三分音处理。该箱在发烧圈内口碑也不错,加之不到三万元的售价,对升级换代的人士有极大的诱惑力。去年秋天Spendor SP100音箱入主L君的厅堂,顶替了书架箱的位置,一段痛楚和艰辛的配置历程也即时开始了。

    初试Spendor SP100音箱时效果不理想,该有的成份听不到,不该有的倒不少,并不象所听到及所看到的文章评述的那样好,L君当时并不在意,新箱子开声需有一段时间的,耐心地等吧。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那对SP100音箱不领主人的情,依然如故。L君耐不住了,急忙“求医问药”,得到的答复不是换箱就是换功放,力劝换箱的呼声颇高。在这过程中L君认识了有多年发烧经验的M君,并在其家中听了一套不足三万元级的音响组合,一间不足八平方米的房间,一套不很起眼的组合,经细心的配搭和精心的摆位调整,竞能发出远胜于L君的那套组合的声音效果,当时L君怎么也不能承认自己看到的事实。这次聚会大大地刺激了L君,坚定了他要玩好Spendor SP100音箱的决心,期望值定得也不很高,力求达到M君的音响组合效果的七成就行了。

    为了弄清和了解Sendor SP100音箱,他和M君开始收集有关Spendor SP100的资料,并请教一些行家。多次作试音调整的工作,后初步分析音源是不是级数低了些,加一件解码器尝试一下,结果是除音场比原先宽了一些,别的没有什么改善,主要的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中频段部分内陷,低频部分几乎没有,即使有声音出来也是软弱无力,音量调大时,声音杂乱无章,没有层次感;音量调高时,似乎什么都没有。Spendor所特有的甜美感不知去向。此刻他们意识到与之相配的那台合并式功放机不是SP100的意中人。原因找到了,一项寻找SP100的最佳配偶的行动随之进行了。

    他们四处借机子回家试验,效果不甚理想;后来索性用行李车载着一对大箱去电器城,这过程中试过不少欧美的机种,不是因为感情不和,就是对方的门坎太高(大大超出经济承受能力),形成了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L君开始体味到Spendor SP100音箱为什么令许多人望而却步的缘故了。

    秋去冬来,春回大地。L君一直在苦苦地寻求Spendor SP100音箱的意中人,一段时间里曾用过VTL、汇点、Aloia和Ayre等牌子的器材,多种方式的配搭,从玩Bi-Wire到Bi-AMP;换线材、听音环境作出适当的调整,仔细地摆位和调整。然而,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的;Spendor SP100音箱仍不肯撩起那厚重的面纱,给人们带来欢颜。L君也快挺不住了,奈不住这样的折磨,一次向M君征求意见就目前的情形是换箱还是换功放?M君的回答非常明确:“换箱是死路一条,换功放还有希望。”

    今年二、三月间星之光电器城某电器行新进了一套名为Audio Synthesis的英国产品,其中包括CD转盘和解码,一套前后级放大器。该行的经理也是L君的有力支持者,曾为选配工作尽了不少力。L君决定向商家借Audio Synthesls的无源前级,另配原有的AyreV3和麦景图MC7150两台功率放大器,试听后觉得比先前的配搭方式有所改善,控制力优于早期的合并机,频响相对来讲较平滑,无力松散的现象消除了。但Ayre V3火燥味浓厚了一些,Spendor那种情甜柔美的味道仍未出来,可说此次配搭组合朝着成功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五月初商家通知L君Audio Synthesis的两台功率放大器均到埠,是否需要再试一把。这种机会当然不容错过,L君即刻召集众友,会聚家中,再作一次博杀。当晚场面可热闹了,七、八台机子摆了一地,各类线材也有十几副。L君一早就送太太和孩子回娘家,以图清静。其中一位老友还从家中扛了一对Rogers LS5/9(旧款)作参考箱。为求得最佳效果,作了以下配搭:

1.原配:Audlo Synthesis无源前级+AyreV3+麦景图MC7150+音源:

2.Audlo Synthesis无源前级+AyreV3+Audio Synthecsis小功放+音源;

3.Auldo Synthcsis无源前级+Audlo Synthesis大功放+音源;

