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瑞文化的交流使者
陈亮声193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1949年前往中国香港,1952年移居美国。1953-1957年,陈亮声就读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莱大学作曲系,毕业后再入普林斯顿大学深造,于1960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1964年,陈亮声在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学习指挥,1967年任日内瓦大学音乐总监,负责大学合唱团和室内乐乐团指挥。由于他对日内瓦大学合唱团的发展和瑞士室内乐的发展作出显著贡献,瑞士专门为其设立了唯一的“大学乐师”一职。1972年,陈亮声受教于罗马尼亚指挥大师切利比达克的门下。
作为中瑞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陈亮声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少贡献。1982年以来,陈亮声曾经每年两次到中国讲学排练,曾为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以及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附小讲学排练。他还曾为西安、广州等地的交响乐团,以及新影乐团、中央歌剧院、北京战友文工团、黑龙江省交响乐团等艺术院团进行排练、演出。
1985年,陈亮声带领日内瓦大学合唱团到中国巡回演出。1987年,中央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经他三个月精心训练后到瑞士演出,随后该团又继续到其他欧洲六国进行巡回演出,取得了空前反响,在该团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2000年,陈亮声被聘为中央音乐学院荣誉教授。2002年,陈亮声将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的原稿手迹影印件,赠送给中国国家图书馆,丰富了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此外,他还将自己珍藏的许多音乐资料捐赠给了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
陈亮声曾担任中国少年交响乐团的艺术指导,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学子。在他的指教下,中国的室内乐、四重奏、弦乐独奏等在国际、国内的各大比赛中多次获奖。
在国际乐坛获奖的梁宁、傅海静、胡坤、李坚等都曾受过他指导。胡坤在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荣获第一名时,就曾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写信给陈亮声,向他表示十二分的敬意和感谢。
如今享誉国际的上海四重奏,在初出茅庐时便和陈亮声有过交集。那是1983年,上海四重奏刚刚成立,正在备战英国朴茨茅斯国际四重奏比赛。国内当时的室内乐氛围几乎是零,老师丁芷诺每个礼拜都给他们上课,还会抓住每一个来学校上课的专家,帮他们把关,专家的身影里就有陈亮声。
“现在回想起来,起作用的也就一两个人,还不是外国人,比如陈亮声老师,他是合唱指挥,在国外呆了很多年,作曲和指挥方面的造诣都非常高,帮了我们不少忙。”第一小提琴李伟纲对澎湃新闻记者说。1985年,上海四重奏在比赛上拿下第二名,风头无两。三十多年过去,这支老牌四重奏依然是上海的一张名片。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陶辛在上学时听过陈亮声的讲座,“他能讲地道的老派上海话。自称所卖的‘膏药’,是‘去掉重音’——那种在演奏音乐时莫名加入的非必要的重音,这是影响音乐的‘口音’的最重要因素。当时许多人还不太能理解,后来仔细体会下,还真是一贴‘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