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鼓》
这是具有东方风格的小品曲。克莱斯勒对中国的民间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美国西部城市旧金山旅行时,曾欣赏过当地中国移民表演的“华埠音乐”。克莱斯勒有感于中国艺人的演奏, 于是选用了花鼓的前奏创作本曲。 一般西洋作曲家在用东方旋律作曲时,总是采用速度徐缓的曲调,亦即东方风格舞曲的“咚、嚓、咚、嚓”的平板。而这首曲子则突破“徐缓平板”的模式,而采用了急速、华丽的细腻旋律,以及快速的节奏,既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又描绘了中国民俗中迎神大会上热闹、喧嚣的欢乐气氛。全曲演奏时间约为三分半钟。克莱斯勒曾在1923年访问中国,并在上海等大城市举行了个人演奏会,其主要演奏曲目正是这首《中国花鼓》。
《维也纳随想曲》
这是一首运用了维也纳乡土旋律的幻想小曲,内容相当伤感。一段维也纳古都风采的序奏旋律首先出现,接下来的中段旋律为缓慢的行板,B大调,3/4拍,徐缓的圆舞曲充分表现了小提琴双音和波音的魅力,具有咏叹调和间奏曲风格,之后由序奏材料引出来的第一段旋律再现,全曲结束。整个乐曲的演奏时间仅三分钟。这首小品的演奏技巧虽然极为复杂,内容却很充实,不会给人以特意炫耀小提琴技巧的感觉。克莱斯勒出生于维也纳,也成长于维也纳——这首曲子的中段慢板旋律充满了他对祖国的恋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被人填上歌词而成为《战士之妻的摇篮歌》,直到现在仍有人唱它。
《美丽的罗斯玛琳》
这首经典的小提琴小品发表于1910年,该曲采用轻盈幽雅的圆舞曲结构,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婀娜多姿的美丽少女罗斯玛琳(也有资料说,“罗斯玛林”是一种花的名字,也用来表示对女性的爱称)。全曲旋律轻快,表现活泼可爱的姑娘。透过愉悦优美的旋律,我们完全能够想象出罗斯玛琳一边绽开幸福的笑容,一边跳着轻盈的舞蹈。
《爱之欢乐》
是克莱斯勒1905年根据一首古老的维也纳民歌曲调创作的小品,是小提琴家们最喜爱演奏的名曲。全曲为三段式,充满喜悦欢乐浪漫的情调,极富沙龙风味。中段十分温厚亲切。本曲在运用三度双音上独具一格,把小提琴的华丽、灵秀表现得韵味深长。这首作品有着清新明朗和欢快喜悦感觉,且略带有一丝忧伤之感,这首根据古老的三拍子维也纳民歌创作的幻想小提琴小品,描写了热恋情人的幸福和满足,这是一首充满喜悦、欢乐、浪漫情调的乐曲,旋律轻盈欢快,流畅华丽。
《爱之忧伤》
与克莱斯勒的另一首小品《爱之欢乐》为“姊妹篇”,两曲有相同的速度和形式,但又各具特色。《爱之忧伤》简朴徐缓,柔美动人,它是依照维也纳地区民谣风格的圆舞曲作成,运用切分、附点节奏以及小调色彩,使略带伤感的情绪微微波动,仿佛是在忧郁之中对幸福和欢乐的憧憬。
《伦敦德里小调》
伦敦德里又名“德里”,是爱尔兰北部的一个小城。《伦敦德里小调》又名《伦敦德里之歌》或《丹尼男孩》,它是根据流传在伦敦德里的一首古老民歌《向库库列因告别》改编而成的。改编者是奥地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克莱斯勒(1875—1962),此曲感情强烈,扣人心弦,颇投作曲家帕里与中音歌唱家普伦基特.格林之所好,前者赞之为“人间最美的旋律”,后者声称唯有小提琴能奏出它的韵味——人声已无能为力。