4.Audlo Synthesis无源前级+Audio Synthesis小功放+麦景图MC7150+音源;

5.Audlo Synthesis无源前级+Audio Synthcsis大功放+麦景图MC7150+音源:

6.Audio Synthesis全套前后级+音源。

    当时所能想到的配搭方式都用上了,并按常规接法,一台瓦数小的放大器推高中高单元,另一台瓦数大的放大器去推低音单元。Spendor SP100音箱没有太大的改善。最后单独推每一个单元,看表现如何?该箱的低音和中音单元都是Spendor厂家自行研制生产的,分别为12英寸和6.5英寸,振膜是聚丙烯材料,悬边内凹并是由橡皮材质压粘而成,高音单元选用了丹麦Scanspeak的丝质软膜扬声器,型号为D2010。三个单元分别试推时其单个表现还令人满意,特别是那一只6.5英寸的中高单元可听的东西不少,一旦用上两台功放推三只单元时,频响失去了平衡,某些段落衔接不好,声音受到影响不自然顺滑,始终没有令人满意的地方出现。折腾了五、六个小时,大家都听累了,特别是负责接线驳机的两位仁兄更是凄惨,手累得几乎僵硬,动弹不得。大家可能也是经不住几个月的“磨难”了,开始规劝L君换箱,趁早洗手不干了。这一刻其中一位好象被刚才单推中音单元出来的声音所吸引,禁不住又用Audio Svnthesis小功放加无源前级再推中高单元玩开了。Spendor SP100音箱的分频点分别是600Hz、4KHz;中音单元就负责这两个分频点之间的段落,而这个中频段是所有的乐器、人声最常出现的范围,也是最重要的音域。在自然乐器中除了管风琴,钢琴和倍大提琴等能下潜低过这个音域,高出这个音域的部分几乎都是乐器的倍频泛音而不是基音。由此看来,这个6.5英寸的中音单元要是能摆弄得好,兴许庐山真面目就暴露无遗了。小功放试完,再用大功放试;两机比较,大功放机推出的效果更优一些。最后确定用Audio Synthesis的大功放机推中音单元,小功放推高音和低音单元,这样一来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所出现的效果正如文章前头描述的笔者所感觉的一幕。Spendor SP100音箱终于肯撩起面纱,大大方方,轻盈曼妙地诵唱着……八个小时,不,是半年努力结果终觅得Spendor SP100音箱的意中人,在场的所有人激动、兴奋、陶醉和思考。

    Audio Synthesis(金诗韵)配Spendor SP100音箱我不敢说是绝配。要是有条件的话再增加一台功放,用三台功放同时推三个单元又会怎样呢?但我喜欢目前这种配搭所出来的声音,它特殊的地方是音质纯度高和具有一定的声底厚度。音质就是声音的本质,是音响器材最重要的要素。音质好听起来不会刺耳,不显粗糙,调子软硬适中,甜美且有光泽。而音质纯度越高,声音里的杂质成份就会越少,所听的各种乐器和人声的还原度也越高;若纯度不稍差些,那么即使您将中低频收紧,音场调校得多宽深,听起来始终感觉不那么真。形容声底的厚薄程度时行家们大多喜欢用环肥燕瘦来比喻。笔者觉得一套音响组合声底既有一定的厚度,又要有较高水准的透明解析力的话,听音时音量不用开得很大,都能拥有一定的能量感和重量感。聆听小提琴在高把位演奏时琴声呈细腻如丝,但不会瘦得只剩下一条钢丝,尤其是拨弦演奏时,仍能感觉到琴弦的颤抖和琴箱的共鸣。其它方面的表现笔者就不一一陈述了。半个月内我曾先后两次到L君府上小聚,听其介绍了半年的经历和配搭的经验之谈。我一直心存疑问,当晚用Rogers LS5/9音箱作参考,Audio Synthesis小功放所出的效果好于大功放。但我当场比试用大功放机推Spendor SP100音箱的中音单元显然优于小功放推时的效果。另外现时的这种接线法也不符合常规。就目前的情形,Spendor SP100音箱还未全面开声,如(低频部分下潜得不够,力度方面欠缺,音像边缘还存有稍许毛刺,连L君本人对现时的表现还未满意,“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临截稿笔者第三次与一行人再上L君家,此回用三台Aud1o Synthesls功放机服伺了SpendorSP100音箱。当晚两台Aud1o Svnthesis DESIRE(小功放)加一台DESIRE-DECADE(大功放)出阵。结果不出所料,没有明显的改善,并感觉比两台机子推时的音色还稍稍暗淡了一点,速度方面有点拖,音像没有先前鲜活,及后请教了专业技术人员,该人士指出,从技术角度来讲现时的三台不同的功放配置与音箱的匹配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除非使用三台同型号的,功率大小一致的机子。该人士还建议用胆机来推Spendor SP100音箱,他现正研制两台胆机,不需多长时间又可体验一下胆机摆弄Spendor SP100音箱是什么样的滋味了。
四位SP100的玩家-本刊记者

