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夜半仙新春巨作三章 [复制链接]

1#
狠久木有独立发帖!!

在下江湖人称夜半仙(又名fallingforyou、夜玫瑰falling)为表心意借新春之际特献原创巨作三章为抡坛发展添砖加瓦为各位新老骚友壮胆助性!!



章一:

《乡下嘀年》






乡下嘀年

老去嘀初恋嘀脸

灶里的柴火锅里嘀粽子碗里嘀面

路边摘下嘀扬桃

好像,似乎,仿佛

有当年亲嘴时那摸一丝丝嘀


















章二:


《山村嘀风》





山村嘀风

海边嘀风

堆里嘀核能土里嘀炭外加

雅鲁藏布江水发出来嘀电

都比不上

开了脑放直接轰

爱情片叫嘀那一个嗲

动作片波涛那个










章三:


《顶级音响系统》





顶级音响室

奢华音响系统

在姐个叫春嘀季节里

音乐一粗来

高潮浊浪排空

那赶脚

一虾就冲上了人生嘀

巅疯!!
















--当代著名诗人、文壕、音乐音响、茶道国学、宇宙生命等领域先锋前沿艺术家 夜玫瑰falling


乙巳年元月之初作于粤西北Hi卡史传奇小村






分享 转发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

好诗好诗
TOP
3#

骚!大湿人!
TOP
4#

回归听音乐本真
TOP
5#

狠久木有独立发帖!!

在下江湖人称夜半仙(又名fallingforyou、夜玫瑰falling)为表心意借新春之际特献原创巨作三章为抡坛发展添砖加瓦为各位新老骚友壮胆助性!!



章一:

[
fallingforyou 发表于 2025/2/5 8:28:45

旧寨里的一位堂三叔出来串门,与老父侃大山。。。

拿出80年代严重过期虫蛀茶招呼: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6#

外行人不懂茶道。单位去云南团建旅游,参观了一家茶厂和茶园,发现茶树好多虫,蜘蛛网。而导游说,没关系,冬天来它们就会被冻死,然后春天茶树长新芽,人们开始采茶。 听归听,后来就查了一下不同茶的制作工艺流程,老了无法牢牢记住,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茶我都要洗!记得以前有单位是专业检测茶叶的农药残留量,现在少有听到相关某茶叶厂的产品农药残留超标被罚款的消息了。不知是如何灭虫或虫卵的。特别是网购的**。买个漂亮罐装茶叶就OK了,质检都绕过了。
TOP
7#

外行人不懂茶道。单位去云南团建旅游,参观了一家茶厂和茶园,发现茶树好多虫,蜘蛛网。而导游说,没关系,冬天来它们就会被冻死,然后春天茶树长新芽,人们开始采茶。 听归听,后来就查了一下不同茶的制作工艺流程,老了无法牢牢记住,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茶我都要洗!记得以前有单位是专业检测茶叶的农药残留量,现在少有听到相关某茶叶厂的产品农药残留超标被罚款的消息了。不知是如何灭虫或虫卵的。特别是网购的**。买
shotchen 发表于 2025/2/9 7:12:19

不少行业的确挺乱的,水挺深,包括且不限于茶叶、茶具。尤其紫砂壶。

兄台提到的几个问题,跟茶道倒一时挂不上关系,但也的确是不了解茶叶的种植及制作工艺而导致的,也的确代表了不少不了解茶叶的朋友的观点。
在这里冲上一泡过期茶、尽量简单的讲讲,供大家参考,主观谬误,请高手多加拍砖。



首先:无论买茶叶、紫砂茶壶、买其他食品还是买音响产品,即使小如一款电子管,可靠的渠道是必须的。甚至音响器材,杂牌及做假的也不少。因此,如果爱好一项东西,必要的功课还是要做一做。

第二:如果了解茶叶的种植及制作过程,就知道兄描述的那种程度病虫害的茶叶,是不会被采摘的--一是这种茶叶已经残缺,用它制作茶叶是吃力不讨好,采摘时难度高、效率也低。不但采摘及制作过程不好做,做出来成品比重也损失严重,卖相还很难看。所以啊,茶农越想赚钱,越是不会采摘这类病虫害严重的茶叶的。

第三:喷打农药问题,在大树、老树茶里很少需要喷药及施肥了;但在大量人工种植的台地茶(行内也叫所谓“生态茶园”)里是有的,这里也讲一讲。首先,正确的喷打农药姿势,是在病虫害形成之前就要喷打,这时离茶叶的采摘还有好长一段日子,等到采摘时,农药早就降解了--我们农村每家每户种菜自己食用的经常碰到病虫害,打的都是剧毒的农药(乐果水、敌敌畏之类的),几天就降解了,全村全镇都是这样食用。其时间间隔,比茶叶短得多了去了。

