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的一周,两晚一口气看完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乡村三部曲!第一部《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讲的一个小学生阿默德错拿邻村同桌穆罕默德的作业本后,锲而不舍孤身送还的故事,影片配乐应该是纯粹的伊朗音乐,片尾一段快要天黑时,阿默德与老木匠在村巷中行走时,窗棂在墙上的投影或窗棂彩色在室内灯光映衬下的光彩,记忆深刻。第二部《生生长流》,则是电影导演驾车与他小儿子一起在1990年伊朗大地震后,回到第一部电影中的那个村落,从一个村落到另一个村落寻找小演员途中的故事,犹如一部伊朗式公路片,片里的演员大部分都是当地居民,并没有什么具体的中心情节,片尾导演儿子与当地一个村妇的一段聊天,很有意思。第三部《橄榄树下的情人》,继续大地震几年后同一个村落的故事,另一个电影导演在用当地村民拍摄一部电影,其中一个反复拍摄的场景,就是海选上的正在念书的姑娘塔赫莉和年轻的砖瓦匠侯赛因,剧中他们饰演一对夫妻。很巧的是,他们俩早已认识,小伙子向姑娘求婚,但因为侯赛因目不识丁且没有房子惨遭姑娘祖母的拒绝。片尾一大段,侯赛因追在塔赫莉回邻村的路途中,利用三寸不烂之舌,反复恳求姑娘嫁给他,并许诺给她一个幸福的家。。。电影最后在一个长达五分钟以上的长镜头中结束!第一部电影中几个小演员出镜,已经从儿童蜕变成少年,但他们并不是主角。。。第二、三部的电影配乐采用了较为克制的古典音乐,与诗意的镜头很应景!三部电影的选景都在伊朗高原吉兰省的科克村,1990年6月20日深夜,吉兰省发生了一场7.9级大地震,导致六万人丧生,五十万人流离失所。这个高原村落高低起伏的巷道和民居,让我想起川西理县的桃坪羌寨,总觉得有似曾相识的神韵。。。电影中那栋震后未倾倒的两层民居,粉色斑驳的墙面,木制的陡梯步,简单雕花的木制栏杆搭配蓝色油漆,以及几盆貌似臭海棠的鲜花,贯穿三部电影,有一种废墟特有的美!阿巴斯的电影拍摄,长镜头是他的特色,极具诗意般的美感,还有类似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的固定镜头拍摄,让演员走进或走出镜头,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不愧为伊朗国宝级的电影大师,力荐他这乡村三部曲电影!
-
-
1.jpg
(, 下载次数:0)
(2025/4/5 0:12:06 上传)
-
-
2.jpg
(, 下载次数:0)
(2025/4/5 0:12:06 上传)
-
-
3.jpg
(, 下载次数:0)
(2025/4/5 0:12:06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