作者:音响世界记者
摘录自:《音响世界》103期

    英国Spendor SPl00是经典的音箱,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它就以其端庄、稳重的造型,厚实、炮满、人性(发烧友爱称之为音东味)的声音而荻得了业界与发烧群体的肯定。以其二百余元的身份,在国内也拥有不少的用家。

    近年,台湾、香港和大陆又掀起了一股玩SPl00的复古热潮。SPl00的声音被认为优美而富有人情味,富有音乐感染力,即使单纯从音响性的角度出发,SPl00的表现虽然井非出类拨萃,但也是令人满意的。当然,SPl00一向也有挑功放的传闻,虽然厂方认为用Audiolab的前后级就可胜任,但台湾地区的发烧友还是用上了诸如GRYPHON、Krell、MarkLevinson、Jeff Rowland之类的高级机种(比厂家的自我要求更高?)。那么,SPl00是否真的很挑功放?中国大陆的发烧友是如何玩好她的?他们在摆位、搭配方面又有什么心得?……带着这些问题,近期我们走访了一批羊城SPl00的玩家,于是就有了本文的四位主人公——老梁、小松、江医生、叶君。

    老梁是豪爽、率直、对音乐和音响非常投入之人,一谈到音乐、音响,就总有说不完的话,能和您谈个二天三夜。

    无论谁步入老粱的家里,都会对他所拥有的器材和聆听空间羡慕不已,先看老粱的器材吧。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那对spl00音箱——不,准确地说是S100,SPl00的前身。老梁是杯旧之人,对Sl00宠爰有加。Sl00比SPl00稍早推出,两者外形几乎一模一样,只是Sl00两侧多了一对挽手,两个音箱的间距为3.2米,离后墙约1.1米,他的其它器材也堪称经典,光是模姒唱盘就有三台:一台用的是Rega Planar3特盘、SME S唱臂、BeN-Micro唱头;第二台是Thorens(力无敌)TDl60,老梁采用了它的转盘和唱臂,但唱头刚换成名贵且较少见的Dynavector,还有一台则是Thorens原装的TDl80。所有唱盘均加英国紫檀木避震钉,唱头则全部为动圈型。三款换着玩,领略各自的韵味,真是过瘾!唱盘的输出信号由于大微弱,需经过“唱头升压器”再供给前级放大。老梁用的是Ortofon T-20,别看它只有肥皂盒大小,二手价都要2000大元!前置放大器更是了不得,乃是大名鼎鼎的Convergent AudioTechnolgy(俗林“猫王”)SL l !sL l被部分音响界权威人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前级”。功率放大部分则由Jeff Rowland Model l负责。Model1虽然只有60W x 2的输出,但驱功能力却十分出色,不愧是Hi-End级的设计,您也许留意到老粱怎么没用CD机?原来他是LP的死硬派,在比较过LP和CD的效果后,老梁始终认为“连续”的模拟唱盘要比只有“0和1”的数码唱机要亲切、真实很多。老梁的聆听坏境:诺大的30m2客厅,他的器材和皇帝位就占了22m2,只留下8m2作客厅之用,最难能可贵的是夫人、孩子竟然“毫无怨言”!所以,在家中音响永远是第一位,用老粱的话说,就是:“听音响、看电视”——音响是一天到晚都开着的,而电视则沦为可有可无的角色(为了避免影响听音响,专门为家人安排了另外一台小电视,器材架上的电视则如同摆设),可怜巴巴地缩在一偶,屏幕比电脑显示器还小!而且是如假包换的“看电视”——为避免影响音响,电视的音量永远关闭。看电视时只有看字幕的份儿!