此外,这里要注意,蔬菜是吃到肚子里的,不是泡水喝的(吃与喝于农残而言区别很大,后面会讲)。茶叶而言,也只有预早打药,才能确保茶叶不受病虫害、确保采摘效果。那些等到茶叶上肉眼可见明显病虫害才想起打药的茶农,早就被淘汰了。。。

我们乡下阿伯制作的一款老树红茶的条索:








第四:假设茶叶里有农药残留并且假设这个残留还明显超出国家标准,那么泡茶喝了会不会对对人体构成损害?
这个问题,即使是学农业未毕业的学生哥仔也会笑着告诉你:绝大多数农药是脂溶性的,主要残留在茶的叶片组织里,而我们饮用的主要是水溶性的茶汤。。。

所以想通过茶叶实现农药中毒,还真的需要特别穿底的人品外加深厚的技术含量的--要么你瞅准茶家打药的时机,打药没多久就要采摘茶叶并且不经任何制作处理马上用刚采摘下来的新鲜叶子冲水喝,确保能尽可能的冲下来一点在茶叶表面的农药;要么你索性像吃蔬菜那样--直接整张茶叶放嘴里嚼烂并吞到肚子里去,并且要像吃蔬菜那样吃足够多的茶叶。。。

何况,茶叶从打药到采摘,本身要经过一段日子;而采摘后的制作环节又好一串。最关键的是,我们是喝茶汤,不是吃茶叶。。。
所以,一方面,洗茶,并不能去掉农残;冲茶,同样也不会冲出农残。

所谓洗茶,主要目的是唤醒茶叶的内质,令其香气、口感更饱满、丰富,而非去除农药残留。也有一些入门茶友认为洗茶能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杂质--其实以上所述,可靠的渠道、质量过关的茶叶,是没有卫生方面的问题的。尤其是高素质的绿茶、红茶、青茶,花大价钱、喝的就是第一泡的新鲜。。。

并且,我们喝的主要是陈化许多年的老茶(我和一起瓜分茶叶的那些茶虫朋友平时口粮茶都是十几二十年陈期甚至更老的为主),均为可靠渠道、再自己亲自试喝筛选出来的,无论原料、工艺及仓储都过关的茶品。













以我的标准,即使是熟茶,第一个标准就是:从第一泡不洗茶出来的汤色就要干净、通透、无异味。我和绝大多数朋友,都是不洗茶直接喝的。喝了三十多年了,似乎好像仿佛还越喝越健康。。。

我们乡下也有制作红茶、绿茶,这些茶类则是要新做出来、喝那份新鲜味道的。茶农们都是有最最基本的务农步骤、按合理的农作物种植及管理方式去处理的,都是想自己的产品能有个稳定可靠的销路的。






再就是前面层主提到的那种单位旅游团建的观光,是不太可能看到真正的茶园茶树的。也就凑个热闹、凑头去被圈钱而已。真正的茶园,人家一般不会让这种旅游的人尤其团体进去,会被破坏掉的,影响生产的。若真想了解茶园、茶树情况,还真得自己多下下功夫,找些当地的熟人朋友带路才行,并且你人还不能太多。对人家最基本的尊重得有,对吧。

同时,那些短视频及营销号,也多数买不到中正茶品(其他产品也是,假货、次品充斥)。这年头由于手机APP的盛行,那些原来在街边或走江湖卖假货的都跑到某音(又名抖某)等短视频及营销号去了--这应该也是多数朋友的共识了吧。

真有这份爱好的,还是如前所述,第一步就是找找可靠的渠道吧。通过可靠的销售渠道、先选一些大品牌;等到积累一定经验后,再慢慢发掘一些踏实的小品牌甚至小作坊,收获会越来越多的。







茶作为国饮,每年的产、销量都极大。多数茶农、茶商还是踏实在做的。只不过一方面这类踏实做产品及销售的一般都比较低调、不会作过分的宣传甚至不作什么宣传;另一方面那些赚钱为主的以次充好甚至做假的反而宣传得极为卖力、恨不得吃奶的力都拿出来吆喝,令大家对这个行业产生的一定的误解而已。也没什么关系,捂坚钱包、不要附庸风雅头脑一热就掏钱,就行了。

任何行业,都难免一些负面的东西。商家要赚钱发财,也可以理解。但负面的东西代表不了整个行业,更代表不了深厚的茶文化与茶道。

先扯到这吧。即使撇开茶道不讲,茶也首先是一专学科,几句话扯不完。还是那句话:喜欢、爱好一项事情,不妨适当的做做功课,这样不但会增长知识,还有助于中正、深入的去爱好它、享受它。

茶也讲缘。随缘。
最后奉上一泡2003年严重过期虫蛀老熟茶,请用茶: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8#

多谢夜玫瑰falling兄花了这么多文字详细解释了我的疑惑。是的,对任何东西如何有兴趣就要花时间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而不是人云亦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