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响应该是这样玩的!(拟自《少林足球》) [复制链接]

查看: 73270|回复: 196
61#

“盖上木台”纯粹是一种装修手段,目的在于柔性分割功能区域,是追求空间置换这一装修效果的一种具体手段;就像聆听区部分墙身使用深蓝色,天花使用浅迷兰,进入休息区(地台部分)的墙身置换为浅迷兰,而天花板则使用深蓝涂敷一样道理。正因为有这样一个纯粹为了美观而设置的地台,且全封闭,所以不得不在地台的内部作文章,将此地台可能对声音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起作用的机理?首先是对共振波形重建的数学模型有一个大体的认知,再针对其产生影响进行分析,最后做出有效衰减的若干方案,再逐一经过试验后,最有效者则采用。简而言之:不良振动波形的产生——扩散——迅速衰减——进行理想热交换——声辐射能转化成热能迅速消耗在空气中。
最后编辑menn
TOP
62#

认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态度,我这样认为,也这样要求。

图片收到已看过,相当不错!来电聊聊?
TOP
63#

也许这就ccpzw您想知道的。
menn 在 2003-3-26 10:14:20 发表的内容
salu 在 2003-3-25 18:31:11 发表的内容
二次余数扩散器

Bingle! 正确答案终于出现。salu - 法语发音?您是广州的吗?恭喜您获奖了,请留意您的论坛“短信息”。
对!那堆沙子的作用就是用来构建两阶地台内部二次余数扩散器的。而为了保证聆听空间内延时的正确性,地台内不允许填充得太满,因此“二次余数扩散器”的顶部就加了一厚实木架(材料选择的是多年风干的黄杨木),在保证稳定度的同时调控延时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大家所见图片就是在第一次测试后(填满砂,木架框格不经填充)所拍摄的;测试过程及最后成型的详细结构因个人利益不便披露,敬请体谅!
最后编辑menn
TOP
64#

petershao 在 2003-3-27 11:33:28 发表的内容
难以想象的发烧,建议搂主把主题的“应该”删去,如果是应该的话,我们都不能玩音响了。

ccpzw 在 2003-3-28 10:36:40 发表的内容
我有个问题,二次余数扩散器是用来扩散声音,为什么上面还要盖上木台,这样不是把声音和扩散器分割开,能起到作用吗?起作用的机理是什么?


毕竟此次装修设计的主题是“融入幸福生活中的影音空间”,而不是什么录音棚、影剧院之类的专业用途。在设计之初的定调就是针对如今那类既不像家庭,专业也专业不到哪去的所谓“AV天地”的一个个人认为是较完善、系统的设计及解决方案。国内发烧友的聆听空间拜访过很多,网上的贴图也见识过不少,但就算是那些使用非常非常昂贵器材的大发烧友,其聆听空间多是一团糟,弄得既不象家,又不象别的什么的;一知半解、主观臆断、甚至胡来者的居多。那些受限于环境者情有可原,毕竟他们没有前提条件,也有太多客观因素的制肘。但令人反感的是其中某些自以为是者,连自己那里都是一团糟,因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居然可以将那一套在其下属一帮其器材崇拜者间广而告之并大力推广。信者过后发觉空间音质不佳,又大力鼓吹天价线材有移山倒海之力,待与装修花费相若之线材买来装上仍觉不佳时,一句“鬼屋”就能不了了之…… 全当别人的钱不是辛苦挣来的一般。
鉴于此,恰逢机会施展装修技巧与手段;目的就在于以实例验证科学不容玷污;个人认为,高品质的聆听空间是可以与周遭环境水乳交融的,这也是一种美妙的平衡状态!个人以为只有掌握科学及真理,才可决胜音响玄学以千里之外。另外对于那些如堕五里雾中正彷徨者也算是提了个醒,他们的所谓领袖的技术支持也只不过是在舍本逐末、缘木求鱼而已,没有扎实基础又何来上层建筑?对此,“应该”二字的用意、破题才跃然纸上。请各位见谅!切勿对号入座。
最后编辑menn
TOP
65#

再次感谢您的慷慨指导!
若复贴言语有冲撞的地方请您见谅!

“处在地台内部封闭空间的“二次余数扩散器”,要调节听音室混响,效率未免太低了,简直不可能-------听音室的声波要穿透地台板进入地台内部,然后扩散,然后再透过地台板回到听音室。这种扩散有用吗?”
正是因为由此考虑,所以预留了框架以便填充某种物料进行对声波的吸收…… 您饶了我吧!不能再多说了,再多说就把自己的老底都给翻了;您总得让我留点儿看家护院的本事吧!
TOP
66#

To: ccpzw

请您在思考问题时尽量不要分割问题;我已经反复重申,这是一家庭装修!而不是那些可以不计成本的采用专业手段进行装置的录音棚或影剧院,您见多识广?但见过录音棚中存在两级地台吗?亦或您在家庭环境中也吊满扩散板吗?毕竟我的设计目的是在于尽最大可能的采用普通人可以接受的方式、方法去协调声学环境,而不是将所谓专业技术不负责任的强加在业主身上!若真按您老的方案,运用您的技术;可否自问一下,作为一个发烧友的家庭何来美观与实用?何以满足业主对品位、潮流的追逐?

您又说:“而你又有把沟壑填平,就使扩散器失去作用了,此时它已经不是扩散器了。如果仅仅说改善音质,你的施工也许有一定用处(沙子有吸音作用,属于歪打正着),不过把它牵强为“二次余数扩散器”的作用就没有道理了。”
请问您是从哪儿知道我这样做过?我已经在贴图的时候讲得非常的清楚、明白——“大家所见图片就是在第一次测试后(填满砂,木架框格不经填充)所拍摄的;测试过程及最后成型的详细结构因个人利益不便披露,敬请体谅!”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图中所示的仅是一次测试的图片而已。最后成型地台内部的详细结构因个人利益不方便披露。也就是说到底我是怎么处理地台内部的是我个人的一个秘密,也不便在此做公告;您明白了吗?请您不要再断章取义,仅因一张图片就主观臆断我用沙子填平了“沟壑”,并断然否定我的成果(如果仅仅说改善音质,你的施工也许有一定用处,沙子有吸音作用,属于歪打正着,不过把它牵强为“二次余数扩散器”的作用就没有道理了。),好吗?

您又提出——“注意:扩散不是使声波衰减、消失,而是削弱声音过强的指向性,是声音向各个方向均匀传播。”这也许是你我表达的方式不一致所产生的误会,我所要表明的是由地台共振所重建的波形最终必须衰减,以致消失……
跟您笔谈真累!算了,您就当我是歪打正着吧!好吗?
最后编辑menn
TOP
67#

硬幕的优势及投影效果2: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431162672625.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4311703550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431171961057.jpg[/upload]
TOP
68#

投影效果4: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4312203385014.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4312205349132.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4312212431549.jpg[/upload]
TOP
69#

投影效果3: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4311191128783.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4311193380540.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4311195238209.jpg[/upload]
TOP
70#

投影效果5: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431636930621.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431636347458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4316365472885.jpg[/upload]
最后编辑menn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