    一般人可能会很留意老梁的器材,但我却对他收藏的LP垂诞三尺。老梁由1986年开始就搜集密纹唱片,至今巳有四、五百张,数量虽然不算很多,但胜在张张几乎是精品,有些甚至是绝版!当时,老梁随手从茶几底下、沙发旁边抽出几张LP,都是诸如DECCA马达纳“四季”、 RCA Living stereo史托考夫斯基“狂想曲”宝丽金邓丽君“81年演唱会”、中唱四大名家的“江南丝竹”之类的珍版。有如此珍贵的唱片和示范级的系统,我们当即要求老梁开声,试听曲目包括交响乐、小提琴、人声和民乐。不难想像,老梁这套器材发出的声音确实很美。由于保管得好,唱片几乎没有爆豆声,取而代之的是安逸和宁静。)模拟唱盘这样人性化的器材,能带来一种CD所欠缺的温暖和灵气。小提琴的质感强烈,比一般CD所出的声音肉感、流畅得多,马勒“第五交响乐”甚具说服力。各乐器群的能量充沛,信息量极为丰富,从而营造出浓郁的舞台气氛。而一曲邓丽君的“船歌”,真是唱得峰回路转、荡气回肠,带来CD从未有过的真实度和感染力!接着播放的还有“江南丝竹”、“田园”交响乐等,甚至笔者不大爱听的粤曲这时也变得“艺术”起来,给我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感。难道这就是音响器材的感染力?要不是时间所限,恐怕我们还得坐上一天一夜呢。

    从1986年以翡翠101模拟唱机、Luxman功放、JBL Ll00音箱组成的第一套系统开始,至今老梁已玩过不下十套系统,那么他对现在这套系统评价如何?老梁坦言对这套几近奢华的系统已相当满意,如果要升级的话,最多换成更大功率的JeffRowland后级,但不是近期的目标。我们曾担心老梁是否因此而失去了追求目标。其实,我们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每一天老梁过得仍是那么充实、忙碌,他会对唱盘进行微调,老梁可是按照星海音乐厅的效果来作参照的噢;坐在地毯上片,让精神得到充分的放松;有发烧好友上门求教、论经,他便从许多未开封的LP中抽出一张,来个“以LP代酒”,共同品尝这音乐的醇酿;更多的时间用于说服亲朋们不要买套装机(有一次曾花两天两夜劝一位邻居)并未获成功,也是老梁最伤心的一桩事提醒初哥不要陷入追求感人不倦,努力去普及音乐和音响文化,现在像老梁这般执着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尤其令我后生一辈深感敬佩。在此,笔者衷心地祝福一句——老梁,您大胆地往前走吧! 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小松也是梃有意思的。首先我们看看他的升级历程吧:他玩的第一对音箱是AEl09,SPl00即是他发烧生涯的第二对音箱,这个升级的“三级跳”的纪录不可谓不夸张。第二个有意思的地方是小松的功放搭配了。小松在买了音箱后,竟然没有买功放!这是因为小松怕轻易买了功放后,若搞不定SPl00可就损失惨重了,于是小松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请人为他的SPl00度身订造一台功放。所以,小松的SPl00不是放在他家里的,而是放在敏哥家中。敏哥何许人也?——小松的好友兼土炮高手是也。当初,也正是敏哥给信心,小松才敢买的SPl00。为确保搭配的效果,小松把所有器材都搬到敏哥家中,包括:“摩”尽了的Rotel RCD965、Tech-nics SL-1200MK II直驱式模拟唱盘,以求使节目源、功放、音箱三者能够良好地揉合在一起,确保能获得自己满意的整体效果。这回可是比单单是功放与音箱的搭配保险得多了。

    一行人随着小松来到敏哥家中,那对SPl00赫然摆在客厅两侧。一溜功放直接摆在地毯上,发出莹莹的蓝光--哟,好漂亮的土炮!咦,怎么是两台后级?原来,敏哥正在用一台150W x 2的后级推SPl00的中高音,拿一台100W x 2的后级推SPl00的低音。同时,敏哥还为小松制作了一台胆前级,敏哥坚信“慢工出细活”的道理,整个校声过程已持续了将近一年。敏哥确实下了很多功夫,从元件的筛选、电源的供给到偏流的调整、线路的结构等等,均作过多次比较、试验,精益求精、一些不苟,力求获得他神往的声音。例如,在决定滤波电容器容量时,敏哥就采取过多个方案,发现取值过大时,例如8-10万μF会影响SPl00的透明度,声音偏软;当取值过小时,例如2-4万μF,SPl00所出的人声厚度又不够。最后的取值方案是6万μF。据敏哥介绍,为充分发挥SPl00的优点,所造的两台后级结构也是有所区别的:推中高频150W x2的后级偏流小一些,选用场效应管,取其温暖、带有一些胆味的优点;推低频的100W x 2后级偏流大一些,选用普通的双极型晶体管,以获得良好的速度和力度。看来,用两台管子不同、偏流不同、功率不同的后级推SPl00,要获得整本音色的平衡,设计者没两下子还是玩不转的呢。

    实际试听表明,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两台后级配合得很好,并没有出现“你唱你的、我唱我的”的现象。音色呢,不愧是年青人的口味——取向明显趋于清亮、晶莹、通透,中高频的纯净度很高。但可能由于摆位和功放的原因,SPl00在低频的量感和延伸上、以及整体的规模感和说服力方面似乎有所保留,未能完全将SPl00臣服。不过,笔者是以KrellKSA250为标准来“苛求”这两台土炮的。其实,土炮能做到这种水平已属不易,它们的表现甚至胜过某些成品机!尽管如此,敏哥仍欣然接受了我们的意见,相信他在听了本文故事三中江医生的KSA250后会有更多启发,将机器做得更好。小松的下一目标是让敏哥多做一台后级,达至Tri-amp玩SPl00的境界。相信假以时日,小松一定会得偿所愿,步入发烧生涯中的蜜月期!第一眼,江医生就会给你留下典型的学者印象:他身材高高的、略显瘦削,肤色白皙、穿着整齐,不大爱说话,除非以慢条斯理的语调……这一切似乎与狂热的发烧挂不上钩,您断然想不到他竟是个非常资深的发烧友,早在1981牟,江医生就巳到广州的上下九一带寻宝(那时的音响店可不是成行成市的噢),买了三对“先锋”的高、中、低音单元自己装音箱,这在当时可算是奢侈之举,因为一只12英寸的低音单元得卖90元,足以抵得上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呢。然后,江医生再把从香港传入的线路扳装配成收音机,加上Marantz模拟唱盘,就组成了一套似模似样的高保真系统。在那种收录机才刚刚进入家庭的年代,江医生这套东西可算得是示范级的了,不知让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流了多少口水!自此江医生便一发不可收拾,终于在1990年购置了一套全洋枪系统:Rotel CD机,Cambridge功放和DALI书架箱。

    玩了这么多年,江医生已形成了自己的音响审美观,就是非常注重音箱在中频段的厚度,而在高、低两端的延伸上则没有太刻意的追求。以他这种口味,您也不难想到其实传统的英国箱就最适合他,不错,江医生最早钟爱的正是HarbethHL5。HL5也是英国的经典音箱之一,声音飘逸、甜美。玩了一段时间后,江医生觉得HL5的声音厚度仍未能满足他的要求,刚好一朋友的SPl00出让,遂迫不及待地将她迎娶回府。和SPl00搭配的功放,江医生就换过好几台:最早用的是美国PS Audio的2x200W后级,觉得不够力,又换上了MCINTOSH的7200。 MCINTOSH在音场、定位方面的表现是好多了,但此时他又廾始对HL5那种爽甜的味道念念不忘,希望在SPl00身上也能找回那种感觉--唉,发烧友易患“得陇望蜀”的老毛病又犯了!江医生认为那时的声音只差那么一点点,可这么小小的“一点点”都是最挠心的,因为离自己的理想境界似乎已伸手可及了……但我却知道有时这小小的“一点点”的获得,付出的代价却是昂贵的!不知这回江医生付出的代价算不算大呢?因为他捧回了一台Krell KSA250功率放大器!KSA250是Krell非常经典的放大器型号,曾经雄踞stereopliie A级榜。其“A 类250W/声道”的输出,看了都让人流口水,夫复何求?就我个人口味而言,这台KSA250比目前Krell的许多型号还要好!当然,与KSA250这样高级的功率放大器搭配,前置放大器也不能有丝亳含糊,江医 生选择的是加拿大SonicFrontiers SFL-1前级。SFL-1也是未头不小,曾位列stereophile B级榜,它采用真空管/ FET混血结构,stereophile的编辑们曾用“可与贵很多的器材一较长短”、“大杀手也”之类的溢美之词去赞扬它。 Krell KSA25n推SpendorSPl00的效果是怎样的呢?我认为实在是很不错了,这样的组合方案是本次采访中最靓声的!好到什么程度呢?当时江医生的Marantz CDl5刚刚出手(欲升级为Theta Genera-tion III)仅以KenwoodKT-8300调谐器和pioneerCLD-1710K影碟机作节目源为我们作示范,就已经令我们一拨人感到不俗!KSA250的声音刚猛、畅顺、大气,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已达到Hi-End级功放特有的那种“举重若轻”的境界,SPl00在KSA250面前就仿佛是一个温驯的小女孩,只是稍感KSA250带有几分强硬与生猛,但是如果能按理想的摆位,加上音源的更新,这套组合的效果可就轻而易举的更上一层楼了。

    叶君是我们采访的四位主人公中所用放大器最为平常的一位—2xl00W的NAD S300合并式功放,然后再加上同厂的NAD S500激光唱机,国产“君子”脚架及全套XLO线材,整套系统投资约4.2万元。SPl00是叶君玩的第二对箱,而自身存在聆听面积较小的问题,叶君这次升级的步伐不可谓不快!说来,这壮举还得归功于《音响世界》呢。当初一篇美文《小房玩大箱》的主角便是SPl00,讲的情况与叶君颇为相似。文章内容至今叶君已记不太清楚,但作者结尾对sPl00的评语却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如果不想老是换音箱,那就选择这个牌子”。选择SPl00的第二个原因是叶君始终喜欢玩大箱,他的理由也很生动直接:“你看世界级的美声大师不都是大胖子吗,哪有瘦的份儿?胖了声音才有能量感、才有穿透力。其实音箱也是这个理,块头大就够劲!”话虽这么税,但叶君仍是非常谨慎,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搭配,多次聆听过SPl00的表现,以求多找出一些SPl00的“缺点”,给自己以不买的理由。但每听一次,便不禁心旌摇曳,抵抗力便弱一分,哪有心思找缺点?眼看“腰包减肥”在即,叶君心中不禁暗暗叫苦!及至西年前某位资深作者再次对Sl00 (SPl00前身)赞叹不已时,叶君的思想防线终于全线崩溃,乖乖拜倒在SPl00的“石榴裙下”!“美人”是抱回家了,但如何侍候她却成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叶君也 知道Krell、Mark Levinson之类的功 放好,但价格可就那个了……用“谁不知阿妈是女的!”这句俗话来形容叶 君当时的心情可算最合适不过了。经 过反复权衡,叶君最后选择了NAD S300——一台合并机,区区2xl00W 的功率,也能搞定SPl00?叶君这回可 是咬牙买下SPl00之后,再次显示莫大 的勇气哟!为什么样会选NAD S300 呢?原来,叶君多方考证S300的电路设计有独到之处,这本身就给人一种 信心。其用料也是非常发烧:两只 Toroid“箭猪”大型坏牛、 40000μF滤波电容、全对称双单声道设计、名贵的WBT接线端子……再加上有CD平衡 输入端子,恰好与同厂带平衡输出的 24bit S500 CD机“珠联璧合”。直至真正来到叶君的试音室,我 不得不再次被叶君的发烧热度所折 服。原来,他的试音室就是他的卧室,仅有14m2大小。由于SPl00的加入,就令本已不宽敞的环 境显得更加狭窄,而 且由于条件所限,CD机和功放都只能很委屈地挤在桌子和椅子的边缘!尽管如此, 叶君最终还是义无反 顾地买下了SPl00,虽然这环境意味着他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和努力……不过,发烧的乐趣也许正在于此,局外人是永远理解不了的。正如我们所预料的,叶君的聆听坏境并不理想:音 箱间距只有1.6m,离后墙的0.5m,SPl00没有足够的呼吸空间。而且音响背后的墙壁成弧形,对声音也有负面影响。但实际的重播效果却比想象的要好。我坐在床边(这也是叶君的皇帝位),发现这时SPl00能发出生动、细致的中高频,清晰之 余带点淡淡的甜味;低频仍算结实,在这么小的空间也不会乱跑,已属难能可贵;音场也有不错的纵深感,各乐器群的间隔也是清清楚楚的。我想,有这祥的效果应归功于卧室内“软调”的声学环境吧——绒质窗帘、海绵床垫、被褥枕头、木质大衣柜等均对高频或低频有良好的吸收作用。上述小房间玩大箱的决窍,其实也值 得各位参考。就个人的口味而言,我 希望叶君的系统能添上一些“鲜润多汁、有血有肉”的成份,因为这才是SPl00最招牌的东西呀;二是希望叶君通过摆位细调或者在功放搭配方面多下点功夫,把SPl00的低频更多地挖掘出未。不过,话虽是这样说,但在叶君目前的条件下实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囿于坏境,我认为目前叶君的 SPl00至多才友挥出六成的水准,提高的余地仍相当大。尽管如此,叶君对SPl00的热受却是与日俱增,他坦言SPl00在各方面都不是最优秀的,样子也不是很俊俏,不会给人带来刹那的意外惊喜,但她就是耐听、音乐 性强、厚实自然、表现全面。一句话 ——“外表简单,贵乎内涵!”值得高兴的是,叶君稍后会搬入新居,届时将有一个自由发挥的聆听空间。 SPl00应会有更出色的表现。好吧,叶君——我们等着您的好消息!故事到这里似乎可以结束了。由于手头掌握的资料及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匆匆采访了四位SPl00的玩家,更多的高手却未能挖掘,这种遗憾只能留待日后去弥补了。从本次的试听结果来看,主人公的年龄不同,器材整体的音色就有很大差别:年轻人喜欢清爽、亮丽的声底,中年人则注重声音的稳重、成熟和色彩。但不管怎么样,SPl00所独有的亲切感和润泽度却是恒久不变,他们的热情也 一次次地感动着笔者。可以说,在两万多元这个价位,能具有如此浓郁音 乐味而且表现全面的产品是越来越少了。再者聆听环境,由14-30m2的都有。总的来看,如果室内的声学特性 是倾向软调的,玩SPl00并没有太大问题。笔者曾接触过一位发烧友,他的聆听环境只有12m2,但由于是个人专用试音室,经过良好的声学处理, SPl00照样能发出美妙的歌声。当然,如果您的房间声学特性是偏向硬调 的,那么最好能为SPl00提供20m2以 上的呼吸空间。最后,再看看功放的搭配,就个人意见,我们认为以大电流、强控制力的前后级为佳,Krell KSA250的效果就不错,价格也最贵,而Jeff Rowland Modol l的声音实际上也已可令许多人满足了。在笔者 的印象中,Polyfusion 960、音乐之 旅AWl80也是驱动SPl00的上佳之选。好了,关于sPl00的玩法,我们只能提供上述这些粗浅的意见,如果 您还有其它高招,攻迎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与您共同分亭玩SPl00的喜悦!
TOP
5#

现在卖多少钱?

比 雨后出请 m30 何如??
TOP
6#

2万以下
TOP
7#

很好.  LESLIE 用那种?是SPENDOR SP100 吗?
我用SPENDOR S3/5, 觉得很耐听.
SP 100 太贵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